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三招战胜拖延症 她用6个月写了一本书 18万字文章 备考了MPA

2020-11-15 03:15:01
相关推荐

文丨淡淡翠

你有拖延症吗?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处于“假忙碌”状态:感觉每天都有好多事要做,却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决不动手。

以至于熬夜、焦虑,几乎成了家常便饭。

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行动力》。

说起来也是有缘,第一次认识作者是在一个写作群里,看到她的文章被当做范文传阅,心中很是佩服。

后来,越接近越发现,原来平时低调恬静的她,竟然如此厉害:当过记者、出了两本书、参与了两部著作的翻译,还是多家平台的签约作者……

为什么都是24小时,她每天却可以完成这么多事情?

为什么都是上班族,她的业余时间就如此丰富多彩?

为什么身兼数职,还能留出给自己放松、旅行的时间?

为什么看起来很难的事情,到了她那儿就完成得又快又好,显得超级简单?

带着这些疑问,我打开了这本《行动力》,终于发现了战胜拖延症的秘密。

1

计划是行动的前提

在书中,作者讲了自己大学时的故事。

大学时,她的舍友小艳每天看起来特别忙,总是在熄灯后才去洗衣服,或者做其他没完成的事儿。

而与之相反的是,作者总是早早就完成了任务,几乎不会超过11点睡觉。

后来,经过观察,作者发现了小艳与自己的区别:

小艳做事比较拖拖拉拉,所以导致每天的事情都忙不完;而作者却是个极其有时间观念的人,她清晰地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事,每件事的轻重缓急,以及事情要达到怎样的效果。

对此,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总结:

“有的时候不是没时间做某件事,而是你压根没有为某件事安排时间。

你的生活和你的时间,其实是你选择的结果。你要学会做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被事情牵着鼻子走。”

看到这里,我恍然大悟。

是啊,为什么总是感觉自己时间不够用呢?其实正是因为做事情不能集中精力,总是想着“先玩会儿手机再做吧”,结果一刷手机就是一个小时;总是想着晚点再开始吧,结果却被突来的事情打乱了计划……

最终,陷入“焦虑—熬夜—焦虑”的恶性循环。

那么,如何才能摆脱这种忙乱无序的状态呢?作者在书中给出了一个简单易操作的方法——提前做计划。

简单来说,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就写好第二天的待办事项。

想到什么写什么,再根据重要性排序,并根据自己的时间和事情的难易程度做取舍。

然后把计划本放在自己很容易看到的地方,每完成一件,就划掉一件,真正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只有我们提前做好计划,才能对每一天要做的事情都了然于胸,也才能更好的把握时间,不至于东忙一头西忙一头,最后啥事也没做成。

2

生活也需要“断舍离”

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都在享受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在承受信息超载带来的痛苦。

比如,工作全靠微信群发通知、学校老师布置作业也要发群、手机浏览器每天的新闻推送、电话、短信、一会儿不看就99+的微信消息……

这样被信息包围、没有片刻自由的感觉,相信很多人都和我一样,深受其扰。

于是,很多毅力不够强的人在信息的洪流中迷失自我,每天浪费大量时间在处理信息上,导致做事效率一降再降,事情一拖再拖。

当然,也有本身因逃避压力、追求完美才拖延做事的人,刚好利用了这个做借口,安慰自己:“不是我不想完成,是需要处理的消息太多。”

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作者在书中,讲了自己小学时的一次经历。

小学四年级的暑假,因为贪玩、拖延症,直到开学前一天,她都还没有完成作业。

为了免除责罚,她不得不打着手电筒趴在被窝里写作业,直到凌晨一点被妈妈发现。

这件事带来的焦虑、压力、担心和后怕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之后,她总是先完成作业再去看电视玩游戏。

尤其是寒假作业,她只用了一周就完成了,剩下的时间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完全没有任何压力。

享受到了提前完成任务的快乐,从此之后,她就彻底告别了“拖延症”,成为一个凡事都提前做完的人。

那么,有没有什么简单可行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战胜拖延症呢?

