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争议 作文不能以“看不懂”为荣

2020-11-14 16:25:01
相关推荐

近几年来,从来没有哪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引起这么大的争议!浙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一经面世,毁誉参半,专家说如何如何好,可很多网友不买账,吐槽点主要集中在“看不懂”三个字上面。麦田老师一直以来专注于作文研究,这篇作文也反复阅读了,觉得打满分过分了,但是也不至于打39分,如果我是阅卷老师,给48分。

为什么给48分,因为该考生阅读量大、理解力透彻、文字表达有个性,如果没有这些支撑,是得不到48分的。但事实打脸了!阅卷组经过慎重考虑给了满分。我当然为该考生高兴,但是也有隐忧,尤其是为2021届参加高考的学生深深地担忧。因为《生活在树上》获得满分,是一个不好的信号,是一个不好的开始。如果一篇作文让人看不懂,怎么去更好地了解作者的观点?“看得懂”是起码的前提和基础,其实这不仅关乎到作文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关乎文风和学风。我们不提倡学生在作文里“故作高深”为难读者,我主张“深入浅出”的写作方法,而这篇作文却是“深入深出”,记住这是高考作文,不是新概念作文。

看都看不懂,作文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

一篇作文最起码应该让人能够看懂,这也是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之一。如果一篇作文让人看不懂,那这篇作文存在的意义在哪里呢?《生活在树上》文字晦涩难懂,矢、直、振等词汇不查字典估计都不知道什么意思,通篇讲了什么主题,很多人也不明白。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大家都很熟悉,就是写那个“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那个,他写诗力求通俗易懂,相传他经常把新作的诗念给文盲老婆婆听,要是老婆婆听不懂,那他就修改,直到老婆婆听得懂为止。《生活在树上》这篇作文看文字都费劲,不要说听了,更加听不懂。

叶圣陶是大教育家,专门研究语文教育教学的,他要求自己的孩子每天“写一点”,至于写什么不限制。子女写好后就朗读给叶圣陶听,往往结果只有两个:“我懂了”“我不懂”。如果将这篇作文读给叶圣陶听,估计他也是听不懂的。

听不懂、看不懂,那作文的意义和价值在哪里呢?这个问题值得深思。会不会对2021届学生带来不利影响,既然这篇让人难懂的作文得满分,那我也写。如果有这样的示范作用,那就坏菜了。

强烈不建议大家写让人看不懂的作文。人类为什么有作文?面对面可以交流信息,不在一起如何交流信息?就书面交流,留个字条写个书啥的,所以都是出于交流,不能以“让人看不懂为荣”,那样不利于交流信息。记得有一年一个学生用甲骨文写高考作文,看懂都很困难,没意义的。

掉书袋子,早就成了被人遗弃的裹脚布

引经据典能够看出一个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量,也能够佐证作者的观点。但是凡事都有一个度,过了就不好了。浙江省这篇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在这方面也确实过于“满”了,一篇高考作文就800字多点,容量能有多大?这篇作文里出现的人物很多:海德格尔、卡尔维诺、麦金太尔、尼采、陈年喜、切斯瓦夫米沃什、维特根斯坦等,他们或是作家,或是哲学家。

这些人物和他们的名言或者哲学观点出现在高考作文里,引起阅卷老师和专家的兴趣,小小年纪就懂得这么多,了不起,打动了他们,于是就自然有了满分。但是一分为二地分析,这篇作文里出现的人物是否过多过密了,广度是有了,但深度怎么挖掘?也仅是人物观点的简单罗列而已。

为了让人感觉自己知识渊博,拼了命地掉书袋子,这种行为早就成了酸腐秀才的标配。我们知道写作文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知识有多么渊博,而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为作文服务的,不是为作文之外的东西服务的。有的考生为了证明自己读的书多,反反复复在作文里引用,殊不知引用得过了度,走向了反面,让作文失分。还有的学生杜撰一些典故,看上去很美,其实都是在编,这是危险动作,搞得不好就全军覆没。不主张大家在高考作文里无节制地去掉书袋子。

