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海城:多元类材料作文与多元立论要素类作文

2020-08-25 09:33:01
相关推荐

一、最近在网上看到了关于多元材料作文的博文,忽然想起了它与多元立论要素类作文的关系问题。于是去网上看了看,节录两文,如下:

文1:多元材料作文写法指导

所谓“多元材料作文”,指的是命题者在命题时不局限于一则材料,而是给考生展示2-3个以上的材料,由考生自己通过对材料的审读、分解、整合,从中找出切合题旨、适合自己写作意图的材料。

这类题型的特点是显而易见的:

与单一材料相比,它给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考生可以整合所有材料(或者其中1-2个材料)形成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就其中一个更为熟悉容易驾驭的材料提炼主旨展开写作;虽然是材料作文,但可以看成新话题作文,介于话题作文和传统的材料作文之间,因为它不象以前的材料作文那样给学生的限制非常大,而是和话题作文一样,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

题目:最近两年,许多文化现象出现通过各种媒体进入我们的视线,请看一组与文化有关的镜头。

镜头一:2004年11月21日,全球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汉城挂牌。据介绍,孔子学院是推广汉语文化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我们将通过中外合作的方式,在全球开办100所孔子学院。目前,美国、瑞典、法国等许多国家都开设了“孔子学院”。

镜头二:燃放烟花爆竹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然而,上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于安全和环保的考虑,许多城市相继作出禁放烟花爆竹的决定。但最近,尊重市民呼声,上海、北京等市实行部分解禁,允许某些区域的市民在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

镜头三:2005年11月11日晚,中国向世界和奥林匹克运动奉献了一件特殊的礼物——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五个“福娃”和奥运会圣火交相辉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形成有机的一体。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请自选上述材料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会谈谈你对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的看法。

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不要写成诗歌,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与类型指导:思路点拨:

主旨确定一一本作文首先要求我们对所给材料加以总结,本话题可以概括为“中华文化

的影响力和我的感受”,然后结合“镜头一二三”进行叙述议论。对于孔子学院、烟花爆竹限制性开禁、奥运吉祥物你可以综合成一个共同性的主题: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国内外都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你也可以选择其中一则材料(比如“限制性开禁烟花爆竹”)

确定主旨一一中华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活的智慧结合;你还可以就其中2则材料(比如“孔子学院”和“福娃”)确立“文化传播的有效方式”的主旨。写好本作文的关键是能抓住其中的一类文化现象确定主旨并加以阐述。

类型指导一一写这类题目一定要考虑下列因素:

1、扣住大方向:必须谈对于中华文化的影响力的看法,你所谈及的必须在在这个范围之内;

2、锁定范围后,不能空谈,要抓住其中一点从多角度来谈;

3、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谈看法。(作者不详)

文2:多元材料作文的审题

最近几年江苏的新材料作文也可分为“多元类材料作文和聚焦类材料作文”两大类。今天我们就多元类材料作文的审题谈一些看法,供大家在备考时参考。

真题回放

(2013 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70分)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发现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地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些美丽的精灵。但数日后再去,却发现这些大蝴蝶已不在原地,而是远远地退到了山洞的深处。大家若有所悟,那里的环境也许更适宜吧,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要求: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不少于800字。

审题说明

这是一则故事类材料作文,俗称为“探险者 山洞 蜡烛 蝴蝶”。这种类型的材料作文我们把它称之为多元性材料,也就是说我们在审题立意时,一般就可以从材料包含的元素(探险者、山洞、蜡烛、蝴蝶)入手,多角度思考,抓住“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和谐”、“美丽”、“小与大”、“关系”、“影响”等关键词,形成的不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范围的立意,都是允许的。

从探险者的角度:勿惊扰自然;尊重生命;善待美好;与自然保持距离;不打扰美;顺其自然等

从山洞的角度:保守最后的一片乐土;世无桃花源;勿污染精神家园等

从蜡烛的角度:细节影响大局;防微杜渐;小举动大影响;千里之堤;微事物;微影响、星星之火等

从蝴蝶的角度:寻找适宜的环境;坚守内心的宁静;远离喧嚣等。

这种类型的作文,“由于‘形象大于思想’,故包蕴的含义十分丰富,有时多达几十个。为此,我们不要求考生确定‘核心含义;这种‘确定’往往见仁见智,难求共识。但是,我们划定了‘含义边界’,即在一个比较宽泛的范围内由考生自主选择某一含义,进行写作。去年(2013年)的‘含义边界’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平衡;美。只要涉及上述某一点,就算切题;如果扯到其它方面去了,就是跑题。打个比方:叫你写江苏人,你可以在苏南、苏中、苏北任写一个人或一些人,但绝对不能写到安徽、上海等省市去。”(2014年高考阅卷组按)

典例回顾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盐城市2017届高三期中考试作文)

故宫博物院在建院90周年之际,面向大众推出18个展览,产生巨大的轰动效应。许多观众需要排3到6个小时的队,才能入内看到一幅名画。有网友称这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普及有好处。但也有网友认为,故宫这样的文化殿堂需要设置门槛,这样才能让懂故宫的人去感受他,而不是让故宫成为更多没有文化品位的游客在朋友圈炫耀的资本。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审题立意