作者在书中给出了这样几个办法:

设置deadline、10分钟法则

给自己设置一个必须完成的时间点,通过这种紧迫感倒逼自己完成任务。

同时,可以利用“10分钟法则”来加强力度,即告诉自己:先专心致志做十分钟,只做十分钟。

然后设置一个十分钟的闹钟,接着专注地投入到要做的事情中。

万事开头难,当你扛过了第一个十分钟,后面的两个三个甚至N个十分钟,就简单多了。

隔离干扰环境、让行动力强的人监督你

对于重度拖延症来说,光是前面的两个方法可能不足以保证计划的完成。因此,作者又给出了这样两个方法:隔离干扰环境、让行动力强的人监督你。

什么意思呢?

就像咱们上面写到的,QQ、微信信息爆炸,会严重影响一个人的专注力,自制力好的人还好说,自制力差的人很容易受到它们的干扰。

那么如果实在控制不住自己,不妨把手机设置为静音,扔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越远越好,然后在自己计划的时间段内,专心致志地去做事。

为了保证效果,可以找一个执行力特别强的人监督自己。因为,被人监督的时候,人的积极性会更高一些,不管是为了面子,还是因为其他。

3

找到你的“效率高峰期”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就想问了: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人不就成机器吗?而且,你怎么能保证自己一直这么精力充沛呢?

事实上,没有人可以一年365天每一天都高效运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疲惫期,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在疲惫时好好休息,同时呢,也要学会把握自己的节奏,在保证做事效率的同时,还能做到劳逸结合、游刃有余。

就像作者一样,上班的同时,还能靠兼职获得收入。当别人都以为她的生活十分枯燥忙碌的时候,她却坚持健身,还给自己留出了旅行的时间,去过6个国家,17个省份。

仅仅在2016年下半年6个月的时间里,她就写了一本书、写了18万字的文章、备考了MPA(公共管理硕士),还去台湾自由行了7天……

是她时间比我们多吗?还是她具有分分钟做完工作的超能力?

都不是。

而是因为她在做好计划绝不拖延的情况下,还找到了自己的“效率高峰期”。

就像她在书中写下的这句话:“真正的时间管理不是要在24小时内尽可能填补更多的东西,而是要高效地运用时间。”

如果某天你实在太累,就不要勉强自己,不妨好好放松一下,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此外,还要搞清楚自己的“效率高峰期”。

比如,有的人是早上精力好,有的人是晚上精力好。选取自己精力最充沛的时间段,坚决捍卫它,充分利用好这珍贵的时间段,千万不要把这时间浪费在刷抖音、微信聊天上。

因为,“在效率高峰期内完成的事情数量及质量绝对要高于其他时间段”。

同时呢,为了保证自己的效率高峰期时长,平时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不要熬夜,按时吃三餐,每周再进行适量的运动。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体质好了,精力自然会充足很多很多。

4

所谓自由,就是自我主宰

曾经看过一个小说写作大神的故事。

他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写小说,专注地写完六千字后,剩下的时间就全是自由的了。

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读书、听音乐,甚至是和朋友聚会。

所以对很多人来说,日更六千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他却做到了。而且丝毫没有觉得是负担。

刚看到的这个故事时候,觉得十分不可思议。

看完《行动力》这本书,却忽然明白了“时间管理”的真正意义。

就像作者在书中写到的:

“时间管理的问题并不在于时间,时间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必要任务,以便留出空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谁也不是先天就会做事,很多事情都是先完成再完美。

不要害怕改变,勇敢迈出第一步,就是走出拖延症的开始。

共勉!

(本文系作者原创首发,抄袭必究)

作者简介:淡淡翠,山野草木,煮字为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袁隆平作文600字 描写人物的作文200 防溺水安全作文600字 六一 作文 对家规的看法英语作文 老师作文 作文用英语怎么读 校园题材作文 沙坡头作文 初中作文好句好段摘抄 少年的烦恼作文 我是一个爱笑的人作文 感谢自己作文600字 丰收的秋天作文三年级 介绍长城的英语作文 关于家长会的作文 初中作文随笔 梵净山景点介绍作文 春景作文400字 妈妈的小帮手作文 不动笔墨不读书作文 狼山作文 假如我是市长作文 中国足球作文 关于中秋节的作文怎么写 我爱吃的食物作文 一段特别的旅程作文 关于沉迷游戏的作文 初中生作文700字 生命的价值作文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