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苏东坡的“高考作文”是一篇怎样的文章?

2020-11-17 21:20:01
相关推荐

四川大才子苏东坡,在中国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是宋朝的第一诗人,比陆游、黄庭坚更深一筹。除写诗了得,他的填词功夫也是一等一的。书法,绘画、文章,才艺上的事苏大才子样样牛逼!

论写诗,他算是赵宋第一;论写文章,他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论填词,他是宋朝豪放派的开山鼻主;论书法,他是“宋四家”之首……东坡之才,可谓千年一遇也!

他在二十出头的年纪,与父亲苏洵、胞弟苏辙由川入京城,不久,兄弟二人中了同榜进士,一时名动京师。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曾言: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关于东坡先生的“高考作文”,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当时身为主考官的欧阳修读了苏轼的“高考作文”后,大为赞赏。各位考官也都一致认定,这篇文章当为第一。但是欧阳修觉得这篇文章文风有些类似自己的学生曾巩的作品,为了避嫌,他最终将这篇文章定位第二名。后来一看,原来是出自一个来自四川的年青小伙。

苏轼的这篇文章,名曰:《刑赏忠厚之至论》,全文如下:

尧、舜、禹、汤、文、武、成、康之际,何其爱民之深,忧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长者之道也。有一善,从而赏之,又从而咏歌嗟叹之,所以乐其始而勉其终。有一不善,从而罚之,又从而哀矜惩创之,所以弃其旧而开其新。故其吁俞之声,欢忻惨戚,见于虞、夏、商、周之书。成、康既没,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犹命其臣吕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忧而不伤,威而不怒,慈爱而能断,恻然有哀怜无辜之心,故孔子犹有取焉。

《传》曰:“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执法之坚,而乐尧用刑之宽。四岳曰“鲧可用”,尧曰“不可,鲧方命圮族”,既而曰“试之”。何尧之不听皋陶之杀人,而从四岳之用鲧也?然则圣人之意,盖亦可见矣。

《书》曰:“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呜呼,尽之矣。可以赏,可以无赏,赏之过乎仁;可以罚,可以无罚,罚之过乎义。过乎仁,不失为君子;过乎义,则流而入于忍人。故仁可过也,义不可过也。古者赏不以爵禄,刑不以刀锯。赏之以爵禄,是赏之道行于爵禄之所加,而不行于爵禄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锯,是刑之威施于刀锯之所及,而不施于刀锯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胜赏,而爵禄不足以劝也;知天下之恶不胜刑,而刀锯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则举而归之于仁,以君子长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归于君子长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诗》曰:“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乱,岂有异术哉?时其喜怒,而无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义,立法贵严,而责人贵宽。因其褒贬之义,以制赏罚,亦忠厚之至也。

我这里就不附上译文了,大家可以尝试翻译翻译。文章的主题就是那一句“赏疑从与,所以广恩也;罚疑从去,所以慎刑也”,典型的儒家仁义思想之挥发也!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介绍我自己作文 作文周刊 有关老师的作文 初三中考作文 小学生作文辅导 难忘师恩作文 关于教师的作文 甲骨文作文 校园的一角作文 命题作文题目 奉献精神作文 秋天的校园作文 写中秋节的作文 北京冬奥会作文 初中生作文大全 热爱祖国作文 写蚂蚁的作文 赞美老师作文 山东高考作文 台阶作文 自然风景作文 谦让作文 路口作文 底气作文 雅思作文范文 我多想作文 全国高考作文 父亲节作文 小学写景作文 家长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