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张怡微谈散文写作:《背影》被“误读”多年 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并不亲密

2020-11-18 11:05:01
相关推荐

记者 | 实习生 姚妤婕编辑 | 黄月1

上海作家张怡微在复旦大学创意写作专业教了四年的现代散文写作,她发现:“不管大学排名如何,不管导师团队如何,当代的创意写作课程中几乎没有散文。”她感到现代散文好像缺席了文学系统,一方面“现代散文研究始终难以形成自身独立的价值体系、学术概念和研究方法”,另一方面连“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也被边缘化”。

2016年以来,张怡微一边教学一边摸索,在爬梳资料的基础上着笔写下一些思考。这些文章从2019年1月起连载于《萌芽》杂志专栏,它们正是她的新作《散文课》一书的雏形。

上海书展期间,张怡微在与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引驰的对谈活动上提到,这本《散文课》像是完成了一个理想。她用“口述”比喻成书的感受:“口述是一个私人的观看,但它至少是一份答案。《散文课》不是教材,但至少可以谈谈这个事情。”

张怡微与陈引驰对谈《散文课》 (摄影:华师大出版社)散文定义庞大却缺乏理论

“创意写作”最初起源于爱默生在19世纪30年代的演讲,它区别于学术性或技术性的写作,用来指富有创造力的写作实践。五十年后,哈佛大学开设第一批创意写作课程,意味着它开始成为一个正式学科。在中国,“创意写作”这个舶来学科只有十多年历史,但课程设置已相当丰富,从传统的诗歌和小说,到颇具中国特色的“影视剧写作”。而作为一位教授现代散文写作的老师,张怡微发现,散文这种文类严重缺席了中国当代的创意写作课程。

散文是历史悠久的文体,常称的“古文”指的就是古代散文。先秦时期盛行古文,其特征是用准确的表达和严密的逻辑来“载道”。随着历史发展,典故和修辞增加了散文的可读性,散文的范畴也大幅扩展,在南宋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散文”与“韵文”和“骈文”相对,指的是不押韵也不过分讲求句法的文章。但从明清到五四新文学时期,小说的兴起与推广,逐渐分担了散文“载道”与“消遣”的功能,改变了文学格局。

教学之初,张怡微用的讲稿底本是台湾教授鄭明娳的著作,但觉得不完全适合。在她看来,散文的定义过于庞大,“我们从高中考大学开始写的那个八百一千字的小作文,一直到大学里的采风游记、课堂纪实,兼差写的软文、报纸副刊的千字文、影评书评球评,都不是小说,也不是诗歌,更像是广义上我们可以去写的散文。”

教学和研究的困难还体现在现代散文理论很少,评介现代散文缺乏一套权威标准。《散文课》一书引论《缺席的散文课》解释了背后的原因:古代散文与散文理论实际上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但五四之后对西方小说、诗歌以及相关理论的大量引入削弱了古典文论的话语权。同时,小说承担了“救亡图存”的职责,但当时流行的“美文”却没有找到更好的发力点。

《散文课》张怡微 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0-08“我不断被人追问‘散文是什么样的’,”张怡微在活动现场提到担任教学职责后的感受:“我提的是现代散文的一个理想,不过理想是被‘逼’出来的。”

散文的质量取决于情感的质量

张怡微在写作上无疑是高产的,仅是散文集就曾出版《都是遗风在醉人》(2013)、《因为梦见你离开》(2015)、《云物如故乡》(2016)、《旧日的静定》(2019)等作品。这一次“散文创意写作指南”的出版改变了她往日仅仅作为散文写作实践者的身份。站在教学者的立场上,张怡微逐渐意识到,情感教育决定了我们如何感受和鉴别情感,在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她认为语言是有限的,并不能表达世界上的一切东西,“即使写作者使用最熟悉的语言,也会面临命名的困境”,所以,“一些情感是无法被命名的存在。”

但这些有时无法言说的情感,正是郁达夫曾提出的“散文的心”。王安忆在1995年写作的文章《情感的生命》中也强调,真实所感的情感决定着散文的质量。张怡微从中受到很大启发:“散文的质量取决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辨别有质量的感情……写好散文需要我们培养鉴定良好情感的能力,建立良好生活的诉求。”她以弗洛姆《爱的艺术》的观点“爱是一种知识”入手,认为我们需要先高度重视情感,再缓慢地学会有关情感的能力。

当情感成为“散文的心”后,读者和作者就需要考虑散文的主题。在充斥着物品的消费社会,我们鲜少有时间享受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闲暇。张怡微向读者们提示,“咏物”是一个长久的传统,在当代生活中也会有新经验。她用淘宝直播作为例子,觉得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与散文写作者们拥有共通的能力,比如精准地描绘物的特质,调动日常经验来获得共情。另一个具有可写性的主题有关“失去”。张怡微谈到了陈引驰2004年编著的《悲情散文精品》,认为自己对散文的看法与这本书一样,“散文有关生活中无可挽回的事情。”

张怡微(摄影:华师大出版社)散文不可能完全贴合现实

在张怡微的评价体系里,何其芳的《画梦录》、刘大任的《挂着与落着的雨》是散文典范,电影导演贾樟柯写的一些散文也很有韵味。在散文的形式上,她觉得余光中还处在探索散文语言的实验阶段,需要发现新的语言风格。

有趣的是,她认为朱自清是被“误读”的:《背影》看似表现了父子亲情,但史料显示朱自清与他父亲之间的关系算不上亲密,实际上《背影》写的是新旧冲突。她特别推荐美籍华人作家李炜的散文集《4444》,认为好看的文章是用新形式整理出感情和世俗经验。“我喜欢的散文与现实生活有着距离。我的喜怒哀乐应该有一种新的表达形式。”她也在《散文课》一书中做出了进一步阐发:“我不认为散文写父亲、母亲,写亲人离世就是俗套,但我认为只写爱的单一面向,只写脱离外部社会的孤立的亲子关系是可疑的。”

在提问环节,张怡微指出,散文不像小说,能够把经历作为情节的底本,传达出作者意图表达的情绪,散文中的经历更像是素材,它不可能完全贴合现实。因此,“有时候,对你影响很大的经历不一定有故事性……让所有人共情是很难的,不能让所有人都理解你。”陈引驰也抛出了一个问题——“散文会有隐含读者吗?”,即在进行散文创作时,作者是否会意识到自己所面对的读者群,从而甄选素材来把控隐私和安全。他认为,古代的酬答诗存在目标读者,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个目标读者可能是固定且唯一的,但在现代社会中奢求共情十分困难。

而我们依旧可以尝试鉴别这些情感是否足够真诚与动人,这种能力一方面来自天赋,一方面可以在训练中获得。张怡微回忆道,王安忆曾评价她一年写三十万字“太少了”,以此鼓励年轻作者们多写。她认为创造能够让作者走出自己的边界,不再有当事人的介怀,从而感受到身为创作者的乐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给男朋友的小作文 春节作文的结尾 自信作文600字 春节作文500 作文封面 春作文 作文700字 作文爱 爱作文 作文的英语 坚持的力量作文600字 作文稿纸模板a4打印 开心的一天作文300字 我的寒假计划英语作文 我想对你说作文600字 假期生活作文600字 有什么真好作文 元宵节习俗作文 英语作文100字左右 跨越作文600字 写物作文400字 寒假作文600字 大年初一的作文 我的乐园400字作文 写烟花的作文 叙事作文500字 放假了作文 扫地作文 300字作文三年级 环保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