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年高考语文之作文必备写作技巧专题02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技巧

2020-05-10 12:27:01
相关推荐

专题 02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技巧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 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 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材 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 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常见误区★1.断章取义,因小失大。不能深入理解材料所包含的中心意思和命题者的意图,随便以某个自己感兴 趣的词语或句子为立足点就开始作文,造成偏题跑题。2. 只见现象,不见实质。对那些寓含着深刻哲理的材料,简单地从表面引发,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3. 忽视要求, 抛却材料。不重视对材料之后的作文提示或要求的审读,忽视题目限定的条件,甚至 完全抛弃材料,任意发挥,作文主旨与材料毫无关联甚至相悖。 ★技法点拨★(一)单则材料的审题立意1、从关键词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抒情议论的 句子)和反复出现强调一些词语,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例如: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 “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 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解析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 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 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2、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 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例如:太阳和风在争论谁更有威力。风说:“我来证明我比你行。你看到那儿穿大衣的老头了吗?我 打赌我能比你更快地使他脱掉大衣。”于是太阳躲到云后,风就开始吹起来,愈吹愈大,大到成了一场飓风,但是风吹得愈急,老人把大衣 裹得愈紧。终于,风放弃了。然后太阳从云拮走出来,对老人露出了灿烂的微笑。不久,老人开始擦汗,然后脱 掉大衣。太阳对风说:“你看,还是温和与友善,比愤怒和暴力有威力。”解析材料中作者批判了风的做法,肯定了太阳的做法。以此可立意为:善待他人,温柔的力量, 支持友善与反对暴力等。 3、由果溯因例如: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 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 3000 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 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 3000 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 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解析这是一个寓言故事,主人公蜗牛想干什么?它干了没有?最终是什么结果?沿着材料分析,会明确:蜗牛想干“惊天动地”的事,可因为两个目标都太遥远,使宏伟的计划流产.放 弃了大目标后的蜗牛“十分悲哀,什么也不肯做,一蹶不振,死于草丛.蜗牛的悲剧原因是什么?一是立志不切实际,好高骛远,一是不肯脚踏实地,从平凡的小事入手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就 是寓意,是材料的主旨.蜗牛的悲剧对人来说应该吸取那些教训,有哪些启迪?这就是确定目标要恰当,勇于拼搏,永不放弃; 正视现实,笑对人生;干大事要从小事做起,人贵有实干精神.心动不如行动。(二)多则材料的审题立意1、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例如:阅读理解下面两则材料,结合两则材料提炼出观点。(1)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当断臂的维纳斯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 数趋之若鹜的好事之徒。他们提出了种种接上维纳斯断臂的奇思异想。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一种设计 能取得普遍的赞赏。(2)有一次,记者问棒球明星史蒂夫.加里威:“你从来没有哭过吗?”史蒂夫回答说:“是的,我 从不掉泪。”记者又对他说:“我认为你倒不如像大多数人一样,有时不妨也掉掉泪,这样才能证明你是 一个真正的人,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人,一个感情丰富的男子汉。” 解析这两则材料表面上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仔细一分析,学生就会发现,它们在本质上有许 多相同之处。显然,材料一中的好事之徒和材料二中的记者都是求同心理在作怪。这就是这两则材料的共 同点,据此学生可以确立这样的立意:(1)做事要克服求同心理;(2)不可用狭隘的经验看待世界和生 活。2、寻互补法例如:结合下面两则材料提炼出观点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解析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 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 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 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真题洞悉★一、2019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热爱劳动是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绵延至今。可是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同学不理解劳动,不愿意劳动。有的说:“我 们学习这么忙,劳动太占时间了!”有的说:“科技进步这么快,劳动的事,以后可以交给人工智能啊!”也 有的说:“劳动这么苦,这么累,干吗非得自己干?花点钱让别人去做好了!”此外,我们身边也还有着一 些不尊重劳动的现象。 这引起了人们的深思。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统称“复兴中学”)同学写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 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立意材料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幸福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 德;(2)现实生活中存在不热爱劳动、不尊重劳动的现象;(3)写作一篇演讲稿,倡议大家“热爱劳动, 从我做起”,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这则作文材料既着眼于劳动思想的历史溯源,也关 注问题的现实呈现,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劳动的箴言、警句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劳动精神的深刻阐 释作为总领,将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秀传统与当下社会一些对劳动的偏差认识、错误态度进行对比,引 导青少年学生对这一现象及劳动本身进行深入思考,自觉弘扬劳动精神,以期在全国青少年乃至全社会中 形成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参与劳动的良好风气,充分发挥高考作文在推动劳动正信方面的导 向功能。立意角度:(1)劳动是幸福的源泉;(2)尊重劳动,体现现代人的良好素质;(3)爱劳动,要有 实际行动。例文 热爱劳动,从我做起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复兴中学高三(1)班的学生。暖意融融,春风拂面。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五一劳动节。 劳动是光荣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是劳动创造了人类的文明,创造了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创造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劳动,建成了今天的高楼大厦;是劳动,使浩翰的荒原变成了万亩良田。是劳动, 让我们的校园整洁、干净。劳动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编织了这个五彩班斓的世界。劳动虽然辛苦,但劳动者却是幸福的,因为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劳动首先可以造就一个人,造就一 个能吃苦、不畏艰难的、有自信、有志气的人。其次,劳动对于培养每个人的健康人格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专家们分析说:孩子的劳动时间越长,独立性越强。让孩子从小干家务,可以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珍惜劳 动成果、珍重家庭亲情、尊重他人等品质。可见,家务劳动与孩子健康成长与成才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可是在平时生活中,我们却经常发现,有些同学根本不爱劳动。个别同学当值日生不负责任,下课了 黑板也懒得檫,扫地也是敷衍了事;有的同学大扫除时耍滑头,别人忙的满头大汗,他却躲在一旁;有的 同学甚至懒得铺床叠被,懒得洗衣服,懒得洗脸洗脚。回到家更是以小皇帝自称,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 口的懒惰生活。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从小就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认识到劳动最光荣,不爱劳动的人是 可耻的。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表明:中国家庭的孩子每日平均劳动时间约为 12 分钟, 还不及美国孩子的六分之一,仅为韩国孩子的四分之一,英国孩子的三分之一左右。确实,我们平均每天 的劳动时间太少了,这对于我们的健康成长都是很不利的。同学们,让我们继承前辈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勤奋劳动。 在校做好学校的所有值日工作,回家主动帮父母做好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 一定能从中获得许多快乐!更为我们将来走上社会,成为社会栋梁之才,做好准备。最后,我代表全班同学提前祝老师和同学们五一节快乐! 我的发言结束,谢谢大家! 二、2019 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1919 年,民族危亡之际,中国青年学生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1949 年,中 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新中国青年投身于祖国建设的新征程。1979 年,“科学的春天”生机勃勃,莘莘学子 胸怀报国之志,汇入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2019 年,青春中国凯歌前行,新时代青年奋勇接棒,宣誓“强 国有我”。2049 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青年接续奋斗…… 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①1919 年 5 月 4 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 ②1949 年 10 月 1 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 ③1979 年 9 月 15 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 ④2019 年 4 月 30 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 ⑤2049 年 9 月 30 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立意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2019 年高考题很好地贯彻了新课标对于立德树人的根本 任务的要求,关注了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能较好地检测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对教材中 的“表达与交流”也给予了非常好的检测。是基于教材、忠实于课程标准,又从时代出发,能够彰显以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的成果,体现了科学性,时代性和系统性。2019 年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年 份:五四运动 100 周年、建国 70 周年、革开放 40 周年。任务要求中明确提出要以青年当事人的身份完成 写作,也即要体现出青年对国家事件的思考。本题一方面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 使命,具有关照现实和社会的意义。 ①1919 年 5 月 4 日,在学生集会上的演讲稿:立意要结合青年生活实际,联系五四运动的爱国、进步、 民主、科学精神,思考 1919 年中国的现状,明确青年人的担当——救亡图存。文章体式限制为演讲稿,需 要符合演讲稿的基本格式,具有层层递进的感召力。 ②1949 年 10 月 1 日,参加开国大典庆祝游行后写给家人的信:写作时要提及“参加开过大典庆祝游行”, 但不能花费大量篇幅描绘场景,重点是青年的思考。要考虑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条件,是磨难、牺牲、拼搏、 奋斗。还要考虑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更要分析祖国今后的命运,需要总结经验。