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南师大教授:高考作文模仿 套用 抄袭判定有据了

2020-05-21 17:30:01
相关推荐

编者按:7月28日晚,西安《各界》杂志执行主编谭易在翻阅当地报纸时,惊奇地发现了在该报刊登的今年高考作文精选中,有一篇名为《豆角月亮》的作文,与自己在今年3月号的《故事会》杂志上看到的一篇《弯弯的月亮》几乎完全一样。经仔细对照后,他认定这是抄袭。于是,他愤怒地写下了以下这篇文章。

27日,西安某报第16版刊登了一组本年度高考作文精选,其中列在头条得满分的《豆角月亮》一文,系抄袭上海《故事会》杂志中的一篇文章。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看起来比去年更具匠心,要求也较宽泛,这样虽有利于激发考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也给提前准备好范文的考生提供了用武之地。对绝大多数评卷老师而言,阅读面是有限的,很难有机会发现如此抄袭之作。

高校录取工作即将开始,也许《豆角月亮》一文的作者将会因此比别的考生有更多机会进入重点大学,而竞争常常就在分毫之间。也许还有类似的现象存在,这对于那些依靠真才实学参与竞争的考生是不公平的。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对高考作文的评卷方式和评卷标准进行完善。

附两篇文章:

豆角月亮(考生作文)

娟子上学前,最喜欢戴着眼镜,笑眯眯地看老师。她总是托着下巴想自己将来的老师,会不会是这样?想啊!想啊!忽然自己就坐进了教室,一个戴眼镜的老师对着自己笑,娟子也笑了,忽然一切又不见了。娟子揉揉眼,哦!原来是个梦。

又一年的夏天,娟子扎着羊角辫,背着小书包上学了。娟子发现讲台上的老师戴着眼镜笑眯眯的,娟子好高兴啊!她好喜欢这位李老师,李老师笑起来像妈妈,声音好听极了。李老师也喜欢活泼、可爱又聪明的娟子。

一天,李老师讲《月亮》这一课,她轻轻念着:“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我在小小的船上坐……”念完后,李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说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呀?”

“像小船。”

“对!这位同学说得对极了!”

“像镰刀。”

“弯弯的月亮最像镰刀了,丽丽说得真好。娟子,弯弯的月像什么呀?”

“老师!弯弯的月亮像外婆院子里结的豆角。”娟子认真地说。

“哄!”教室里响起了笑声,李老师气得脸发白。“娟子,不许说月亮像豆角,听见了吗?”娟子低下头,她好委屈,她明明看见弯弯的月亮像豆角,为什么老师会生气,还不许说?她好不服气:弯月亮就是像豆角,就像!就像!

20年后,娟子也成为一名老师,她总忘不了那豆角月亮。她讲《月亮》那一课时,也问道:“同学们,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呀?”有的说像镰刀,有的说像小船,有一位叫李佳的小女孩怯生生地说像豆角。娟子好高兴啊!娟子说:“李佳同学说得很正确,弯弯的月亮是很像豆角的。同学们!弯弯的月亮像什么?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不能只拘泥地说别人说过的,要说出自己的想法,新的想法。”

又20年过去了,娟子老师仍不改初衷,仍教育着孩子们“豆角月亮”,她不断地鼓励孩子说自己的话,说别人没说过的话。有一天,娟子老师收到一封信,信是一位叫李佳的作家写来的。信里写着:娟子老师,我是您的学生,谢谢您没有扼杀一个孩子的创造力和想像力,谢谢您的“豆角月亮”。

弯弯的月亮(原文)

星子的老师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年轻漂亮,很招星子和同学们的喜欢。

一天,老师问:“同学们,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像——小——船儿——”年轻的老师高兴地说:“好,回答很正确。”这时,坐在前排的星子举起了手,老师说:“星子同学,有什么问题请讲。”星子站起来说:“老师,我看弯弯的月亮像豆角。”老师听完星子的话,一脸的不高兴:“你的回答是错误的。全班同学都说弯弯的月亮像小船儿,你为什么偏偏要说像豆角呢?难道就你特别有见解吗?”班上的同学一阵哄笑,星子的眼窝里满是泪水。

