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学习时报》刊发山东临沂兰山区委书记王君师署名文章 肯定兰山区致力于城区治理现代

2020-11-18 22:05:01
相关推荐

2月7日,《学习时报》刊发王君师书记署名文章《平台指令 众人响应 创新构建兰山社会治理新格局》,介绍了兰山区在全省率先形成了“一个平台”共享资源、“一个窗口”受理诉求、“一站式”服务群众、“一张网”整合力量的“平台指令、众人响应”工作机制。现全文转发。

2月7日《学习时报》截图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入践行“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新时期沂蒙精神,以法治兰山建设为引领,对标省市“改革推进年”“工作落实年”双年行动,聚焦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构建“一体两翼”为民服务格局,以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主要抓手,以全科网格和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流程再造为发力点,横向上聚合党委政府所有资源,纵向上区、镇、村三级联动,调动资源向平台精准集结,强化服务在平台精细延伸,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在全省率先形成了“一个平台”共享资源、“一个窗口”受理诉求、“一站式”服务群众、“一张网”整合力量的“平台指令、众人响应”工作机制。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受到山东省委、省政府表彰,央视《焦点访谈》节目给予报道肯定。

《焦点访谈》节目截图

兰山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

聚合服务资源,

推进社会治理实体化运行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社会治理政府“单打独斗”、部门之间“各自为战”等突出问题,着力推进体系重塑、实体运作、力量统筹,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通道。

平台统揽,创建社会治理三级平台。

按照功能完善、互联互通、因地制宜的原则,建立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赋予各级平台指挥调度、分流指派、督查督办、考核奖惩等权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众工作体系。设立以“群众公社”为平台的区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主要负责长效机制建设及各类群众诉求接待、仲裁、调解、法律援助等工作,兜底“难事不出区、矛盾不上交”。镇街道设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分中心,主要负责村级难以解决的问题和诉求,确保“大事不出镇”。村社区设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工作站,主要负责矛盾排查调处、便民服务、群众诉求收集化解等基础性工作,确保“小事不出村”。各级平台建立综合协调指挥机构,实现快速传导、分流、指派、办理。目前,建立区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1个,镇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分中心12个,343个村社区全部建立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工作站,实现了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全覆盖。

职能统筹,让三级平台成为社会治理联动平台。

坚持党建引领,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整合各类资源,调动人大、政协、政府职能部门力量,以集中与轮流结合的方式进驻平台,提供“开放式、常驻式、窗口式”便民服务。在区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创建“红色沂蒙、和谐融荣”的“群众公社”党建品牌,建立接待受理区、诉求办理区、综合保障区、综合协调指挥室。接待受理区,实行进门即接待、接待即受理,提供问询、登记、引导、分流全程服务,建立群众进门就有人接、说事就有人管、办事就有人帮的工作机制。诉求办理区,按“10+1+N”模式设立10个常驻窗口、1个随驻窗口和1个综合窗口,常驻窗口为涉及诉求较多的住建、人社等部门,随驻窗口以群众需求为信号,随时指令入驻,综合窗口直接对接综合协调指挥,兜底解决群众各类诉求。同时,设有人大代表评议室、政协委员民主协商室、媒体监督工作室,搭建起公开监督、民主协商、多方参与的为民服务平台。

多方统建,让三级平台成为社会治理共治平台。

引入沂蒙义工、孤贫儿童志愿服务团等10余个社会服务组织,设立志愿服务岗位,提供接待引导、登记填表等服务。引入“红领律师”“红领法律服务”,统筹调配全区70名党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轮流到中心值班,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律引导等服务。引入群众自治组织,设立兰山区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选聘4名“金牌调解员”团队常驻服务,为来访群众提供心理疏导、案件调解等服务。

一网统管,让三级平台成为社会治理网上平台。

树立“互联网+社会治理”理念,推动社会治理服务全要素与信息化建设深度融合、互为支撑。依托“雪亮工程”信息系统,整合党建信息平台、智慧民调信息系统,与“12345”市民服务热线对接,建立集信息采集、纠纷受理、数据集成、智能研判于一体的社会治理智慧系统,实现区镇村三级指挥平台实时对接,形成“网上收集研判、线上分类处理、线下督查整改”的闭环式工作流程,形成快速、灵敏、及时的反馈和协同处理双向工作机制,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大增量”。

群众公社内群众在劳动争议法律援助窗口咨询

聚力效能提升,

推动社会治理精细化发展

坚持效能导向,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强化流程再造,织密兜牢基层治理基础网格,做实小单元、做好微治理、增强新效能,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

全科网格筑基础。

以《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为标准,按照“全域覆盖、规模适度、因地制宜、便于服务、统一编码”的原则,整合全区综治、城管、安监、文明创建、环境保护等职能网格,建立“一网多用、全科多能”的标准化网格,城区以每格20—100户为标准划分网格,行政村以每格20—50户为标准划分网格,全区统一编制地理编码,实现网格地理信息数字化,梳理构建起“无交叉、无重复、无缝隙”的区镇村三级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全科网格。目前,已建立区级网格1个,镇级网格12个,村级网格343个,基础网格2532个,实现了网格管理全覆盖、标准化、精细化。