青年人站在历史与未 来的节点——要更自信、更坚定,要担当起奋斗的责任与使命。文章体式限制为书信,需要符合书信的基 本格式。 ③1979 年 9 月 15 日,参加新生开学典礼后写给同学的信:回到 40 年前,作为 1979 年的学生,作为时 代的参与者,未来的开创者,对于历史要更清醒,更辩证,更理性。实事求是分析社会现状,将目光放远 至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明确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对于未来要更充满理想,充满自信,充满激情,更 有改革的担当与历史责任。写作落笔不要空泛,可以结合改革需要的勤劳、勇敢、智慧的品质,开放、创 新的精神,重视科技的动力。文章体式限制为书信,需要符合书信的基本格式,亦要符合写信人和收信人 都是青年学生的基本特点。④2019 年 4 月 30 日,收看“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后的观后感:观后感要回顾五四运动的历史 意义,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总结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宝贵经验,发扬 五四精神,激励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写作时个人的震撼、感动的情感可以穿插其中,更要写出其对自身的激励。⑤2049 年 9 月 30 日,写给某位“百年中国功勋人物”的国庆节慰问信:需要关注大时间为“2049 年”, 小时间为“国庆节”。行文中要关注到时代的变迁,更要思考祖国变迁背后的人物事迹,探索前行的力量—— 其家国情怀,具体可以是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等民族精神。行文中应该有对功勋人物的景仰之情,也有奋勇 接棒的担当。文章体式限制为书信,需要符合书信的基本格式,注意谦敬。例文 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观后感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青春记忆,一代代青年的奋斗荣光。在五四运动 100 周年之际,重温那段激情燃烧 的岁月,蓦然发觉,五四精神已经深深刻印在我们民族的精神谱系中,成为青年绽放爱国主义青春光芒的 不竭源泉。雨果曾经说过:“青春是生命的春天。”青春始终洋溢着一种催人奋进的激情,等着我们绽放自己的个 性与光芒。时值五四青年节,虽五四运动已与我们遥远,但是,那些不畏强权、誓死捍卫祖国的青年们的 精神,一直激发、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不断向前奋斗。有人说,青春是一首歌,回荡着欢快、美妙的旋律;有人说青春是一幅画,镌刻着瑰丽、浪漫的色彩。曾 经有这样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他们用热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最壮丽的青春之歌,绘就了一幅最宏伟的青春 图画。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他们已作为光辉的一页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史册,但他们 的精神将代代相传,永续不灭。回望五四,我们懂得了什么是枪林箭雨,荆棘满布的艰难险阻,什么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形 势,什么是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壮志豪情。正是 100 年前的“五四”觉醒与呐喊,为中国人唤起了沉沦 已久的民族精神,带来了从未有过的现代意识。一脉相承、历久弥新的五四精神激发出不同时代的广大青 年实现人生价值、成就伟大梦想的源源动力。这是一个古老国家重新屹立的精神底蕴,更是一个伟大民族走 向复兴的磅礴力量。青春短暂,梦想不灭。“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正值青年 一代的中国人,踩着改革开放的脚印一路走来,要把握好当下,奋进新时代,努力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 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继承先辈的精神和勇气,拥有他们的情怀,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带 领下,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青年一代。就让我们一起,在缅怀先烈的同时,也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以此,才不枉我们是华夏儿女。三、2019 年高考天津卷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敝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不,决 不会的,我们相信,中国一定有个可赞美的光明前途。——方志敏 国家是大家的。爱国是个个人的本分。——陶行知 若能作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中推动人类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 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黄大年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立意 材料中的三位名人名言侧重点分别是:(1)方志敏:无论祖国处于怎样艰难的境地,我们都要对祖国 充满信心。(2)陶行知:爱国是一个人不可推卸的责任。(3)个人的奋斗,只有融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事 业中,才是最有意义的。把三则材料综合起来,就是:爱国,就要对祖国有信心;爱国,就要与祖国共奋 进。立意角度:(1)我与祖国共奋进;(2)祖国发展我成长;(3)个人奋斗与祖国发展。 例文我与祖国共奋进 中国,一个用生命搭起的国家;中国,一个用智慧与理想构造的国家。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有着 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和辉煌的文明,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我们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 之上,我们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我们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在这片越发繁荣的土地上,有着勤劳的人民和我们这些跨世纪的新一代。我们现在已经越来越大了,我们也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了,我想,我们不一定要等到长大之后为祖国贡献什么,而 是现在就为祖国贡献一些我们的力量。有的同学此时可能会说:“我们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孩子,报答祖国是 他们大人的事,我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这种想法实在不敢苟同。我们应该时刻想着我为祖国做些什么, 也许我们现在的力量还很小,不可能像大人们那样,但是我们能为祖国做的也很多呀。比如:绿化祖国、 美化生活环境、好好学习,这些看似平常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努力做到,而且是持之以恒地去做,我们就 已经是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了。而且这样不仅仅是为祖国贡献力量,也是对我们自己的生活贡献力量。 因为只有祖国繁荣了,人民的生活条件才会提高,只有祖国的环境污染得到治理了,我们的生活环境才会 得到改善,只有祖国强大了,人民的力量才会强大。我们一定要与祖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我们要时刻为祖国做贡献,而不是从祖国母亲那里索取些什么, 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不断地进步,我们的祖国才能不断的发展。有一句话说的好:“少年富,则国富;少 年强,则国强。”作为一名中学生,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人 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学好建设祖国的本领;明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建设贡献聪明才智。祖国的命运也就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祖国的发展与富强要靠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的贡献与奋斗。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坚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 清、经济更繁荣、人民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会更加更美好!在最后我要说一声:“我要和祖国 共奋进,我要和祖国共拼搏,我要同祖国共进步!”四、2019 年高考江苏卷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 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审题立意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今年的江苏卷依然选取材料作文这种形式,而且选取的材料 依然是一段富有哲理性的话,“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 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与原来不同的是,之前直接以“车”“语言” “智慧”为载体来折射观念,彰显个性,今年则是以“水”和“盐”设喻,以二者关系的调和来喻指人事。 材料一共由四句话构成,第一句话“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是选取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事物,至淡 之“水”和得味之“盐”,生动地说明了“物各有性”这个生活常识;中间两句话“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 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构成对比,将水、盐同物简单叠加和“五味”异 物之间“调和”“共存”两种生活现象进行比照,目的在于提示材料的核心内涵,即在肯定“物各有性”的 基础上,更加强调事物之间共存相生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最后一句话“物如此,事犹 是,人亦然”则由“物”及“事”至“人”,强调了前面所说的道理既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人类社 会普遍适用的原则,这就点明这一道理存在的常识性和普遍性,在立意方向上进一步拓展了考生的思维空 间。整个材料由此及彼、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引申发散,可以说是意味深长。综合来看,“和 而不同”是整个材料的核心。“和而不同”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常识,是为人处事的智慧之举,是文明、文化 得以延续发展的精神之基,更是人类社会交流互鉴的融合之道。“和而不同”追求的终极价值是美美与共, 互利共赢。考生写作时可钩沉历史,探求“和而不同”的典范事例,以古鉴今;可以比照中外,智慧“拿 来”,思考“和而不同”的积极意义;可以关注身边现实,以小见大,反映“和而不同”的现实价值……从 写作的体裁来看,考生可根据个人感悟和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来彰显自己的个性,呈现 “百味”。例文 包容共存,妙不可言天地混沌,盘古开天辟地,以牺牲自我成全了世界。神话传说在中国代代相传,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神 传文化。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儒家的“仁政”、“以义制利”;墨家的“兼爱”、“尚贤”;道家的“少私寡欲”、 “道法自然”;法家的“废私立公”、“以法治国”……各家争奇斗艳,但也或多或少地吸收了其他流派的学 说。而杂家更是“兼儒墨,合名法”,博采众议,成就了《吕氏春秋》。这种情况,就如各种食材充力发挥 出自己的作用,形成了一席文化盛宴。相反,秦始皇焚书坑儒,阻止文化的发展,诸多著作因此失传,文化也差点断代。汉武帝“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单一的文化,造成儒家独大,其余名家逐渐在滚滚红尘中消失……狂放不羁的酒中仙太白,之所以在诗歌史上成就如此之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便是多种文化对他的熏 陶。太白祖籍甘肃,生于中亚碎叶城,少时其家迁入四川江油,青年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地漫游。南到 洞庭湖、湘江,东至吴、越,中途求仙问道。丰富的文化经历造就了他独特的浪漫主义风格,形成了诗歌 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但往深层想一下,李白的成就不也是得益于唐朝对于文化的开放包容吗?中原大地孕育了道教,但佛 教却是从西域传来。若是没有玄奘西行,带回许多经书,及唐朝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佛教就不可能在中 原大地繁衍生长,香火遍及神州。宽容的唐朝,书写了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 多文化的包容,亦吸引人才的到来。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在学有所成之后,曾回国讲授几何。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久,他却选择了远赴美国,因为开放的美国,多文化共存的美国才能使他更好的发展。陈省身也曾想过和华罗庚一起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但在那种形势下,他放弃了。直到邓小平复出以后,陈省身开始帮助推动中国数学的复苏及发展,并在不久之后,离开美国回到故乡天津,落叶归根, 把自己余下的光和热全部贡献给祖国,直至逝世。只有如大海般包容万物,才能形成人才的发源地。文化,它由包容的“风”编织而成。