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老屋奶奶作文

2022-01-27 09:50:01
相关推荐

老屋奶奶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老屋奶奶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屋奶奶作文1

轻轻推开那木制的大门,在一声“吱呀”中,身体中的每个细胞都温暖了。接着便迎来了满屋的光,这光不是苍白的,它是一片黄晕。

老屋是木制的,走在上面它会发出“踏踏”的声音,它很朴素,但也很神奇,它有一股魔力,儿时的愉悦和恐慌总在进入的一瞬间消失,变的突然,变的温暖。它总是能够让你把自己交给它,并带给你一种莫名的安全感。也许就是因为如此吧,燕子总是愿意把自己的巢筑在老屋,并在那里养育自己的子女,这是一种信任,一种无言的信任,一种莫名的信任。

伴随着“吱呀”一声,一股热气轻抚着我的脸,心顿时变得暖暖的。奶奶冲我喊道,“来了!”我笑了。奶奶就是如此淳朴,她不会用华丽的语言来表达对我的爱,她总是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表达对我的爱,她很神奇,她也能够为我带来一种莫名的安全感,也许是因为她会给我讲故事,也许是因为她会对我大声的笑,也许是因为小屋吧!虽然它没有水泥钢筋的坚硬无比,但它朴实的外表总给人一种安全感和信任。不,也许是因为那厚道的乡情和憨厚的微笑吧!

老屋、奶奶,对,她们是一个整体,它们朴实,却能给人一种温暖,总能给人一种安全感。

老屋奶奶作文2

奶奶瘦了,更加的老了!头上还裹着那块黑色方巾,一张被岁月无情雕刻的脸,更显得沧桑凄凉!她神情呆滞、步履蹒跚,精神早已不复当年!

我叫了一声奶奶,声音在喉咙里哽咽,强忍自己不要流泪,可缱绻在心头的思念、立刻溢满了眼框,模糊了我的视线......

奶奶怔怔的望着我,竟然是一脸的陌生与茫然,当我大声的呼喊着自己的名字时,奶奶那浑浊的眼睛里有了一丝光彩。随即牵着了我的手,低头、啜泣......我抚摸那双干瘪枯犒的老手,坚硬如茧,己不是记忆中的那样温暖.......

爷爷在奶奶不到四十岁时便仙鹤西去,从此奶奶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在孤独的岁月里守候了半个多世纪。如今的她已是耄耋之时风烛残年,饮尽了世间的沧桑凄凉......而用时有时无时断时续的意识里,带着一脸凄美的疲倦。已不知所取所需,一件暖衣、一碗饱饭,静坐院子里那棵香椿树下,孤独寂然单守候着自己廖廖无几的时光 ......

那棵爷爷当年种下的香椿树,依然如故萌发嫩芽,迎接又一个缤纷的春天,可是奶奶却垂垂老己......也许正是那颗香椿树让奶奶一辈子在平淡凄苦的生活中愐怀着对爷爷美好的回忆,让那份美好情怀恒久弥坚!.......

愿天下老人宁静、祥和、安康!奶奶我爱你!

老屋奶奶作文3

仲夏之季的一个午后,天气晴朗而无风,我再次回到了自家的老屋,那座充满童年记忆,成长历程的老屋。

老屋位于村子的老庄子,是由三孔土窑洞,两间小偏厦,一个长方形的前院和椭圆形的后院组成,荒废已经二十多个年头了。然而每次回老家,我都会去趟老屋,细细地打量一番,打量屋前屋后的一草一木,打量它历经岁月所遗留下的沧桑痕迹。

迈着缓缓的微步,头顶夕阳下的余晖,我在老屋的.前院里久久地伫立,伫立。我出生在老屋,对这个世界最初的认识和记忆也全是老屋。那时奶奶还健在,她盘着光洁的发髻,迈着被人们称作三寸金莲的小脚,颤颤微微,一歪一歪,从东窑走到中窑,又从中窑走到西窑,一会儿又走到做厨房的小偏厦里,因为父母每天都要上工,与我相伴最多的自然便是奶奶了。每天清晨起床,奶奶所干的第一件事便是去院墙角落的鸡舍把鸡舍门打开。院墙是用夯土筑起来的,有两米多高,墙底宽,墙顶窄而尖,呈梯形状,墙壁布满了绿色的苔藓,看见院墙不由使我想起村外巍峨的大山:大山也就是如此吧,院墙好似大山刀削后的缩影。幼小的我呀,多么渴望走出院墙,走出大山,好看一看精彩纷呈的外面世界。

