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年中国政法大学行管考研上岸笔记及热点预测

2020-10-23 05:20:01
相关推荐

400字)

第二部分:公共行政原理(75分)

概念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帕金森定律

2、公共行政的一般过程

3、个人瞻徇制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行政领导体制及其内容

2、行政民主化的原则

三、论述题:(24分)

论职位分类和品位分类的区别

考试科目: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管理学、政治学基础

第一部分:公共政策分析(50分)

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并写清题号。每小题5分,共10分。

1、价值分析

2、精英决策模型

二、简答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并写清题号。15分

选择方案的一般性方法又哪些?

三、论述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并写清题号。25分

论公共政策评估的主要标准

第二部分:公共管理学(50分)

四、名词解释

1、寻租

2、管制型政策

五、简答题

1、简述转换型领导的基本特征

2、简述战略管理的基本特征

六、论述题

论述奥斯本和盖普勒提出的政府再造策略

第三部分:政治学基础

七、名词解释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并写清题号。每小题5分,共10分。

1、多元民主理论

2、政治社会化

八、简答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并写清题号。15分

简述政治多元化的基本特征

九、论述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并写清题号。25分

论述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及影响政治参与的基本因素

三、2020年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笔记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由于日益复杂环境和公众多元的需求,政府管理部门与外界环境的互动问题成为影响政府管理的主要因素之一,因而战略管理在公共行政领域内占有日益重要的地位。

就公共部门而言,战略是其发展总目标的表现形式,它通过对带有长期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的谋划与对策研究,决定着该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管理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涉及到组织政策的制定、组织结构的调整、资源的配置等。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还涉及到其组织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各项职能,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技术或工具。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主要发生于较高级别的政府管理层,或者说是主要由政府高层所进行和完成的一个关于政府管理的一个特定的管理过程。

第一节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价值和特点

在当代,面对日益复杂、动荡和多元的公共管理环境,为了取得最好的管理结果,实现组织目标,非公共部门中战略管理技术由于自身的特点,受到整个公共管理部门的重视并进入了公共管理领域。

一、战略管理概述

1、战略与战略管理的基本内涵

战略最早是一个军事术语,意指通过一定的谋划去实现或赢得战争胜利的目标。与战略相关另一个术语是战术或策略,它也具有通过制定一定的对策去赢得战争胜利的含义,但两者有层次上的区别。一般来说,战略相对的是整个战争,是针对整体的、总的目标,而战术相对的则是一场战争的局部或一场战争中的某一战役,是针对较低层次的目标。战略这一概念产生后,相当程度上作为一种管理程序或技术,逐步在私营部门即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环境的复杂和竞争的激烈,企业通过制定相关的战略并进行战略管理,注重长远利益和周边环境,而不只是顾及眼前的内部问题,取得了满意的效益。因此,所谓战略,是指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大谋划与对策研究,它反映了组织在一个较长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措施、部署、步骤和设想,并着眼于组织长期目标和宗旨的实现。

战略管理,从管理过程的角度看,它是一个以战略计划的制定为起点,包括了计划的执行、追踪与控制等环节的完整的管理过程。而从决策的角度看,它可以被视为一种战略决策的制定及其执行,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对组织未来发展产生冲击的内、外环境进行分析的活动。

第二、将整体组织与对其发性冲击的议题进行分析的活动。

第三、关注组织目标以及发展方向的战略选择。

第四、促进战略的有效执行。

所以,所谓战略管理,是管理者有意识的政策选择、发展能力、解释环境,以集中组织的努力,达成目标的行为,或者说,战略管理是制定、实施和评价组织能够达到目标的艺术或技术。

2、战略管理与战略规划的关系(育明教育注:重点)

在认识战略管理基本内涵时,必须注意战略管理与战略规划的区别与联系。

战略规划,是指从战略的高度对完成组织目标或任务进行的计划,但并不涉及计划的执行和评估问题。从历史发展来看,战略规划是战略应用于私营部门的最初形式,流行于20世纪60——70年代,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企业战略计划和公司战略计划。

其一、企业战略计划。主要包括确立企业任务、环境监测和确立目标三个内容。明确企业任务包括对现行与预期的企业前景、产品、市场以及数年时间内的预测做出明确的规定,它涉及了对组织所从事的业务内容的认定。环境监测包括级组织内外部的优势、薄弱环节、机会和威胁等进行评价。确立目标是任务和环境监测基础之上的更加具体的指向,较高层次的战略要素在较低层次上转变为目标。

其二、公司战略计划。公司战略计划作为一项管理技术或管理过程来说,与企业战略管理有大致相同的内容和步骤,但是,公司战略计划比企业战略计划更关心组织的高层,更关心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分配,而且,十分重视并要求公司的主要管理人员如首席行政官能够提出一个相当持久的公司远景规划。相比较之下,在取向和步骤基本一致的前提下,公司战略计划比企业战略计划在具体细节上要更为周密得多,也成熟得多。

但从管理过程来看,战略规划毕竟只侧重于规划,而对如何保证所制定的战略规划的落实注意不多,因而在80年代以后,随着对战略及其运行规律的认识的深化,人们对战略的运用不再停留于仅仅进行规划,还注意了根据战略规划的要求对整个战略规划的执行、控制和评估,也就是说,是将战略观念贯穿于组织的所有部分,以及管理的全过程,使战略的运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形成了战略管理。这样,在管理领域内,战略管理代替了战略规划,战略规划成为了战略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执行、评估合一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战略管理过程。

3、战略管理的基本特点

现代战略管理具有如下的特点:

第一、战略管理具有强烈的未来导向性。应该说,组织的计划都是根据组织的目标所确定今后要实现或完成的任务,因而在管理领域内,任何组织的计划都具有未来性。

第二、战略管理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和根本性。整个战略管理涉及的是组织发展的总的格局和问题,关注的是组织的长远发展和利益。

第三、战略管理具有外向性,是外部环境的管理。所谓外向性,是指战略管理是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时,通过制定战略,利用外部机会和化解或回避外部威胁,从而促进组织成长的发展。

第四、战略管理是一个由外向内的实施过程。战略管理是从注重外部环境,寻求机会与回避威胁开始的,通过环境评估,确定战略规划,然后将这一战略目标贯穿于整个组织的结构调整、人员安排和资源配置,进行整个组织管理运行的。

第五、战略管理是理性分析与直觉的结合。从决策的角度看,战略管理是在对组织外部和内部多种因素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作出决策的过程,相当程度上它是一种重大决策的客观、逻辑的方法。然而,战略管理决策的制定又不仅仅由靠理性分析,因为战略管理是面向未来的,是首先关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的,而未来是不定的,外部环境也是处于发展变化中的,因而不可能仅凭精确、明晰的逻辑分析就能制定出战略规划,经验、感觉和直觉也在决策中取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价值和特点