它曾汲汨罗江水养育成长;它曾摇响在南山东篱下;它曾摇响在天姥山脚、岱宗绝顶、浔阳江头;它也曾摇响在古道、栈桥、杨柳岸、溪亭、孤舟、桃花林…… 五、2019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有一种观点认为:作家写作时心里要装着读者,多倾听读者的呼声。另一种看法是: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 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 根据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立意(一)审题:材料作文审题很重要。审题原则有:整体性原则、多角度原则和限定性则。审题的步骤:明确材料中的主要对象;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主旨;根据相关信息因果分析;联系生活实际确 立中心。审题时还要注意材料的倾向性。本题先给了两种相对的观点,然后用了类比手法。将考生类比“作 家”,将考生的生活类比为“作品”,对于读者的类比题目没有明说,需要考生化虚为实。其实读者可以是 “别人”,包括家人、亲戚、朋友、同学等。考生可以选取其中一种观点阐述应怎样对待“别人”,可以写 倾听别人的意见,可以写坚持自己的想法。也可以综合二者来写。(二)立意:①我的生活我做主。②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③兼听则明,偏信则暗。④听取他 人意见,让人生更多彩。⑤心怀他人,生活更精彩。 (三)写作思路:本题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记叙文最常见的结构模式是按照时间、空间、逻 辑顺序安排材料,顺着“起因 经过 结果”的思路写下去。这种结构最易安排,但也最难出彩。其实一些 简单的结构技巧,如设置悬念式、穿插回放式、欲扬先抑式、画面组合式就可以让文章多姿多彩。写议论 文要立好议论文的总体框架——基本结构是考场作文提高分数的重要手段。应试作文时间仓促,不可能反 复琢磨,须以基本结构为依托,迅速立好框架,才能步步到位,写出切合试题的文章,赢得全局,获得好 评。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有引论 本论 结论三部分组成。要求开头提出论题或论点,然后主题部分选用材料 分层次地论证,结尾归纳总结。立好议论文框架的标准有四条:一是引论 本论 结论齐全;二是层次分明; 三是衔接自然;四是首尾呼应。例文就是按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的层面展开论证的。事理叙述清晰、完 整,文风清新自然。行文如行云流水般涓涓而来,又如在读者身边娓娓道来,给人以亲近贴切之感,使人 为之折服。 我的生活我做主 有一种看法说作家写作时应该坚持自己的想法,不为读者所左右。假如我们是创造生活的“作家”,我 们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我们有如何对待我们的读者呢?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 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坐骑犹如奴隶,不能主宰自己的生活,而骑师却能 驾驭自己的生命,主宰自己的生活。因此,想要成为生命的骑师,就要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 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就是不要让别人左右你的思想。法国作家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 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思想,也会思考,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提高,思想会越来越成熟 ,但是, 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有些因素会影响我们的思想,甚至会左右我们的思想,使得我们不能够主宰自己的 生活,沦为坐骑,因此,为了能够主宰自己的生活,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明确 的判断力,不让别人左右你的思想。 生活没有彩排,每场都是现场直播。生命如此短暂而珍贵,因此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才不会让生命 留下遗憾,诗人汪国真说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行走,内心却毫无目 的,凭借着无外乎是对远方的执着,内心的茫然折磨着他们,让他们痛苦不堪。有的人就这样碌碌的过了 一生,回过头来,才发现什么也没留下,徒留一声叹息与满心的遗憾。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不随波逐流, 要有自己的理想,才不会成为生命的奴隶,才不会留下遗憾。 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并不是一味执着于自己的看法,对于别人友好的建议或想法要懂得接受,融合, 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主宰自己的生活。在这个个性鲜明的时代 ,年轻 的人 总是张扬地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唯恐别人不知道。殊不知,一味的标榜自己的个性而忽视了别人友善的建 议,不仅细想得不到提升,而且也会对生活观、价值观的完善带来一定的阻碍,从而不利于以后的发展。 自己的生活自己做主,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体现,它需要我们要有理想,要有主见,要有破釜沉舟的 勇气,才能在生命的大潮中破浪前行,不留遗憾,坦然地活着,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与挑战,令人难以抉 择,依然可以坚定的说:“我的生活我做主!” 六、2018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00 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 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 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 年 网民规模达 7.72 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 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 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 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 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 2035 年开启,给那时 18 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 少于 800 字。审题立意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作文题目给出了 7 个年份以及该年发生的大事,在于引导学 生关注当下,关注中国的改革发展,关注时事;引导学生走出书斋,要把自己投入到时代中,要求考 生既要扎根中国国情,又要拥有世界眼光。同时在回顾过往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到 17 年以后,这样 对考生写作的要求不仅仅是了解我们已经取得的伟大成就,还需要考生发挥想象,设想一下十几年后 的情况。立意方向指导:(1)必须结合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来写,文中应该指出“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既是时代的呼唤,也是青年人的人生际遇。在这个难得的机遇中,我们必须要大有所 为。(2)必须结合个人成长来写,18 岁的青春必须是扎根在中国的辉煌发展上,不能脱离从 2000 年 到 2018 年这 18 年来中国的变化。(3)青年的成长是与祖国的成长共同发生的,因此文中两者必然是 相互融合的。(4)后面的 18 年,考生可以发挥想象,根据所给内容写写巨大的成就。(5)通篇文章 应该注意是写给未来青年的,因此这篇文章是对未来青年的人生做一定的指导,要有建议,有分析, 利与弊的权衡一定要从有利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复兴这样的大局着眼。布局谋篇的建议:(1)今年的 作文审题的难度不是很大,应该是人人有话说。大家的立意也不可能太偏,几乎都是朝着一个方向去 写作。这样就存在一个如何避免千篇一律的问题。(2)不建议考生故意追求新奇,还是要随大流。(3) 别人有,我也有,但是我们可以比别人更深刻,从深刻上下工夫,这样也可以脱颖而出。例文 穷尽世间理,殷殷报国情 ——写给 17 年后的新青年陌生而熟悉的青年: 你好! 当你打开“时光瓶”发现这封信时,一定会非常惊讶!是啊,可能你怎么也不会想到,17 年前有一个 和你现在年龄相仿的人会越过时光给你写信。 而我现在却是坐在高考的考场上思绪翻飞,回顾 18 年的成长经历,想象着 17 年后的发展变化,心潮 涌动,任凭眼前一幕幕画面依次展现。 作为新千年的“世纪宝宝”,别看我现在只有 18 岁,可是却见证了我们伟大祖国的蓬勃发展,2008 年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烟花照耀过我稚嫩的脸,“天宫一号”上精彩的授课内容激荡着我的心,“村村通” 的乡间公路带我去旅行,互联网的普及令我的生活无比快捷。汶川地震,我为遇难同胞揪心,为灾后重建 捐款,更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真情感动。18 年,我和祖国一起成长,有过挫折,但更多的是成绩。 当不知不觉间长大成人时,蓦然发现,我正在经历着伟大祖国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相信, 当你读着我的这封信时,我们亲爱的祖国已经实现了“强起来”的梦想,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年轻的朋友,此时此刻我特别想和你说的是,没有祖国的强大,就不会有我们个人的幸福。而这份幸 福恰恰需要我们去奋斗。17 年后,18 岁的你一定会像今天 18 岁的我一样面临人生的抉择,请不要迷茫, 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建设祖国的伟大行动中吧,如果你还在犹豫自己的前途,那么不妨听听我的建议。 请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用自己的知识来建设我们的祖国。科技兴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每当看到我们的生活变得一天比一天好时,我都深切地体会到科技带 来的变化,因此,我建议你趁着现在年轻,一定要努力投身于科技创新中。因为投身科研可以成为你展现 才华的舞台,让你的赤诚之心有所慰藉。作为中华儿女,炎黄子孙,兼济天下自是你我最宏伟的目标。虽 然科研领域看似远离社会,但你的任何学术成就乃至重大科研成果都将被打上华夏儿女的烙印,都会让我 们这个大国再前进一步。想当年钱学森教授,不畏美国的封锁阻挠,毅然回国,在火箭导弹领域抛头颅、 洒热血,终成一段佳话。中国的“天眼之父”南仁东几十年目不窥园,焚膏继晷,餐风露宿,为了中国的 天文事业呕心沥血。“两弹一星”的元勋们,隐姓埋名,在戈壁荒漠一干就是几十年,终于使世人不敢再 小瞧我们的祖国。他们的事迹并没有愈行愈远,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贡献越来越大。我也曾经迷茫过,追随着“丧文化”,热衷于“佛系心态”,但是我更信奉“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这句话,所以,今天坐在考场的我也希望 17 年后的你能真正理解这句话的内涵,无论我们的国家多么富强, 作为年轻一代,我们都需要用奋斗来诠释青春的含意。请保持一颗纯真的童心吧,任何时代,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都会有油腻与荒芜。只有天真的内心才能最 真切地感受大自然最隐秘的律动,才能在纷乱的物质世界中发现规律。一个圆滑世俗的人,一个对世界失 去好奇失去探寻欲望的人,他的生命只能过早的凋零。年轻的朋友,多么希望这封 18 年前的来信能够扫除你眼前的雾霾,坚定你奋斗的决心。我更希望 2035 年到来时,年轻的你和中年的我一道携手共建我们伟大的祖国。纸短情长,还有好多好多的话想和你讲,就让“穷尽世间理,殷殷报国情”成为我们共同的座右铭吧。 再会!同样 18 岁的青年人 七、2018 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 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 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少于 800 字。审题立意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有很强的思辨性。针对材料内容,需要开启三种思辨模式: 因果思维,寻因导果,执果索因;对比思维,寻找异同,触其本质;逆向思维,打破常规,另有所得。立意方向指导: 1.尊重客观现实,走出定势思维。英美军方对于作战飞的弹痕分布进行调查后得出的结论是:哪 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这是一种惯性思维。人只有针对现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提出正确的方 法和策略。站在这个角度来看,该作文可以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打破思维定势。2.坚守自我认知,做到以理服人。统计学家沃德在对飞机弹痕进行分析后得出,“更应该注意弹 痕少的部位”。并且能够“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观点,这种坚守自我内心的科学态度,值得我们 学习。3.树立全面思维,追寻正确答案。沃德并没有说只关注“弹痕少的部分”,而是说“更应该注意”, 实质上是一种全面思考的过程,只有对问题进行了全面思考,才能接近问题真相。4.抓住细节部分,考虑忽略内容。现实生活中,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任何科学的发现或 许只是偶然的瞬间灵感。而作为个体的人,往往都有“从众心理”,那么这个被忽略掉的不起眼的部 分,往往会被人们一直忽视,进而和真相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写作时,可以感情真挚,真诚表达对科学精神的敬意;可以立意深刻,揭示弹痕多少与飞机返航 的表面与实质的关系;可以材料丰富,最好能储备有时代气息的新鲜材料,比如网络热点事件与事实 真相的反转,比如中国科学家立足国情科学解决问题的品质和精神。考生切忌一味埋头冲进历史故纸 堆,或者空泛无物。 试题点评:2018 年的作文题与 2017 相比,虽同为材料作文,但材料形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回归到了 传统的材料作文形式。选材上避开了当下的社会热点和近几年热议的传统文化等议题,突出了逻辑思维的 重要性,强调学生对于自我思维的深度批判及其同生活现实的联系,是对学生思辨能力的一次挑战,也是 引导语文教学回归逻辑素养训练的一次尝试。对于这类材料作文,审题时第一步,要读懂材料,抓住主旨。 