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王咸:选择写小说 因为它能披着虚构的幌子

2020-11-19 11:45:01
相关推荐

文 | 赵景宜

2010年,王咸开始重新写作, 那时他已在《收获》杂志当了十多年编辑。他的写作速度不快,平均一年完成一篇:有的一两个礼拜就写好,有的等了大半年后才去写。这些作品放进了他首部小说集《去海拉尔》,今年一月上市。出版社告诉要出他书时,王咸心里觉得奇怪,“我又没什么名气,写得又不多。”

我和王咸在巨鹿路675号碰面。这里是上海作家协会,《萌芽》《思南文学选刊》《收获》等办公地。门口保安告诉我,几乎每天都有人想要进来看,有路过的,更多是拿着稿件要见编辑的,年轻人、退休老人都有。这些人都会被拦在外面,院内的世界是安静的。

王咸是山东人,个子不太高,留着短发,带有稀疏的白发。给人印象很温和,时常对人微笑,他领我进了大门,进楼后要走三层老式旋转楼梯。他所在的办公室不太大,四五张桌子。王咸的案头上堆满了书,和一台黑色台式机。每周一、三、五,王咸要来这里办公,和同事聊天、交流最近的工作,更多时间在家里看稿。

在这个堆有一摞摞纸张的房间里,坐着两个来实习的年轻人,他们用着笔记本电脑,显得格外年轻。王咸读研究生时,到《收获》杂志实习,毕业在上海大学教了两年书后,被调入到杂志社工作。

这期间还在上海大学教过公文写作,这帮助了他解决了户口问题。

我们见面那天,雪还没化,不知道屋子什么朝向,窗和外墙对等分,阳光完全打了进来,像是在温室玻璃房子里。王咸告诉我,原来单位门口有个咖啡厅,朋友来时总会去那谈天。店招上显示,那儿马上要变成“作家书店”。

下午三点,这里的下班时间。王咸通常不在市区停留,直接回到18公里外的家,挨着苏州河的村子里。《去海拉尔》里的故事很少在上海市区,在城市最西边,离都市生活很远。但如高耸的“上海中心”大厦一样,这个大城市是书中许多故事遥远却有力的背景。

王咸称和上海的关系很融洽,“先一直在学校里面,大学虽然在城里,但自成一体。又从学校直接进《收获》工作,虽然在市区,但也像是独立的感觉。”

小镇,上海

“ 1999 年,旧历年年底,偶然的机会我在上海的西郊买了一幢农舍。那个地方叫大桥。大桥不是一座桥,而是一个村子。房子坐落在村子的东头,右边是一个池塘。池塘边长着芦苇。”——《邻居》

王咸住在红卫村,离工作的巨鹿路有 18 公里。现在看来这个距离不算太远,但当时上海地铁线只有两条,人出行主要得靠公交。村子在虹桥机场的西北边,闵行区华漕镇,挨着苏州河。现在面临拆迁,原来有近千户的村庄,变得冷清很多,人都搬走了,只剩下包括王咸的七八户人家。

他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十八年。

这之前,他在大学的职工宿舍住过两年。结婚后,同妻子搬过好几次家,包括长风二村,然后是更靠西的清峪路。他的朋友、书评人项静告诉我,可能王咸有些浪漫,喜欢漂泊,后来是妻子执意买了现在的房子。王咸对我说,2000 年之前,很多人都觉得没必要买房子。

1999 年,王咸第一次参加放生活动,他们来到红卫村附近的苏州河畔,刚好看到了现在的房子——带院子的农舍,价格不到七万块。王咸称,当时在《收获》的工资比现在还高,在妻子的坚持下,他们买下了这幢房子。

上班算是件麻烦事,王咸需要搭两趟公交,通勤时间要一个半小时。离红卫村距离最近的地铁站有五公里,是今年刚通车的 17 号线诸光路站。2004 年,王咸买了一台高尔夫小汽车,结束了漫长的公交出行生活。

上班时间外,他大多时间呆在家里,杂志编辑总有看不完的稿。项静和王咸妻子关系很好,她听说王咸平日很宅,“他老婆会叫他出门去电影院,但很远。他很宅,很喜欢在家里看电影。”除去偶尔去全国各地开研讨会外,王咸和朋友们最常去的地方就是苏州东山,在太湖边。日本北海道是王咸这几年去过最远的地方,他对旅游不太感兴趣,“也可以去,也没有什么一定要去。”