战略管理作为一项管理工具在政府管理领域内的运用具有重要的价值,但公共部门对这一管理技术的运用有其特定的要求。

1、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价值战略管理作为一项管理工具使用对公共管理部门来说,具有以下的价值:

第一、使公共管理部门对公共管理能适应越来越复杂的环境的变化。公共管理受到由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因素所构成的公共管理环境的影响,而在现代社会,不仅政治、经济、技术、文化和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各个因素间的相互作用也更为频繁和复杂,从而使公共管理面临的环境更加动态化和不确定,对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第二、能促进政府管理改革的深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新认识,抛弃传统的“大政府”即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对公众的生、老、病、死都直接负责管理而对“小政府”价值的追求,政府社会管理改革职能进行了重新定位并深入进行了政府职能输出方式的改革,相应的也明确了公共管理的不同层次的管理内容及其方式。因此,对更主要的承担宏观公共管理事务的公共部门来说,战略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工具,对政府提出公共管理长远的、全局的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三、使政府更好地维护和代表公共利益。现代公共管理社会环境的更加动态化和复杂化,其中一个重要的构成因素就是公众公共需求在总体上的增长与质量和规格上的多元化要求。政府进行公共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在公共领域代表和维护公共利益,而社会的公共利益是由若干区域内或若干社会阶层和团体的在基本方面具有共同性的利益构成的,这就决定了在整个公共利益的构成中,存在不同区域和团体的局部性的或质量要求不同的共同利益。这就要求政府在进行公共管理中,必须要有相应的系统观念、整体观念和长期观念,从而能从战略的高度构建国家或地区的公共事务发展战略,以更好地维护和代表公共利益。

2、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特点战略管理是作为一项管理技术或管理工具进入公共部门的,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与私营

部门的战略管理在程序上或步骤上的基本相同,使得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也具有战略管理的一般特征,即上述的强烈的导向性、长期性和全局性、外向性、从外向内的运作及理性与直觉的结合等。但是,公共部门在运用战略管理时,会受到一些私营部门不必考虑或不必直接考虑的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主要是宪法的规定、立法和司法的规定、政府法规、管辖权限、稀缺资源、政治气候等,因而国外学者认为在公共部门,“战略计划是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为确定政府行为性质和方向的基本决策所进行的专业性努力” 。

因此,公共管理部门在运用战略管理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开始制定战略计划的过程中必须取得一致意见。这里的“取得一致意见”,主要是指公共部门在形成战略规划时,由于规划涉及到公共利益,因而必须最大限度地注意公众的要求,力求使规划能得到公众的普遍认同。

第二、考虑公共管理部门的权限,或是关于公共组织立法的具体规定。这是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在进行战略管理时的一个重要区别。一般来说,私营部门的授权没有限定,如一个石油领域里的企业,其业务逐步拓展到钢铁、化工、电子等,是很正常的。但在公共管理中却不能如此。

因为公共部门所拥有的权限是法律所赋予的,这就决定了它的管理和服务范围。而在制定战略时,权限是最重要的。公共部门只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根据法律的授权进行战略决策。

第三、努力追求组织任务的明确性。由于公共部门管理对象是公共事务,目标是增进公共利益,但在现实中,公共利益通常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因而公共部门要明确的决定自己去干什么尤其是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指标是增进了公共利益较为困难的。加之在现实中,一些公共部门基于这种困难性,“目标不明确常常是有意而为之,因为虽然不明确的目标不能达到,但谁也不能说没有达到目标” 。因此,较之私营部门的战略管理,公共部门必须更加注意对任务和目标加以说明和分析,并将战略任务和目标分解到较低的层次。

第四、注意战略绩效评估中的社会效益指标。战略绩效的评估无论是在私营部门还是公共部门都是战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两者的战略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全相同。对公共部门来说,由于其组织的基本目标和法律的规定,因而在考虑战略是否与外部环境相一致时,首先必须注意公共需求的满足,也就是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促进。

第二节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过程和原则

从管理过程来看,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与私营部门一样,通常表现为一个客观的、逻辑和系统的过程或步骤。虽然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一种管理艺术,但它是有规律可循的,进而也是有基本的原则可依的。

一、公共管理部门战略管理过程

在理论上对战略管理的过程的划分,管理学者布莱森设计了一个模式,将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分为开始制定战略计划过程并取得一致意见、明确组织权限、阐明组织任务和价值、对外界环境进行评价、对企业内状况进行评价、确定组织面对的战略性问题、制定战略——处理问题、制定有效的未来的组织蓝图八个步骤。美国学者奥斯本和盖伯勒在进一步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步骤分为内外形势分析、判断鉴定组织面对的要害问题、确定组织的基本任务、整合组织的基本目标、绘制蓝图——成功的景象、制定实现这个蓝图和目标的战略、排列战略时间表、测量评价最终结果九个步骤。

这里,我们将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分为环境分析、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四个主要环节进行分析:

1、环境分析

公共管理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交互作用的因素构成的系统,包括生态的、文化的、政治的、经济的等方面。这些环境因素根据对公共部门决策的影响程度,实际上又可以分为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一般环境指作为整个公共部门决策背景的环境因素,如社会文化心理、公共管理文化观等;而具体环境则指对公共部门的决策、管理发生直接影响的因素,包括组织内部的环境。

环境分析的基本任务是运用系统思考和特定的分析模式或工具,分析影响组织的外部系统以及组织在这一特定外部系统背景下的优势与不足,了解外部的机会和威胁,从而奠定战略规划的基础。这一依靠特定工具所进行的环境分析通常被称为SWOT分析,我们将在本章第三节中进行具体介绍。

2、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战略的过程,也是将战略意图转化为战略决策的过程。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看,公共部门战略规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1)确认重要的环境变化及趋势的议题。

(2)提出问题和确认目标、任务。主要内容是明确本身是什么组织并且组织将如何发展?组织的服务对象是什么?服务对象需要什么?我们应当进入什么样的领域进行服务?等等。

(3)决定组织在一定时期内所注重或强调的主要价值。

(4)通过战略分析,选择组织应当进入的领域,并设定基本的明确的策略方向。

(5)通过战略选择,确定组织应当采取的战略类型。

(6)设定执行所选择的战略的行动方案,即将战略选择的结果进一步体现在公共服务的品种规格、功能战略和资源分配等方面。

3、战略实施

所谓战略实施,是通过建立和发展行动的能力和机制,将战略规划转化为现实绩效的过程。战略实施是战略规划的延伸,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且都涉及到政府管理或说公共行政的一些基本职能,但两者不仅涉及的职能各有偏重,而且有根本的不同。一般来说,战略规划是一个思维过程,是在行动之间部署力量,整个规划重在目的有效性,且在战略规划制定的过程中需要协调的是少数人,涉及了计划、虽然涉及到了计划、组织、协调等,但偏重在计划职能;而战略实施是行动过程;是在行动中管理和运用力量,整个行动实施关注效率,且在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更广泛的行动者之间的协调,总体上偏重于组织和协调职能的发挥。