回到家后,星子把这件事告诉了曾做过小学教师的奶奶,奶奶说:“星子,老师的批评是正确的,弯弯的月亮是像小船,我从前教过的一批又一批学生,他们也都是这样回答的。”

这件事情以后,星子开始变得少言寡语,她很不喜欢这位年轻、漂亮的老师,在课堂上从不敢再向老师提出“特别”的问题……

很快,几年过去,星子考入一所师范学校;又很快地,星子从这所学校毕业,她回到故乡的小镇做了教师。走上讲台的第一课,星子老师说:“同学们,我首先提一个问题——弯弯的月亮像什么?”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像——小——船儿——”星子老师没有说同学们的回答是否正确,她又问:“同学们,有没有和这个答案不一样的?”一个叫田菲的学生举起手,说:“老师,我的答案和他们不一样,我说弯弯的月亮像豆角。”

星子老师听后很高兴,说:“田菲同学的回答正确,当然,其他同学的回答也正确。我只是启发同学们在回答每一个问题时,应该大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多想出几个答案。比如弯弯的月亮除了像小船儿,像豆角之外,还像不像镰刀、弓?”学生们报以一阵热烈的掌声。

星子老师的脸颊上,浮现出一种从心窝里涌出来的笑容。

几十年过后,已退休闲居在家的星子,接到女作家田菲寄来的她自己创作、刚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弯弯的月亮》。

星子急忙翻开书,见书的扉页上这样写道:

赠给最优秀的老师星子:

感谢您没有扼杀我少年时期富于想象力的天性……

您的学生:田菲

星子看后,脸上又浮现出当年那种很愉快的笑容……

(《江南时报》 2000年7月31日第8版)

看了以上报道,对《月亮豆角》一文是否属于抄袭,对这一类文章该如何判分,相信读者一定会作出自己的判断。

当年,江苏省高考语文阅卷点在浏览、试批阶段,就发现了多篇与《弯弯的月亮》类似的作文,觉得如此惊人的雷同肯定是有所本的,后来果然在《故事会》上找到了出处。根据这一情况,阅卷点在制定评分细则时作了规定:“整篇文章明显地搬用、套用、模仿现成的作品,最高不超过45分,且不能获得发展分。根据其改造、化用的程度以及语言表达等因素,在45分以下拉开档次。注意:只是部分地引用、化用现成作品,只是把现成作品作为说明、论证、表现中心的一个材料,应正常评分。”

在后来大面积的阅卷中,果然发现了一些搬用、套用、模仿现成作品的作文,如“月亮与豆角”、“用气压计测量一幢大楼的高度”、“换票”、“垂钓快乐”等等;甚至有的考生通篇套用大家熟知的“花与刺”、“红雨衣·运动鞋”、“老树皮·新树皮”等前几年高考作文试题所用的材料;更有甚者,干脆就把试卷上的现代文阅读题《长城》原封不动地抄为自己的作文。然而,在紧张的阅卷现场,几百双眼睛毕竟抵不上几十万双眼睛,而且,判定其到底是套用、化用还是模仿、抄袭,也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有个别模仿套用之作成为“漏网之鱼”也就在所难免。的确,我们在阅卷中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有个别文章,从构思到立意,似乎不可能出自中学生之手;有的文章,似乎不是凭一个中学生的阅历和体验就能写出来的;有的文章简直精致得无可挑剔。但是一时之间,又很难找到出处。本着对考生负责的精神,阅卷点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某篇文章有模仿、套用的嫌疑,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到原文(众所周知的除外),经核对,有2/3以上是搬用现成作品的构思、语言,即判为模仿、套用,在45分以下处理。仅仅只是怀疑,但没有找到原文,本着“宁可放走一千,不能错杀一个”的精神,正常评分。在近五六十万份卷子中,即使有一两个“漏网之鱼”,也是不足为奇的,大家也能够理解的。