在《去海拉尔》这本书里,故事的背景也大多发生在村子和镇上。早年红卫村的稻田、小河让王咸觉得和故乡的小镇有些相似。不过,老家的小镇都是白杨树、麦田和玉米地。在山东莘县的一个镇上,山东西北部,地处平原但生活贫瘠。他父亲在工商所上班,妈妈在家干活。

镇上离农田很近,王咸家里也有地要务农,在几岁时就要帮家里做拔草、除虫、收割这样的农活。这段生活对他的现在还有影响,在王咸向我回忆当年发现红卫村房子在具体哪月时,他先脱口而出的是,“水稻长得很高的时候,应该是初秋。”

到了高中,王咸在县城读书,周末骑 30 里地自行车回家。那个时候,王咸接触的课外读物有限,除了父亲单位订的报纸《参考消息》,他还记得这份国际新闻摘选类报纸有文艺版。高考完填志愿时,王咸决定要离家远一些,就去了华东师范大学读中文系。他从小喜欢吃稻米,“我听说上海可以顿顿吃米饭。”

大学期间,他开始了个人阅读。学校的图书馆是王咸看书最多的地方,他也常去上海福州路的二手书店,能买到许多便宜的早年出版外国文学书。这也是 80、90 年代文学热留下的礼物,当时出版的翻译文学书籍,很多此后都没再版过。

那段时间,王咸读了许多现代派作家,他也开始尝试写短篇小说,模仿过卡夫卡、格非、乔伊斯等人作品。这些文学创作,对他进入《收获》杂志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但工作后,他对写作不太着急了,很少再去练笔。在学佛的那几年,彻底中断了小说创作,很少再和文学上的朋友来往。

有一年,单位派王咸外出学习一个月。这让他对现实世界有了更多思考,让他意识到佛学这个“出世间”的学问在当下有些行不通。慢慢地,他放弃了“宗教信仰”,办公室的同事们都很开心,因为学佛时他对工作很不上心。与此同时,王咸不好意思再去联络过去的“文学朋友”,他感觉到孤独,人到中年也觉得有些与世隔绝。

这个时候,他开始重新尝试写小说。除了同办公室的走走外,大多数同事、朋友过了好几年才读到王咸写的东西。“听到好多人在谈王咸的新书《去海拉尔》,我还奇怪谁是王咸呢,搞半天是《收获》的王继军。”在二楼工作的作家吴亮对我说道。

谈话,文学圈子

“每次云游回来,他都会坐到我们单位楼下的咖啡馆里,等我下来‘见个面’。每次他来,我都要先处理一下手头上的事,延迟一会儿再下来。其实,我心里十分期待这个久别或暂别的‘见个面’。 艾特加入我们以后,李朝再来的时候,总会带一纸袋热乎乎的糖炒栗子。过了一段时间我才知道艾特爱吃。”——《去海拉尔》

王继军并不热衷什么圈子。2010 年,他给自己取了个叫“王咸”的笔名,给广州的《花城》杂志投稿,信上以新人口吻称对方为老师,表明是通过谁谁谁才得知对方姓名。不料,信封上显示了单位地址。对方直接来信问道,“你是《收获》的那个王继军吗?”

此后,他在《小说界》《江南》《青年文学》《野草》上陆续发表作品。小说写好后,他会用QQ发给同办公室的走走看。院子里没人知道王继军写作,直到走走向很多人推荐了他的作品,《回乡记》在朋友间开始传阅。当时在《青年文学》工作的黄德海看了小说后,非常喜欢,过去只是点头认识的关系,在 2015 年后才算“真正认识了”。

不知道什么缘故,这个“大学时代一天要读三本书”的同事,主动扮演起文学经纪人的角色。去年,黄德海要为王咸小说写评论,找他要来所有小说的电子档。他又联系了几家出版社,希望能出版。最终,在中信出版的王苏辛拿这些文稿送审。送审成功后,王咸才知道出书的事情。

听到出书,最开始王咸有些不相信。尘埃落定时,他又担心销量会不好,给编辑添麻烦。在思南的新书分享活动时,比起嘉宾的滔滔不绝,王咸讲起话来吞吞吐吐,他向观众表示,介绍自己的书时会有些不好意思。