战略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活动:

(1)确定实际目标与实施的具体指标。

(2)进行功能战略的选择。所谓功能战略,就是针对所确定的总体战略中的关键因素,强化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中的关键环节。

(3)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

(4)根据战略规划的要求,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与战略相匹配。

(5)建立和发展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

(6)促进变革,克服变革的阻力。

(7)通过政府及社会营销,促进战略实施。

4、战略评估

公共部门的战略管理,如一般的计划执行必须要有必要的反馈控制一样,战略管理过程也需要建立一种反馈机制,这就要依靠战略评估。因此,所谓战略评估,就是对战略实施进行监控,并对战略实施的绩效进行系统的评估的过程。

战略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活动:

(1)检查战略基础。为了把握战略基础的状况,可以通过这样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解:优势是否是优势,优势是否等到加强?内部弱点是否还是弱点,在实施过程中又出现了哪些新的弱点?内部机会是否变化,是否有新的机会?外部威胁是否存在,是否有新的威胁等。总之,就是要通过弄清上述关键性问题,以了解构成现行战略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弱点等是否发性了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以及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从而为进行战略的适时调整奠定基础。

(2)衡量战略绩效。就是将战略规划中的目标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找出实施战略规划过程中已取得的成绩。通常,科学地衡量战略绩效,有赖于确立明确的并尽可能量化的绩效评价指标。同时,战略绩效衡量还要通过对成绩的评估,进一步深入并回答这样一些重要的问题:组织的结构是否与战略的要求相一致?战略是否与外部环境要求相一致?战略规划的制定及实施是否达到了资源的最佳配置?战略涉及的风险程度是否合适?战略实施的时间表是否恰当?等等。

(3)战略的修正与调整。这是一个对已有战略进行重新决策的过程,即通过战略基础检查和战略绩效评估,决定是否继续实施战略,或是调整战略,或是重组战略甚至终止战略。

总之,公共管理部门的战略管理是一个主要包含了环境分析、战略规划、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四大环节的完整的管理过程。但是,这一过程不是形式主义的,即在实际中并不是所有战略管理都必须遵循四个环节中的所有步骤。应该说,公共管理部门运用战略管理的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使公共管理部门的管理能适应环境的需要和变化,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效率;另一方面,对公共管理部门来说,则在于促进组织本身不断地变革和学习,保证公共部门长期和稳定的发展。组织学习,是现代社会一切组织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务和课题。

二、公共管理部门战略管理的基本原则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的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以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为出发点

对于公共管理部门来说,制定战略应当建立社会公众的客观需要基础之上,而公共管理部门也只有不断地满足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促进社会公共利益的增长,才可能存在和发展。具体到一个中低层的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共管理机构而言,满足社会公众的共同需要,也就是满足一定区域内公众的需要、公共产品市场的需要(现代公共事业所提供的产品基本上不是全免费的,且由于政府公共管理方式的发展即通常不直接生产或提供这些产品和服务,因而客观上存一个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市场)。要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以及公众偏好的变化,采用不同形式满足公众的需要。

根据这一原则制定公共管理部门的战略,必须真正认识公众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以及公众的价值准则是什么。公共事业的内容是一定时期内公众基本生活的共同需要。虽然现代社会公众的需求已呈多样化的趋势,但纳入公共管理范围的不是少数人特殊的需求,而是多数人的与他们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需求。在公共管理领域内,与其公共性的基本要求不吻合的管理手段,是难以成功的。

2、使战略管理过程尽可能简单化和非程式化

有正确的出发点,制定成功的战略规划和形成一定的管理步骤是战略管理取得成功的前提,但这并不能保证成功的实施。因为环境是变化的,任何事情总是做的比想的更为困难,并不是紧紧靠预先设定的环节按部就班的执行就能达到目标。一般来说,制定计划是要防备可能发生的变化,而制定战略则是要利用可能发生的变化,因为变化意味着机会,一个组织正是要随时把握机会以获得成功。实际上,战略管理正是一种促进组织学习和行动的过程,是让组织在学习和行动中不断把握机会取得发展的过程。因此,进行战略管理时虽然必须设定管理环节,但不能仅仅将这一管理只视为一个正式的控制系统,必须尽量避免程式化行为。

为此,公共管理部门在进行战略管理时,更应该将其视为一个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可以不断使用的分析工具、管理工具。通常,为了尽可能简单化,应消除过于专业和神秘的计划术语。为了避免程式化行为,可以对任务分配、团队成员、会议形式及计划日期进行适当变动,同时,过程也不应是完全可预期的,环境也要有所变化,从而激发管理者和组织的创造性。要强调以数字支持但以文字叙述为主的计划。要建立一种可以使战略管理的作用和基本目的得到理解的文化,要注意到心理社会和政治因素,等等。

第三节 公共部门战略规划

在公共部门的整个战略管理中,战略规划不仅是一个基本的内容,也是整个管理的核心环节。因此,有必要在对整个战略管理过程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战略规划进行分析。

一、公共部门战略规划的基本内容和过程

公共部门的战略规划与私营部门不同,而且具有不同的类别。其所具有的基本内容构成了对战略规划过程的具体要求。

1、战略规划的概念和价值

公共部门的战略规划,是该组织在分析环境和把握环境所存在的威胁与机会的基础上,产生组织战略的过程,是一个一体化决策系统的形式产生并发出连贯协调的结果的正规化程序。战略规划是整个公共管理计划的核心,为各项具体计划的制定从整体上确定了基本的轮廓和依据。因为,从横向看,战略规划的确定,有助于各项具体的管理工作的开展,如公共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定位、资金筹措、设备购置、人员配置等之间的相互协调;从纵向看,战略规划的确定,有助于正确处理长远需要和眼前需要、长远发展和眼前生存的关系,减少和避免短期行为的干扰,保证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2、战略规划的特点

