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作文 家国情怀

2020-04-29 15:51:01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预测:2018 高考热点主题之“家国情怀”(素材+范文) 一、选题理由 “家国情怀”熔铸在传统文化的基因和民族的灵魂里,是个体对国家、民族的深情大爱,彰显 着高尚的道德理想和人生情怀,有悠远的历史感和民族性;它常与当下的政治、文化、民生热点紧 密相连,包含着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高考作文命题有鲜明的时代性,体现着国家立德树人的方向。如 2015 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假 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聚焦岳飞、林则徐、邓稼先等古今英雄,引导考生关注以爱国主义为 核心的民族精神,探寻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2017 年高考全国卷Ⅰ作文题“帮助外国青年 读懂中国”,全国卷Ⅱ作文题“化育后世的名句”中杜甫、魏源的诗句,北京卷作文题“共和国, 我为你拍照”等,都在聚焦“家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考生关注国家民族的发展, 以自身力量为中国的大国形象建设添砖加瓦。而从《战狼Ⅱ》《红海行动》等影片的推出和爆红, 以及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可知,“家国情怀”广受欢迎和重视——可能仍将是 2018 年高考作文的命 题核心。 二、高分论点 理性爱国是一种广阔的胸 青春梦想尽在家国情怀 在文化传承中彰显家国情怀 爱国,就请做个守规则的人 爱家爱国,中国形象就完美了 爱国主义是科技进步的强大动力 三、夺分论据(素材) (一)名言名句 爱国使人高尚 爱国主义也和其他道德情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人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 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凯洛夫 爱国的方式多种多样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 家国情怀映照民族自信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 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毛泽东 爱岗敬业也是爱国的表现 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用不着等待什么特殊机会,他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岗位上表现自己对祖国的 热爱。——苏步青 (二)热点素材 1、黄旭华:将一生与祖国命运绑在一起 2017 年 12 月 26 日是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47 周年纪念日。如今,第一艘核潜艇已经退役,但 年逾九旬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仍在“服役”。 核潜艇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的话语权。1958 年,为了打破当 时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核讹诈、核威胁,贫弱的中国开始研制自己的核潜艇,黄旭华加入到研制队 伍当中。当时,这支队伍里没有人见过核潜艇长什么样,也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模型,黄旭华和同事 们就一边设计、一边施工,加班加点地干;没有计算机,他们就用算盘和计算尺计算核心数据;为 了控制核潜艇的总重,他们就用磅秤来称。困难并没有让研制团队对设计水平有任何妥协。在外形 上,黄旭华坚持采用当时最先进的“水滴形”,这意味着中国一步跨越了西方国家 3 步才能走完的 道路。黄旭华和同事们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尖端技术问题,同时用创新思维解决了关键问题。 1988 年,第一代核潜艇顺利完成各项试验,我国首次成功从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成为世界上第 5 个具备二次核反击能力的国家。这一年,黄旭华参加核潜艇研制整整 30 年。因为这项任务是国家 机密,所以这 30 年他背井离乡、隐姓埋名。黄旭华说:“这辈子没有虚度,我的一生属于核潜艇, 属于祖国!” 祖国在黄旭华心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国家利益是他隐姓埋名、全力以赴的支点,是他“逢山开 路,遇水架桥”,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国家利益是他理性对待亲情的依凭,是他正确对待人 生的坐标。 2 、国旗哨兵张自轩:有国有家更有情 2017 年 11 月,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在央视《挑战不可能》节目的“百步筑梦”挑战视频,让众多 网友泪奔。擎旗手张自轩和他父母之间的感人故事,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家庭对祖国的热爱和青年人 为国家荣誉而无悔付出的精神。 2010 年,张自轩参军入伍,随后入选国旗护卫队,成为一名擎旗手。从此,他每天肩扛 35 斤重 的国旗和旗杆,风雨无阻地迎接每一个日出。由于职业特殊,他进行了更加艰苦的强化训练:贴墙 根站立,负重奔跑,踢坏了一双双皮鞋,身体脱水也咬牙坚持……由于工作需要,他入伍 7 年没有 陪父母过过一次年。