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比喻性材料要理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 握其寓意;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富的材料,可从多角 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 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 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本题可抓住统计学家沃德的话, 分析原因,揭示本质,确定立意。 例文不为浮云遮望眼 一般人看问题,常在显见处下结论,却不知静水深流,思维常在被忽略的地方闪现光芒。因此,问题 的本相需要我们拂去表象的浮云,始见其尊容,方能对症下药。 李斯精明,有颗七窍玲珑心,却见利忘危,为保眼前富贵而忽略了潜在的陷阱,最终受制于赵高,身 死家亡;屈子行吟,哀叹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楚国的当权者只看到了即时的权势和享乐,屈子却痛心地预 见并证实了楚国的灭亡;稼轩看剑,预言金国必亡,蒙古才是大患,可朝廷上大多数人或思苟安或借伐金 以固权,稼轩有幸没有亲见崖山投海的悲壮。屈子和稼轩不为浮云遮望眼,对个人和国家的前途看得比李 斯更清楚。 清政府收复台湾,曾有弃守之议,不少人看到了台湾孤悬海外,易滋匪患,且风俗也有许多与中原不 同之处,守着实在没有什么好处。而施琅立陈弃守弊利,指出弃守台湾,台湾必将为西方人所占领,不仅 为祸当地百姓也将不利东南各省。施琅不为浮云遮望眼,看到了台湾对于中国大陆的重要意义。左宗棠力 排众议收复新疆,也是施琅一类能看穿浮云的智者。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之后,许多共产党人借鉴俄国、法国等国家通过在中心城市举行暴动的形式取得 了政权,主张城市暴动。结果,革命如流星划过,瞬间闪耀便即暗淡,几至遭受灭顶之灾。毛主席从中国 具体国情出发,看到了中国农村蕴含的巨大革命潜力,提出并走上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风物 长宜放眼量”,毛主席闲庭信步的自信,源自其穿透浮云的远见卓识。当今之世,硝烟依旧不断,中国虽保和平,但领土领海争端、贸易纠纷等问题依然很尖锐,不是没有 擦枪走火的可能。在各种摩擦和冲突之中,不乏意气风发的鹰派人物,发出了各种强硬的声音,甚至提倡 诉诸武力。也有些人,纯粹是看热闹不怕事大,什么都敢想,天天喊打。可是,他们只看到了眼前的浮云, 而忘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初心。“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我国正处在发展经济和强化军备的关键时期,需要有高瞻远瞩 的气魄和慧眼独具的雍容。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最根本的决定因素,“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 等概念的提出和落实,是强化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增强共同利益的根本举措,一言以蔽之,就是把更 多的国家拉上我们发展的船。君不见,日、韩、澳等美国铁杆盟国,已经深度受惠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对 中关系上,日益纠结和摇摆。我们不能被冲突和摩擦的浮云所迷惑,而是一心实现民族复兴最终不战而屈 人之兵。表象易见,本相难求。遇到问题,不能匆忙地依据表象下结论,而是参破表象,拨云见日。八、2018 年高考新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 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来源:Zxxk.Com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 800 字。 审题立意此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题目要求考生关注时代发展的 鲜明主题、战略安排、价值追求和历史使命,在纵向把握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标语背后的内涵和方向, 理解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内涵,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与 挑战,不忘初心,砥砺奋进。2018 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三条标语浓缩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历 程,是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缩影。三条标语,代表三个时代的任务,三句标语的核 心内涵,在于体现出“新时代、新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发展本身的要求也不断深化。第一条 关键信息是抓好“时间”和“效率”谋发展,第二条提取出关键的信息是“生态与发展”,第三条提 取的关键信息是“雄安”和“长征路”。标语是一个时代的切面,在历史的发展中,找好不同时期的 定位,阶段任务不同,发展是核心命题。试题点评:2018 年高考作文题目仍是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 正吃透材料,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 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本题材料形式与 2017 年有相似之处,都设计了一个时间跨度,同是 40 年, 不同的是,2017 年是恢复高考 40 年,本题是改革开放 40 年。本题材料由三条标语组成,“时间就是 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这三条标语浓缩 了改革开放不平凡的四十年历程。看似写作角度单一,实则丰富多样。考生可以通过观察社会,思考 国家的发展之路,也可以聚焦个人,思考个人在时代变迁中应有的价值,或者把两者结合起来。这道 题处理不好,容易空泛。如能以小见大来写,更容易出彩。审题难度低的作文题目,“深度”和“亮 点”是成功的关键。例文 我们这一代应该如何“长征”? ——从环境与发展出发 泸州老窖天府中学 陈柯宇改革开放的时候,喊着的口号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于是乎,那个年代的人们,下海经 商,进林建厂,可是慢慢的忽略了一些东西。二零一二年的时候,环境污染,PM2.5 盛行,是霾还是雾,人们开始惶恐起来。各种专家指出下海入 林的环境破坏性。这个时候,喊着的口号变成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于是乎,环境保护成为了重心, 开始汽车限行,开始关闭工厂。可是失业率慢慢的升了起来。要环境还是要发展?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应该如何选择,才能走好我们的长征? 首先,我们要环境。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出发,环境于人,于人之身体,于人之精神为发展之本。那么, 环境作为人的发展之本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环境的完善,可以促进人的身心发展。古人自有游山玩水之趣,今人如是。可是旅游景点的无 休止开发,反而丧失了其基本的意义。处处环境皆是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环境的完善和保护,可以激发 人的身心感受,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我们设想一下,你是愿意在鸟语花香中生活还是愿意在烟尘灰雾中生 存。结果不言而喻。 第二,环境的保护,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我们都知道,我们所用的一切,不说全部,起码大部分都 是取之于自然。那么,环境的保护对我们来说也就是对自己的保护。何以说环境保护可以对经济发展有益 呢?举例说明,循环经济的出现,是在环境的保护的基础上提出的,用过的回收利用,回收利用的生产费 用要比再生产的费用低的多,而且,对于环境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做到取之有尽,用之用尽。 其次,我们要发展。从国家发展来看,如果只注重环境的保护,会过于单一化和片面化。国家的经济 体制会严重受限和单一。我们应该在合理的开发环境的基础下发展。举例来开,三峡大坝,便是一个合理 运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例子。大坝的修建虽然对当地的环境有一定的影响,但利益大于弊端。三峡的 修建,对南水北调和三峡当地的水木动植,均有一定好的影响。而且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我们要发展, 是在环境的合理运用基础上。最后,我们既要环境也要发展。当然,我们知道,要做到二者的统一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从古自今的 人们都在努力达到这一目标。而作为当今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朝气蓬勃且具有无畏的信心。认真的学习 便是为了国家富强而读书,为了实现个人奋斗而学习。正如最高领导人说的一样——美好的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所以,我们才正撸起袖子加油干,走好我们 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九、2018 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诗歌除外。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基因……莫 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审题立意今年江苏卷的作文试题采用的仍是材料作文形式。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诗歌除外 文体不限。材料的核心概念是“语言”。现实生活中的“语言”千差万别,缤纷斑斓。“语言”既是 包罗万象的生活元素,又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技能,具有丰富厚重的意蕴。作文要求以“语言”为关键 词,引发考生思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写作空间。围绕“语言”这个核心概念,材料的三 行文字从三个层面引导考生展开联想,打开思路。首先从日常生活的视角出发,通过“花解语,鸟自 鸣”的生动画面,触发考生想象,“处处”强调“语言”的普适性和广泛性。接着,从语言的基本功 用出发,阐述语言与世界之间的关系,所举例子从有形与无形、有声与无声、艺术与科技等维度,展 示人类文明所构建的语言体系。最后,引导考生思考并把握作文的立意方向和表达重点,从生活、生 命、文明等角度,指出“语言”的意义和价值。从材料的关键词看,“语言”主体有大自然语言、人 类的语言,有生活语言、艺术语言、科技语言;“语言”意义和价值可写丰富生活、演绎生命、传承 文明……考生写作自由度大,可根据个人的感悟思考及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自由选择, 施展才华。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择何种“语言”对象,行文要注意两点:一是选择角度宜小巧,便 于集中笔墨、深入开掘,避免立空乏粗浅;二是行文中一定要紧扣“语言”来写。比如,选择写花鸟 如何丰富这个世界或日常生活,要扣合其“语”和“鸣”来写;写音乐和雕塑如何创造独具魅力的艺 术世界,也要扣紧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来写,这样才符合作文的命意。试题点评:2018 年的作文试题仍是此类作文形式,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与 去年一样,作文仍然给出了核心概念,即“语言”;2017 年材料作文给出的核心概念是“车”;2015 年 给出的核心概念是“智慧”,2014 年给出的核心概念是“青春”,有了核心概念就可以降低审题的难度, 但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必须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几个方面或层次。另 外,材料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 题跑题现象。另外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 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由于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的观点 还要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话可说。仓颉的好意我心领了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老天落粟是庆贺人有了智慧,而鬼之所以哭,是再也不能玩弄人类。我们的先人以仓颉造字的神话来开篇,可见对文字的郑重,而老一辈的人更是敬惜字纸,有字的纸不能扔,亵渎了字纸会遭天谴。阿城《闲话闲说》里引用一观点,中国文字的发生是为了通人神,是纵向的,而西方文字是为了传播,是横向的。难怪我们如此重视汉字,原来藏有最初的虔诚。文字是语言的载体,而语言的交流不会限于文字一种形式。禅宗不立文字,拈花一笑,彼此心知肚明,说出来就不是禅。《易经》以阴爻阳爻两个符号来演绎世界。而如今的网络电脑,追根究底,不过是两个数字 1 和 0 的游戏。《庄子》里以无用之树枝繁叶茂来告诉你生存的智慧,《老子》里以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的现象提示你繁苛之政难以持久,嵇康弹一曲广陵散来应对波荡众生的罪名,《西厢记》里的张生为莺莺临去时秋波一转的眼神而饱受相思煎熬,牛郎织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的相望又何必互诉衷肠?有时,说出来的话不及另一种形式的语言来得有效。儒家厌烦滔滔不绝之人,觉得“巧言令色,鲜矣仁”,道家喜欢“希言自然”,佛家的禅宗更是不立文字,俗谚里则有“祸从口出”“沉默是金”的处世良言。而如今网络时代,各种输入法解放了打字的速度,走键如飞,满屏废话,少了慎重,多了放肆,仓颉造字的虔诚被废话连篇的啰嗦淹没,这是文字诞生之初不曾预料的尴尬。而连篇累牍浩如烟海的网络小说动辄以几块砖头的厚度消耗虔诚的汉字时,语言仿佛成了累赘和负担,语言的美也离我们越来越远,我们辜负了仓颉的美意。知堂老人在他小品文里,引李日华著《紫桃轩杂缀》卷一白石生旧事,白石生辟谷养生,默然独坐,有人问他不答话,一问再问,他回说,“世间无一可食,亦无一可言”。这种不想说话,不想诉诸语言的慵懒和无奈,你我也许都曾有过,在“我想静静”的歧义里,在《庄子·齐物论》开篇嗒然若丧形如槁木的呆坐里,在冬天墙头根晒太阳眯缝着眼的沉默里,在朋友微信问你最近如何,你却百无聊赖的不想回话的空白里。