作为一个产生组织战略的过程,战略规划也是一个决策过程。但必须注意的是,战略规划所面对和处理的决策议题和一般政策规划的议题是存在差异的。一般来说,战略规划的议题具有三个基本属性:一是稀少性,即战略决策所要处理的问题通常是没有先例的,因而这一决策是不寻常的,相当程度上具有创新性,是一个通过一定程序充分发挥管理者直觉和管理艺术的过程。二是重大性和长远性,即战略议题通常是涉及全局的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就公共管理部门来说,通常表现为科、教、文、卫、体及公用事业等整个领域或行业中长期发展的问题。三是指导性,即如上面所述,战略规定确定,相应的各项较低层次的决策的基本方向,以及管理工作的基本框架也就随之确定。

从决策结果来看,战略规划的直接结果是形成组织的战略计划。一般来说,一个科学的战略计划应包含如下的基本内容:(1)战略范围,即规定了组织与社会环境因素之间发生作用的范围,这也表明了组织通过战略管理所要达到的那一方面的目标。(2)确定功能战略,即针对所确定的总体战略中的关键因素,强化组织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中的关键环节。(3)资源配置,即要阐明如何部署资源。(4)形成最佳协调作用的机制,即在战略范围内,制定出如何使资源配置与竞争优势相互协调的方向的措施。(5)说明战略范围的机会与威胁,以及环境变化的趋势,同时,还要配置必须的应急战略。由于战略规划是针对未来制定的,在不确定的未来环境中贯彻的,因而必须根据预期的环境变化趋势,形成一定的应急战略,从而能使组织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很快地扭转局面,避免陷入危机的困境。

从战略规划的层次来看,战略规划在公共管理部门中的应用与公共管理的层次相应,可以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涉及全国的应用。这是最高层次的应用,通常需要广泛的公民参与,且在战略执行过程中必须有相应的组织之间高度的合作与协调。第三类是在地区性如省一级的应用。这是根据最高层次的战略规划并针对本地区的实际需要,所作出的策略性的中长期规划。第三类是以部门为主的应用,这实际上是一种战略议题管理,即是公共管理部门根据本身的性质和法定管理范围,从上述战略计划中选择特定的议题,形成相应的计划进行管理,而非全面性的战略规划。

还必须注意战略规划中价值观念的作用。战略规划的制定不仅取决于对未来情况的估计分析,而且也取决于战略制定者的价值观念,这对公共管理部门来说尤其重要。比如,具有特定营利性的电讯部门从其利润获取来看,更愿意在发达地区尤其是发达的大中城市中进行发展,但通常,相关的公共管理部门从其公共价值取向以及国际通行的电讯服务公平原则,就需要制定扩大在农村和不发达地区进行电讯服务的战略,然后通过相应的政策,要求和引导电讯部门在广大农村和不发达地区进行发展。

二、公共管理部门战略规划过程

公共管理部门的战略规划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开始制定战略计划过程并形成初步共识。这一步骤的目的,在于取得主要决策者与战略规划行为的共识,如对战略规划的价值、需要介入的单位和人员、特定的步骤以及方法等认同。

2、明确组织权限。即明确关于公共门立法的具体规定,这是公共管理部门战略规划过程中一个有特定价值的步骤。这一过程中,一方面要了解法律,知道何者是不受法律限制的,何者是受法律限制的;另一方面要确认自己作为公共组织的使命。使命是一个组织存在的目的,而战略规划主要工作就在于从总体的高度上明确组织的使命与价值。为此,规划者要在充分分析自己的以公共性为基本要求的战略将对哪些人或群体产生影响、产生何种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明确本组织作为公共管理部门的使命:

(1)我们是什么样的组织,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追求的主要价值是什么;

(2)我们所要满足的社会及政治需要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组织的服务对象是什么、服务对象需要什么、我们应当进入什么样的领域进行服务;

(3)我们应该进入什么样的领域进行服务,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行动去满足这些需求;

(4)我们应如何处理与战略有利益相关的对象关系;

(5)我们进行行动时不同于其他组织的条件是什么。

3、进行SWOT分析,即特定的环境分析。这一步骤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评价,并将内外环境结合起来,提供组织内外部的优势与弱点、机会与威胁的相关信息,以便组织把握环境状况及其走势,作出最适宜的回应。这是一个战略规划步骤,也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详细内容下面将作专门介绍。

4、确定组织面对的战略性问题,或说战略议题。确定战略性问题,就是确认组织根本的政策选择。组织的战略性议题的确定,对组织的法规、服务价值、产品或服务水准与组合、顾客或使用者、成本、财政、组织资源配置和管理等发生直接的影响。这一步骤就是通过处理组织内部所确定的任何薄弱环节,以及来自外部的威胁和未来机遇,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战略问题与平常问题分开来完成。对公共部门来说,战略议题可能会是一个重要的人事问题,如有经验的高级管理人员辞去公职而到与该部门所管理或生产的公共产品有关的私营部门任职,也可能会是某一公共产品或服务,将按照某种管理权限,通过订立合同转包给私营部门,由此会考虑将来进行民营化的问题,等等。由于战略性议题是将形成和贯彻的战略的基础,所以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就是确认组织面临的这些基本政策选择,包括列举战略议题清单,并以优先顺序进行排列。

5、战略选择。这一步骤的主要任务,就是在综合分析各种可能战略的基础上,作出适合组织发展的使命、具有可能性与可行性的战略。实际上,这一阶段也是制定“实施计划”的过程,因为一旦战略议题获得认可,由这一战略所包含的指标及有关的重要步骤、责任、期限和所需要的资源、组织结构等也就确定,因而实施这一战略的行动计划就会应运而生。

三、公共部门战略规划中的SWOT分析

1、SWOT分析的基本含义和目标(育明教育注:重点)

SWOT分析是目前战略管理与规划领域中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其中的S是指优势(strength)、W是指弱势(weakness)、O是指机会或机遇(opportunity)、T是指威胁(threat)。SWOT分析,就是指通过了解自己组织的优势与弱势的基础上,将组织内部的资源因素与外部因素造成的机会与风险进行合理的、有效的匹配,从而制定良好的战略,以掌握外部机会,规避威胁的一种方法。

2、SWOT分析法的使用

在进行战略管理与规划中,通常可以通过编制SWOT矩阵图来进行SWOT分析。具体来说,SWOT矩阵由九个格子组成,构建SWOT矩阵进行SWOT分析的过程一般有如下8个步骤:

(1)列出组织的关键外部机会;

(2)列出组织的关键外部威胁;

(3)列出组织的关键内部优势;

(4)列出组织的关键内部弱点;

(5)将内部优势与外部机会相匹配;形成SO战略;

(6)将内部弱点与外部机会相匹配,形成WO战略;

(7)将内部优势与外部威胁相匹配,形成ST战略;