鸡舍门打开了,第一个走出鸡舍门的总是那只大红公鸡,依次是芦花公鸡、母鸡、小鸡等等。奶奶笑呵呵地站在鸡舍旁边,一只手拿着根柴禾棍,一边“笃笃笃”地敲打脚下的鸡食盆,一边“咕咕咕”地叫唤着鸡。大红公鸡是鸡群中的头,它总是抢先吃下第一口食后,扬起脖子“咕咕”地叫着,召唤着鸡群中的母鸡、小鸡前来吃食。芦花公鸡是大红公鸡角逐后的败将,此时它总是远远地站在鸡食盆一边,待其它鸡吃毕后才敢吃食,否则便会招来大红公鸡狠咬一口。每逢此时,奶奶总会为芦花公鸡鸣不平,扬起柴禾棍向大红公鸡打去,大红公鸡脖子一缩,飞也似的逃掉了。

院墙角落的鸡舍旁,奶奶正眯着她那甜蜜蜜的笑眼给鸡喂食,那边东窑炕上刚睡醒的我正光着屁股倚着炕边大声叫喊:

“奶,我醒了,快来给我穿衣服!”

“十六娃,等会,奶马上过来给你穿衣服!”

在奶奶所有的孙子当中,我排行十六,十六娃更是我的乳名。奶奶迈着她那颤微微的小脚一歪一歪从鸡舍旁歪到了东窑炕边,一件一件给我穿好了衣服。“来,十六娃,奶给你洗脸。”在我的印象中,最惧怕的莫过于奶奶给我洗脸,不能躲避的还是每天清晨奶奶给我洗脸。奶奶先从热水瓶里往脸盆倒些热水,在用瓢在水缸里盛些凉水,一点一点往脸盆里掺,每掺一点凉水奶奶都要伸出食指去试,一下,两下,直到她把一只手全部伸进脸盆为止。“来,十六娃,水调好了。”奶奶一只手按住我的后脑勺一边把我往脸盆前拖,另一只手已撩起脸盆里的水直往我脸上拭。

“烫死了,烫死了!”我杀猪般的大喊大叫,脑袋一偏从奶奶的腋下逃走,站在距脸盆远远的地方,任由晶莹的水珠在痛苦不堪的脸颊上滴落。无奈之下,奶奶又把瓢里的凉水往脸盆里掺了些,第二轮洗脸从新开始。“冰,冰,水太冰了,我不洗了。”我一下又大哭起来。一来二去,每天一幕的洗脸闹剧总算结束。多少年后,我已为人父,每当我按着女儿的后脑勺为她洗脸、洗头,看着女儿极不配合的痛苦模样之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奶奶为我洗脸的情景,而此时奶奶已经去世二十多年头了。

奶奶为我洗过脸后,便径直去小偏厦做饭,我则一个人在院子里玩耍。院子分前院和后院。前院就是三孔窑洞和小偏厦正前面的那块长方形大院,院里长了两棵高大的白杨树,高大挺拔,高过了窑顶,直插上云霄。院外长了一棵几个人才能合拢的大槐树。后院呈椭圆形,包括猪圈和厕所,以及一间低矮的小柴房,猪圈里长着一棵歪脖子香椿树,每天饭后,奶奶用泔水给猪拌好食后,总会让我帮她把猪食盆抬到后院的猪圈里去。我先在白杨树下看蚂蚁搬家,看一会后又去紧挨院墙的鸡舍角落旁逮蛐蛐玩,或去院外面的大槐树下看有没有知了,再玩一会后便去看猪圈门关好了没有,自家那头大肥猪是睡觉还是把猪圈门拱得吱吱作响,看歪脖子的香椿树为什么长得那么古怪。老屋是我童年的家,它承载着我童年生活的全部记忆和成长历程,这让我在成年之后每每忆起,总感觉是那么温馨,那么甜蜜。