此刻没有语言的语言,或许是另一种语言,也是我们更真实的人生。十、2018 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60 分)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纳万物,美的形制与好的内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一种“器”叫器量,兼容并包,彰显才识气度;有一种“器”叫国之重器,肩负荣光,成就梦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审题立意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围绕有关“器”的一段材料展开写作。材料中总结概括了“器” 的四个内涵和功用,由表及里,由物质而精神。阅读材料时可注意标点符号,一个分号可以确立一个立意 角度,要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作文。考生可以写实物的“器”,或思考形制与内容的关系,或思索器与道之辨;可以写个人的器量、才识、 气度,探究“器”在才德风范方面的含义;也可以写作为工具的“器”,探讨利器推动科技发展,社会进 的作用;还可以写大国重器,体悟“器”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重大意……作文可以说理,议论,也可以 记叙、抒情、描写,说明。写作角度:要注重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启发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 角度 1:“器”的工具性角度,兼顾形式与内容,美的形式和好的内容相得益彰; 角度 2:“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要善于借助外物成事; 角度 3:要有器量、气度,兼容并包; 角度 4:人可以成为国家栋梁,肩负使命,成就梦想。 也可以建立角度间的有机关联,确定立意,切忌面面俱到。此材料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 文会相对容 易些。 点睛:材料作文审题方法: 第一步:概括现象(是什么) 第二步:分析现象(为什么) 现象反映了什么,观果思因,透过现象看本质。 第三步:如何解决(怎么办) 第四步:确定立意 切入点要小,选择自己熟悉的或感触较深的,有素材积累的。例文 气度“气度”是指一个人的气魄和风度。我们在正确地评价一个人时,不是单单看他的外表,更重要的是 看他有没有气度。如果说容颜漂亮是酒,那么气质风韵就是茶。酒的甘醇在饮,提神气爽,浓烈而短暂, 挥发的是漂浮昏沉。茶的馨香在品,沁人心脾,幽淡且漫长,回味的是醒神舒畅。古今伟人、名人由于气度非凡做成大事的例子很多,同时由于缺乏气度导致失败的例子也不少。如三 国时期蜀国开国皇帝刘备,因其气度非凡,有战略思维和规划能力,虽身在汉中,但心系全国,每日想着 一统江山,光复汉室。终于靠治国能臣诸葛亮及“五虎上将”在晚年建立蜀国,得成三足鼎立之势。还有 隋炀帝杨广虽是历史上著名的昏君,但在做皇帝前也算得上是一员猛将,有胆有谋,是他亲率大军灭了南 方的陈国,结束了中国南北朝分裂长达数百年的局面。但他喜欢的南朝皇帝的宠妃被他手下的大将高颎杀 了,高颎还提着张贵妃的人头来向杨广汇报,说南朝要是没有这个女人祸国殃民不会这么快就灭亡,把杨 广当时就气得七窍生烟。后来杨广当了皇帝,最先做的事儿就是找个理由把高颎杀了,结果为了一个别国 的妃子而自毁长城。 我们都知道,毛泽东的气度非凡。其它不说,就从他写的两首词《沁园春 长沙》、《沁园春 雪》就可 看到伟人胸怀。词中的“万山”“层林”“谩江”“百舸”“万类霜天”和“长城内外”、“大河上下”等等, 从所选择意象的气势上看出毛泽东的伟人气度: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中流露出雄 视天下的气魄;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评价,指出封建统治者缺少文治的弱点。读 毛泽东的诗词,感受到的是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伟人胸怀和宽广气度。上述事例可充分证明,气度就有这么大的功效,它可以令山河动容,敌人胆寒,可以使你心想事成, 马到成功。正是有了如此不凡的气度,唐朝李世民成为真正的开国之君,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 被唐王朝尊称为“天可汗”;也正是有了如此不凡的气度,毛泽东缔造了新中国,是人民当之无愧的领袖, 他的光荣和伟大,他的英勇和胜利,将永垂青史。有人说,气度是一种看不见但感受得到的特质,比方像胸襟、雍容大度就是形容这种特质。我想,气 度包含了正直、无私、谦虚,而且是待人宽厚、懂得尊重、愿意听不同的意见等。能做到这一点,要靠平 时自身的修养锻炼。自觉做到谦逊好学,懂得渊博的知识对人的气度至关重要。知识可以放宽眼界,开拓 心胸。知识可以转化和调和情绪,渊博可以让人达到“自然”与“人为”相通和统一,那才是人生的至高 境界。有了这般境界,就能在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年代,以宁静的心情面对复杂的生活世界,以安静的心态 应对外界的嘈杂,以平和的心境处理世态的变迁,能凝神静气地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人生在世,固然有很多不得已的生活琐事烦恼,正如俗话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可我们应该相 信一个有理想、有气度的人时刻都会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不为凡尘俗事困扰。我虽不奢望能流传千古, 但也希望能雁过留痕,活一个有气度的人生。十一、2018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 800 字。④不 得抄袭、套作。 审题立意作文题目为材料作文材料,材料,直面当下,关注社会,关注时代。作文材料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阐释传统的浙江精神,第二段阐释传承中的浙江故事和精神,第三段引导高考学子思考浙江精神, 考生要谈出自己的体验和思考。材料从过去讲到现在,浙江精神也有一个传承发展的过程,考生可以认同 浙江精神中已有的宝贵品质,也可以结合时代阐释当代青年应该具备的浙江精神。真正要把这个作文题写 得深刻,难度较大,如果没有时代主任翁的意识,不关注浙江的人文、科技、环境等多方面,就很难归纳 出这一地域性群体身上具有的某种精神,就写不出有思想深度的作文。这也提示我们的学生,要把自己融 入社会,观察社会的变化,参与社会的变革,做一个有时代感的新青年。 例文丢弃佛系扬儒系 《说文》:“浙,江水东至会稽山阴为浙江。”一路走来能到达山阴的水,势必非同寻常:它首先得有强 烈不服输的进取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精神、博采众长的宽胸怀、知行合一的实干劲……从我的角度而言,浙江人不属于流行性的佛系,而当归位于积极进取的儒系。 虽然现代生活高压非常,节奏快捷,但是,我不懒,虽然不一味追逐名利,却也没有消极的不争不抢、 不求输赢的心态。始终觉得,人难得在世上走一遭,人生词典里必须要有进取心,否则,若不凭自己的努 力给世界留下点什么就匆匆告别人世,虽然是佛系青年倡导的时尚,却未免窝囊。因为,倘若每人都“佛” 了,那这个世界便不再有进取的姿态。 故身为浙江人的我一直信奉“儒”的入世精神。 入世方可跟上时代的脚步。信息社会,形势瞬息万变。即使我们从不停歇,也要时时担心跟不上时代 的脚步——当别人都卯足干劲在拼搏时,你不前进就已意味着后退,更不要说持佛家与世无的心态了。其 实,“佛系”一词在定义时就出现了差错。佛家追求的“无欲不求,灵台清明”的洒脱是靠禅悟出来的。这 与“佛系”的出于被现实打击后的妥协心态南辕北辙,是懒人的精神胜利法。 如果你是人,就应正视现实、鼓起勇气,奋起直追,哪怕前方困难重重、阻碍道道。如果你是青年人, 那么,请你昂起头、挺起胸,带着自信的笑容,大步向前冲。因为,你正处在人生最美丽的阶段,一如陈 独秀在《新青年》的发刊词中说的“青年如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青年应该成 为弄潮时代的主流,要用热血为世界谋出路,用激来为万世“开太平”。而不是手捧枸杞红枣茶,笑看积极 进取者。 入世带来人生的自信。努力付出就有收获,而不断的小收获又鼓励自己奋然前行,从中不断树立自信。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真臂高呼“时势造英雄。”那个年代的英雄,在自信中造出了载于汗青的时势,推 动着文明的车轮前行。 处于改革开放关键时刻的我们,是不是也该将目光聚焦于马云、马化腾、李彦宏等人,不要“让自己 卑劣地过完这短暂的一生”(莎士比亚),而要沿着前人足迹,自信昂扬、从容大度地入世,创造出属于自 己的人生价值。 十二、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卷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 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 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审题立意2017 年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源于央视 5 月份 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 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 生气,时代感强。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 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 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从大处着眼,12 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 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长城”“京剧” 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 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 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 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 相互对照……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 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励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性,为批判性 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从“大 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 GDP 的危害以及 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 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写作优势。 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作出有新意、有创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 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写好文章则又不那么容易。例文 中国的世界 世界的中国 ——致外国友人唐纳德的一封信唐纳德先生: 您好! 见字如晤,您对中国的飞速发展感到惊讶,现在,我作为您在中国的导游,就请允许我用三个关键词 来为您介绍一下中国: 一是长城:中国有句古话:“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是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 用智慧和血汗奉献给世界的文化瑰宝。它最早修筑于秦朝,相传是秦始皇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而 建造的。后来经过历朝历代的扩建,规模达到一万里,故称为万里长城。据说,也因此成为宇航员在外太 空能够看到的唯一的地球建筑。这让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倍感骄傲自豪。但是,长城被中国人民崇敬,绝不 仅仅因为它自身的巍峨雄伟,绵延万里;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象征。您是个汉语通, 一定听说过这样一个成语:“众志成城”。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度,但是如果我们美丽的祖国遭受到危 险,所有的中华儿女,会用自己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这是长城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遗产。 二是美丽乡村:如果说,长城是古老中国的象征,那么美丽乡村则是现代中国的缩影。说到现代化, 您的脑海中也许会呈现出帝国大厦的宏伟,时代广场的喧哗。的确,这是很现代。但这也许是你们的现代 化,而绝不是中国现代化的全部。两千年前的中国思想家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我们走的是具有中 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里的中国特色,就包括美丽乡村建设。正如你所了解的,中国有八亿多的农民。 他们绝大多数生活在乡村,把乡村建设好,就是为最大多数的中国人谋福利。这是从物质层面而言的。从 精神层面来讲,乡村是中国人的灵魂故园,是中国人的文化之根。在全球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从 乡村走向城市,但是在午夜梦醒时分,却寻不到儿时那条清澈的小溪,看不见村口的那株合抱粗的大槐树, 听不到爷爷摇着蒲扇讲的遥远的传说……因此,我们既要现代化的金山银山,更要美丽乡村的绿水青山。 你来到中国的第一站,急匆匆要看的乌镇,正是美丽乡村的代表。三是一带一路:前面两个都是中国的世界,“一带一路”的提出,彰显出中国作为世界的一分子所担当 的责任。圣经说:“己所欲,施与人”。中国提出这一理念,就是希望和世界一起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好了,就说这么多,希望您爱上“中国的世界”,更希望您能宣传“世界的中国”。 此致 敬礼!您的朋友:艾中华 2017 年 6 月 7 日十三、2017 年高考新课标 III 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 40 周年。40 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 的成就。40 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 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 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 2017 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审题立意这道作文题是一道给出材料的半命题作文。