(8)将内部弱点与外部威胁相匹配,形成WT战略。

在SWOT分析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确定什么是关键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因为所谓内部优势和弱点、外部机会和威胁,是由关键问题构成的或由以关键问题为形式表现的。对关键问题的确定,要求战略规划制定者要有良好的判断力。良好的判断不仅来自知识、经验,也要靠理性思维能力和非理性的直觉能力。因此,这也是整个SWOT分析中最为困难的部分。

经过SWOT分析,一个公共管理部门可以有如下不同的战略匹配和选择:

第一种是优势——机会(SO)战略。SO战略是一种将组织内部的优势与外部环境的机会相匹配,发挥组织内部优势面利用外部机会以达到组织目标的战略。从制定战略来说,这是任何组织追求的目标,从进行战略管理的过程看,任何一个组织及管理者都希望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并避免自己的弱点,抓住外部环境所提供的机遇以求得发展。但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际上与其他因素的控制和转化有关,因而这一战略的采用往往需要以其他战略如WO、ST或WT战略来奠定基础。

第二种是弱点——机会(WO)战略。WO战略的含义,是指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的弱点。通常,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使用这一战略,即组织存在着外部的机会,但内部却存在着弱点,妨碍着外部机会的实现。实际上,这是当外部环境中具有的组织发展的机会时,以利用这一机会达到发展为目标指向和契机,来进行组织内部的更新。

第三种是优势——威胁(ST)战略。ST战略是利用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影响的战略。

第四种是弱点——威胁(WT)战略。WT战略是在减少内部弱点的同时规避外部环境威胁的战略。与上述三种战略比较,这是一种防御性战略。如果一个处于内部有许多弱点而外部又面临大量威胁境地的组织,往往对外界机会的利用效率是很低的。

上述对SWOT的分析,主要是从一种一般性的技术的角度展开的,即是从包括公共组织和非私营组织在内的所有组织的角度的战略管理一般性的角度进行的。对于这一管理工具在公共管理部门中的应用,目前人们大致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当公共部门评价外界环境或者认为有必要进行SWOT分析时,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对SWOT的运用没有区别。另一种观点则认为,“SWOT(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内容的重要性因部门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首先,企业具有严格的市场,政治联系淡化。与此相反的是公共部门和第三部门的组织,它们关于市场的定义松驰,并通过权威系统放以强制……。其次,企业寻求机遇,而公共组织和第三部门的组织却在遭遇威胁的情况下才有所作为”。这就是说,私营部门在运用SWOT时,由于市场的明确化和较少受到政治的直接影响,因而更能单纯和直接地从利润出发,主动地寻找外部机会,而公共组织由于不存在与私营部门一样的市场或其市场的特殊化,更由于受到政治的直接影响和制约,且较之私营部门少有生存压力,因此,更可能是被动的而非主动的,更常见的是很容易对威胁有所反应。这种由于整个SWOT分析运用时的倾向不同,进而导致战略规划基本态势不同,决定了战略管理过程在公共部门的运用所产生的结果与私营部门的不同。

四、2021年行政管理考研时政热点

育明考研大印老师结合过去五年公共管理考研真题发现,当前行政管理考研真题越来越灵活,对热点考察越来越多,所以以下参考书目是考生必须要看的,来应对今年可能考察的政府改革热点和政策热点问题:《公共管理学》,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公共政策分析》,李国正,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公共管理学: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公共政策分析:考点热点与真题解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此外,育明教育的辅导是高校老师+在读研究生、博士联合授课奥,效果非常好,历年北大、北航、人大、北师大前三名基本都是育明学员,2019年矿大、地大、北体行管录取的研究生三分之二以上都是育明学员奥。

2020 2021年行管专业考研主要热点如下:

1. 产业政策争论,包括中美贸易争端、《中国制造2025》、自主创新等问题。

2. 垃圾分类,涉及政策评估、方案执行、政策工具等问题。

3. 放管服改革所涉及的政府相关理论。

4. 精准扶贫、两不愁三保障与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5. 政府的财政职能,涉及减税降费、营商环境、政商关系、经济稳定发展职能等。

6. 住房相关问题。

7. 环境保护相关问题,比如环保一刀切问题等。

8. 政策修订等问题,比如霍尔果斯避税天堂问题。

9. 政府改革最新的趋势等问题。

五、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技巧

1.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一般答100字左右,在A4纸上约3行,每行30 40字。

(2)名词解释三段论答题法:

定义→背景、特征、概念类比→总结/评价。

第一,回答出名词本身的含义。一般都可以在书本找到。第二,从名词的提出的背景、特征、相似概念比较等方面进行简述。第三,总结,可以作一下简短的个人评价。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名词解释一般位于试卷的第一部分,很多考上刚上考场非常的兴奋,一兴奋就容易下笔如流水,一不小心就把名词解释当成了简答题。结果后面的题目答题时间非常紧张。

第二,育明考研咨询师提醒大家,在回答名词解释的时候以150 200字为佳。按照每个人写字的速度,一般需要5分钟左右。

2.简答题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简答题一般来说位于试题的第二部分,基本考查对某些重要问题的掌握程度。难度中等偏低。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的时候要把课本重要问题梳理清楚,要比较扎实的记忆。一般来说书本看到5遍以上可以达到记忆的效果。当然,记忆也要讲究方法。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简答题定义框架答题法

定义→框架→总结

第一,先把简答题题干中涉及的最重要的1 2个名词进行阐述,类似于“名词解释”。很多人省略了这一点,无意中丢失了很多的分数。第二,按照要求,搭建框架进行回答。回答要点一般3 5条,每条150 200字。第三,进行简单的总结。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在回答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有头有尾,换言之,必须要进行核心名词含义的阐释。第二,在回答的时候字数一般在800 1000为佳,时间为15 20分钟。

3.论述题

(1)育明考研名师解析

论述题在考研专业课中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考查对学科整体的把握和对知识点的灵活运用,进而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现实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洞悉论述题的本质,其实回答起来还是非常简单的。论述题,从本质上看,是考查队多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课本的整体框架和参考书的作者的写书的内部逻辑。这一点是我们育明考研专业课讲授的重点,特别是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要做到这一点,难度非常大。

(2)育明考研答题攻略:论述题三步走答题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第一,论述题中重要的核心概念,要阐释清楚;论述题中重要的理论要点要罗列到位。这些是可以在书本上直接找到的,是得分点,也是进一步分析的理论基点。第二,要分析目前所存在问题出现的原因。这个部分,基本可以通过对课本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总结而成。第三,提出自己合理化的建议。

