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国产纪录电影《四个春天》观后感

2021-12-03 08:15:01
相关推荐

国产纪录电影《四个春天》观后感

国产纪录电影《四个春天》观后感1

这是一部需要在电影院里,和最亲密的人,才能深刻感受到主旨的影片,影厅最好不要太大,人也不要过多。

看完《四个春天》,走出电影院,我问小柔,整部电影中哪个场景最让你感动?小柔说记不清了。我笑了:刚看完就记不清啦?小柔说,就是啊,很多地方让我都哭了。

我没有哭,但我理解她的感受。《四个春天》就是这样一部纪录片电影,用平实到近乎白描的手法,展现了黔桂交界的一户五口之家的最为平常的生活,导演陆庆屹,就是这五口之家的老幺,他的父母,哥哥,姐姐,就是电影的主要角色。

与其说是电影,实际上说它是家庭生活记录片更合适,整个电影从开始到上映的五年间,除了后期的制作,从开始的摄像到后来的剪辑,都是陆庆屹一人完成的,2个小时的电影,原始的素材超过250小时,剧本,当然是不存在的,因为一开始,他也并没有想到手中的这些纯山寨的视频会成为金马奖的最佳纪录片,而仅仅是想记录父母和家庭生活最为本真的样子。

父亲陆运坤,是全县唯一的一名全国优秀教师,教了37年的中学物理,退休十余年了,老人沉默寡言,却有很强的好奇心,会吹笛子,拉二胡,弹手风琴,最新的玩具是电子琴,还会自己用电脑软件进行剪辑和刻录光盘,平时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是“这个好玩”;老爷子偶尔会面对大山唱些苏联歌曲和当地民歌,平时就是笑笑,不说话.

母亲李桂贤的性格就截然不同了,不仅有一双笑眼,而且爱说爱唱爱絮叨,也是操持家务的主力,无论是在绣鞋面,还是在打理院子的水塘,经常能听见她的哼唱,用导演自己的话说,有时母亲在踩缝纫机的时候,虽然嘴上没有动静,但你能看到她的脚板一直在打着节奏,心里肯定是在唱了。

大姐陆庆伟,遗传了妈妈的性格,外向开朗,最早离家到东北上学,并定居在沈阳;二哥陆庆松,性格更像父亲,沉默寡言,也是10岁就离开山区,一直在北京学音乐,目前在清华大学任教;作为导演的老幺,从小是乡里乡亲中的“问题少年”,打架逃课,让父母一直头疼不已,高一未念完,就成了北漂,学油画、踢足球、图书编辑、广告设计……拍纪录片之前,干的是平面摄影师。

家乡之于导演,和很多淘气的孩子一样,一直是想要挣脱逃离的泥淖,直到离开多年之后再回去,带着画板和镜头的陆庆屹突然发现,那个自己一直想要逃离的地方,才是他魂牵梦绕的所在,用他自己的话说,当自己不再较劲了,美好自然就浮现了出来,于是,他有了拍一部纪录片的想法,想要记录下父母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

片名叫《四个春天》,而实际上并不止于春节那段时间,而是以春节为节点,叙述了一家人20xx-2016年的生活,每年都会变化,无论这变化是好是坏,是喜是忧,是苦是甜。作为纪录片,整部电影很少有字幕,仅在家庭重要事件的时候简单列出时间、地点,也没有旁白,片尾的小提琴配乐是二哥陆庆松编曲和演奏的,除了几个叶上露水、春燕还巢的简单过场外,几乎没有任何修凿的痕迹,更没有所谓的铺垫、隐喻,或者说,即便有,也处理得非常巧妙,和日常生活的片段融为一体。

儿女不在身边的大部分日子里,两位老人的生活并未缺乏半点生趣,在镜头中他们上山采药、天台栽花、伴琴而舞、共同持家,算不上繁华的小镇街道上,两人带着斗笠,背着篓筐,走在天气多变的山区和山林之中,倒有几分宫崎骏动画的意味。妈妈身体更硬朗一些,嗓门大,自然是主事的一方,经常说走这里,踩那里,小心脚下;老爹的表情则一直带着几分喜感,攀山砍竹子的时候,踩了多年的运动鞋坏了,鞋底几乎掉了下来,他就随手拿几根绊草集成绳子绑了起来,绑好了还略有几分得意,下山的路上脚步反而更显轻快。

