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争议 考试院回应:尊重个性化表达

2020-11-15 20:55:01
相关推荐

文 | 朗朗育儿日记(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每一年的高考,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除了各省文理科状元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为人所津津乐道之外,高考的作文题目与满分作文也是人们为之关心的,尤其是高考的满分作文,一经出炉就被奉为神作,争相传阅。

而今年高考有一篇满分作文,不同于以往高考的满分之作,光环加身,被人歌颂与赞扬,而是饱受网友质疑,陷入了舆论风波,一时之间人们评头论足,议论纷纷。

一、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引争议

今年高考浙江考生有一篇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除了题目之外,文章内容一般人根本就看不懂,如此晦涩难懂的文章被评为满分,引起了网友的质疑,而浙江考试院回应道:评卷程序没有问题。

这篇文章,第一位阅卷老师给出了39的评分,后两位老师同样给出了55的分数,由于分数相差过多16的差距,因此无法取平均分对其打分,因此将此文提交了阅卷组,便给出了满分的打分。按照阅卷的评分规则,分别由不同的老师打分,无法取得平均分的情况,再提交阅卷组讨论无可厚非,程序上确实没有问题,流程就是如此。

但是此文行文老道沉练,艰涩难懂,都是难懂词汇与冷门典故的堆积,没有一定的文学功底与内涵式难以读懂,其文章的书写抬高了门槛,将大部分人拒之门外。

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表示,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得高分,是基于对个性化表达的尊重。

对于大众的质疑,没有给出具有量化的评分标准,一句“对个性化表达的尊重”是无法服众的,个人性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无迹可寻,而高考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对于评分有着自己量化的标准。

对于评分,关于作文,文章的标题、内容、语言、风格、立意等等,其优劣都是评分的标准,而满分作作为标杆,定然会被后来的学弟学弟学妹所模范,而这种晦涩难懂,辞藻典故堆积的文章作为范文,似乎不妥。

二、可读性强,具有共鸣的文章才是好文

文章具有可读性。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情感、体验的输出,文章的输出,首先要具有准确性与可读性,一篇文章首先最基础的就是要让人看得懂,如果连文章都无法看懂,其他的一起就无从谈起。

文章必须是深入群众的,脱离群众晦涩难懂的文章是干枯,没有生命力的,一篇靠华丽辞藻堆砌起来的文字,故意抬高阅读门槛,故弄高深的文章是枯燥毫无美感可言的。

文章要深入人心。一篇好的文章,在让人读懂,觉得文章有美感之外,还要深入人心,让人感同身受,引起共鸣,这样子的文章说出了所以然,还提出了解决方案,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如果一篇文章读都读不懂,只会让人抗拒、厌恶,更不用说读之为之感动,深受启发,让心灵有所享受了。

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经世致用深入浅出

如何写好一篇文章呢?文章必须要带有自己的思想与灵魂,而对于一个人思想的培养,最好的方式就是多读书,读好书,读书破万卷,下笔才能有神,除此之外还要多去外面走走,行万里路见不同的风景,遇见不同的人。

艺术来源于生活,一个人在生活中多出去见识,可以积累生活经验,在读书之时,读他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这些都可以沉淀思想,作为生活的经历,故事的素材,在写文之中铺展开来。

写文一定是真实情感的体现,有话说而说,而不是寻找一些华丽的辞藻以及少见的典故,加以堆积,以此提高逼格,抬升阅读门槛,真正的文章都是广为流传,供人阅读的,而不是高深莫测,只能束之高阁。

因此写文一定重在平时积累,多阅读,用心体验生活,做到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语言来描述,写出经世致用的文章。

对于高考评分的规则,也是需要细化、量化,而不是以“对个性化表达的尊重”一言以蔽之,如此不仅难以服众,更是有失公平。

(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里是朗朗育儿日记,在这里你能发现最实用、最有意义的育儿知识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分享给更多的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带小标题的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开头 写情的作文 手机的危害作文 参观博物馆的作文 关于医生的作文 关于爱好的作文 科学作文400字 风雨作文600字 10000字作文 那一瞬间作文 放屁作文 海边游玩作文 游览作文300字 一件事作文600字 春天的风景作文 作文照片里的故事 美好的事物作文 收获作文800字 劳动体验作文 立德树人作文 困难作文600字 凤凰古城作文 作文我的老师500字 跳长绳作文 高考作文万能 游记类作文 国庆游作文 作文大全450字 桥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