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语文学习溯源法 一种学法指导 切实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

2020-11-16 17:25:01
相关推荐

本人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从1988年踏入工作岗位从事教育至今,已足足31年,其中在教育体制工作29年。曾于工作初期担任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6年,尝试以朗读的方式让文字步入学生心田,担任少先队大队总辅导员3年,培养了一批优秀朗诵、演讲爱好者,拿回多项市、区级一二等奖项;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长达25年,一路探索激发学生阅读与写作内驱力的教学指导方法,其中担任初三毕业班语文学科“把关”老师8年,注重培养学生解题能力,因此学生语文考试成绩优异,班级平均分总是处于全区前列,并先后有好几位学生在中考中获得全区第一、全市前几的佳绩;在职期间担任初中年级组长4年(不连续)、语文备课组长15年(不连续),全面形成年级阅读风气;2014年开始,师从名师钱梦龙老师学习古典诗词的创作,所带学生先后有近二十余人荣获上海市古诗文创作比赛一二等奖,有时全区古诗文阅读选拔赛中,有近半数学生乃本人所辅导,深受家长与学生信任。

本人多年荣获上海市古诗文阅读大赛、上海市古诗词创作比赛和上海市中学生作文竞赛等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丰富的从教经验、教学实践与不断探索、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使我慢慢形成了相对先进又较有成效的关于语文阅读与写作指导的教学思路与风格,于2015年有心将其总结成为溯源导读教学理念的雏形,以《文言文教学初探——<口技> 教学例谈》一文发表于中国核心期刊《语文建设》,在文中具体阐述了“课文溯源”理念,随后趁兴在“新浪博客”上发布了关于课文《小人国被俘》《大战风车》的溯源文字,同时引导学生对《陈太丘与友期》《寓言四则》等课文进行溯源,很好地带动了《格列佛游记》《堂吉诃德》《韩非子》《世说新语》等整本书阅读。本人于2017年开始进行“溯源导读”教育理念的归纳整理与传播推广,在此期间,先后面向全国各地师生举行近26场相关讲座与教学展示,受到广泛好评。

本人自小痴迷阅读,在学期间语文成绩突出,工作后又长期坚持广泛阅读,大专、本科文凭全凭自学取得,“溯源导读”理念的提出,亦是个人学习经历与教学经验相结合的思想提炼成果,因此能较好地切合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情况,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实践与探索;中小学的教学经历,阅读与写作可持续性发展的培养意识,使我有着得天独厚的中小学课程衔接指导能力,可以帮助学生为小升初、初生高作好相应的学习准备,为其学习的连贯性与持续性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溯源导读法作为一种教学方式,主要面向的是语文教师。它与无界阅读联想、立体式动态作文教学一起,给语文阅读与作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今天,在溯源导读法的基础上,本人面向学生提出“语文学习溯源法”,以便从语文学习的整体上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读写状态,培养其读写能力,激发其读写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对于语文试卷的解读与答题能力,本人教学思路与策略的调整与提升,不仅能更全面地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和语文考试中获得优良成绩,而且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语文学习溯源法,共分三部分内容:溯源阅读法、溯源解题法、溯源作文构思法。

关于“溯源阅读法”

如果说“溯源导读法”是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一种语文教学方式,那么,“溯源阅读法”是直接面向学生的一种语文阅读学习方法。它是指一种倒推的阅读思路,具体指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对于其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为人处世、个人成就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再追究文本的创作背景、创作动机、创作风格、作品完整内容,或结合阅读作者其他作品,以求正确理解文本主旨,深入领会作者思想及文本蕴含的深意。此阅读法不仅对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而且可以大大提高阅读兴趣,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开拓阅读视野,并直接启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溯源阅读法引导学生进入类似于“顺藤摸瓜”式的阅读方式,通过“知其然,并探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过程获得阅读满足,非常适合富有好奇心、具有探究精神的青少年,运用得好的话,对于学生的学习心理、思维方式都将带来全面的转变。

溯源阅读法的阅读思路,按照“初步感知文本——探究创作动机——深入领悟文本”三个步骤层层递进地进行阅读, 切实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

初步感知文本,“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学生在初读感知文本阶段,只停留在对课文本身内容的理解和关注,层次较浅。如果阅读只达到这一层面,即使如文言文的文字表层的障碍全部扫除,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很有限,仍难免偏于狭隘和肤浅。这时候的学生,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课文对于他们而言,仅仅是文字表层浮现的东西。