回到家里,母亲一直不是缝缝补补就是出出进进的忙碌,老爷子则要么坐在电脑前听听山歌,要么自己拉个胡琴或是吹个笛子,兴致来了,还会和老伴合奏,自得其乐;妈妈在处理采回的药材时,父亲就在屋里做饭,做好了就端出来,慢慢的喂正在干活的母亲,其乐融融的样子;老两口尝试微信的语音功能,母亲不知何故,被父亲误发的微信逗得乐不可支,话都说不清楚,场面透着满溢出屏幕的幸福。

既然是春天,春节的场面是必不可少的了,年年的礼花都有不一样的意味,但对子女迎来送往的两种心情是都不会变的。20xx年春节前的几天,母亲在准备年夜饭,贴春联,收拾家务,一边做,一边哼着小调,等待着即将归家的孩子们。父亲陆运坤在院子里用一个油桶改装成的烤炉在做腊肠,用竹管向桶里吹气送风的间歇,还会从旁白拿起一本书阅读,翻书的时候还会摘掉沾满油烟的帆布手套,以防把书弄脏。一会儿母亲走过来,又像是自言自语的说:“不知道陆松的身份证丢了,能不能买上回家的票……” 第二天,二哥按时到家,母亲才放下心来。

大姐回家的气氛就活泼多了,边吃饭边讲段子,逗得母亲嘎嘎的乐,自己也乐,父亲则是抿嘴笑。从家庭录像上更能看出大姐“逗逼”的作风,即便是在给爷爷上坟,也不忘比出V字的手势,调侃爸爸戴了赵本山的帽子,甚至连语气都没有肃穆,好像是去郊游,开心到不行。真的到了野外郊游的时候,则是彻底放飞了自我,在大姐的感染下,一家人似乎都不知道何谓忧愁,去探望94岁生病住院的二伯,可能是为了让二伯宽心吧,带着病床上的老人一起唱山歌,唱的老爷子心率飙到116,唱完还问他是不是舒服多了……

还是那句话,快乐终究是一时的,痛苦则是长久的。大姐突然就病倒了,而且是晚期肺癌。短短的几个月,疾病就让大姐变得形容憔悴,甚至起身都困难,皮肤失去光泽,脚面如同柴草,干枯易折。妈妈一遍为她洗脚一遍流泪,老父亲则是愁眉紧锁。吸着氧气的二姐断断续续的对妈妈说:其实我一直都想好好报答你的…….俯下身去的妈妈安慰女儿说,不要想那么多,压力太大了……

很快大姐还是走了,妈妈守灵守了两天一夜,终于在长椅上坐着睡着了,半张着嘴,呼吸着冷冽的空气,刚刚入冬的夜里,回荡着村民唱的丧歌,凄苦异常。在录制送殡的过程中,抬棺的陆庆屹晕倒了,母亲问他,你是继续录,还是拿花圈?小弟坚持录制完,以自己的方式送姐姐最后一程。下棺之后,儿子抱着母亲的遗像回到老宅,在大姐生前的屋子门口跪下,说了一句,妈,咱到家了,忍了一路的二哥再也控制不住自己,跪倒在地,抱着外甥嚎啕大哭……

此后每年过年,老妈妈都会给二姐留一幅碗筷,每次有人离家,也都会去二姐的房间道别。等孩子们都走了,二老又会再去一趟大姐的坟前,扫墓之后,两人各自面对着大山和旷野,长久的沉默。

生离,和死别一样,让人不忍面对。每次送站,尽管儿子都已过了不惑之年,父亲都要亲自送到车站,再默默的回来。一次,导演收到妈妈发的短信,“以后干脆不要回家过年了,刚下下楼叫你吃面,才想起来你已经走了”,身壮如牛的七尺男儿,从送站口一直哭到了车上。

生活是要继续的,干的事情也是要继续的。这是妈妈对儿子临行的叮嘱,也是两位老人的实践。第四个春天,父亲从网上定了蜂箱,开始养蜂,组装好之后不住的感叹:真好看。母亲也一如既往的缝缝补补,里外忙碌,两人依然如常的上山砍竹,采药,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唱两句,到了女儿的坟前,依然还是会哭,但已经不再沉默,而是向女儿回想和讲述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如同她在身边,静静的听。