职责导入促落实。

依据部门职责,梳理出各部门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工作责任清单,按照“人、地、事、物、组织”全覆盖的原则,细化梳理出网格责任详单385项,实现网格工作与部门职能一 一衔接、精准对接。通过创建部门全融入、职责全导入的网格化职责体系,推动部门责任入网格、网格之内有部门,实现了“人往网中去,事在格中办”。

一员多用优服务。

立足为党委政府分忧、为身边百姓服务,对应标准网格,组建2532人的全科网格员队伍,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两委成员担任“全科网格长”,负责网格内基础信息采集、社情民意搜集分析、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政策法规宣传等工作,打造“网格服务零距离、有事就找网格员”的治理服务品牌。同时,面向社会公开考聘35名民情巡察员,全部投放到镇街、工作在社区,走街串巷,摸排社情,让基层干部回归“服务群众”本源。

流程再造提效能。

全面推进流程再造,建立“三环六责一贯穿”的服务办理流程,运行“一站式”接访、“会诊式”处理、“流水线式”操作的工作机制,优化联合接访、集体会商、视频接访、访调对接、法律援助、教育疏导等全流程服务,推动矛盾联合调处、困难联合帮扶、问题联合解决。实行初信初访“125”工作法,以接访时间为起点,区服务中心接访当天下达指令,交办给相关镇街或部门;接访次日责任单位安排专人与信访群众见面了解情况;5个工作日内责任单位拿出初步解决方案或答复意见;个别问题复杂的信访事项,答复时限不超过30日。中心运行以来,共接待来访群众3979人次,受理群众诉求1921件,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

区级民情巡察员下沉一线发现问题

聚焦夯基固本,

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力量向工作一线倾斜、资源向群众身边聚拢。

重心下沉,源头预防。

以区镇事权改革为抓手,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资源下放,将“工商登记、食品经营许可、卫生许可”等54项直接面向基层群众的服务事项下放到镇街,将城管执法、道路维护、城乡环卫一体化等18项区镇共担且交叉不清的事项厘清权责,通过放权、赋能、明责,把基层的事情真正交给基层来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制定出台《村级小微权力清单》《村级小微权力负面清单》,将扫黑除恶、土地征收、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村级工作重点内容制作成“明白纸”,发放至每一名村社区干部手中,让他们既对重点工作“了然于胸”,也对红线底线“心中有数”,从根本上杜绝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减少了群众上访。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社区物业管理问题,进行反向研判,探索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工作,建立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四位一体”工作机制,选派24名“红领书记”进社区、强管理、优服务,形成了“红色引领、为民便民”的城市社区治理新格局。

无缝排查,多元调解。

落实区级每季一次、镇级每月一次、村级每周一次、网格每天一次的矛盾纠纷排查制度,积极开展重大节点、重点群体专项矛盾纠纷排查活动,突出抓好信访积案、群体性事件、突发事件等重大事项排查、稳控和解决,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坚持把人民调解作为化解群众信访的“第一道防线”,在矛盾纠纷多发领域建立婚姻家庭、道路交通、物业纠纷、消费纠纷、访调对接等14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引导群众优先选择调解方式解决矛盾纠纷。2019年,全区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394件。

三治融合,共建共享。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为基础,以“讲、评、帮、乐、庆”活动为载体,加快推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完善自治,落实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五老”理事会等群众自治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村级治理格局。启动新一轮村规民约修订,充分听取、吸收群众自治的好想法,增强群众在村规民约制定中的话语权,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推动法治,深入推进基层普法与依法治理工作,积极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目前,兰山区共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64个,区级“民主法治示范村”140个。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群众通过法治方式来化解和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强化基层法治力量建设,充分发挥镇街司法所、法律服务所、“一村一法律顾问”的职能作用,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坚决打击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各类黑恶势力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崇尚德治,完善信访系统征信体系,形成“信访失信、处处受限”的鲜明导向。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五好家庭”“和谐家庭”“最美家庭”评选活动,深入开展“文化四季、多彩兰山”“一村一年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等文化惠民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努力营造向善向好的乡风民风,为实现基层善治奠定坚实基础。

柳青街道桥坊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小区居民在无人值守的智慧书屋借阅书籍。

以“红色沂蒙、和谐融荣”群众公社为平台的兰山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体系,体现政治逻辑,是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战略部署的深入践行;体现历史逻辑,是沂蒙老区党员干部弘扬“水乳交融、生死与共”沂蒙精神、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生动诠释;体现情感逻辑,是坚守人民立场、践行为民初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实践;体现实践逻辑,“平台指令、众人响应”的工作机制,打破了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与镇街之间的“壁垒”,通过实体化运行的区镇村三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和基层“全科网格”,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兰山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为目标,以“枫桥经验兰山红、沂蒙精神开新篇”的奋斗姿态,在深化全区社会治理三级平台建设上广聚力、再发力,为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兰山经验”!

作者系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委书记

来源:学习时报

《学习时报》刊发山东临沂兰山区委书记王君师署名文章 肯定兰山区致力于城区治理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期待作文 半命题作文 发现作文 初一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500字六年级 关于梅花的作文 作文大全400字 感恩父母 作文 新年英语作文 足迹作文 拔河作文 高一作文 趣事作文 春节作文600字初二 推窗风来作文 在尝试中成长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200字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 中考作文题目大全 关于母亲的作文 初一作文5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 青春作文素材 我爱读书作文 我的爱好作文 开学典礼作文 晚霞作文 改变作文 我的梦作文 初三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