午饭后,奶奶取出笸篮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给我讲述她和老屋的故事。奶奶讲道,老屋修建于奶奶与爷爷成婚之初,那年,十六岁的奶奶从山外扶风县一个叫房村的村子远嫁麟游,就是在老屋的西窑里和爷爷拜堂成的亲。房村,顺山路走距我家六十多里,一个令我陌生又略感新鲜又感觉是那般遥远的地方,它是奶奶的娘家,承载着奶奶的几多欢乐,几多相思,几多记忆。那时候,交通极为不便,奶奶又是小脚,走不了远路,回趟娘家只能从生产队里借牲口骑,所谓的牲口不是驴便是马,在那个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是极为珍贵的,生产队是不轻易给私人借的,所以一年之中,奶奶最多也只能回一两次娘家。除此之外,奶奶便一直生活在老屋,没出过远门,去得最远的地方也就是距家二十里地的县城和六十里地的房村。

在老屋里,奶奶哺育下五男二女七个子女,从我记事起,大伯、二伯、三伯都已另盖房子和我们分家单过,两个姑姑也已出嫁,爷爷在我两岁那年去世,在我的记忆中基本没有什么印象,老屋也就剩奶奶、爸、妈、小叔,以及我们姊妹四人。下午时分,不再去学校上学的堂哥和堂姐们十多人,加上哥哥、姐姐和我一下拥到老屋的长方形大院子里,一起丢沙包、跳绳、打棒球,玩得不亦乐乎,喊叫声此起彼伏。多年之后,每当我途经学校的操场、体育场,看见那些活奔乱跳的孩子们,耳听他们此起彼伏的呐喊声,我的脑海里便会浮现出我们姊妹十多人在老屋院子尽情玩耍的情景。可此时老屋已经荒废多年,无人居住,众位兄弟姐妹也都各自成家,长年难得见面一次,而奶奶也已去世多年了。

太阳落山了,夜幕降临了,众位哥哥、姐姐扔下玩具依依不舍地向各自家里走去,老屋再一次趋于宁静和祥和。我依偎于奶奶的怀里,微闭着双眼,听着奶奶催眠的歌谣渐渐趋于梦乡。

我八岁那年,家里另批庄基地,盖成了六间新瓦房,全家人沉浸于乔迁新居的巨大欢乐之中,奶奶更是乐得合不拢嘴。谁料就在准备搬新家的前一天晚上,奶奶却突发脑溢血离我们而去,终年六十七岁。奶奶去了,她紧闭双眼静静地躺在与爷

爷拜堂成亲的西窑里,显得那么安然,那么祥和。在料理完奶奶的丧事后,时隔一月,我们举家搬离了老屋,老屋从此便荒废了下来。

荒草萋萋,残垣断壁,大槐树依在,大白杨依在,歪脖子香椿树依在,布满绿苔藓的院墙依在,唯独奶奶的身影不在,兄弟姐妹们的欢声笑语不在。我久久地伫立在老屋的长方形前院里,任思绪任意驰骋,不知不觉,眼帘前再一次浮现出奶奶慈祥的笑容来。

老屋奶奶作文4

随着老屋破旧的木门打开,一束光线刺痛了我的双眼。回忆,像绵绵的河水涌进了我的心头……

奶奶的老屋由院子和三个房间组成。房间不大,却充满温馨。过年的时候,奶奶的儿女子孙们都回到了老屋团聚,奶奶和女儿们在院子里的灶台上“呼哧呼哧”拉起了风箱,浓浓烟味四处飘逸。我们在院子里爷爷支起的葡萄架上玩捉迷藏,任凭爷爷在下面呵斥。大人们在屋子里唠唠家常。到了晚上,奶奶会把我们都叫过来,一人发一小杯香酒,说是喝了就长大了,然后再把烙的大饼子分开,一人一块。我们都像拿到了一个大火球,在两只手里倒腾着油饼子。晚上,我们八九个孩子挤在大房间的炕上,奶奶把炕里边的火炉子点燃,热烘烘的暖流一丝丝的流过我们的心头。我是奶奶最小的孙子,奶奶自然最疼我。每次都在哥哥姐姐们出去玩时,把我悄悄留下,用钥匙把似乎藏有秘密的大箱子打开,然后拿出饼干、花生、辣条等零食悄悄塞给我,告诉我不要告哥哥姐姐们。我总是在纳闷,难道是奶奶小气么?每天早上,奶奶都会搬着凳子坐到我身后,问我:“晓妤长大想当什么啊?”“当司机!因为司机整天坐着!”“哦,当了司机拉不拉奶奶啊?”“拉!我要拉奶奶去美国!”“哈哈哈哈……”一阵欢声笑语久久飘荡。