拍完最后一个春天后,导演本来想继续拍,但又担心姐姐去世之后,父亲的身体会有意外,看不到这部影片,就开始了剪辑工作,这个春天,夙愿达成。

国产纪录电影《四个春天》观后感2

电影开头一幕幕琐事扑面而来,我还想这是什么电影呀,这内容也太过于真实了吧,和我看过的电影都不一样呀。影片中的房屋,大山,过年习俗和我贵州老家里几乎一模一样,艺术加工痕迹很少,就和我们普通人回家拿手机拍摄记录家庭琐事一般。但是豆瓣评分很高,耐心地看着,当然还有熟悉的贵州口音,很亲切!

没想到后面越看越有味道。完全被老头子圈粉,老头子一大把年纪,会吹箫,拉二胡,拉小提琴,修板凳,熏香肠腊肉,还会唱歌,最重要的是集这么多优点于一身的帅老头还是个物理老师,物理渣渣实名羡慕。文理兼具,样样精通,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并且到老还不忘继续学习,现在拍摄,唱歌软件,微信也样样不落。这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呀。

我来说说老头老太太的爱情,影片中没有一句我爱你,但是处处透露着我爱你。相伴五十个多年,经常两个人一个唱歌一个跳舞,一起做饭,一起登山,一起笑一起玩。电影里有一个镜头很美,同一个画面里,左边老太太在蹬缝纫机做衣服,老头在电脑前唱歌,一副特别和谐的画面。我最喜欢他们两个每年过年一起上山登山去,要么去采蕨菜,要么采药材,在路上两人还唱起了年代久远的歌曲,老太太还跳起了舞。贵州独山县,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小县城,父辈能如此开放有爱,不是和物质有关,而且和人的精神有关,我们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年代里,应该多去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有情怀的人才是最可爱的,一辈子都不会寂寞。

关于儿女,四个春天,其实是记录了四个春节,也体现当地过年习俗,烟花炮仗少不了,亲戚来家做客少不了,年夜饭,春晚,当然最重要的是儿女回来一起过年,也只有过年时远在他乡工作的儿女才会回到这个老窝里,记录父母的日常。拍摄记录是一个很好的回忆方式,万物更迭,物是人非,只有记录下来才能保存良久。四个春天,看着父母一点点衰老,感叹时光易逝,要更加珍惜眼前人,多回家孝敬父母,长辈,多给父母打个电话,关心关心他们,因为他们正在以我们可见的速度衰弱。

里面最遗憾的是姐姐的去世,姐姐是72年的,还在东北读过大学,看起来很年轻漂亮,但是很惊讶突然走了,电影里没交代什么原因,我最伤感的是看到白发人送黑发人,老头老太太的悲伤神情,他们拗动的嘴脸,是他们最痛苦的体现。生离死别没办法避免,不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爱惜生命,保护自己的健康,在活着的几十年,应该为社会,他人,自己做出自己的贡献,体现自己的价值,这样才不辜负这么一趟人间之路。

电影的拍摄方法很新颖,我是第一次看到这种很形式的,被平实的内容,温情的家人情感所打动。我羡慕老头老太太的生活,那也是我未来所期待的幸福生活,平淡朴实无华但是充满着温馨的爱的生活。我觉得如此温馨的一个原因,还在于老头老太太心态很好,同时很幽默,经常会相互逗趣,哈哈大笑。他们的相处之道,也是我们学习之处!

国产纪录电影《四个春天》观后感3

不想说这部纪录片好还是不好,不同生长环境、生活方式不一样的人去看,一定是有不一样的感受的。

总体来说,这部影片其实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几乎就是以一种记录的方式去记录这个家庭的两位老人的生活的点点滴滴,很朴实,非常的真实,给人一种很平凡的幸福感、很真实的满足感。整场看下来,除了”姐姐“那个地方之外,我没有什么会觉得压抑的地方,甚至很多地方会觉得很搞笑。本来我以为自己会看哭的,但其实自己并没有哭,反而觉得很温暖、还带着一点乐观的搞笑。

