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苦难的价值高中优秀作文

2023-06-15 06:57:02
相关推荐

苦难的价值高中优秀作文

导语:在逆境中生存的人能把苦难当做财富,而我们这些在顺境中生长的人要把苦难和挫折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一:苦难的价值

周国平先生谈《孤独的价值》,孤独与苦难当然是不同的,孤独侧重于人的思想找不到知音,找不到可以对话的对象,是思想与灵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的缺失。如荒岛上的鲁滨逊,如狱中的司马迁,如哲学家尼采。苦难侧重于生活的现实境遇对人的身体和情感造成的创伤。如失去亲朋,如烈日和暴雨下的祥子,如保尔。但孤独与苦难最终还会在思想情感的层面上相遇,震荡颠覆,结果使人走向伟大、超脱或绝望、麻木。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人生。这不等于说,这个人的一生是苦难的,那个人一生是幸福的。人生存的内容差不多相似,就像树叶原本都是绿色的一样。只不过是他们的局部微观的差异罢了。尤如有的人物质富有,但感情惨淡;有的人才华出众,但身体残疾;有人的前半生坎坷,后半生却笑口常开……。苦难就像航道下的礁石,在你不经意间出现,除了面对,让你别无选择。

“早岁哪知世事艰”,随着生命的成人化与社会化的进程,独立生存是每个生命必须面对的一课。当死亡还只是一个让你恐惧的概念时,其实,你是远离着它的。当有一天,你的至亲(父母、兄妹)因疾病、灾难而正面临死亡或已死亡的时候,死的恐惧已变成你真真切切的苦痛,你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他们的生命的一种悲情,使你了悟死亡与生命的距离,目击了生命的绝境,恐惧已烟消,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已花开。小孩子怕坟,上了年纪的人不怕;年轻人怕死,老年人却达观,便是经历了死别的苦难后的超脱。

“曾经沧海难为水”经历决定了一个人精神的参照系、审视自我与他物的视觉高度。初恋缘何记忆尤深,一个离过婚的人再去谈恋爱,再失恋,绝不会终日以酒解愁不可自拔(梁遇春等真性情的人除外);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代寄生虫,有一天,家里没了米、水、人,他会自饿其腹,以为尝尽天下大苦。

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比幸福的人不幸,比不幸的人幸福。可天下的人,谁是最幸,谁又是最不幸的呢?答案也许很可笑:所有幸福因素的总和,所有不幸因素的总和。乞丐吃一口饱饭的幸福和公主淋一场雨的不幸,可能都是人生中的巅峰体验。但苦难会让人更加懂得幸福的滋味。

苦难演绎了多彩的人生,《平凡世界》中的孙少平,造成这种悲剧的原因不必说,但苦难成就了他强健的精神人格;《红楼梦》中的惜春目睹了人世之苦,家难之悲,“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终与清灯古佛为伴也不失为大彻大悟;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与毫迈的人生态势。

苦难的价值是让我们尝到了苦的滋味,从此让我们不以苦为苦。

篇二:苦难的价值

那是一个黄昏,凄冷的夕阳弥漫在窗前,残阳如血,那血红里有一种悲壮的色调。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是含着泪水来读的。这是一个被命运打倒而最终又站起来的人与一座古园的故事。

全文感情厚重隽永,哲理博大深刻,感人至深。是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当史铁生在“最狂妄的年龄”突然瘫痪之后,他坐着轮椅,每天来到一座古代帝王荒废的祭坛--地坛,在时空的交叉处,思索着历代哲学家们都苦思了一生的问题--死与生,叩问人生的终极。在历尽苦难折磨之后他豁然开朗,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用一种拷问的方式直面自己的心灵,几乎在绝境中找到了活着的理由与存在的可贵。

在地坛里,他的精气神与超自然的力量同时到场,纠结在一起,氤氲成一团,仿佛有天线接着天,有地线连着地。春华秋实,一草一木,陌生的情侣,古老的`地坛……一切有生命的无生命的,在他的笔下,在他的心目中都是那样温和而有触感,他热烈而温情地用纸笔来描述他眷恋着的世界。一字一句敲在人的心坎上,读着读着,每一个人都禁不住泪流满面,都禁不住流着泪感激上苍,感激自然之造化,生命之倔强,生命之绝美。

有位哲人说: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痛苦联结着生活和生命,它是一个看不见底的深渊。痛苦无论多和少,大家都一样无法超越它,必须经历它。痛苦是一本书,研究它、体味它、咀嚼它,会有诸多独特的感觉。痛苦是深沉的土地,它孕育着生命,感染着灵魂。在痛苦里,我们认识了这纷繁的世界。