这则材料是一个多元类材料作文,它由这么几个元素构成:故宫博物院、观众、网友、展品,所以我们在审读材料时就可以有多维的思考空间:

1、从故宫博物院的角度:能够面向大众推出18个展览,让这些平时深藏不露的“宫中精品”能够进入普通百姓的视野,这无疑是值得点赞的,况且实际效果也说明了此举的正确。

立意参考:开放、包容、与时俱进等。

2、从观众的角度:为了能看到一幅名画,甚至需要排3到6小时的队,这说明普通民众对文化艺术欣赏的需求是强烈的,也从另外一个层面说明,我们的艺术,尤其是高雅艺术离民众的距离还是比较远的;当然我们一小部分游客仅仅把它当作朋友圈炫耀资本的行为也是值得思考的,如何真正走进艺术的殿堂,如何更好地享受文化艺术的饕餮盛宴,都需要我们去反思。

立意参考:高雅艺术应该走向大众;大众才是文化普及的主阵地;艺术欣赏不是用来炫耀(装潢门面)的等。

3、从网友评论的角度:网友既看到了故宫这次展览的好处,能普及中国古典文化,这说明故宫这件事做对了,是顺应民意的行为,无疑在当下让更多的人走进故宫,感受我们中华文化瑰宝的魅力,是至关重要的。当然也有网友针对少数人拍照在朋友圈炫耀的行为,认为故宫这样的文化殿堂需要设置门槛,这样才能让懂故宫的人去感受他,也不无道理,降低门槛甚至没有门槛,往往也会让我们主办方的初衷大打折扣。当然也可以逆向思维,文化欣赏品位也是从无到有,慢慢熏陶培养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让更多的普通民众近距离感受是最好的方式。

立意参考:感受文化(艺术)的魅力;文化品位从何而来?“门槛”还是要有的;少一点门槛,多一份欣赏等。

4、从展品的角度:这些展品是故宫博物院在建院90周年之际,面向大众推出的,应该说都是我们平时很少有机会看到的故宫精品,这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课题,如何让这些在艺术象牙塔顶端的珍品,真正体现它的艺术价值,焕发生命力,从而让故宫博物院真正从“宫”走向“院”,进入我们寻常人的视野。

立意参考:高雅艺术(文化)岂能深藏宫中;艺术的生命源于生活(民众)等。

总而言之,材料的内涵是丰富的,关键词是“文化(艺术)、普及、门槛”,只要我们就其中的一个方面展开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者讲述一个故事,表现自己的思想,都是可以的。当然综合几个方面进行辩证地思考也是允许的。(作者不详)

二、第一篇文章叫多元材料作文,我以为可。其实就是我们多年前叫过的多则材料作文。特点是多则材料并举,聚焦于一个话题。故有的人又把它叫做“聚焦类材料作文”,第二篇文章里提到了这个概念,而第二篇文章从他举的例子看,我以为不该叫“多元材料作文”,从材料的数量看,是单则材料作文,只不过内涵多元,角度多元,立意多元罢了。换句话说,就是这样的作文材料内涵具有“多元性”。

一个是材料多;一个是含意多,都叫一个名字,有点混乱,我以为还是从材料的多寡上分类吧,单则材料作文,多则材料作文。看看近两年来的作文题,几乎没有人这么叫了,取而代之的叙事类、哲理类材料作文了,或者是时事类材料作文。我以为名字很重要,名正言顺,名不正则言不顺,名不虚传,要名副其实嘛。

三、这些都不是我要说的重点,我要说的重点是多元材料作文与多元立论要素作文的区别。

请看下文,这是我最近写的博文:

多元立论要素作文的特点

据我所知,多元立论要素的问题是孙绍振在《在二元对立和多元有序之间》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说:“纵观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的发展,大致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强制性的、封闭性的主题性命题转变为开放性的自主立意。材料性、话题性的命题获得广泛认同,渐成主流。从理论上总结,其精神是题旨的导向性与自主性的统一。第二个阶段,则是从二元对立模式向多元有序转化。”

