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高考作文题:语文新趋势之传统文化中的称谓

2020-11-14 20:15:02
相关推荐

上面是今年高考语文的作文话题,今天高考的语文作文题毫不意外地包括两个话题:传统文化和当下疫情热点。热点年年有变,而传统文化是近年来语文变革的趋势。 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高考作文。。。传统文化知识无处不在,这就要求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知识有一定的积累。

今天给大家整理的是古代的称谓与讲究,这些文化常识对于诗词鉴赏、文言文的解读,作文话题的解读都将大有裨益。 建议收藏。

一、古代称谓

(一)姓氏、名、字、号

1.姓氏上古有姓有氏,姓是一种族号, 氏是姓的分支。秦以后,姓与氏合而为一,从汉代起就统称为姓了。上古时,贵族有姓氏,一般平民无姓亦无氏;贵族中妇人称姓,男子称氏;姓是用来“别婚姻”的,氏是用来“明贵贱”的。

2名人与人之间相区 别的符号。在古代社会,婴儿出生几个月后一.般由父亲取名。名-般用作自称、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平辈之间,只有在很熟悉的情况下才相互称名。直呼其名,常被认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3.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二十岁、女十五岁)取字。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因此又叫“表字”,所以字和名是有关联的: ①名和字词义相近或字是对名的进一步阐述,如屈原名平,字原,“原”是宽阔平坦的意思: ②名和字意思相反,如韩韩愈,名愈,字退之。下级对上级,兜辈对长型,后人对前人,可尊称其字,以表示敬重:平果之向可以彼此称字,表示礼貌。古代名和字连起夹称呼,也是为了表示尊敬。

(2017.全国I卷)以字行,是指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某人的字得以通行使用,他的名反而不常用。(V)

( 2015●全国卷)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起的。(V)

4 号又叫别号、表号。号有自取的,也有别人给取的,如:苏轼号“东坡居士”,李白号“青莲居士”。有的人有多个别号,如:欧阳修自号“六一居士”, 又号“醉翁”;白居易号 “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 对人称号也是一种尊敬。

(二)年号、谥号、庙号、尊号、爵号

1.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表示年份), 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一般要改变年号,叫作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 多则十几个。 明清两朝,一般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 如清高宗的年号是乾隆,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2谥号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的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帝王的谥号一般由 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则由朝廷赐予。谥号一般分为三类:

①美谥: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等。

②平谥:怀、悼、哀、闵、思殇等。

③恶谥:厉、灵、炀等。

( 2015.全国I卷)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V)

庙号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立的名号。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开国皇帝一般称为“太祖”或“高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刘邦的庙号为“太祖”,自此“太祖”便成为开国皇帝惯用的庙号。庙号并不唯一,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

(2015.全国I卷)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V)

4尊号尊崇帝、后或其先王及宗庙等的称号。别名“徽号”。尊号一般认为起于唐代。皇帝和皇后往往在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多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

⑤爵号即爵位,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以后各封建王朝都有封爵制度。如宋代寇准封莱国公,清代曾国藩封一等毅勇侯,左宗棠封二等恪靖侯。各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如汉初刘邦既封皇子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为王。

(三)人称姓名

1直称姓名(或名)

(1 )用于自称。例如: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指南录后序》)

(2)用于所厌恶、所轻视的人。例如:

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指南录后序》 兵部侍郎吕师孟与文天祥有宿怨,他此时已投降元军。贾余庆与文天祥一同去元军军营,他却暗中与元军商议投降,并唆使元军扣押文天祥。

(3 )用于介绍,为人作传。例如: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柳敬亭传》) 这是黄宗羲为柳敬亭作传时对他的称谓。

(4)尊者对卑者称名。例如:

求! 尔何如?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这是孔子直呼弟子冉有的名。

(5 )在尊者面前,卑者互称用名。例如:

夫子何哂由也? (《子路、 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这是曾皙在孔子面前对子路的称呼。

2称字、号、谥号、斋名

这种情况是称呼者出于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

( 1 )称字。例如: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送东阳马生序》)“君则”是马生的字。

(2 )称号。例如: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蓼洲”是周顺昌的号。

(3 )称谥号。例如:

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左忠毅公逸事》)“忠毅”是左光斗的谥号。

(4)称斋名。例如:

后人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称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斋名,“饮冰室”是梁启超的书房名。

3称官名、爵名

( 1 )称官名。例如:

后人称杜甫为“杜工部”,称韩愈为“韩吏部”。杜甫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职,韩愈晚年官至吏部侍郎。

(2 )称爵名。例如:

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柳敬亭传》 “宁南”是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

4称籍贯

例如: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谭嗣同传》 康有为是广州府南海县人,用“南海”代指康有为。

5称郡望

例如:唐代诗人韩愈系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南)人,自谓郡望昌黎,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6兼称

指同时称呼几个称谓,可以兼称官职、字和姓,也可以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例如:

“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 长乐王回深父, 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籍贯 姓 名 字 籍贯 姓 名 字名 名 字 名 字

(《游褒禅山记》) 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称与作者的关系,再称名和字。

7.唐代还有种特殊称呼,即以曾祖兄弟的长幼排行来称呼

在姓氏后加上行第(或再加名号、官爵)。

8特殊称谓

(1)职业+人名。例如: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庖丁解牛》庖丁,厨

(2)姓+之+人名。

例如: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3)封地 +人名。例如:

卫国人,姬姓公孙氏,又称卫鞅、公孙鞅。因获封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又称商鞅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人生旅途作文 走亲戚的作文 三年级上册作文300字 有关艺术的作文 爱国主题作文 新年作文600字 开学作文400字 迎新年作文 日记作文300字 春节的作文400 校园一角 作文 九年级英语作文 小学生作文300字 三年级优秀作文 时间作文 三年级300字作文 九年级作文 成功的作文 科技作文 50字作文 作文四百字 高一作文优秀范文800字 开学第一天作文500字 新年愿望作文300字 温暖的记忆作文600字 最美的时光作文600字 少年风采作文600字 我的愿望作文400字 中考满分作文500 新年习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