2001年的高考作文题,吸取了2000年过于宽泛的教训,要求“所写的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但是“话题作文”本身具有极大的开放性,试题又说“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又是“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所以,对某些缺乏“诚信”的考生来说,模仿、套用的空间还是很大的。据此,江苏省对这一类作文加大了处罚的力度,作了如下规定:

1.原封不动地照搬一个故事,写成记叙文,最高不超过35分。(注意:2000年是最高不超过45分,一下子降了10分。)

2.概括这类故事作为议论文的一个例证,正常评分。

3.虽然模式(包括形式、技巧)相同,但是所写的内容不一样,正常评分。不要一看到模式与自己见过的某篇文章相同,就轻易判为低分甚至不及格。

4.虽然主要情节与某篇文章相同或类似,但补充了细节,有所创造,语言表达好,正常评分。

5.文章主体套用一个现成故事,头尾加上一点关于“诚信”的话,这种穿靴戴帽的文章,一般在切入分以下考虑,最高不超过42分。

话题作文是以开放、灵活、宽泛见长的,在审题方面也较少障碍,这确实便于学生在比较广阔的空间中自由发挥,自由创造。但是,如果命题较平,较熟,就很难避免模仿、套用、抄袭。鉴于高考作文的这种现实状况,从2002年起,每年在命题的“注意”中特别强调“不得抄袭”。各地在对抄袭的文章也加大了处罚的力度,例如,有的省市在评分细则中明确规定:“确认抄袭,经核查2/3以上文字与已发表作品雷同,最高不超过20分,并作为问题卷上传。”“确认为抄袭的作文要有真凭实据,判12分以内。”“如确认为抄袭的作文,需提供核查线索并交组长或指导委员会研究核实后按部颁标准评分,即基础等级在四等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抄袭,《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把别人的作品或词句抄来当作自己的”;《辞海》的解释是,“窃取别人的文章以为己作”;从法律的角度看,高考作文中的抄袭行为,是指考生在考前精心准备和背诵某篇现成的文章,在考场上原封不动地再现于考卷。虽然这不是通过感官即时摄入作品信息抄录,而是将记忆中已存的信息再现于考卷,但其实质是对他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不当利用,并作为自己成果的一部分,完全符合著作权法上的抄袭要件,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

需要提醒考生的是:高考作文考查的是学生自己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写作能力,那种通篇搬用、套用、模仿别人作品的做法是不可取的,甚至是得不偿失的。俗话说:“瞒得过一时,瞒不过一世。”最终被揭发出来,是要受到舆论的谴责的,其心理压力是很大的,甚至会成为终身的心理包袱。

下面,附录两篇近年来被揭发出来的模仿、套用的所谓“优秀作文”:

不肯死去的心

2005年 考生作文

或许,在血脉亲情之上,爱永远都是倾斜的。也正是有了倾斜才看到了不死的希望,才有了不破的梦,才有了爱的延续。在我的一生之中,青年时是精彩亮丽的,中年时是充实丰富的,可又有多少人注意到老年时的响亮有力呢?

朋友告诉我:他的外婆得了老年痴呆症。先是不认识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共同走了50年的老伴只好叹着气睡到了客厅里。然后有这么一天,外婆走出家门就不见了踪影,好在有派出所的帮助才将老人家找回。原来,她一心一意地想着童年时的家,不肯承认与现在的家有什么联系。家人哄着骗着,才终于将外婆留了下来,但她又忘了她一手带大的外孙外孙女,以为他们是群野孩子,要来抢她的饭。她用手护住饭碗,一边用拐杖打他们:“走开,走开,不许抢我的饭。”弄得一家人哭笑不得。

幸亏外婆还认识一个人——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外婆脸上都会露出异样的笑容,叫她“欣欣,欣欣”。傍晚的时候,外婆就会拿个凳子坐到楼下,唠叨着:“欣欣怎么还没有放学呢?”其实欣欣的儿子都大学毕业了。家里人看准了这一点,每当外婆闹着要回自己家的时候,就恫吓她:“再闹,再闹欣欣就不要你了。”外婆便会立刻安静下来。