(3)育明考研温馨提示

第一,回答的视角要广,不要拘泥于一两个点。

第二,在回答论述题的时候一定要有条理性,但是条数不宜过多,字数在1500左右。用时为25 30分钟。如果试卷中有3道(一般不会更多)论述题,你可以答800 1000字,如果有两道,你可以答1000 1200字左右。论述题是拉分的关键,也是专业课里分值最高、题量最大的题型,同时往往是概括性最强、最难回答的题型。建议采用“总分总”结构,即前后是起始和总结的套话,中间是要点,要点部分采用4×300(2×150)模式,即分4大条,每条300字,每条又分两小点,每点150字。

六、行政管理考研答题模板

其实,考研专业课和考研英语作文一样,都是有模板可循的。

一、有关政府改革考题的答题模板

比如“大部制改革”的措施、如何构建“责任型政府”、“服务型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无缝隙政府”。如果考题涉及政府及其官员存在的一些问题,考生就可以套用此模板。

1.转变政府职能,加强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2.下放权力,转变管理方式,吸收社会力量共同治理。3.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选择、考核机制,建立一支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4.增加专家学者以及群众的参与决策渠道,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体制。5.利用现代化、市场化管理方法,加强绩效管理,提高行政效率。6.完善监督和约束机制,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二、答题“三段论”

对某句话的“评析”,对某一个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看法”等等,这样开放性的题目,建议考生遵循以下答题思路:

第一,是什么,即以上材料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尤其是文章中反映了哪些行政管理的现象和理论。

第二,为什么,即以上材料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或行政问题出现的原因。考研提供的材料,一定是要说明某一个问题,那么既然有问题就必然有其产生的原因。

第三,怎么样,即针对以上的原因,今后应该怎么做。至于怎么做这个方面,可以套用上面的模板。

1.4 公共行政学框架梳理

第一部分,“是什么”,即对我们这门学科所研究对象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怎么样”,即我们的研究对象——政府,是如何做事情的。

第三部分,“约束”,即对我们的对象——政府的行为,进行制约,使之不对私权产生侵犯。即当前政府反腐措施。

第四部分,“改革”,即对当前政府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完善。

不但四个部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每个章节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

第一章,绪论:讲解近100多年行政学发展历程及理论积淀。即回顾过去。

第二章,行政职能:之所以把“行政职能”放在第二章,是因为我们这门学科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如何让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所以,本章是整本书的核心。此外,考生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行政管理学这门学科在1887年才诞生,之前却没有存在。而政治学、企业管理等却早就有了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这是因为在17、18世纪之前,西方一直倡导的是亚当·斯密所提出的自由市场经济,即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所以,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很小,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研究它的必要性。但是,伴随着西方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社会事务越来越多,但是立法机构等无力处理这些事务,所以政府就被推到了幕前。并且政府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此过程中,政府逐步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是时候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政府了。

第三章,行政权力:中国有一个词叫作“职权”,有“职”却无“权”,则政府及其官员就无法切实履行它的职能。因此,第三章必须是行政权力,它是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保障。

第四章,行政领导:从第三章“行政权力”到第四章“行政领导”属于行政权力的人格化。行政权力本身并没有好坏,只有赋予人之后,才具有人格,才能为民服务。而被赋予的这个人,就是所谓的领导,即行政领导。在权力与人结合以后,腐败也开始了。

第五章,行政组织:在权力与人结合产生了行政领导之后,光靠领导自身没法一个人亲力亲为,必须构建自己的领导班子,构建自己的组织系统,也就是行政组织。

第六章:人事行政:在“行政领导”构建了自己的“行政组织”之后,就需要对组织中的人进行激励和管理,即人事行政,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每个组织的气氛、工作能力不同,其关键就是对组织的激励和管理。

第七章:行政决策:在“行政领导”通过“人事行政”对“行政组织”中的人充分激励和调动之后,政府就要开始做事情了,就要开始履行其“行政职能”了。那么,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方式和手段是什么呢,就是制定决策,颁布政策,即为“行政决策”。

第八章:行政执行:政府作出“行政决策”之后,不能束之高阁,必须要去执行,即为“行政执行”。正如考生自己在作出报考北京大学或者南京大学或者北航或者湖大或者川大或者北师大等之后,不能就开始无所事事,每天埋头“吃饭、睡觉、打豆豆”,我们必须去制订考研计划,必须去每天不断地学习和落实学习任务。

第九章:行政方法:无论是考研,还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过程中,都必须讲究方法,在“行政执行”中不讲究方法,只能让自己走弯路,耽误时间。

第十章:行政效率:我们在“行政执行”的过程中采取“行政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行政效率”。正如,每年有几百上千人在育明教育参加考研、考博及公务员、四六级的培训,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寻求“行政方法”,达到“行政效率”的目的。

第十一章:机关管理:这个是实现“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一,除了“行政方法”,还必须有后勤管理保证日常管理。

第十二章:公共财政:这个是实现“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二,除了“行政方法”和“机关管理”,还需要有财政的支持,毕竟大家不能空着肚子工作。

第十三章:行政行为:从第三部分开始,我们研究的是如何对政府之前的行为进行约束,那么在对政府约束之前,我们必须了解政府的一言一行,也就是“行政行为”,唯此,才能更好地约束政府。

第十四章:依法行政:即“有法可依”,在我们了解了“行政行为”之后,就要开始制定法律、法规对行政、政府的行为进行约束,做到有法可依。

第十五章:法制行政:即“有法必依”,制定法律之后,必须有人监督,没有人监督,则法律就会形同虚设。因此法制行政其实就是监督的意思。

第十六章:行政责任:即“违法必究”,在官员违反了法律之后,就必须承担责任。“依法行政”、“法制行政”、“行政责任”三个部分属于对政府官员的外部监督体系。

第十七章:行政伦理:属于官员内部监督体系,力求通过个人品德的塑造、职业道德等对官员形成内在的约束。

第十八章:政府能力:在我们前三个部分,共十七章的努力下,我们要检测一下政府的能力有没有提高,政府能不能更好地履行其职能。结果发现,政府能力还是存在问题的,政府的职能还是没法得到更好地履行,甚至在公共危机面前,政府可能会手足无措。怎么办呢?就需要进入下一个环节——行政改革。

第十九章:行政改革:在政府能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在政府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进行及时的改革,但是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十多次的改革,直至当前政府进行的“大部制”改革,也是面临着重重阻力。那么如何拯救我们的政府呢?