写作时可以从以下一些角度立意:(1)高考 一直影响着我的中学生活。(2)从我几年来为高考所付出的汗珠和泪水的角度写。;(3)从高考为国选材, 推动我国的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的角度进行分析。 (4)从牵动全社会神经的角度进行分析;(5)分析高 考的利与弊,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等等。 此命题着意于引导考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一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 族的事业。命题者意在启发考生在宏观语境中聚焦个人经验,表达对“高考”的独特体会和理解,呈现他 们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勤学奋进中的豪迈之情。应该说,这道题符合新课标对高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紧贴 考生生活和思想实际,难度适中。 阅读试题时要特别注意“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中的“副”字。构 思时必须先确定好副标题:是写“我看高考”呢,还是写“我的高考”。 如果确定写“我看高考”,重点就在“看”,要谈对高考的看法,最适宜写议论文;如果确定写“我 的高考”,重点就在“高考”,要写出我和高考的关系,可写议论文,也可写记叙文,还可写抒情散文。 只有先在思想中确定了这一点,才能接下来进一步思考文体问题和选材问题。例文 高考:一个充满艰辛的话题 ——我看高考高考的话题,读小学时就从老师的口里灌进了我们的耳朵,到了高中,各科老师更是不约而同、不厌 其烦地在我们耳边唠叨。不管是老师和家长的耳提面命,还是亲眼所见所闻的铁一般的事实,都让我们对 高考的体会日益加深。高考,真是一个充满艰辛的话题!为了这一天,我们不知熬了多少夜吃了多少苦。 盼考、迎考、参考,这些高考路上的一个个关口,无一不是对我们意志和毅力的无情考验!盼考。从上学的第一天起,父母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不止一次地教育孩子:“好好学习,长大 后考大学。”老师也天天啰嗦:“不好好学习,将来考不上大学看你咋办?!”从此,大学这个梦想便在我 们心上扎下了根。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学历的升高,我们对“大学”的理解越来越清楚,原来,考大学 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给父母亲脸上争光,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渐渐地,考大学成为我们心中的一 种理想,我们莫名其妙地期盼高考的到来。真是盼得小树冠如盖,盼得父母鬓如丝!这中间,尤以家长为 最。他们望子成龙,希望孩子能早日考上大学,让自家门楣生辉。迎考。十年寒窗苦耕耘,一朝考试见分晓。终于到了高三,就像进入紧张的战备状态一样迎战高考。 这时,不光学生心理压力明显增大,老师也承担过重担子。老师废寝忘食,编制和选用试题,阅卷评分, 仿佛是统帅布局谋阵;学生则完全陷入题海,科科都是做题,做题,再做题!师生们头昏脑涨,腰酸腿痛, 满脑子全是试题!吃不香,睡不好,苦不堪言。再加上家长念的“紧箍咒”,年轻学子本来已经很紧张的 脑袋,那能经受如此多的压力!参考。好不容易熬到了进入正式考场的日子。考场内一般有三个监考老师,个个脸上很严肃。一位老 师宣读“考场规则”,一位对照“准考证”是否相符,以排除替考人员。一位检查有没有拿手机、拿参考 书和课本等“作弊”行为。当开始考试的铃声一响,考生便完全进入“战斗”状态。考场内鸦雀无声,只 听到钢笔的沙沙声和翻卷子的声音。监考老师则像侦探一样,仔细侦察,发现作弊者。考试期间偶有上厕 所的考生,监考老师一定要捂着鼻子跟踪至那散发着不良空气的地方。一直到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过,监考 老师命令全体考生起立,放下手中的试卷,排队走出考场。一场考试宣告结束,等待下一场战斗。可过完了这些关口,等待我们又会是些什么呢?须知,考试结束后对考试分数的期待,那才是度日如 年的煎熬啊!啊,高考,想说爱你真不容易!我怎么说你呢?高考,一个充满艰辛的话题!十四、2017 年高考江苏卷20.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 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审题立意本作文题的形式仍是材料作文。材料从日常生活切入,日常生活为材料作文命题提 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生活中离不开车”,是生活的常识,也是题目的引 子,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生活,进而聚焦生活中的车。第二句话,从“种类”和“形态”两个方面加 以提示和引导,意在帮助学生展开联想。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车,如童车、碰碰车、自行车、三轮 车、汽车、动车等,又如共享单车、网约车、无人驾驶汽车等,车的速度有快有慢,车的容量有大有 小,车的使用方式有新有旧,或是寻常日用之所需,或是科技进步之成果,体现不同生活理念,蕴藏 各自时代记忆。各种车都能写,地区发展的差异,个体体验的独特,恰恰是写作的宝贵资源。第三句 话,是材料的关键所在。“车来车往”既可以是现实中观察到的车流来往,也可以虚化为与车有关的记 忆、思考和体悟。“车来车往”是本句中四个分句的共同主语,也是不同写作角度的相同出发点。四个 分句提示了不同的写作角度:可由古及今,勾勒时代发展,如过去家庭以拥有自行车而自豪,到现在 汽车走入千家万户;可以小观大,捕捉人间真情,如父母用车接送孩子发生的亲情故事;可观往知来, 讨论变迁的生活理念,如从追求快捷到重视环保的转变;也可由表及里,咀嚼暗藏的人生哲理,如“火 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前两个角度侧重感性,后两个角度侧重理性。这几个角度,既可以单写,也 可以交叉,还可以综合,给考生提供了充分施展写作才华的空间。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材料很简单,主要谈论“车”。本作文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 生活。对于“车”的现象,考生没有陌生感,熟悉并且有亲身体验,材料内容和考生的生活没有隔阂 感,在阅读上也不存在障碍,材料的三句话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表达凝练,意蕴丰厚。材料立足现实 生活,立足学生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发展,采撷生活浪花,选取适当文体,抒写真挚情怀。 尚奇者可追热点之新,敏察者可展刻画之长,情笃者可吐肺腑之真,思深者可发独到之论。人人眼中 有车,故上手容易;个个感受不同,故精彩纷呈。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上 述立意角度都是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观点的明确, 没有牵强的痕迹。例文 单车上的生活美学他常骑一辆单车,背着双肩包。我也有过骑单车上班的体验:耳边是熟悉的叫卖声,行道树吐着浓浓 的草木味,哼一支小曲,不疾不徐,车轮缓缓转动起一个清亮的早晨。而这些美感是我们开车时所无法享受的。一旦驾驶汽车,我就不会如此松弛,我会时刻警惕周围车辆 行人,关注红绿灯的闪烁。 尽管如此,必须承认汽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种种便利。汽车、火车等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它们的出 现改变了人们的空间感。岭南、塞北不再是遥远的眺望,长安、洛阳也可朝发夕返。在城市化进程中,汽 车、火车等更是一路呼啸着向前,带着亢奋,把城市的边界不断拓宽。然而,我们在享受交通工具升级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会不由自主地将自己交给节奏,交给忙碌。高 铁时代,我们似乎被裹挟进快节奏、高速度的潮流中,一路兴奋着向前狂奔。我们赢得了速度,却放逐了 审美;获得了时间,却迷失了自我。救赎之途何在? 物为人役,而非人为物役。李泽厚说,美是自由的意志。在骑单车与开汽车之间,人原本可以拥有自 由选择的权利,但时间感常常逼迫我们自觉地放弃这份选择权,无意识地沦为汽车的附庸。于是,成为弗 洛姆所说的“占有”而非“存在”的生活状态。 选择单车,意味着选择缓慢,主动创造出欣赏美的可能。蒋勋说:“所有生活的美学旨在抵抗一个字—— 忙。”忙碌、效率是美学的死敌,美学天生与缓慢、从容相联。骑单车,可以将开车所忽略的过程重新复原, 审美体验也变得新鲜而饱满。在这种舒缓的状态中,“人”站立得挺直而拙壮。孔子在吱吱作响的牛车上, 洒下一路晶莹发亮的句子;安徒生在夜行的驿车中,酝酿出一部忧伤甜蜜的爱情诗篇。 当然,我并不是鼓励回归牛车时代——事实上也无法回归。我所强调的是,在高铁时代,我们依然要 珍惜、追求单车上的美感体验。有审美在,“人”就会变得更完美。现在的阿姆斯特丹、巴黎、伦敦、东京 等,已陆续出现很多社区不准汽车开入,被称为“人行步道区”。我相信,这将是一个崭新的出行美学,让 你重新回归到人类步行的原点,恢复身体的速度感。 这其实也提示我们:你可以有车,可是你也可以不开车。 十五、2017 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某书店开启 24 小时经营模式。两年来,每到深夜,当大部分顾客离去,有一些人却走进书店。他们中 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赶任何人, 工作人员说:“有些人经常看着看着就睡了,但他们只要来看书,哪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 读者;甚至有的人只是进来休息,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审题立意从商家、经营者的角度来看,首先,24 小时营业的经营模式以及模式背后的人文关怀, 表明商家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具有不以利益为先,追求精神价值的精神,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 其次,24 小时书店不拒绝任何人进入,体现了一种包容的思想;再次,这些来消遣、休息、躲避的人, 也有可能成为买书人,他们是一群潜在的消费者,对他们包容,其实就是为将来书店的大发展埋下伏 笔,据此可以写一写打开思路,改变经营理念;助人亦助己;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要有大格局、 大胸怀;第四,工作人员说我们也觉得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可写工作的意义、工作的态度,对工 作的认识。从进入书店者的角度来思考,一方面,读书可以提高自己的修养,提高修养是不分身份地位和时 间地点的;另一方面,可以谈一谈我们要如何去维护这种好的人文环境;第三,还可以谈一谈对商家 这种行为的感恩思想。从这件事的影响来思考,在当今重视文化传承的大环境下,24 小时书店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我们应该怎么做?可以探讨一下这种经营模式的意义价值有哪些;这种模式能持续多久;深层次思考 商家以自己之力营造这种人文环境,对政府有什么启发等等。立意角度参考: (1)要物质更要精神 (2)包容别人成就自己,胸怀宽广方成大事 (3)多一点人文怀,尊重他人 (4)知识面前人人平等,阅读的意义,阅读即是进步 (5)懂得感恩 (6)传播文化我们应该做什么例文 让温暖长存书店中有喜欢夜读的市民,有自习的大学生,有外来务工人员,也有流浪者和拾荒者,书店从来不驱 赶任何人。市场经济的今天,有这样一座书店,是一抹别样的温暖。正如店员所说“他们只要来看书,哪 怕只看一页、只看一行,都是我们的读者”,尊重每一个阅读者,让温暖长存。阅读,获取知识乃众生之权利,神圣而不可犯。24 小时书店将最珍贵的尊重给予了来这里的人,让他 们在生活的艰辛与风霜之余,还能坐拥一小片书香,安宁地陶冶身心、获取知识,享受生命的美好,着实 令人欣慰。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个人都有进步和提高的权利,因而每个人都有权阅读,有权获取知识。中 国有句俗语叫“女子无才便是德”,多少年了,又有多少人为这样的思想所累,主动放弃了自己的权利。所 以,在我们看到祝英台为了学习而女扮男装时才会那么动容,在我们看到《小城三月》中翠姨为了新的思 想和新的生活坚持要上私塾是才会感到敬畏。24 小时书店接纳流浪者和拾荒者这样温暖人心的故事令我感 动,因为它尊重了每一个阅读的灵魂,尊重了每一个人的阅读权,尊重了每一个人获取知识的权利。孔子 曾有云:有教无类,大概此理。来者不问出处,功名君可自取,尊重每一个求知的灵魂,于是我们所仰望 的星空,群星闪耀。古有宋濂借书“手自笔录”而习之,“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求学的精神,坚韧 的毅力,还有对阅读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如今条件相对优越的我们不也该如此吗?除了尊重自己的阅读 权,我们更应该尊重和保护他人阅读和求知的权利。这一点,是我对 24 小时书店的行为的感悟。 曾有报导,杭州图书馆接纳流浪者和拾荒者入内引起热议,馆长褚树青说:“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 读书。”一句话简短有力而富有智慧,令人无法反驳的同时又发人深思。或许我们曾生活在等级分明的社会,但马丁.路德金高喊:我们不需要匍匐在教皇的脚下;或许我们 曾生活在以财取人的社会,但王尔德轻笑:迷人的不是财富,而是非凡的人;或许我们曾生活在充满歧视 的社会,但林肯用政令证明:请给每一个生命以生命;或许我们曾生活在殖民压迫下,但孙文先生怒斥笔 戟:中国之国民政府,乃一切国人之政府,乃独立之政府!始终怀揣一颗宽容与尊重之心,明白人人享有平等的权利,对各种身份的阅读者怀有敬畏,尤其是对 弱势群体,多一份仁爱,多一丝包容,尊重他们的阅读权,尊重他们的求知权,让温暖长存。十六、2017 年高考天津卷22.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 分)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 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 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 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 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立意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上,从材料中提出主干对考生来说并不困难,从材料中可 以筛选出对长辈的认识过程:自以为了解——重读——人生的事理,传统的积淀,时代的印记,读出 我们自己,读出成长与成熟,读出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的思维流程。这样我们就容易抽取在题目中的 相应信息。从中选取自己熟悉的话题,从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社会现象、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文化 社会现象入手,立意为“重读长辈这部书”。