在一次国旗哨执勤中,来北京看望他的父亲向他招手,他强忍内心的激动和欣 喜,没有理睬父亲,他知道国旗哨位上的自己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他的每个动作都代表国家形象。 下哨后回到营区,张自轩终于见到了父母,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 这一次北京之行,让张父感到自己和儿子的心真正靠在了一起。回到家,他便买来一面国旗, 每天将国旗在自家屋顶高高升起。张父说,看着国旗飘扬在朝阳里,他和妻子就像看到了肩扛“祖 国第一旗”、正步走在“祖国心脏”上的儿子。 不辜负这个时代,需要我们在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拼搏进取。在最美好的年华里把祖国的荣誉 扛在肩上,把个人拼搏和国家形象紧密相连,把对国家的热爱变成日复一日的坚守,这是很有意义 的事情。 3、陈天华:万里寄血书,舍身赴死为救国 陈天华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他为了革命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对中国革命事业的 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903 年,陈天华留学日本。当时沙俄军队侵占东北三省,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又谋划同沙俄政府 私订丧权辱国的条约。消息传来,陈天华悲愤欲绝,不禁张开双臂,大声呼喊:“拯救祖国!四万 万同胞,起来拯救祖国呀!”他咬破手指,用血指写道:“救国!”随后,他不停地写,在血书里 陈述亡国的悲惨、当亡国奴的辛酸,号召同胞起来斗争……他一连写了几十遍,因流血过多而晕倒, 晕倒时还高呼:“救国!救国!”别人把他救醒后,劝他休息,他不肯,挣扎着把血书一份一份装 入信封,从日本寄到湖南各学校。那一封封血书像火炬,点燃了同胞的爱国热情;那一个个带血的 字像号角,召唤同胞奔赴抵抗帝国主义侵略的前线! 1905 年,为了唤醒国人,陈天华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蹈海自杀,献出自己年仅三十岁的生命。 在自杀的前一晚,陈天华写下了《绝命书》,大意是国家处境越发艰难,遭到日本当局轻视侮辱— —他认为到了牺牲自己性命的时候,毅然选择用自己的性命唤醒国人。他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 怕牺牲的精神,为当时许多愚昧的国人敲响了警钟,他也成了后世之人学习的榜样。 爱国,就意味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意味着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召唤。当国家面临生死存 亡之时,陈天华身离祖国万里,却不改爱国之心,用血写心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应是我们 永远的座右铭。 五、金题范本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苏武牧羊》 苏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汉社稷,旄 落犹未还。历尽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塞上,时听笳声入耳痛心酸。 苏武留胡节不辱!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白发娘,望儿归,红妆守空帏。三更同入梦,两 地谁梦谁?任海枯石烂,大节不稍亏。终教匈奴,惊心破胆,拱服汉德威。 请围绕“家国情怀”谈谈你对苏武 19 年持节牧羊的感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 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为国守望 (题目即观点,精警又简练) 柳岸 一曲《苏武牧羊》,让人想起两千年前的边地寒雪,想起那不屈的苏武。雪野茫茫,朔风凛冽, 却无法吹冷他的爱国热肠;武力强迫,重利诱惑,却无法打消他的望“汉”雄心;饥寒交迫,漫长 折磨,却无法销蚀他的赤胆忠心。整整十九年,为什么他能在荒寒之地的漫漫长夜里饮雪吞毡、心 坚如铁?因为他心中有汉,因为他有一腔为国守望的热血。(开篇联系材料,紧扣题目要求。排比 造势,语句优美。利用设问点出观点,映衬标题。) 大浪淘沙,那些因贪图个人享受而汲汲于名利者早已被人们唾弃,而那些为国守望者却被人们 举得很高很高。个中原因,有两点特别重要。(过渡段,巧妙构出“总—分—总”的行文格局。) 一是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担当。苏武隐忍雪域,不屈服于权力压迫,不贪慕荣华富贵,是因 为他心中始终秉持着责任和担当。同样的,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忘我旷 达,源于他的责任和担当;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刚烈决绝,源于他的责任和担当; 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舍家报国,源于他的责任和担当……(因果分析) 梁启超先生曾说:“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无数志士仁人以 国家之任为任,以百姓之心为心,他们为国家和民族忠诚守望、勇敢担当的精神滋养着中华儿女, 以致在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复兴路上,涌现出了几十年背井离乡、远离父母,把一生交给祖国,始 终守望着“国之重器”的黄旭华式的科技工作者;涌现出了带领村民在恶劣环境中战天斗地、劈山 凿渠,守望一方的黄大发式的村干部;涌现出了守望母亲、眷顾故土、担忧家国命运而一生泣血的 余光中式的“乡愁”诗人……他们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同担负着复兴家国的重任。(分论点一: 为国守望需要责任与担当。先进一步分析材料,以抒情方式盛赞苏武为国守望的责任和担当。