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价值导向家国情怀 专家评析2019高考作文

2020-05-11 15:57:01
相关推荐

本报讯(记者舒晋瑜)“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上海复旦五浦汇实验学校校长黄玉峰端午节习字,随手写下屈原的《离骚》句,恰巧暗合了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与此同时,接受读书报采访的专家和老师,也不约而同谈到“猜中”的话题。高考作文题的优劣直接反映出国家国民思维品质的导向,而高考又因直接影响一线教学被称为“指挥棒”。2019年高考作文有何特点,是否果真如专家所言被“猜中”,“高考指挥棒”指向何处?就此,中华读书报记者近日采访了部分教育专家。

“今年高考题几乎都是关于民生以及民族自觉自信,即自我认识。在各民族的比较中认识自我,认识中国味,和家国情怀结合得更加紧密。”黄玉峰认为,今年总的题型比较平实,没有太大变化。从全国到部分省市共八套命题来看,“中国”是主题词,这似乎在意料中,高考作文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有关系,说明高考是政治,高考语文是政治中的政治,高考作文又是政治的直接体现者。上海高考作文一般不与时政直接挂钩,不像全国卷体现得这么直接,不像北京卷跟得这么紧,但是今年也有“中国味”了,说明教育部指导全国命题有一个统一的基调——政治上要绝对正确,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背离这根红线。江苏卷看似未直接挂钩,实际上讲的是中华文化“和”的问题,“和合”恰是中华文化的本质;浙江卷讲作家创造生活,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是“中国处在今天这个伟大时代”吗?所以,黄玉峰认为,今年高考作文主题词是“中国”。

“总体看,2019高考作文命题注重以时代意义为引领,强化情境写作,凸显应用性,突出写作任务尤其文体要求,力争在让不同层次考生都有话可说的基础上提高区分度。”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陈维贤表示,今年作文试题整体难度不大,大都是意料之中的内容。因为当下的高考作文以时代意义为引领,贴近现实生活或学生实际,力争让考生都有话可说。无论是全国卷对劳动的思考以及热爱、崇尚、尊重、参与劳动的价值导向,青年奋斗与现当代中国发展,师生关系与教育主题,还是地方卷个人与国家、家国情怀、中国味等,莫不如此。

与陈维贤的观点一致,高中语文课标组成员王岱也说:“这些作文题目都在预料之中,我们判断:各地都在说,猜中了!”王岱进一步解释,所谓大家“猜中”,是说这几年命题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面对的问题和社会提倡的价值观。因此,平时关注社会、思考生活的考生会更有优势,还要将理性的思考转化为个人的体验,在大背景下讲自己的故事,带有个人温度,同时要有好的语言表达,这样才能避免雷同,才能是“不一样的烟火”。

“任务型情境化写作,是今年全国卷更为突出的特点。今年的作文题目特别重视限定性和情境性。”陈维贤指出,对全国1卷而言,限定了主题——“热爱劳动,从我做起”;限定了写作内容框架——“对劳动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限定了文体以及写作对象——演讲稿、面对同龄人即本校同学。这就能很好聚焦考查考生对“劳动”认识与思考的深浅,考查出能否全面深入理解劳动的内涵,能否思辨,演讲稿是否有针对性、启发性、思辨性、中肯性,是否破立结合,是否注意到语言、句式的运用等。比如,劳动有体力和脑力之别,劳动与科技进步关系等。只有认识清晰、思考深入,才能写得有深度;只有有针对性、思辨性、感染力,文章才能出彩。全国2卷要求从五个任务中任选一个(限定了文体),以青年学生当事人身份写作。设置真实的符合学生认知的情境来写作,考查写作能力。全国3卷虽然取材于漫画,原本就是学生生活,属于典型的社会生活情境。陈维贤表示,任务型情境化写作,既是《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以具体情境为载体”来命题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作文防虚构的必然,又能很好地提高作文的区分度。另外,今年的作文题凸显应用性、生活化,强化写作的应用导向,适应现实生活要求。

2019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对考生的挑战不大。它延续了新时代高考作文命题注重“价值观”考查和“思维能力”考查的特点。王岱认为,今年的高考作文大体有两个特点,一是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没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生活,凸显文以载道的功能;二是强化情境化写作的要求,这是今年全国卷的突出特点,这一点符合“高中语文课标”提出的“以具体情境为载体”命题的基本要求。比如全国二卷,设计了五个具体的写作任务,考生可任选其一,要求学生准确把握历史背景,在特定情境中以特定文体展开想象。这些设置强调人生体验,对考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和往年相比,今年的全国二卷的作文要求还增加了几点:切合身份、贴合背景,比往年要求更加明确。地方卷保持了各自的风格,北京卷的作文题比较宏观,上海卷有海派特点,但对于没有音乐背景的学生来说可能有挑战。“高考就是一个指挥棒,会直接影响一线教学。教育要教人求真求实求美向善,而不是与之相反。”王岱说。

黄玉峰谈到,平时考生关注比较多的是“小我”,注意个体的独立性,重视个人对于事物的哲学思辨,而对家国情怀、世界眼光这样的大题材训练不足,也感到这样的题材难以驾驭。“其实价值观往这方面引导有其合理性,一个高三学生,一个十八岁的成人,不能总沉浸在‘小我’中,而应该具有家国情怀与世界格局。这可能也是今后命题的趋势。”黄玉峰表示,作文还是要“经世致用”“学以成人”,明确任务,无论是写演讲稿、书信、观后感,都是可以为“致用”“成人”服务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什么作文300字 吸烟的危害作文 拉裤子作文 三年级动物作文300字 万能英语作文开头结尾 贴鼻子游戏作文 写人作文600字初中 春的作文300字 特别的一天作文 我的成长经历 作文 春来了作文 一件新鲜事作文 团圆作文600字 我的偶像作文400字 杜甫草堂作文 放假第一天作文 放烟火作文 光盘行动作文 南京旅游作文 老家的风景作文 包饺子作文开头 冬天的早晨作文 招聘广告英语作文 关于坚持的作文素材 劳动作文300字 关于对联的作文 家风家训家规作文 我和我的家人作文 了不起的我作文 糖醋排骨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