行文时,一定要精选材料内容,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 问题切入,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写作 方法上:一、抓关键“重读”,把握表意重心。二、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长辈”。三、展联想,深 入挖掘主旨。四、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五、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例文 我的父亲,我的书我是暑假到家才知道父亲原来已经病重卧床多日。在父亲的床前我不禁回想这十几年来我和父亲的战争。 战争的初级阶段写满了我的屈辱。那时,我像一只小鸡被他那双练过举重的、长满肌肉疙瘩的胳膊架 起来,被打得呼天喊地。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曾经用毛笔在报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了“打倒 法西斯”,贴在父亲的办公室。 我上初中以后战局开始有了转机,虽然挨打,但我方气势十足已是输阵不输人。每每开战,必是我先 断喝一声:“不准打人!”常常是话音未落就先吃了一耳光。父亲大人有时心情不顺施刑于我,我一脸大 义凛然,自以为没有错就绝不认错,常常气得父亲吃头痛药。 印象中上高中以后就没有挨过打了,也许是因为父亲要仰起头打我不很方便,也许是因为我还能一把 抓住他扇过来的巴掌——我常作此遐想,过瘾得很。我们采用了实力较为均衡的较量,就是吵架。在吵架方面,父亲的优势是嗓门大,而且有一种毫无根 由的居高临下感;我的武器则是三段论。譬如高二选择文理科,父亲一直坚持要我读理科,理由是莫须有 的。我的反驳推论如下:大前提:聪明而且感兴趣的人读文科绝对可以在人文领域开疆拓土,其成就绝不比读理科差。 小前提:我符合聪明和感兴趣的条件(这一点父亲不能推翻)。 结论:我当然可以而且必须读文科。 我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在或大或小的战役中一点点地收复失地。当然,父亲的抵抗从来没有退缩过,他 是中文系的研究生,读过圣贤或非圣贤的书,这使我们之间的战争有了些文化含量。我们常常在吃饭的时 候争得脸红脖子粗,然后两人一起丢下饭碗各自冲进自己的寝室。我和父亲各有两个书橱,一阵哗啦哗啦 拉开玻璃门的声音之后,我俩各持一卷冲杀过来。我在历史方面不如父亲,不过有些东西我个人偏执地认 为不知亦不为耻。父亲的劣势在于知识构成过于单一,对方位上偏西方和年代上偏当代的东西近于无知, 而且理论基础薄弱,这让我有了耀武扬威的天地。有一次,父亲在饭桌上说起余杰骂余秋雨的文章,一边 摇头作惋惜状一边感叹:“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父亲是喜欢余秋雨的,但他不知道他的儿子当时 是余杰狂热的崇拜者。我问:“你有没有看过余杰的书?”父亲说没有。我说:“没有看过就不要乱说!” 得胜的感觉至今想来不胜快哉。 吵架之后,以笔为枪以笔为矛的战斗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最有戏剧色彩的战役是我和父亲同题相竞, 结果两篇文章发表在同一报纸的同一版面上;拿着同一天寄到的同一数目的稿费,我们互相得意地对望一 眼。以至我现在在外求学,父亲常寄他发表的文章给我以示挑衅。父亲不知道的是,在我心里,他就是我 人生中最厚重的一本书。 不觉间,父亲已经醒来。见我劈头就是:“这半年读了什么书?稿件全部拿出来!”我一边打开包摸 出厚厚的一沓稿件递给他,一边说:“凶啥子凶!你现在这个样子还能打赢我?”父亲说:“来嘛!你还 嫩得很!我当年练举重的时候……”母亲在一旁默默地看着血压计,笑了。 我端着可口的午饭坐在父亲的床边,父亲趁母亲不在悄悄地对我说:“我吃口辣椒。”我用勺子把盘 子里的辣椒舀出来,扔掉,盛起一个嫩肉丸子塞到父亲的嘴里,说:“你也有今天!” 十七、2017 年高考浙江卷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注意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 800 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立意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本题材料认为,人要读好“三本大书”,“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 灵之书”,观点较为全面,有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特别是作者不但强调读“有字之 书”“无字之书”,还强调读“心灵之书”,提倡认识自己、反省自己、解剖自己,有利于学生精神层面的人 格养成。该作文题贴近时代,立足学生生活,审题难度不大。考生一般可以从“书本知识”(读万卷书),“自 然与社会”(行万里路),“自己的心灵”(三省吾身)三方面展开。当然,也可以从“什么是三本大书”“为 什么要读三本大书”“怎么读好三本大书”三个角度展开。如果思考再深点,还可以提出一些新观点展开 论述,如“不同的人会读不同的大书”“人在不同阶段会侧重读不同的大书”等。例文 读海?做人海,辽阔无垠。在这一顷无地无际的海面上,有时风平浪静,犹如一位温柔的女子,深蓝的海水好像 她深情的眸子,含情脉脉,一切是那么美好。海鸟在海面上歌唱,悦耳动听;小海龟在沙滩上追逐玩耍, 其乐无穷。平静的海,昭示着大自然的和谐。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做人有时也应当心平气和,修身养性。不可不管青红皂白就火冒三丈,百害 而无一利。我想凡事都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以冷静的手段去处理,皆大欢喜也。海,辽阔无垠。在这一顷无边无际的海面上,有时也会波浪涛天,好似一位发怒的壮汉,澎湃的海水 是他心中汹涌的热血,整个气氛也随之激烈起来。狂风席卷海洋,那些弱不禁风的海龟都回家了;海鸟却 依然如故地在海面上引吭高歌,为这首交响乐伴奏;还有那些屹立在海中的礁石,虽然身躯被猛烈的狂流 舔得日益光滑,但它们也无怨无悔,因为它们仍能坚定地接受挑战。澎湃的海,表现出大自然的残酷。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做人有时也该严厉风行,这可考验某个人的胆略和能力。若事事都平常对待, 草草收兵,这会让人永远知己不知彼,(而)鱼目混珠。海,辽阔无限。但你知道是如何造就它的博大呢?那是因为它能够吸纳众小溪,若它只是故步自封, 那它只会成为一顷死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广阔的海,提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于是乎,我想到了做人。人应该有着比海更广阔的胸怀,不置他人于死地。也应当听取他人之言,博 采众长,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样,我们自身才会不断完善,充实。阅读海的过程,也正是人成长的过程。我们应用一生的时间去读海,学海的精神。学她的处变不惊, 学她的严厉风行,学她的博大深沉,然后踏踏实实地走自己的路。★模拟练习★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清末国学大师俞樾和重臣曾国藩到玄武湖赏荷,他们各自坐了小船下到湖里,船并无差异,但是曾国 藩一个姓张的手下为了凸显曾国藩的尊贵,竟然弄了一顶小帷帐罩在小船上,以避免曝晒,但由于小帷帐 会被高高的荷叶牵绊,因此,这只小船只能绕荷花而行,而俞樾虽然顶着烈日,却能够径入藕花深处,与 荷花零距离接触。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分析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 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故事型的材料作文题。审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在明确了故事的寓意的前 提下,选取自己感触最深、最有话说的一个意旨来写作。曾国藩的小船因为罩了帷帐,虽说既避免了暴 晒,也凸显了他的尊贵,然而,小船因为帷帐而被高高的荷叶牵绊,只能绕荷花而行,结果无法划入藕 花深处,他自然不能零距离地亲近荷花,也就不能得享赏荷的乐趣了。而俞樾的小船虽说没有帷帐遮挡 烈日,但却能够径入藕花深处,与荷花零距离接触,他当然也就能够饱览荷花,极尽赏荷的乐趣。这个 故事可供立意的角度很多,包括:①得与失。②目标与途径。③成功与付出。④真正的帮助。⑤名利与 负担。考生可以从中选定一个写作素材最多、最好驾驭的立意来写作。这篇作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紧 扣材料来确立意旨。考场作文获得成功的前提就是“符合题意”,只有审题准确、全面,立意才合乎作 文要求。确定主旨之后,接下来就是选定文体。这篇文章采用了议论文的文体来写作,有完整的引论、 本论、结论部分,行文遵循“起—承—转—合”的顺序,思路明晰,结构严谨。以丰富的事实和融入哲 思的具体分析,极大地增强了论述的力度。例文 小议“舍”与“得”曾国藩与俞樾到玄武湖赏荷,各坐小船下到湖里,曾国藩的小船罩了帷帐,这使他自己避免了烈日的 曝晒,也更凸显了他的尊贵。然而殊不知,小船因为帷帐受到高高的荷叶的牵绊,只能绕荷花而行,结果 无法划入藕花深处,他自然不能零距离地亲近荷花,也就不能得享赏荷的乐趣了。而俞樾的小船虽说没有 帷帐遮挡烈日,但却能够径入藕花深处,与荷花零距离接触,他自然也就能够饱览荷花,极尽赏荷的乐 趣了。曾国藩有了帷帐,得到了荫翳,得到了尊贵,却失去了赏荷的乐趣;而俞樾没有帷帐,未得到荫翳, 未得到尊贵,却获得了赏荷的乐趣。世间事就是如此,没有舍弃,也就无所谓获得。“舍得”,有时候确 实是有“舍”方能有“得”,无“舍”则无“得”。从古至今,有无数著名人物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他们的成功无不得益于对“舍得”二字的把 握和体悟。昭君舍弃了锦衣玉食的宫廷生活,踏上了黄沙漫天的西域之路,却得到了天下的一时太平与后 世的无限赞美;英台舍弃了世间的一切繁华,化作一只蝴蝶,却得到了海枯石烂和天长地久的爱情;李白 舍弃了富贵,却留住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骨;越王勾践在被吴王夫差打败后, 舍弃了君王一时的尊严,忍辱苟活,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的反思、十年的历练,他又重新夺回了天下;东 晋的陶渊明,毅然放弃了当时世人竞相追逐的功名利禄,回归园田,过上了“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的隐士生活,才获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司马迁舍弃了尊严,没有选择体面地死去, 而是怀着更为强烈的忧愤之情写成了《史记》,完成了一部任何历史书籍都不能与之媲美的恢弘史诗;钱学 森舍弃了美国优厚的待遇,克服重重阻碍,毅然回国,为新中国的“两弹一星”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得到了国人的赞颂;德国前总理勃兰特,在访问捷克和波兰时,面对犹太死难者的纪念碑,他放弃了总理 的身份,双膝下跪,虔诚地为纳粹德国的罪行忏悔,最终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确实,很多时候,舍弃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境界,懂得舍弃的人往往会有大收获。人生在世,兴衰 荣辱,是非成败,皆在取舍之间。舍得执着,才有爱情;舍得投入,才有财富;舍得付出,才有朋友;舍 得欲望,才有幸福;舍得微笑,才有和谐;舍得酒色,才有健康;舍得世俗,才有洒脱。有舍才有得,不 舍则不得。舍得之妙,存乎一心。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富兰克林说:“你热爱生命吗?那么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生命的材料。”陶行知说:“一年 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日;一日之中,务求不虚度一时。”也有一些人说,人生的很多乐趣往往在一些看似 无关紧要的东西上,比如插花,比如自助旅游,或者在轻柔的音乐里闭目遐思,在洒满阳光的草地上读一 本闲书……有位诗人认为最美好的时光是用来“虚度”的,就像无忧无虑的童年。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①选好角度,立意自定,题目 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立意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具有一定的思辨性。材料写出了不同的人对生活的不 同态度。富兰克林和陶行知的话,表达了对生命的珍惜与热爱,他们反对虚度时光。而有些人的话,展 现的是一种追求轻松自然的生活状态,突出了享受生活的观点。这两种对生活的认识,看似矛盾,其实 是不矛盾的。有时候,不虚度光阴,不代表整日忙忙碌碌;静下心来,以一种放松的态度享受生命的乐 趣,也是对生命的珍惜。据此,可以得出“珍惜与虚度”的核心立意。在具体写作时,可以以其中一点 为主要论述对象,而从侧面烘托另一点;也可以将两者进行巧妙融合,表达具有思辨性的生活态度。从 整个材料看,在快乐与轻松中珍惜生活是较好的立意方向。文章以“生命,因珍惜而丰盈”为标题,表 达了具有哲理意蕴的观点。开头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引出自己的观点。主体部分,先以尼采的名言, 对话题进行了深入解读;然后以《感动中国》人物事迹,表达了对充满热情的生命的思考;继而用一个 转折,引出对轻松中享受生命的理解,并以沈从文的《花花朵朵坛坛罐罐》为素材,证明了这一观点; 之后,将人生比作一场旅行,表达了对珍惜生命的更为深刻的认识。结尾点题,升华了文章主旨。 生命,因珍惜而丰盈 充满热情的生命,能够绽放非凡的魅力;恬淡自然的生命,亦能够释放平凡的优雅。只要珍惜,无论 哪种形式,都能使生命日渐丰盈。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尼采这一名言,让我们清楚地意识到, 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应该被珍惜,我们应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起舞”,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 能变得无比丰盈,无限生动。而要实现这一点,则需要我们珍惜时光,不断去努力,不断去追求,从而 收获生命中最美丽的风景。如果不懂珍惜,那么,生命就会在单调与枯燥中被耗费殆尽。 心中有一盏灯,生命便不会黯淡。2015 年春天,一对夫妇的身影出现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他们 是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和孙丽娜。退休后,两人放弃了城市里优越的生活,来到贵州山区支教。在支教的 那段日子里,由于长期缺乏叶黄素,加上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原本就高度近视的孙丽娜视力更加衰退, 右眼因黄斑性病变而失明。常年艰苦环境透支着两位老人的健康,朱敏才身患高血糖、高血压等疾病。然 而,他们心中的灯不灭,他们奉献社会的行动便不会停止。他们身上,展示出生命最丰盈的境界。 