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会看得一脸懵逼,不懂这部影片在讲什么,会觉得”没有意思“。一来,方言TA们是听不大懂的,二来,有很多的东西估计大多数人也是不懂的。(就像”姐姐“的.葬礼,并不是火化,而是要土葬,在入土之前,还要做一定期限的法事,选好入葬的地点,之后由人抬着棺材前往入葬地点,等等等等,我便不细说了)其实很多东西,并不是迷信,只是一种习俗罢了。三来,它本身就没有什么故事线,只是一幕幕的场景,看自己能不能体会罢了。

我觉得,不能说影片我们带来了什么,而是看过之后,我们会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女主人公每一天都是乐呵呵的,就算手受了一点伤也不懊恼,依旧那么乐呵呵的。两位老人整天就这么念叨着,相互念叨着,着实挺令人羡慕的。我觉得老人家其实就像小孩子一样,喜欢念叨、喜欢闹,很多人都嫌烦,但其实他(她)们就是想多说一说话而已。反正我们都会有老的一天,到时候我们也不希望找不到人说话吧!

两位老人在学习用微信的这一段,就感觉像刚刚谈恋爱的小情侣一样,只要在一起讲讲话,就很开心了。相互犯傻,相互逗笑。

说实话,当我们老的时候,有一个人能够相互依靠,真的很美好。

或许是因为初中在这里生活了三年的原因,当我听着屏幕里传来的熟悉的独山话时,便忍不住笑了起来,甚至想和别人讲一下独山话,很久了,很久都没有讲过那里的话了,倍感亲切!熟悉的天空,熟悉的山和雾,熟悉的田野,熟悉的家常菜,熟悉的很多很多

或许是因为姑妈的性格和影片中的女主人公的很像吧,总是能让我想起姑妈。从来都没有和姑妈说过一声谢谢,面对面说的话会有一些难为情吧!但我从心底感谢我的姑妈,很感谢她这么多年来对我的喜爱和照顾!姑妈她也是整天会乐呵呵的,也喜欢念叨,有时候我感觉就像小孩子一样

最后的最后呢,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快快乐乐的回家过年啦!

不常回家的要多回家看看喔,或许我们成长的步伐很难追得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但是陪伴,是比较简单的。

国产纪录电影《四个春天》观后感4

纪录片《四个春天》1月4日在全国上映。当晚,我找到一家电影院去看。开演前,影院前台的屏幕上显示,120个座位,还余票102张。然而两个小时之后,我确信看到了一部最好的关于家庭的纪录片。

一部影片好看与否,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看看观众离场的速度。当天,所有的观众都留在座位上,一直看完片尾曲才离开。尽管只有18个人。

这部片子不是拍给所有人看的,它是拍给那些试图走进父母,离家再近一点的人看的。

电视广告里,家的场景总是这样的。父亲穿着雪白的衬衣,大红羊毛衫,带着金丝眼镜,母亲满头银发,面容慈祥。过年了,儿子开着大七座MPV,带着貌美如花的妻子,提着包装精美的礼盒,一双漂亮的儿女扑进爷爷奶奶的怀中,一家人整整齐齐坐在沙发上,满脸幸福的看着电视里的春晚。

然而,这不是我们熟悉的样子。我们的父母衣着普通,相貌普通,他们身处某个三四线小城市,或者不知名的小山村。回去一趟,需要跋山涉水,舟车劳顿,需要安排请假,耗费心力的计划。回家的情景,也没有那样激动人心,通常一声“妈,我们回来了”,就代表了全部。

就算是回家,这个被称为“家”的小地方,不管你曾经多么熟悉,年幼时知道它的每一处角落,此刻都会觉得有些陌生,就像面前的父母,感觉贴近而又遥远,无论你认为自己是多么挂念他们,无论他们多少次出现在你电话的那一端。

因为他们长久地存在于我们的记忆里,而不是身边。

在我们的印象中,家庭,父母,好像永远是同一种形态,同一个样子。但真实的情况是,从当初离开的那一刻起,一切都在悄然改变。这么多年,我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志趣,有了新的家庭结构和重心,他们则离开原先的位置,退居到另外一边。那些细微的变化爬上他们的额头,缠绕他们的腰背,也横亘在我们之间。

有一个问题是,在离开我们的漫长岁月里,他们都在做什么,又是怎么度过的?