依我的理解,第一阶段是二元对立模式,第二阶段,也就是现在这个阶段,从2016年始,是多元有序模式。

孙绍振举例子说:“例如全国 卷:“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命题要求“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释你的看法和理由”。这个题目的挑战性是显然的。题目包含的要素并非二元对立,而是三条途径:课堂的有效教学、课外的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这种三元组合已经够复杂了,但是命题又加上人的终身发展,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合起来有五个立论要素,要全面立论,而不是随意抓住一两点,这就要在这些看似纷繁的要素中,将其逻辑化为一线索,使之有序化。例如首先是课外和课内的关系,在时间上,课内是有限的,课外是无限的。但是,课内是精读,课外是泛读。精读的优长在深度,泛读缺乏深度,但是有广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外阅读更符合语文素养潜移默化的积淀。但是,课内精读的深度是课外所不能及的。叶圣陶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对例子的精深理解,对于课外阅读的广而不深,积以时日,则不难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之效,如果能上升到一定层次的理论,如比较、还原、具体分析,进入历史语境等,则有方法论的意义,对于泛读无疑有促其深化的功能。这是第一层次。如果满足于此,则不能说全面,也很难有较强的竞争力。要有强大的竞争力,则应该在他人停止的地方进一步提出问题,与命题中的社会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比如,精读泛读,都属于书本知识(认识范畴),而知识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的检验和运用,才有可能转化为创造性的能力。这是第二个层次。在此基础上,再把个人能力和国家实力结合起来:虽然是个人的能力和创造力,但是结合起来就成了国家软实力。这是第三个层次。”

这个题目施展的空间和挑战性都很大。最有竞争力的做法是兼顾五个方面。就是把命题中的五个要素在逻辑上统一起来,构成有机的文脉。漏掉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是对竞争力的损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五个要素贯通的命题,不但在我国是新颖的,而且相对于美国一味提供二元对立的、固化的托福作文命题模式也是一种突破。要想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就需要具备对丰富的素材进行系统化的能力。迎接这种特点和难度,仅凭直觉可能还是不够的,最好要有明确的自觉。

总结多元立论要素题的特点,有这样几条:

1、着力考查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考查学生更加复杂的概括、分析能力,特别是将无序的、杂陈的关键词语进行有序化的能力。要全面立论,而不是随意抓住一两点,这就要在这些看似纷繁的要素中,将其逻辑化为一线索,使之有序化,构成有机的文脉。

2016年全国课标甲卷要求:比较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上海题则直接要求“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理性意识非常强烈。要求作抽象的议论,就是超越学生特殊的、感性的直接经验向普遍的、间接的理性升华。

2、作文材料是抽象的理性材料。

作文材料既不从感性材料出发,也不提供二元对立的线索,而是给出一个很抽象的命题。上边说的两个题都是这样的,另外江苏等地的题也是如此。不是叙事的材料,而是说一种现象,要求根据这种现象,阐述你的思考,不是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阐述你的思考,属于就事论理型作文。

3、立论要素多元。

在二元对立的思路上有些突破,出现了多元立论要素题。

例如课标甲卷题。这种命题方式和上海命题一样,都带着历史的突破性,其主要表现为,从思想方法上,突破了仅仅提供二元对立的材料或者话题,而是提供多个元素。且这些要素至少在三个层面上。有核心要素,有主要要素,有次要要素。主要要素和次要要素还不止一个。

4、多元要素之间,一般不是对立关系。

二元对立模式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并列组合而成的一种作文形式。它们之间的关系往往对立,矛盾的关系。而多元要素模式是多个关键概念组合而成的一种作文形式。要素多了,关系复杂了,各个要素的地位不同了。目前,最典型的题就是“语文素养的提升”题。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这些要素之间不是对立关系。写作时,要分析核心要素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也要分析主要素养与次要要素之间的关系,也要分析主要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次要要素之间的关系。

5、结构上,一般使用总分总。

要辨明要素间的关系、地位。要从不同层面解读构成话题的诸个要素。所以要梳理要素、分析要素、分类有序、分层表达。孙老师就把“语文素养的提升”分为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我以为都是作文主体部分的内容,即“分”;如果加上开头和结尾的“总”,文章至少应该是五个层次。所以要立论全面,逻辑化、系统化为一条红线,有序有文脉,最好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

6、在写法上,一般要求权衡比较。

任务型作文的三要素,即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通过作文提出处理解决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这三点在作文中是必须具有的。即使没有明确提出比较的要求,也是要比较的。比较是思辨的一种,是深刻的表现。多元要素必须辨析、比较,从而,阐述自己的观点、思考。在求同求异的过程中,彰显思维的逻辑性、严密性、论证性。

四、小结:

1、其实啊,不管是多元材料作文还是多元立论要素作文,都是材料作文,都要多元思辨。特别是多元立论要素作文,更是如此!

2、还有就是文1、文2里列举的文题都是二元立论要素结构模式的,而像“提升语文素养”题是多元立论要素的。

3、立论要素的多少与作文材料的多少没有多大关系。一个是从立论要素角度说的,一个是从作文材料多少说的,千万不要弄混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假文盲作文500字左右 关于感恩的作文350字 教师资格证作文 遇见中考作文 独立作文 红色精神的作文 奶奶家的菜园作文 我懂得了作文 小狗啃骨头作文 你是我最难忘的人作文 写动物的作文300字小狗 漫画作文300 幸福作文350字 关系类作文 学会宽容作文800字高中 如皋盆景作文 以乐观为话题的作文 泪水作文800字 校园拾趣作文 有关愿望的作文 不一样的暑假作文 边防战士作文600字 我的老师400字作文五年级 防震减灾作文400字 怎么写我的妈妈作文 小孩打屁股作文 我真快乐作文450字 买书作文400字 初中生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的作文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