接着 以排比的方式列举了范仲淹、曹植、霍去病、黄旭华、黄大发、余光中等例子形成古今对比,文气 豪雄。) 二是那一份牺牲和奉献精神。古往今来,为国守望者无不勇于牺牲和奉献。国难当头时,以自 身鲜血警醒同胞的陈天华,奉献牺牲的是自己的宝贵生命;和平年代在异国争取设立“南京大屠杀 遇难者纪念日”的爱国人士黄素梅历尽周折,艰难奔走,奉献牺牲的是个人享乐;入伍七年,却没 有回家过过一次春节的国旗哨兵张自轩,牺牲奉献的是小家幸福。正是因为他们自觉将个人利益与 国家命运有机结合,主动融家庭情感与爱国情怀为一体,从流连小家的私情走向复兴中华的大义, 中华民族才能国运昌隆。(分论点二:为国守望需要牺牲和奉献精神。正面列举为国牺牲奉献的志 士仁人,段末总结点明题旨,突出为国守望的意义。) 黑格尔说过,一个民族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才会有希望。同样,一个国家多一些为民族利益 而忠诚守望的人,国家才有希望。如果只耽于一己私心,守望着鲜花美酒,守望着权位美色,那国 家就危险了。(引用名言,类比论述为国守望的重要作用。并从反面以概述方式指出贪乐误国。) 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为国家担起责任,为民族奉献牺牲吧!(文末总结前文,发出呼告。) 加速打造“中国芯”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道 出了亿万国人的心声。“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这是新时代中国的创新宣言,也是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铿锵誓言。 这段时间,从业界到社会大众,围绕一些企业的“缺芯少魂”之痛深入思考。现实警示我们, 无论一家企业规模有多大,如果核心元器件严重依赖外国,供应链的“命门”就会掌握在别人手里。 一个国家的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 信息技术是目前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 创新的竞争高地。近年来,我国在信息技术上取得长足进步,但仍然没有完全解决核心技术“卡脖 子”的瓶颈制约。面对现实,我们既不可夜郎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路是自己走出来的,突破核 心技术这个难题,说到底要靠我们自己奋发有为,加速打造“中国芯”,以自主创新重塑技术格局。 “夫战,勇气也。”加速突破核心技术,必须下定“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决心。创新多险阻, 苦战能过关。攻克核心技术的“娄山关”“腊子口”,既要吹响冲锋号,又要吹响集合号。发挥集 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把更多人力物力财力投向核心技术研发,在技术、产业、政策上共同发 力,全力打好创新攻坚战,奋力闯出一片新天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实现核心技术突破,要有“十年磨一剑”的恒心。虽然目前我国技 术创新已从跟跑为主,进入跟跑在加快、并跑在增多、领跑在涌现的新阶段,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 有差距。以芯片行业为例,近年来我国不断进步,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依然存在明显“代差”。 迎头赶上甚至弯道超车,不可能一蹴而就。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 达。创新等不得,也急不得,需要遵循技术发展规律,培育创新生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直到实现最终目标。 实现核心技术突破,还要找准重心,牢牢牵住科研攻关的“牛鼻子”。创新的千军万马,向哪 里进军?要把方向搞清楚,把重点搞明白,真正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比如,在信息领域,就应聚焦 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量子通信、 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为我国网信事业发展强筋壮骨。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强调自主创新,并不意味着关起门来搞创新。 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深入发展的今天,创新要素更具有开放性、流动性,任何一个国家都不 可能孤立依靠自己力量解决所有创新难题。突破核心技术,也意味着开放创新,既跟高手过招,也 与各方合作共赢,善于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回望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向世界敞开胸襟,演绎了 多少奋起直追、后来居上的创新故事。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风浪中增强本领,新时代的中国无惧 任何挑战,必将更坚强地挺立潮头、迈向未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关于秋的作文 欣赏自己作文 自然景物作文 家乡的秋天作文 听雨作文 说明文400字作文 关于实验的作文 中考作文满分范文 我们的校园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 我爱妈妈作文 教师资格证作文 800字作文大全 研究报告作文 初一作文大全 英语六级作文 美丽校园作文 一瞬间作文 传记作文 专升本英语作文 综合素质作文 小伙伴作文 感悟人生作文 作文评语大全 往事作文 竞赛作文 见闻作文 初中作文范文 作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