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母亲亲自下厨。这时外婆的动作十分怪异:她朝四周看了又看,就像一个正要准备偷糖的孩子。当她确定没有人注意她的时候,大大方方地夹了一大筷子菜放在口袋里,主客见了顿时大惊失色,却又装着没看见。只有外婆一个人兴高采烈,似乎自己的手法十分高明。那顿饭吃得很艰苦。

当上完最后一道菜,母亲(外婆之女)也坐了下来,一边同客人客套,一边顺手从盘中捡菜吃。这时,外婆忽地从座位上弹了起来,一把抓住母亲的手往外拉。母亲莫名其妙,只好顺从地起身……

一到厨房门口,外婆便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掏啊掏地,从口袋中掏出刚才的菜,放到母亲的手上:“欣欣,你快吃呀,快吃呀。”母亲愣住了,看着那还冒热气的菜,半晌,抬起头,使劲儿盯着外婆异样的笑脸。哇的一声,她大哭了。

我想,外婆的“结尾”是响亮有力的。虽然,她的灵魂已在疾病折磨中慢慢死去;但永远强健的,是那颗不肯死去的母亲的心。

母亲的心(原文)

叶倾城

朋友告诉我:她的外婆老年痴呆了。

外婆先是不认识外公,坚决不许这个“陌生男人”上她的床,同床共枕了50年的老伴只好睡到客厅去。然后外婆有一天出了门就不见踪迹,最后在派出所的帮助下家人才终于将她找回,原来外婆一心一意要找她童年时代的家,怎么也不肯承认现在的家跟她有任何关系。

哄着骗着,好不容易说服外婆留下来,外婆却又忘了她从小一手带大的外甥外甥女们,以为他们是一群野孩子,来抢她的食物,她用拐杖打他们,一手护住自己的饭碗:“走开走开,不许吃我的饭。”弄得全家人都哭笑不得。

幸亏外婆还认得一个人——朋友的母亲,记得她是自己的女儿。每次看到她,脸上都会露出笑容,叫她:“毛毛,毛毛。”黄昏的时候搬个凳子坐在楼下,唠叨着:“毛毛怎么还不放学呢?”——连毛毛的女儿都大学毕业了。

家人吃准了外婆的这一点,以后她再要说回自己的家,就恫吓她:“再闹,毛毛就不要你了。”外婆就会立刻安静下来。

有一年国庆节,来了远客,朋友的母亲亲自下厨烹制家宴,招待客人。饭桌上外婆又有了极为怪异的行动。每当一盘菜上桌,外婆都会警觉地向四面窥探,鬼鬼祟祟地,仿佛是一个准备偷糖的小孩。终于判断没有人注意她,外婆就在众目睽睽之下挟上一大筷子菜,大大方方地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宾主皆大惊失色,却又彼此都装着没看见,只有外婆自己,仿佛认定自己干得非常巧妙隐秘,露出欢畅的笑容。那顿饭吃得……实在是有些艰难。

上完最后——道菜,一直忙得脚不沾地的朋友的母亲,才从厨房里出来,一边问客人“吃好了没有”,一边随手从盘子里拣些剩菜吃。这时,外婆一下子弹了起来,—把抓住女儿的手,用力拽她,女儿莫名其妙,只好跟着她起身。

外婆一路把女儿拉到门口,警惕地用身子挡住众人的视线,然后就在口袋里掏啊掏,笑嘻嘻地把刚才藏在里面的菜捧了出来,往女儿手里一塞:“毛毛,我特意给你留的,你吃呀,你吃呀。”

女儿双手捧着那一堆各种各样、混成一团、被挤压得不成形的菜,好久,才愣愣地抬起头,看见母亲的笑脸,她突然哭了。

疾病切断了外婆与世界的所有联系,让她遗忘了生命中的一切关联,一切亲爱的人,而惟一不能割断的,是母女的血缘,她的灵魂已经在疾病的侵蚀下慢慢地死去,然而永远不肯死去的,是那一颗母亲的心。

原载《家庭之友》,2002年第4期。

聂进主编 《初中语文精读文选》(初一分册)湖北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好奇心

2008年 考生作文

为什么?