《四个春天》的好处在于,它用大量真实的细节,告诉了我们一些答案。

每个人都可以拍这样的电影。它的成本只有1500元。作者用便携摄像机记录了一个家庭的四个春节。其间有相逢,有欢聚,也有亲人离去的变故。大部分镜头记录的是两位老人的日常,他们一起干活,养花,准备年饭,拉琴,歌唱,互相打趣,一起悲伤,痛哭,怀念故人,彼此搀扶,照顾,步履蹒跚。他们的生活平淡无奇,日子像流水一样悄悄走过,儿女们在过年时会回来聚上几天,除此以外,就是房顶的腊梅花落了又开,屋檐下的燕子去了又来。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也在父母家中装一部摄影机,将它与自己的画面同步,我们会看到些什么?

当你心乱意乱的堵在路上时,他们可能刚烧好了一盆热水,准备给对方洗洗头。

当你和客户推杯换盏时,他们可能摆好了药粒,正用放大镜仔细研究这种新药的说明书。

当你在单位熬夜加班时,他们可能正动作生疏地操作电脑,一遍遍地看你之前拍摄的视频。

当你还在纠结春节要不要回家时,他们已经打扫好了房间,备好了所有物品,在你的床前摆好了新拖鞋。

生活是一条绵延千里的线,线的两端,同时进行。你用片刻的时间想起她,她用全部的时间记挂你。你用一年中三五天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他们用一整年的时间,等待这一次相聚。

如果你有家在远方的父母,如果你曾历尽艰辛去抢一张回家的车票,如果你也隔三差五打个电话,如果总是你先说再见,如果你嘲笑过他们发的垃圾信息,如果你向他们屏蔽了自己的朋友圈,如果你曾拒绝带上他们为你准备的东西,如果你上车时看到过他们被风吹散的白发……

去看看这部电影吧,它会点破你心头的情绪,说出你想说的话。之后你就会明白:

这世界每天有很多次相遇。只有与家人相聚,才是久别重逢。

国产纪录电影《四个春天》观后感5

这是今年我看过的最精彩的一部纪录片,想要推荐给大家。如果用一句话来介绍的话,这部影片里藏着许许多多平凡的中国家庭为什么能够走过坎坷的内在的力量。1月4日全国上映,还请大家不要错过。

这部纪录片的视角很独特,镜头下是一个平凡的小镇上的一个平凡的中国家庭,记录的也是那种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日子,但是看完之后,却带给人一种内在的力量。这个冬天是有点寒冷,希望这部影片能带给你一些温暖。

他们所住的屋子,也勾起了我许多的回忆。那是一种典型的,以前的那种装修风格,有些潦草,有些不修边幅。看上去就是请镇上的手艺人来做的,远远没有我们现在的这样的精致。屋子里有许多的东西都是老物件,有搪瓷做的容器,有打农药用的喷雾器,有缝纫机等等

这些东西,在我小的时候,也是家家户户都要用的。

记忆中最深刻的是喷雾器,每次大人们打完农药,我和我表弟就把它拿到水边去清洗干净,一打开,就是一股刺鼻的农药味,小时候闻起来还挺香的。洗干净后,我俩就在喷雾器了灌满水,然后背着它到处去洒水,尤其喜欢背着阳光洒水,只有这样才能看见彩虹。

每次看到这样的纪录片,心中总是会有一种魔幻的感觉。我们日常的生活是一个样子,在电视上或是网络上看到的有钱人的生活是另一个样子,而我们平时接触不到的,在较为偏远的地方生活又是另一个样子。虽说生活的样子不一样,但是,生活中同样是有着欢乐,也有着痛苦。

最后,我想说说在开头我所提到的那种“力量”,第一,我认为是亲情,是亲友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扶持。第二,我认为是乐观,是中国人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种沉默的,隐秘的乐观。

“生活是苦难的,我又划着我的断桨出发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书迷作文 成长作文开头结尾 难忘的作文400字 春季的作文 奶奶作文600字 童年的作文怎么写 阳光作文800 观察日记的作文 快乐童年的作文 优秀的作文题目 编童话作文 作文第二次 人物的故事作文 作文400字写人 开心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主题 猫的作文300 观后感作文500字 纪念日作文 500字作文写人 写作文100字 全国作文大赛 小鸭子的作文 我的闺蜜作文 我明白了作文 雨 作文600字 作文照片的故事 300字想象作文 作文开头好句 感谢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