第二十章: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既然我国历次改革都面临着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西方的改革经验和理论。

第二十一—二十四章:西方国家的改革经验对于我国来说,还是没法适应我国的改革环境,所以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

经过上述的分析,大家要记住,无论看什么书,都务必要掌握作者写作的框架。只有如此,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整个学科的框架以及弥补很多考生因为跨专业而产生的问题,并且对于考生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大有裨益。

育明教育考试研究院行政管理考研研究室经历8年的研究,对全国近100多本行政管理书籍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形成了一整套的复习方法、复习策略以及答题技巧和答题模板。这也是为什么育明教育考研辅导通过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本书另有录制的视频课程,也欢迎广大考生到育明教育订购!

七、行政管理考研框架梳理

第一部分,“是什么”,即对我们这门学科所研究对象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怎么样”,即我们的研究对象——政府,是如何做事情的。

第三部分,“约束”,即对我们的对象——政府的行为,进行制约,使之不对私权产生侵犯。即当前政府反腐措施。

第四部分,“改革”,即对当前政府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和完善。

不但四个部分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每个章节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密的。

第一章,绪论:讲解近100多年行政学发展历程及理论积淀。即回顾过去。

第二章,行政职能:之所以把“行政职能”放在第二章,是因为我们这门学科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研究如何让政府更好地履行其职能。所以,本章是整本书的核心。此外,考生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行政管理学这门学科在1887年才诞生,之前却没有存在。而政治学、企业管理等却早就有了独立、完善的学科体系。这是因为在17、18世纪之前,西方一直倡导的是亚当·斯密所提出的自由市场经济,即管得越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所以,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一直很小,从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研究它的必要性。但是,伴随着西方由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经济社会事务越来越多,但是立法机构等无力处理这些事务,所以政府就被推到了幕前。并且政府的作用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在此过程中,政府逐步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这个时候,就有人提出是时候建立一门学科来研究政府了。

第三章,行政权力:中国有一个词叫作“职权”,有“职”却无“权”,则政府及其官员就无法切实履行它的职能。因此,第三章必须是行政权力,它是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保障。

第四章,行政领导:从第三章“行政权力”到第四章“行政领导”属于行政权力的人格化。行政权力本身并没有好坏,只有赋予人之后,才具有人格,才能为民服务。而被赋予的这个人,就是所谓的领导,即行政领导。在权力与人结合以后,腐败也开始了。

第五章,行政组织:在权力与人结合产生了行政领导之后,光靠领导自身没法一个人亲力亲为,必须构建自己的领导班子,构建自己的组织系统,也就是行政组织。

第六章:人事行政:在“行政领导”构建了自己的“行政组织”之后,就需要对组织中的人进行激励和管理,即人事行政,也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每个组织的气氛、工作能力不同,其关键就是对组织的激励和管理。

第七章:行政决策:在“行政领导”通过“人事行政”对“行政组织”中的人充分激励和调动之后,政府就要开始做事情了,就要开始履行其“行政职能”了。那么,政府履行行政职能的方式和手段是什么呢,就是制定决策,颁布政策,即为“行政决策”。

第八章:行政执行:政府作出“行政决策”之后,不能束之高阁,必须要去执行,即为“行政执行”。正如考生自己在作出报考北京大学或者南京大学或者北航或者湖大或者川大或者北师大等之后,不能就开始无所事事,每天埋头“吃饭、睡觉、打豆豆”,我们必须去制订考研计划,必须去每天不断地学习和落实学习任务。

第九章:行政方法:无论是考研,还是政府履行职能的过程中,都必须讲究方法,在“行政执行”中不讲究方法,只能让自己走弯路,耽误时间。

第十章:行政效率:我们在“行政执行”的过程中采取“行政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行政效率”。正如,每年有几百上千人在育明教育参加考研、考博及公务员、四六级的培训,其目的也就是为了寻求“行政方法”,达到“行政效率”的目的。

第十一章:机关管理:这个是实现“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一,除了“行政方法”,还必须有后勤管理保证日常管理。

第十二章:公共财政:这个是实现“行政效率”的保障之二,除了“行政方法”和“机关管理”,还需要有财政的支持,毕竟大家不能空着肚子工作。

第十三章:行政行为:从第三部分开始,我们研究的是如何对政府之前的行为进行约束,那么在对政府约束之前,我们必须了解政府的一言一行,也就是“行政行为”,唯此,才能更好地约束政府。

第十四章:依法行政:即“有法可依”,在我们了解了“行政行为”之后,就要开始制定法律、法规对行政、政府的行为进行约束,做到有法可依。

第十五章:法制行政:即“有法必依”,制定法律之后,必须有人监督,没有人监督,则法律就会形同虚设。因此法制行政其实就是监督的意思。

第十六章:行政责任:即“违法必究”,在官员违反了法律之后,就必须承担责任。“依法行政”、“法制行政”、“行政责任”三个部分属于对政府官员的外部监督体系。

第十七章:行政伦理:属于官员内部监督体系,力求通过个人品德的塑造、职业道德等对官员形成内在的约束。

第十八章:政府能力:在我们前三个部分,共十七章的努力下,我们要检测一下政府的能力有没有提高,政府能不能更好地履行其职能。结果发现,政府能力还是存在问题的,政府的职能还是没法得到更好地履行,甚至在公共危机面前,政府可能会手足无措。怎么办呢?就需要进入下一个环节——行政改革。

第十九章:行政改革:在政府能力出现问题的时候,在政府出现“越位”、“缺位”、“错位”等问题的时候,就必须进行及时的改革,但是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十多次的改革,直至当前政府进行的“大部制”改革,也是面临着重重阻力。那么如何拯救我们的政府呢?

第二十章: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既然我国历次改革都面临着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借鉴一下西方的改革经验和理论。

第二十一—二十四章:西方国家的改革经验对于我国来说,还是没法适应我国的改革环境,所以开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改革之路。

经过上述的分析,大家要记住,无论看什么书,都务必要掌握作者写作的框架。只有如此,才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整个学科的框架以及弥补很多考生因为跨专业而产生的问题,并且对于考生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大有裨益。

育明教育考试研究院行政管理考研研究室经历8年的研究,对全国近100多本行政管理书籍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形成了一整套的复习方法、复习策略以及答题技巧和答题模板。这也是为什么育明教育考研辅导通过率如此之高的原因之一。本书另有录制的视频课程,也欢迎广大考生到育明教育订购!