然而,对生命的珍惜,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轰轰烈烈,有时,云淡风轻,也让人内心愉悦而丰盈。维特 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他能够在寂静中感受人生,是因为在云端看透了人生, 于是,将双脚落到地上,迈着轻松的步伐,细细地品味属于自己的人生。 世界处处都有美,如果能够将身心寄托在自己爱好的事物上面,便会获得与众不同的发现。看过沈从 文的《花花朵朵坛坛罐罐》,才惊奇地发现,那个曾经被刘文典嘲笑的沈从文,竟然有那么细腻的生命情怀。 既然“连四毛钱都不值”,干脆放下那支写着生命的笔,鼓捣鼓捣经常被冷落的“花花朵朵坛坛罐罐”吧。 于是,沈从文在“玩物”中体味到了“真情”,从而借“玩物”以“抒情”,慰藉了寂寞的日子,也充实 了单调的人生。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有的人旅行是为了寻找一个结果,或者寻找一个答案。他们带着对故事的 憧憬,带着对答案的好奇,行走在路上,努力地寻找着,认真地领略着行走中的点点滴滴。也许,当他们 得到了那个结果的时候才会明白,其实这一路的寻找,这旅行的经历,竟然比结果本身还要精彩,还要完 美。当你找到答案的时候,你会感觉原来答案早已在你的心中,只是当时没有察觉。一场旅行,一次行走, 得到的是快乐,放飞的是心灵。 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在做的过程中珍惜生命,感受生命的乐趣,这样,生命便不会虚度,便会充 实而丰盈。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开学不久,老师说:同学们,找点时间,读一读经典名作吧。 学生甲:唉,都什么年代了,还读这些。说实话,我是死活都读不下去的。 学生乙:我倒是想认真读一点,可是真的没有时间啊。 学生丙:关键是读这些有什么用啊,花时间特多,考试又不考。想想也是醉了。 学生丁:我已经读了好几部作品了,感觉收获还是挺大的。…………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材料围绕“读经典名作”展开。学生甲、乙、丙、丁分别持“读不下去”“没时间 读”“读了没用”“读有收获”四种看法。材料虽涉及四种看法,但考生在立意时应选取积极、正面的 角度,即以反对学生甲、乙、丙的看法或赞同学生丁的看法为切入点,谈读经典名作的积极意义。能围 绕此核心话题阐述自己的看法才为最恰当的立意。围绕“今天,我们到底要不要读经典名作”这一核心 问题,针对命题材料中列举的部分同学抛出的阅读经典无用论,本文明确提出今天我们仍然要读经典的 观点。行文展开的思路非常清爽,且体现一定的思辨性。先从实用性角度切入,指出以纯实用的角度来 看,读经典确实无法立刻变现,看似确实无用。继而笔锋一转,重点阐述阅读经典的重要意义:修身养 性,惠及一生。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论述充分,文笔优美。例文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时下,对于阅读经典名作,某些同学颇为不屑:考试不考,读之何用?对此,我想说:读点经典,看 似无用,实则有用。无用之用,是为大用。如果是从实用、实惠的角度来衡量、评判,阅读经典似乎在现在确实是没有什么用处的。理由很简单, 一是无法立刻变现。学绘画,可以立刻画出一幅画,虽说质量不一定上乘,但学有所得,看得见而摸得着; 学唱歌,可以立刻有模有样地哼一曲,唱一首,虽说未必悦耳动听,但也是学而能用,信心大增。与之相 比,读红楼,我们显然不可能立刻就会写出上乘佳作;品论语,我们也不可能立马成为先贤圣哲。二是即 使是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很难说就一定是有用的,实用的。七理三文的分科选择比例就非常明确地告诉我 们:绝大多数学生将来都不会从事与文学有关的工作。对于他们,彼时读的这些东西,统统都不可能变现, 而是会慢慢随风而逝,遗落于人生轨迹的某个角落。话虽如此,我们今天依然要赏名著,要品佳篇。为何?因为它们可以提升我们个人的综合素养,看不 见,摸不着,却又是实实在在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名著,赏佳篇,用心汲取文学营养,更容易让我们成为懂生活、会生活的高雅之人。 时下有个很流行的说法:穷得只剩下钱了。说的就是那些经济上显然已经富足,但精神世界却相对荒芜甚至破败者。这或许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彰显了加强文学素养的意义所在。诚然,我们需要致富,我们 需要相对雄厚的经济实力以让我们生活得更好。但就此止步,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有更高远的精神 追求,需要精心构建我们的心灵家园。读诗,赏词,品文,便是耕耘,便是播种,亦是施肥,亦是浇灌…… 天长日久,精神家园必然枝繁叶茂,百花盛开。读名著,赏佳篇,提升综合素养,还能让我们看淡人生的潮起潮落,看轻人生的风风雨雨。多一分为 人之“气”,增一分做人之“质”。花无永开时,人无一生顺。坎坎坷坷、风风雨雨几成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常态。处风雨之中,登山临巅, 一览众小,昔日那些名家妙语或许就会涌上心头,兴致所至一声吼,或许那些不快,那些担忧,就会烟消 云散。一身轻松下山来,此生又是艳阳天。沐春风浴花香之时,轻合窗帘将喧嚣红尘拒之于外,打开台灯让柔和之光遍洒心房,随意拿起一卷名 篇,徜徉在文学的王国,轻轻拂去俗世的浮尘,慢慢洗去俗务的疲惫。明天,又是个春风拂面的好日子。简言之,读诗看文现时无法变现,看似无用,实则有用。无用之用,实为大用。 审题立意材料围绕“读经典名作”展开。学生甲、乙、丙、丁分别持“读不下去”“没时间 读”“读了没用”“读有收获”四种看法。材料虽涉及四种看法,但考生在立意时应选取积极、正面的 角度,即以反对学生甲、乙、丙的看法或赞同学生丁的看法为切入点,谈读经典名作的积极意义。能围 绕此核心话题阐述自己的看法才为最恰当的立意。围绕“今天,我们到底要不要读经典名作”这一核心 问题,针对命题材料中列举的部分同学抛出的阅读经典无用论,本文明确提出今天我们仍然要读经典的 观点。行文展开的思路非常清爽,且体现一定的思辨性。先从实用性角度切入,指出以 纯实用的角度来 看,读经典确实无法立刻变现,看似确实无用。继而笔锋一转,重点阐述阅读经典的重要意义:修身养 性,惠及一生。观点鲜明,条理清晰,论述充分,文笔优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科技让人类变得“强大而自信”;如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又似乎变得“渺小而无助”。 对此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注意:①明确观点,自拟题目;②不少于 800 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立意材料使用对比的手法解说了科技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之前的“强大而自信”、今 天的“渺小而无助”。审题立意可以分析“强大而自信”的原因,即很多科技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带来 了改造自然的力量,但如今因为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感觉到科技本身也有着人类不能“驾驭”的 方面。由此可以看出,材料的立意主要集中在科技的利与弊方面,即如何看待科技的问题,立意可以有: ①正确看待科学技术;②科学技术的利与弊;③相信科学,为我所用;④科技与人文协同发展。佳作展台 在科技的春风中翱翔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科技让农业有了飞速的发展;从骡马的驮运到汽车、火车以及飞机的轰鸣, 科技让人们的出行实现了朝发夕至。科技,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数不胜数的便利。科技时代,我们能够在瞬间把我们知道的信息传遍世界;科技时代,我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遍览世界 风光;科技时代,我们可以飞越到遥远的月球上去。当然,也许会有人说,信息的方便传播,也带来了很多无用的、甚至是虚假的,但我们要看到的 是科技带来的便利,何况这些负面的东西并不是科技本身所带来的。事实上,科技和传统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传统社会被奉为圭臬,因为那时候夜晚没有明亮的火;油灯、电灯的出现, 缩短了白天和黑夜的距离,让人们除了欣赏满天的星星外,也能够享受室内幽雅的生活。 巴甫洛夫说:“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命充满快乐和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科技,让 我们的生命充满快乐,让我们的人生充满希望。 泰戈尔说:“科学给人自由,以反抗自然法则。它致力于把自然力量的魔杖交到人手中;它要使我们 的精神摆脱万物的奴役。”科技,让我们能更好地与大自然交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当然,也许会有人说,科技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变得“渺小而无助”,但我们感觉的“渺小而无助”不 是科技本身带来的。 想一下,在人们第一次看到莱特兄弟驾驶着像怪鸟一样的叫作飞机的东西在天上飞行时,有谁会想到 不久的将来每一个人都可以像莱特兄弟一样,坐上飞机,在天空翱翔。 想一下,1987 年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走向世界”时,有多少人能够想到 不久的将来,互联网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 科技不是洪水猛兽,科技是人类的朋友。科技的发展,拓宽了人类的视野,开拓了人类生活的领域, 提升了人类生存的信心和勇气。 因为有了科技,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好。 五、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子曰:“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先做后说) 董养性:打铁没样,边打边像。如果不开始行动,规划再多都是零。 毛泽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凡事预则立。 于上述言论,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看法。注意:(1)题目自拟,立意自定。(2) 文体明确。(3)不得少于 800 字。(4)不得抄袭、套作。 审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 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 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于上述言论,你有什么样的思考?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看法。分析 材料中的三句名言,找到共同的指向进行立意,同时在作文的时候要合理地引用这些名言。 审题:材料——子曰:“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意思是: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 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君子先做后说。)材料——董养性:打铁没样,边打边像。如果不开始行动,规 划再多都是零。意思是:打铁没有标准,更没有规划,需要的是在过程中根据情况不断调整力度和位置。 世事多是如此,不需要考虑太多,也不需要做出精确的规划。比如做学问,只有开始做了,才能在不断地 实践中,修正自己的认知,最终把学问做好。如果不开始行动,规划再多都是零。(行动先于言论)例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寒号鸟真是笨鸟,总喜欢炫耀自己漂亮的羽毛,这且不说,它还懒到了得过且过的“境界”;冬天寒 冷,明知身上已无半根羽毛,夜里冷得直打哆嗦,总说明天要筑巢,可一到天亮,太阳一照,依然乐一天 算一天,巢不见筑,最终被冻死在岩石缝里。世间万事万物,很多事情是难以预知的,纵然知道即将面临危险也不做准备,悲哉。只有像鸠雀一样, 聚食修巢,秋天做好过冬的准备,做到未雨绸缪,随时应对突变,才是智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如当年唐太宗贞观之治,天下太平,物阜民丰。假如太宗不听魏征居安思 危的劝告,想必盛唐必是短命几年。再者,唐玄宗后来放松警惕,忽视了安禄山等有巨大势力之人,才会 发生了安史之乱,才会有了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之下的悲剧。可见,突变是有不定时性的,我们只有时时刻 刻做好应对的准备,才可以不变应万变。在纸醉金迷的大观园中,宝玉终日与众姐妹玩耍、嬉戏,不思进取,不为将来作打算,为后来的贾府 衰败、家破人亡埋下了祸根。家盛之际,宝玉和他的姐妹们又怎会想到父亲被贬谪、家产被查封?于是后 来,走的走了,死的死了,散的也散了。一时辉煌留下一生凄凉,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足以使贾府家破人 亡。也许在有钱有势的时候,贾府的人都懂得修建学堂,买下田地,子孙们都能做些耕织,做好以后一旦 不幸降临时的准备他们就不会落得一个如此惨败的下场了。汶川大地震的突然袭击,夺去了众多老百姓的生命。这都只能怪我们现在的科技还不够发达,不能预 测地震的到来。可是,也有一个地方,它创造了地震中的奇迹。在离北川不远的一个小县中,有一所学校 在这次汉川大地震中无一人伤亡。是什么令上天如此眷顾这群可爱的人呢?原来是位懂得未雨绸缪的叶校 长救了他们。这位好校长在他一当上校领导时,就把一座座豆腐渣建筑加固,还每年组织全校师生进行疏 散演习。每一次演习,他都十分仔细地设计好路线,让师生们能快速且安全地到达安全的空旷处。这为当 地震真正到来时的逃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所以在这场突变中,他们用未雨绸缪的智慧赢得了生命。面对突变,只有时刻做好准备的人,才是赢者。正如毛泽东所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凡事预则立。 未雨绸缪,勿临渴而掘井,是一种智慧。让我们始终牢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07年湖南高考作文 端午记事作文800字 端午节作文500字五年级 我想成为一名医生英语作文 五年级下册作文童年趣事 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450字 我想握住你的手800字作文 我好想长大作文500字 我的读书故事作文450字 欢乐的春节作文500字 2005年山东高考作文 记事的作文500字以上 植物作文怎么写300字三年级 我最喜欢的体育运动英语作文 吉林省今年高考作文 童年趣事作文300字左右 热心肠的人作文300字 我和书的故事作文450字 快乐端午节作文450字 2017年河南高考作文 生命诚可贵作文600字 感恩母亲的作文1000字 人生不留遗憾作文素材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作文 难忘的一瞬间作文600字 高考作文类型有哪几种 六一儿童节去玩的作文 我说我的青春故事作文 安徽语文高考作文题 只要有梦想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