现场,走走在谈到王咸时,会自然地说到他本名“王继军”,偶尔改口说王咸。他的朋友们在习惯他的新身份。但项静认为王咸很纯粹:“我们单位是文人扎堆的地方,都很想彰显自己。或者给自己造一个人设,思考以什么样的文学形象给大家一个印象。王咸比较内敛,他不参与这部分。”

最开始,走走是王咸的作者,发表了新锐实验性小说《 961213 与 961312 》。走走告诉我,“他给我的感觉吧,是个慢条斯理,喜欢汪曾祺的人,没想到他看得懂,并且送审,我那时蛮惊讶。” 走走在 2011 年到《收获》编辑部时,他们常为选稿的事情吵得不可开交。

生活中,走走是王咸的好朋友,他们看起来非常不同,走走更加锐利,她会更无顾忌地对他人表达自己观点,很职业化穿着打扮。王咸则“有所保留”,他常会笑呵呵的,外表看起来有一些羞涩,他出门会背着个单肩包,除了戴了副眼镜,外表看不像知识分子或文学编辑,更像是小地方公务员。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诗人朋友。那段时间,王咸不再学佛,也没和过去文学上的朋友恢复来往。这个诗人常来巨鹿路找王咸,他们会去临街的那家咖啡馆聊天,参加的还有走走。走走之前一直不理解这种做朋友的方式,“有什么好成天聊的”。王咸写的同题小说《去海拉尔》,以他们一次咖啡馆长谈为原型,诗人是谈话主角,他是话题的中心,在场的王咸是倾听的人。

2018年1月 中信·大方

我在读这段时,总觉得诗人和王咸本人很像,没有被时代变化过多的裹挟。不过,这个诗人又像是小说家王咸自身所缺少的一部分。小说里这样描述,“他去西藏次数像比我去镇上的公园还多。”

我问王咸,他最欣赏或羡慕哪一类的人。王咸答,喜欢质朴中又有一些狡黠的人。

我好奇地接着问:“那你狡黠吗?”

“我很狡黠的,你没看出来是吧?”电话那一端,他笑了问,想了片刻后说道,“黄德海他们知道,我喜欢讽刺他,他过一会才能明白,哈哈。开个玩笑。”

“我说的是生活之中的狡黠。”

“这个也没什么关系。”王咸想了想,回答说。

小说在保护我

后来他开始像小说中人物厄姆 .菲谢尔森博士一样熟稔斯宾诺莎的名著《伦理学》了,他觉得他从《伦理学》得到的快乐跟斯宾诺莎写作《伦理学》的快乐是一样的,混乱而复杂的世界随着阅读的展开慢慢地清晰起来,世界的结构、人的位置,未来的命运被斯宾诺莎安排得井然有序,就像杜原的农民父亲耕种的自留地一样,平整得像镜子,菜植得横竖都行。——《去买一瓶消毒液》

王咸喜欢摄影。在买车前,他就开始用胶片相机拍照,后来买了数码相机,现在会用手机拍照。他偶尔会把照片发在朋友圈上。镜头中,主要以风景、街景为主,出现了人也往往只是作为背景。他称自己也想画画,但习得画画要比摄影按下快门难得多。他曾和走走这样说过:“要像优秀的画家一样,画一个苹果,就好像画出一个世界。”

除了摄影外,王咸喜欢养花。他告诉我,有个朋友送了个月季,自那以后就开始喜欢了,还研究过嫁接之类的技术活。微博上,妻子有时会转发一些花草有关的内容,然后标记王咸。他们有一个很大的院子,里面种了许多瓜果蔬菜。

他的小说和日常生活有关,他会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故事更多来自他的亲身经历,而非完全的杜撰。王咸坦白说,自己对小说艺术没那么感兴趣,他更希望能用散文写作。他看重“讲真话”,写作时会用“修辞立其词”来告诫自己。

同时,王咸觉得在这个时代,在公开场合去“讲真话”很难。如果用散文写,这个小说家担心触碰到当事人,或产生一些危险,但“小说可以披着虚构的幌子”。在项静看来,王咸像一个没那么激进的知识分子,不过“他可能有一点反抗,但我觉得是局限在自己心里面的反抗”。

也许,王咸的写作表达就在这种矛盾中进行的,他想要有所突破,但也有所顾忌。在很多人看来,王咸是个友善、平和的人,但他的朋友能感受到他锐利和主见的一面。

有次,王咸受邀参加略萨中文版新书研讨会,讨论的目的很显然是为宣传书。当场,王咸说道,略萨的小说没有内在性。书评人云也退很不客气地回击,在场所有的人加起来都没有略萨经历的一半要多。

走走对我说,这件事让她印象最深。她向王咸说,“那次书店都给了来的人购物卡”。王咸漠然地想了想,称不记得了。“有吗?”