现在,老屋因为拆迁而成为了一片废墟,奶奶也搬到了单元楼里。可奶奶似乎总在抱怨新房子“这新家里老有家具味,还不如老屋的呢!”是啊,又去哪里找老屋的味道呢?

老屋奶奶作文5

伴随着时间前进的步履,已经去世21年的一位院中奶奶家,依旧留着那幢几十年的老屋,虽然经过几次修补,依然带着古朴和沧桑的气息。

每当我经过我房后那幢老屋子时,就会想起这位和蔼可亲的奶奶来。我这位院中的奶奶膝下无儿无女,年轻的时候下过东北,可以说尝尽了人间之苦,70年代,已到不惑之年的她回到了老家,以安度晚年。那时候我才几岁,整天和这位奶奶在一起,她是码柳叶牌(水浒牌)的高手,每天都在这幢老房子里和村里的一些老牌友一起娱乐,当然我也得到了这些老人的厚爱,时不时他们就给我几分钱让我买糖吃,那个年代我的童年每天都在快乐中度过。

据村里的老人讲,刚建国时期居住条件极差,在农村里,多为土坯房、四梁八柱(在土坯房四周用青砖垒上来)就是条件好的家庭了,房屋破旧,年久失修,岌岌可危。一家几口人挤在一个小房子里,房子质量很差,耐不住风寒。到了冬天,北风凛冽,风钻进了房子,大家只能相互依偎着取暖,有时候风大一点,房子也面临被吹倒的危险。奶奶的那幢房子,一共三间正房,是土坯房结合四梁八柱(在土坯房四周用青砖垒上来)的结构,使用的房子中梁还没现在的檩条粗,房顶足有1尺多厚的土层,房间内除去几个砖柱外,其余全部都是土,整个房子只有在前面有窗户,尽管是这样的房子,也是70年代在村里比较不错的房子了。

19XX年,这位慈祥的奶奶告别的人世,那一年她82岁,为了怀念她,我家一直留着这幢老屋子。直到前不久我父亲计划盖新的厨房,才忍痛拆去了两间,现在仍然在剩下的一间中做饭。紧接着上级又来统计村里的危房,庆幸还没拆了。为了永久的记住这幢老房子,我用相机拍摄下剩下的原貌,我相信在很短的时间内楼房也即将进入村庄,到那时,奶奶的这幢老房子就成了见证祖国变化的“见证人”了。

时光荏苒,岁月沧桑。建国60年,是中国人的一次大跨越,让世界震惊,让中国人骄傲自豪!!古老的房屋仿佛为我们放映一部老电影,一部伟大的历史巨片,见证了改革开放给中国人带来的惊人巨变……土坯房、青砖房、北京式平房、二层楼……它们就像一个个定格的音符,谱奏着伟大祖国昂首前行、疾步如飞、繁荣昌盛、科学发展的时代强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介绍自己的作文300字 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 第一次坐飞机作文 我的一片天空作文 读书伴我成长作文 热爱生命作文 关于雷锋的作文 我很重要作文 乐在其中作文 吹泡泡作文 美丽的秋天作文 写一个人的作文 自我介绍的作文 作文400字大全 长城的作文 大海的作文 烦恼的作文 榜样 作文 启示作文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作文三年级 新年趣事作文 作文培训 美丽的校园三年级作文300字 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 我喜欢的一本书作文 西红柿炒鸡蛋作文 写成长的作文 绿色环保作文 作文我最敬佩的人 得与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