运用溯源阅读法进行阅读,查阅作者生平经历、写作缘由,了解作者遭际境遇,进而还原文本完整内容,探究作者创作动机,此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表面看来,此过程似乎没有涉及阅读文本本身,但实质处处围绕文本展开。学生通过深入探究,阅读大量与文本相关的内容,不仅拓展了他们的阅读视野,而且让他们对于作品的形成始末、收入集子的来龙去脉等有了全面认识,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完全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对于文本的情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也必将随之加深,所谓“功夫在诗外”是也。

深入领悟文本,进一步理解文本内容与主旨,此时“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山”,还是那座山,“水”还是那片水,但学生对于“山”和“水”的认知已有了质的飞跃。通过溯源阅读,学生不仅读懂了“这一篇”,更重要的是阅读境界得到了提升,阅读的思路得到了开拓,课文和作者对于他们而言,不再是平面的、呆板的、无生命的,而是立体的、有血有肉的、具有生命活力的。

溯源阅读法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他们借助网络,利用倒推的阅读思路,将文本相关内容还原成一个整体,借助溯源,学生往往能够真正理解作者、读懂课文,对文本有个透彻的、深入的领悟。同时,根据丰富的资料信息,在真实了解作者创作动机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理解文本,比之一般的“就文读文”的阅读方式更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现代发达的网络资源开放,给这样的阅读方式带来了有利条件。

学生以溯源阅读法阅读课文、课外文章与书籍,改变的是他们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与品质,从而激发更强的学习主动权和探索欲。

关于“溯源解题法”

很多学生惧怕语文考试,总觉得做语文试卷心里没底,既对读懂试卷上语段有所畏惧,更对语段后的试题茫然不知其解,答对与否全靠运气;而拿到作文题后又陷入更深的困惑与苦闷,写作常常不着边际,根本不知其评分标准与得分要求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样的学生走入考场内心发怵,而走出考场则更是惘然一片,无从判断自己考试情况之好坏。

针对学生语文解题现状,本人以为,学生经过学习指导,完全可以了解初中语文知识体系,并运用所学知识读懂语段构思与主题确立,从试题的文字陈述中,洞察出卷人出题意图,揣摩隐藏在试题表象背后所考查的知识点,同时,通过了解批卷人评分标准,判断各题得分点,教会学生跳出主观、自我的小圈子,从客观、大局的角度“换位思考”,学生答题针对性自然增强,得分情况明显提高。所谓“溯源解题法”,即指学生完成语段阅读分析时,有意识地追溯出卷者考查意图与批卷者评分标准的解题思路与方法。一个学生是否掌握这样的思路与方法,并灵活运用于解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其语文综合能力之高下。

溯源解题法,让学生解题游刃有余,考试过程的顺利完成以及考试分数的提高,可以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兴趣,树立可贵的学习自信,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关于“溯源作文构思法”

“溯源”一词用于记叙文写作,其实是指,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对经历过的生活的回忆,倾诉自身对身边人与事的感受,对封存在内心深处的亲身经历与情感进行自我探寻,由此激发其情感兴奋点,开启其倾吐欲望。溯源作文构思法,就是指通过这种回忆过去、调动记忆与情感,完成写作素材选择,激发创作兴奋点的记叙文构思方法。

溯源构思的写作启发,教师可以先预留充分的时间与学生漫谈,然后在此基础上有意识渐渐聚拢话题,启发学生进入兴奋的回忆状态,最后才鼓励其针对给定的作文题落笔成文。在此期间,教师应不谈或少谈写作技巧与表达方式,可以留待学生初稿完成后再加以相应的引导。

溯源构思法尤其可以帮助一些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在教师一对一引导下,使其学会选材,激发其倾吐欲望,获得创作冲动与灵感,从而顺利进入写作状态。

钱梦龙先生一贯提倡“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语文学习溯源法完全符合先生的教育理念。溯源阅读法能有效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状态;溯源解题法能让学生冷静、理性、自信而又有针对性地面对考试,使他们解题与学习游刃有余,从而进一步促进阅读分析能力;溯源构思法重在启发学生从已有记忆中调取写作素材,激发创作冲动。语文学习溯源法的优势,在于此学法指导可以让学生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让他们在求知欲的驱动下,以满足好奇心为前提,进入阅读与写作的最佳状态,并因为学有成效而体验到一种学习自信,充分享受智力劳动的快乐,为其今后的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提供最大的可能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题目初中 温馨作文 守护作文 作文 我的梦想 高兴作文 眼睛 作文 南京作文 作文题记 孤独作文 250字的作文 高中作文素材摘抄 风作文 语文作文题目 节日的作文 作文650字 150字的作文 面对 作文 面对作文 周末作文 烦恼 作文 日常作文 作文800字高中 瞬间作文 力量作文 450字的作文 活动作文 精彩作文 美食的作文 少年作文 作文 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