两个人都长年纪了,相距不过几米的屋子,有什么必要隔几分钟就喊一下?

每次去奶奶家,这件事总是会勾起我的好奇心。

奶奶八十了,但眼不昏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钟,便会放下活儿,“老头子!”奶奶这么叫。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喊爷爷做什么呢?还这么不停地喊?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每每这样的画面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我好奇地继续想。

那好。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无论我用布还是用棉花捂以求声音的逼真。“细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奶奶依旧。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

算了,我破釜沉舟。“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看我,宽容地笑:“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的。”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心得到满足。

你在,就心安的。这是人世间最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就是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必得在我看得见的地方,我手够得到的地方,我能够走到的地方,好好的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的关心,温情与爱。我知道了,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你在,就心安的(原文)

丁立梅

祖母八十六岁的时候,耳还不背,眼也不花,还可以在屋内眯缝着眼做针线。大她两岁的祖父却不行,一步已挪不了两寸了。他总是安静地坐在院门口晒太阳,一坐就是大半天。

两个人,不过隔着一屋远的距离,祖母却每隔十来分钟,要大着声唤一声祖父。“老头子!”祖母这样唤。有时祖父听见了,会应一声“哎”。祖母笑,仍旧低了头,做她的针线活。有时祖父不应,祖母就会急,迈着细碎的步,走出门去看,看到祖父好好的,正在太阳下打着盹呢。祖母就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我笑她,你也不怕烦,老这么喊来喊去地做什么?祖母抬头看我一眼,宽容地笑,说,儿啊,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地在着呢,才心安的。

心,在那一刻,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原来,幸福不过是这样的,你在,就心安的。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要紧?只要你在,幸福就在。

我想起三毛和荷西来,那对爱情神话中的人儿,曾有过让人羡慕的家居生活。那时,她在灯下写字,他在一边看书,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是不是偶尔,她一抬头,叫一声“荷西”,亲爱的那个人,会缓缓回过头来,看她一眼。也没有多话,他们只温暖地交换一下眼神,然后,她继续快乐地写字,他继续迷醉地看书。但却有厚实的东西,渐渐填满了他们的心。你在,就心安的,这是人世间最最温馨的相伴。后来荷西走了,她在灯下,再也唤不回他回眸的温暖了。尘世间再美的风景,也与她无关。她的心,是空的。十年后的某天,她终追了他去。

亦曾听一个女人讲过这样一件事,说她的爱人,在夜里睡觉时喜欢打呼噜,她习惯了听见他的呼噜声,每夜都是在他的呼噜声中入睡,安稳而踏实。偶尔她爱人夜里睡觉不打呼噜,她必三番五次醒过来,伸了手去摸他,摸到他正均匀地呼吸着呢,她才会放下心来,继续睡。

初听时,以为笑话。其实,不是。人世间的爱情,莫不如此,就是亲爱的人,你必得在我眼睛看到的地方,在我耳朵听到的地方,在我手能抚到的地方,好好存活着。你在,就心安的。是的,只要你在,整个世界,就在。

原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读书真好作文 高考优秀满分作文 微笑作文450字 赞美学校的作文 点滴真情作文 写风景的作文400字 留住什么作文 小学一年级作文大全 我的朋友作文800字 静待花开作文 初二作文题目大全 状物作文400字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 饺子的做法作文 九年级作文800字 包容作文800字 写景作文开头和结尾 初中作文400字左右 青春的味道作文 为什么点赞作文 爬长城的作文 最温暖的陪伴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题目 橘子洲头作文 一年级作文30字 红色革命作文 梅花的作文300字 描写油菜花的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500 珍惜当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