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写作文时 怎样才能把自然中的美景再现出来?

2020-11-15 10:10:01
相关推荐

【写作指导】

怎样才能把自然中的美景再现出来?

一.抓住景物的特征,描绘独特魅力。

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标志。同样是山,黄山与庐山不同,泰山又与华山不同;同样是水,江、河、湖、海,各有不同。每种景物都有自己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形状、颜色、音响、气味、姿态、质地等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知,去体验,既观其形与色,又听其音,嗅其味,“色、香、味、形”俱全,从而描写出景物的特点。

要表现他们的独特风貌,就必须写出景色的特点。要描绘景物特征,首先要认真观察,细细品味,用心体察它的与众不同之处。自然界色彩斑斓,形态各异,选取最能表现景物内涵的、最能表现景物精神的特征细致刻画。

二.安排好写景的顺序,做到美而有序。

写景还要做到繁而不乱,美而有序,就必须合理安排写景顺序。写景顺序的安排要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能较好的的表现景物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可按照方位由远到近写,由上到下等顺序,也可以按照逻辑由整体到局部由主要到次要,由概括到具体等顺序写,还可按照时间由春到东,由早到晚等。

三.多角度写景,给人立体的享受。

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描写景物时,应注意变换写景角度,或俯视仰望,或前后内外,或远近高低,从不同的方位去观察,多角度、多侧面去描绘,充分调动自己的嗅觉,触觉,味觉,听觉,视觉等进行全方位描绘,立体性刻画,让人感到身临其境,享受美感。

四.动静结合,使景物充满生机。

行云流水、日出日落、潮涨潮息自不必说,就是山峦、建筑,随着我们观察位置的不同、角度的变化,也是千变万化的。一切事物都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与静是不可分的,想要达到生动活泼,充满趣味,一味的描写静态是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的,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用敏锐的观察体察出景物内在的动感,做到静动结合,才能充满情趣。

【写法导引】

春天一到,积雪消融,绿绿的嫩尖托起了生命的幻想。放眼望一望,世界已经变的多姿多彩多媚多娇。树的苍拔之生机,湖的静谧之眷恋,瀑布的激情之倾泻,无不让你留连忘返。当你穿过经年丛生的荆棘藤蔓,惊叹于千奇百怪的石钟乳,忽然一道日光照临头顶,眼前豁然开朗:青天绿野,几疑世外桃源!使你深深感悟到人生无穷的理趣,尽在“锲而不舍”这四字真言里。所以古人说:“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美丽的山与水,还只是大自然亿万年的杰作之一,只要细细观察,自然里会有写不尽的素材,道不完的美丽。 下面的方法,也许能让你下笔有神:

一.巧取自然之景,让内容新颖夺目。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便是典范,词人先列举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特定的看似孤立的“自然”景物,而后用“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语道破天机,使前面的九个“自然”景物一下子有了词人浓浓的悲愁色彩,很是新颖。

二.细描自然之美,让语言靓丽多姿。想写活“自然”,就要在把握自然景物特点的前提下,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这时,修辞便是让作文语言形象、生动起来的最佳办法。朱自清先生在《春》中写道:“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拟人、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将春回大地、生机勃勃的动人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这种方法是“自然类”文章取胜的一大法宝。

三.巧抒喜爱之情,让情感与众不同。一个具体的“自然”景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角度抑或不同的人“感受”上结果肯定不同。《岳阳楼记》中,面对“洞庭湖”的“自然”景色,“迁客骚人”们的“感受”是“或喜或悲”,而作者范仲淹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充分体现了其宽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这就使文章在立意上骤然一新,产生了极其神奇的效果。

【方法累积】

写景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对比写景法。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能够突现“景”的细微差异。如《紫藤萝瀑布》一文,作者把十几年前的一株零丁的藤萝同眼前的紫藤萝瀑布对比着写,表现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两个时期迥然不同的时代特征;《故乡》一文,作者把二十年前故乡的美好同现实中故乡的萧条进行对比,揭示辛亥革命以来广大农村经济日趋破败的现实。

二.拟人写景法。运用拟人的表现手法,把“景”人格化,能使“景”富有生机。如《山中访友》一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那“山中的众朋友”——古桥、树林、山泉、白云、瀑布、悬崖、峡谷、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雷阵雨、老柏树、蚂蚁……一个个与之互诉心声,展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三.比喻写景法。运用比喻的表现手法,使所绘之景更生动形象、更具体可感。如朱自清的《春》,文中分别用“火”、“霞”、“雪”喻春花,用“牛毛”、“花针”、“细丝”喻春雨,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喻春天,一连串的比喻,写出了江南春天的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都一一刻入读者的脑海里。

四.动静结合法。景物描写要动静结合。自然现象、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有的处于变化状态,既要写出它的静态,例如景物的位置、形态、大小、色彩等,又要写出它的动态、景物瞬间的形态、位置、声音、色彩等方面的变化。写景要做到有动有静,动静结合,逼真传神,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鲁迅的《社戏》写春夜出航时连山之景:“淡黑起伏的连山,仿佛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一句,化静为动,以动写静,衬托出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五.简笔勾勒法。也叫“白描”,是一种文字简练单纯、不作任何修饰渲染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能保持生活的原滋原味。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前部分写百草园冬景时,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出了百草园的其乐无穷。

六.细笔描绘法。也称工笔描绘,即注重细部的描绘,表现其独有的特征。如《白杨礼赞》一文,作者对白杨树的干、枝、叶、皮进行细致的描绘,表现白杨树的正直、团结、向上、质朴的特征。

七.综合表现法。即综合调动各种表现手法,来描摹景物的特征。写景时可以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或调动多种感官多侧面多层次地反复描绘。如鲁彦的《听潮》一文,作者调动视觉、味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写潮来时的情景,这种先声夺人之势,紧紧抓住了读者的阅读欲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也调动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描绘百草园美丽景色,写得有声有色有趣。有时甚至还将某一种感觉转化成另一种感觉来描写景物。如宗璞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写到:“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笼罩着我。”作者以视觉写嗅觉,把虚幻的芳香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山楂树的作文 特别的日子作文600字 写月考的作文 考研作文模版 松树借物喻人的作文 青年作文素材 关于建筑物的作文 丢掉烦恼作文 写芒果的作文400字 成长的故事初中作文 什么伴随我长大作文 以前和现在的变化作文 以如果为题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秋季运动会 小学日记作文 关于梅花精神的作文 关于打仗的作文 值得学习作文 我最喜欢小兔子作文 作文一年四季 爱国爱党爱人民作文 大蒜的生长作文 又见春天真好作文600字 后悔的事作文400字 北京游玩作文400字 远方作文素材 泼水节英语作文初三 美丽的瞬间作文300字 射击比赛作文 感谢老师的话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