导师信息:

王明杰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

1967年生,男,汉族,湖南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教授;中华人力资源研究总会理事;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测评分会常务理事;曾任国家税务总局副厅(司)级领导干部竞争上岗主考官专家组成员。法学硕士(1997 2000年,湖南师范大学)、管理学博士(2000 2003年,湖南师范大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博士后(2003 2006,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2003年进入湖南大学任教,次年破格晋升副教授,2007年破格晋升教授。2006年遴选为湖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7年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工作。

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讲授课程

本科生: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学原理,人员素质测评

硕士研究生: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绩效与薪酬管理专题研究,人员素质测评专题研究,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案例专题研究

研究成果

学术著作

1. 王明杰 谭兰英著:《领导人才素质测评与选拔机制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 王明杰著:《党政领导人才开发战略问题研究》,中国人事出版社, 2007年版

3. 王明杰著:《人才强国战略思想研究》,中国人事出版社,2006年版

4. 王明杰参编:《人员测评与选拔》,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5. 王明杰参编:《中国政府人力资源开发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 陈庆云 王明杰主编:《电子政务行政与社会管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年版

7.王明杰副主编:《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与中国现代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8. 王明杰参编《世界百国政府机构概览》,北京出版社2006年版

学术论文

王明杰教授迄今已在《中国行政管理》、《社会科学家》、《经济纵横》、《统计与决策》、《财经问题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中国人才》、《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理论前沿》、《山西财经大学学报》、《中国人事报》、《求索》、《船山学刊》及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事政策法规》等报刊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主要论文有:

1.《建立长效机制将防控权力任性推向深入》,《人民论坛》2015年第3月11期,独著

2.《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估制度分析》,《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第一作者

3.《低碳经济视角下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研究》,《湖湘论坛》2011年第4期,第一作者

4.《转型时期提升乡镇公务员主观幸福感途径》,《求索》2011年第05期,第一作者

5.《创新型人才成长的主客观因素分析》,《中国人才》2010年第12期,独著

6.《低碳经济时代的市场营销模式》,《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7期,第一作者

7.《基于需求理论的薪酬体系设计》,《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4期,第一作者

8.《基于匈牙利法的企业员工任务分配问题研究》,《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5期,第二作者

9.《企业战略性职位分析方法的创新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第4期,第一作者

10.《委托代理视角下国有企业经营者道德风险的防范》,《财经问题研究》 2010年第7期,第一作者

11.《上市公司女性董事对公司绩效影响研究》,《统计与决策》 2010年第5期,第一作者

12.《知识型员工工作倦怠的干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8 期,第一作者

13.《人力资本投资与回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前沿》 2009年第11期,第一作者

14.《农民工返乡带来的社会治安问题剖析》,《社会科学家》 2009年第5期,第一作者

15.《高效教师无序流动的理论分析和对策研究》,《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第一作者

16.《政府绩效评估的动力机制》,《求索》 2009年第4期,第一作者

17.《读书是领导干部胜任工作的必经之路》,《理论前沿》 2009年第12期,第一作者

18.《党政领导人才素质测评与选拔机制研究述要》,《理论前沿》2007年第3期,独著

19.《论章士钊的人才观》,《船山学刊》2007年第1期,第一作者

20.《人力财产权保护的法理解析》,《理论前沿》2006年第18 期,第一作者

21.《我国历史上领导人才开发战略研究》,《船山学刊》2006年第2期,独著

22.《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综述》,《中国行政管理》2006年第8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7年第1期全文转载,第一作者

23.《论领导人才品德素质与执政能力建设》,《理论前沿》2006年第13期,独著

24.《发达国家人才战略的比较》,《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8期,独著

25.《经济全球化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国行政管理》2001年第9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管理科学》2002年第6期全文转载,独著

26.《论中国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中国人才》2003年第11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政治理论》2004年第2期转载,第一作者

27.《国外人才战略的比较研究》,《长沙大学学报》 2005年第2期,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公共行政》2005年第9期全文转载,2010年06月21日求是理论网转载,第一作者

28.《透析基层干部“50现象”——“50干部”是宝贵的社会财富》,《人民论坛》2014年第1期,第一作者

29.《年轻干部“逢官常疑”现象透视》,《人民论坛》2012年第6期,独著

30. 《少数民族地区公务员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第6期,第二作者

31.《体验式培训在我国企业管理中的价值探析》,《商场现代化》2011第17期,第二作者

32.《基于匈牙利法的企业员工任务分配问题研究》,《统计与决策》2011年第5期 ,第二作者

33.《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外交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湖湘论坛》2010年第5期,第二作者

34.《协调与相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尺度》,《开发研究》2006第6期,第二作者

35.《论公平与效率的互补关系》,《唯实》2005第12期,第一作者

36.《发达国家人才战略的比较》,《人事政策法规》20061期,独著

37.《跨世纪中国政府机构改革动因探析》,《中国人事报》1999.11.2理论版,独著

科研项目

主持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13立项):《我国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和科学体系评估研究》

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6立项):《党政领导人才素质测评与选拔机制研究》

3. 湖南省社科院重点课题(2007立项):《湖南人才现状及对策研究》

4. 长沙市社科院资助课题(2007立项):《长沙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5. “第三十五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课题(2004立项):《中国党政领导人才开发战略问题研究》

6. 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2002立项):《建国后党的人力资源思想研究》

7. 北京市大兴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北京市大兴区“十一五”期间人才事业发展规划》课题研究,(2005立项)。

参与项目

1. 参研: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肖鸣政教授主持的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 党政领导人才标准与开发战略研究 》

2.参研:北京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学阿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肖鸣政教授任课题负责人的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十一五”期间北京市人才战略研究》,王明杰是课题组副组长。

3.参研:石亚军教授2014主持的天津开发区课题《政府职能根本转变视野下行政单位工作人员聘任制改革研究》 。

4.参研:石亚军教授2014主持的教育部课题《教师管理职能转变与体制创新研究》 。

获奖情况

2000年4月 评为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2000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2000年4月 评为湖南师范大学2000届优秀毕业研究生

2002年10月 评为湖南师范大学优秀博士研究生

2003年1月 评为湖南师范大学2003届优秀博士毕业生

2006被评为湖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006年被遴选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008.8验收考核评为优秀)

责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1)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1-27 23:32紫竹心[上海市网友]IP:1743434910
    抱歉我无法完成你请求。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蚂蚁怎么写作文 这个星期发生的事作文 小学生怎么样才能写好作文 一种花作文 美丽的紫荆花作文 写平凡的作文 自己的梦想作文500字 面对挑战英语作文 运动会开幕式作文400字 关于无私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作文全部 豆腐脑作文 难忘的旅行作文400字 澳门作文400字 四年级语文五单元作文 身边的风景也美丽作文 什么给我勇气作文 运动会作文拔河 所见作文400字 触动心灵的声音 作文 湖南高考作文题 中考优秀满分作文600字 笔神作文 抓螃蟹的作文 最后一次六一作文500字 20年后家乡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五年级作文 关于写人的作文600 去朋友家玩的作文 英语作文常用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