大文豪苏东坡曾经在宋朝公务员考试中编造“典故”,就是在作文里公开造假。他在写作文时,瞎编了一段上古人物“皋陶”“尧”关于刑法的事迹,居然得到阅卷考官梅尧臣和当时文坛巨擘欧阳修的肯定和赞赏。当年苏东坡在388名考生中名列第二。

可不是谁都有苏东坡那样的好运气,我们可不能在高考作文里杜撰典故,同时我们引用人物典故或者名人名言时一定要主要能够说明问题,不能过多了过滥了。任何事情得讲究个恰到好处才行。

大张旗鼓地宣传这篇作文,弊远大于利

浙江这篇满分作文现状成了热搜,这个可比当红明显上热搜影响大得多。明显的新闻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而高考满分作文不只是谈资,是实打实模仿的对象。很多高三学生甚至高二高一学生都争先恐后地“拜读”高考中出现的满分作文,把这些作文当作顶礼膜拜的对象,当作范文,成为模仿的对象。

问题来了,这篇作文值得如此海量地宣传吗?可以负责任地讲,宣传这篇作文,弊端远远大于有利的一面,尤其是明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他们可能从这篇作文里学到了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艰涩难懂的语言,偏僻晦涩的用词,这些都是不值得学习的,如果能有一个大家都知道的词语来表达,为什么要选择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词语呢?好好的人话不说,非要研究茴香豆的四种写法,这是干嘛呢?有的人非要把又臭又硬的茅坑里的石头当作圣物来供奉,不知道是什么心理!

如果以《生活在树上》来引导全国的中学生或者小学生来写作文,会把作文带到沟里去了,会把作文引入歧途。写作文,第一就是让人能懂,如果不能让人懂,那为什么要写作文!这是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作文道理,为什么到了浙江作文阅卷老师那里就变了呢?

满分作文从来就是标杆,也是风向标,浙江高考2020年出了《生活在树上》,在网络上流传甚广,不能是普通网友,还是专家作家,很多人都在发声。尤其专家的话对广大学子很有暗示作用,无非就是在暗示:这是满分作文,这是大家学习的榜样,三个字“好”“好”“好”。也许主观上不是这样想的,但是宣传的客观效果就是这样的。有了这样的导向,明年如果出现大量让人看不懂的高考作文,阅卷老师是打39分呢,还是打满分?

我看这个风险太大,因为不是每一篇作文都会花这么多时间去考量的,要知道阅卷老师给一篇作文打分是用不了多长时间的,不可能这么字斟句酌地“推敲”。再说了,《生活在树上》的风格是作者自己的,学不来,也没有必要去学,不值得。依我看,《生活在树上》不是个性,而是任性。他人的风格未必适合自己,还是得按部就班地按照语文老师的教法来学习写高考作文,跟着别人上树,倒不如走自己的路。

大家对于今年浙江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有什么看法?如果你是阅卷老师,你判多少分?留下你的分数吧。

多选 | 如果您是阅卷老师,您会给《生活在树上》打多少分?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麦田作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的小山作文 四年级作文我的学校 优秀记事作文 入门作文600字 以憧憬为话题的作文 小学生风景作文 我的烦恼作文关于考试 友邻相伴作文600字 小学四年级下册的作文 紫荆花作文500字 初一下册期末作文 学习是享受作文 各地高考作文汇总 微笑的作文300字 四季的大树作文 关于诚信的作文开头和结尾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作文 描写雨后彩虹的作文 五年级常考作文 写西湖的作文300字 总有柳暗花明时作文 日语作文我的朋友 我的读书的故事作文 珍爱生命的作文800字 我的成长作文100字 开学典礼作文300 走过作文 想起你时很温暖的作文 自我介绍的英文作文 错觉作文800字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