也曾经设想没有苦难的生活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这种生活的意义何在。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幸运还是不幸?反复思考“痛苦”这个字眼,我们试图从中寻求一种滋味,从中感受那些经历过大苦大难的人所体味到的人生况味和所获得的人生价值。

读着史铁生那些苍凉的文字,那些来自他心灵深处的文字。是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人是写不出那凝重悲壮的文字来的,也永远感受不到在那苍茫的底色下有汩汩滚落的热流。

你可以抱怨上帝何以要降很多苦难给这人间,你也可以为消灭种种苦难而奋斗,并为此享有崇高与骄傲。但只要你再多想一步你就会坠入深深的迷茫了: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 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 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 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 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

这样看来,苦难是人生的常态,它与生命接踵而来,伴随着漫漫人生旅途。没有苦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每一个健全的人生必经苦难的洗礼和打磨。一个本是活蹦乱跳的男孩子,突然间不能走路了,只有靠两手摇着轮椅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这是一份多么沉重的苦难,有谁能随意地经受这种苦难呢?

生活果真像一张网,痛苦是网上的绳结。经历过一次次痛苦,这张网才会负重。苦难是一笔财富,经历过痛苦的人生才能称得上辉煌的人生。

穿越苦难,如火中凤凰,浴火重生。

篇三:苦难的价值

在常人的印象中,“苦难”是不吉祥的代名词,人们都极不愿意提及这个词,小则事业不顺,屡遭碰壁,大则家破人亡,一无所有。总之,苦难带给人的就是人生不幸,亦或是灭顶之灾。虽然人人都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但灾难有时总会和你“不期而遇”。面对灾难,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也许,司马迁就给予了我们答案。

立志编写《史记》,并为此孜孜不倦,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可不懂所谓的“政治行情”,最终触怒权贵,被判“宫刑”。一个怀揣着父亲遗愿的热血男儿、一个志存高远的铮铮铁汉,从此坠落人生谷底,希望、向往通通灰飞烟灭,成功、喝彩一概荡然无存。作为一个男人,连最起码的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的权力也被剥夺了。就像一个女人永远也不可能成为母亲,这对于当代女性来说是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事实,而司马迁所处的正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心灵的创伤可见一斑!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当时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人,一下子变成了“废人”,流言蜚语、冷眼旁观绝对是在所难免,就算是现代的心理学博士、专家也未必承受得了,这毕竟是非人的生活啊!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一条路:一死了之。死了,就耳根清静了,一切痛苦都得以解脱了,什么自尊都可以放下了,心灵当然也就自由了。可事实果真如此吗?只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死后你还是众人茶余饭后讨论的焦点。同情你的人会说你死得冤,不理解你的人认为你只不过是一个懦夫,一条可怜虫,对于达官贵族来说你是政治游戏的牺牲品,是芸芸众生中忽略不计的一个,死不足惜。既然死不能彻底解决问题,那就只能活下去!如果整天浑浑噩噩,庸庸碌碌,一事无成,那活着也是一种悲哀。活就要有个活法,活个一鸣惊人。人生既已如此,无法改变,那就抛开一切世俗纷扰,专心著书,完成自己一生的理想与心愿,正是基于这样的信念,司马迁开始发愤写《史记》,他为《史记》而生,为《史记》而活,为《史记》而狂!《史记》也因他苦难坎坷的一生而熠熠生辉。或许没有那场飞来横祸,司马迁仕途一帆风顺,《史记》也一定能完成,但价值和意义却不能等同言喻。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价值不仅仅记载了从轩辕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更蕴含着人性的光辉和力量,我们从书中读到的也不只是一个个动人的历史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形象,更是司马迁一生最真实的写照:苦难算什么,它阻当不了人追求的脚步,摧残不了人奋发的意志,更泯灭不了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苦难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每个人心中所给的答案都不尽相同。有人见它退避三舍,有人为此一蹶不振,也有人从此一命呜呼……我想,当苦难来临时,我们唯有正视并坦然面对才是上上策。有时苦难是催化剂,它能唤醒我们内心潜藏着的无限能量;苦难有时是润色剂,它使我们的人生更趋完美;有时苦难更像是一场考验,它能使我们获得凤凰涅槃般的重生。总之,苦难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它“丰富”了我们的人生,完善了我们的品性,历练了我们的秉性。苦难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也许只有自己真正经历了才能深刻体会到。

【苦难的价值高中优秀作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描写植物的作文 我长大了作文500字 作文题材 我长大了作文600字 收获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 小标题作文 温暖 作文 爱的作文 介绍春节的英语作文 我的假期英语作文 春游作文 想象作文 初二作文 高考作文题目 写事的作文600字 形形色的人500字的作文 童年往事作文 托物言志的作文 宽容作文 写人写事的作文 关于理想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文化自信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 书信作文 我的心愿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00字 作文我的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