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吃上一口酥皮五仁月饼 才觉得是过中秋节

2020-11-17 14:20:01
相关推荐

文 | 刘培忠

月饼味

又到了一年一度吃月饼的中秋时节。

大家都知道,中秋节是古老的习俗,我们的传统节日。它的起源,是在上古时期,“秋分”这天,从对“祭月”、“拜月”演变而来的。后盛行在北宋,并将中秋节这一习俗,正是固定在阴历八月十五,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今国家又将其列为法定节假日。

而吃月饼这一习俗,它的雏形,据记载,早在殷、周时期,在江、浙一带出现了一种“太师饼”的祭品,由此演变而来。月饼真正的出现,也是在北宋时期。相传中秋这天,皇家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诗中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它的形状,是圆形的,寓意团圆美好。所以,中秋节,除了叫“祭月节”、“拜月节”,还叫“团圆节”。

不用过多的说,大家就明白,过中秋节的分量,在人们的心中有多么重。那么,吃月饼自然是过中秋节的主要体现,或者说主要习俗形式。我就有这样的感觉,中秋节这天,如果不买回一盒月饼,或不吃上一块月饼,就好像没有过一样,中秋的味道,也没有感受到。

而商家何不是这样呢?那意识,更是超强与超前。提前近两个月的时间,月饼就上市了。走在济南的街头,还是进入超市或菜市场,你就会看到月饼的身影,有包装精美的,有散装的。月饼的出现,渲染了中秋的气氛。不知为啥?我对那种民间散装的月饼,独有情钟。只要看见,就有条件反射,舌尖上就有化学反应,会立即联想到小时候吃的那种月饼。一想到小时候的月饼,嘴里就觉有口水在流出。

而今的月饼,的确丰富多彩。在品种上,还是在包装上,花样繁多,精美极致。有时,看着如此精美的包装,有种不忍心去破坏的心里。即时打开,那味道,实在是不对口,吃不来。而价格,昂贵的很。这种昂贵的价格很适合串门来用。

吃来吃去,还是觉得酥皮五仁的好吃,那味才是月饼的味道。

当年在世的母亲,是个传统之人,凡传统的节日,逢节必过。不管家境如何的清贫,不富裕。但对中秋,从不含糊。常常记得母亲身影,迈着一双小脚,走到村里的供销社,买上二斤酥皮的五仁月饼,提回家。

与今而比,包装极为简单,外层的包装是白皮,上面印有暗红花的图案,写有酥皮五仁月饼的黑色字样。里层还有一层包装纸,也是白皮的暗花。这种月饼是苏式的,食材多样。里面有葡萄干、核桃仁、果仁、青红丝、花生。咬上一口在嘴,甜甜的、香香的,酥软劲道,口感超好。再看一眼露出来的红、绿青丝和黑的芝麻,食欲大增。

但有一点的是,因是酥皮,吃的时候要格外小心,一层层的酥皮,稍微一碰,就会脱落下来,掉在地上。所以,吃这种月饼时,一只手在捧着,一只手在捏着吃。吃完后,满手的油腻,散着香味,舍不得洗掉,便将手指伸进嘴里,吮吸吮吸,然后再舔一舔,生怕香味跑掉似的。

这天,除了吃酥皮五仁月饼外,母亲会比平时格外炒两个好吃的菜,炸上一盘咸鲅鱼,抄上一盘轻易不吃的济南北园出的莲藕。虽然月饼有限,不能放开肚子,吃个够,但与平时相比,今晚就觉得很丰盛了,已有了一种幸福感。

赏月,也是过中秋的一项重要内容,增添了中秋的雅兴。尤其是古人的文人墨客,尤为浪漫,面对明月,饮酒作诗,好不快哉。而今的电视,也有中秋节目或举办晚会。

别看,母亲没有文化,也是一样喜欢赏月之人。母亲赏月的方式,极其简单。饭后,搬一个小矮凳,放在院内苹果树下,坐在上面,一边休息,一边等着明月升起。赏月,总是与嫦娥联系在一起。月亮里的嫦娥故事,让今晚的赏月有了看头,有了乐趣,赋予了诗情画意的色彩。

而母亲的赏月,就是不厌其烦地喜欢拉嫦娥的故事,拉了一年又一年,而我们也不厌其烦地听了一遍又一遍。一边听着母亲在讲,一边还不住地在抬头,去看看月亮升起来没有。当看到升起的明月,挂在浩瀚的夜空中时,便站起来,在院子里移动着位置,仰着脖子,瞪着双眼,在那颗又大又圆又亮的明月中,寻找嫦娥、玉兔和那棵桂花树的身影。

在明月中有一片云与山的灰暗色造型图像。别说,找着找着,看着看着,想着想着,嫦娥的倩影就出现了,侧身站在小桥一头,翘首在等待着什么,是在等后羿。身旁的不远处,有一只小白兔的身影,跟随着嫦娥。那棵郁郁葱葱的桂花树,就长在桥的不远一旁。

这时想到团圆二字。中秋这天,是团圆的日子,也是嫦娥与后羿相会日。我不由地感叹道:叹,一包不死药,祸福相加,是嫦娥与后羿,天各一方,天地相望;叹,痴情的张离子,用甘愿变为一只小白兔的方式,表达爱的不变,终身守在嫦娥身边,做一只小白兔;叹,不知趣的吴刚,对嫦娥动了不改动的心思,遭到了惩罚,玉帝让他去砍一棵永远砍不到的桂花树——。这世上的爱,有多种,最复杂、最说不清的一种爱,是爱情。这种爱,正如李清照所说的,剪不断,理还乱。

回过头来,也叹自己,面对丰富的月饼品种,为啥独爱酥皮五仁月饼呢?认准酥皮五仁,才是月饼的味道;吃上一口酥皮五仁月饼,才觉得是过中秋节。想想,自己就觉得好笑,

这是口味所致,那有什么办法呢?这种说不清的事情,这不有点像张离子和吴刚爱恋嫦娥的心思吗,谁能说得清!只有自己明白。

作者介绍:刘培忠,笔名五月天,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周三读书会成员。拙作《深爱大明湖的曾巩》荣获全国散文大赛二等奖、《抢麦的如歌岁月》荣获山东工人报优秀奖。作品散见于《大众日报》、《山东工人报》、《齐鲁晚报》、《济南日报》、《散文选刊》等报刊。

壹点号山东创作中心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大树作文 天气的作文 优秀高中作文 英语五年级作文 英语作文100 外婆的作文 付出作文 家庭英语作文 电影英语作文 英语电影作文 生物作文 作文的语言 英语作文 梦想 手抄报作文 再见作文 爱是作文 五年级作文下册 作文看见 的滋味 作文 作文素材小学 初中作文500 矛盾作文 珍贵作文 七年级的作文 特别的 作文 作文60字 书信的作文 走过...作文 田园作文 小鱼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