黄德海印象最深的则是,王咸对一些人内心的不屑,“那些对艺术要求不高,整天琢磨人际关系的人”。但少有人会感觉到王咸的不悦,碰到这样的人攀谈,王咸往往会冷淡地应和,“可能在场的人能感觉到”。

这种“自敛的反抗”像是一种困境,王咸向我评论过《去买一瓶消毒液》里那个喜欢斯宾诺莎的同龄人,“他以为自己在慢慢积攒力量,其实在慢慢变老。他以后这个创伤会爆发,但其实在遗忘性愈合。”整本书讲了很多类似的困境:青年时从上海去援疆,退休后试图转回户口的保安、深陷家庭伦理纷争,后突得绝症回家看病的中年邻居、被小镇混混围困的城区年轻夫妻.......

在思南分享会上,王咸也谈到了自己的写作风格为什么节制和含蓄,“我总觉得自己是很渺小的,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也许比自己想象的还要渺小。“

分享会结束后,有六、七人等着王咸,有他的同龄人,也有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王咸收到了一束花,有人来讲祝贺的话,有人和他手机自拍。他们要一道去吃饭。拿着花的王咸总落在人群的后面,好像他不是这次聚会的主角,而是突然被邀请来的羞涩朋友。

Interview

什么影响我写作

三明治:你小说的背景基本发生在上海郊区,故事很少是在市区发生的。

王咸:我在市区做编辑,做的事情文化性很强,对于小说需要的故事和生活,就弱一些。你肯定会写熟悉的东西,我们说一个人有生活,这是比较具体的事。郊区的生活戏剧性强一点,事件比较多。现在村子里变化很大,它在虹桥开放区,我们那地方要拆迁。我最新写的中篇《恍惚》就写到这件事,结尾写到房子全部写了拆字,就是现在的状态。

三明治:你最开始怎么找到这个房子的?

王咸:1999 年,我跟朋友去放生,开了一个小面包车,一直开到我住的地方。我们为什么去那放生呢,因为有个居士在那念佛,在附近有个放生点。他们说村子里有卖房子的,我们也准备买房,房子也快涨起来了。那个时候可能信佛,喜欢清净,环境很好。但主要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便宜。宅基地有 100 多平米,带院子,几万块钱。

那个地方太好了,离人民广场直线距离是 19 公里,但完全是稻田。房子是黑瓦白墙的老式农房,人非常的少,纯粹的乡下。那个时候苏州河没河堤,长满了芦苇。

三明治:以后可能脱离自己的经验来写作吗?

王咸:我估计不会。想象力也要建立在熟悉的生活上,完全靠想象力是推理性写作,也是一种形式。可能两种,建立在生活经验上,还有一种抽象思考的写作,包括像《1984》就是推理性写作。大部分所谓想象力,也建立在熟悉事物中。看莫言想象力很丰富,他也是写农村里的事情,他去写城市的话也表现不出来。

三明治:从没想过自己来构建吗?

王咸:构建一个东西,我也是有兴趣的。有作家很想去构建一个世界。但我觉得艺术的构建相对于广阔的现实来说还是“小”的。原来对文学看得更高些,但发现文学表达也有它的限度。

三明治:你有过文学野心吗?

王咸:大学写作,那时候写得很少,模仿其他作家写作。模仿卡夫卡、模仿格非、模仿乔伊斯。训练性写作。

文学上的野心,肯定有的,一直有的,现在也有。我写出一个很好的作品,很真实的作品,最大的野心。原来就是按照一个文学规律,写文学作品。现在是有一个东西要表达。一个人最好不要专业写作,我喜欢那些非专业的,把写作当成很高的修养。专业从事文学创作,反而会丧失一部分“文学性”,也就是反文学的东西。

三明治:做编辑对你写作会有什么影响?

王咸:做文学编辑对我来说有帮助。但是有些人甚至觉得是伤害。《收获》对文学的认识比较真实和深入,对待文学非常认真。我们一起讨论稿子时,对我很有启发,讨论一个作品哪里表现得好,编辑们看重什么,他们讲的时候不像批评家一样地高屋建瓴,对文学的看法讲得非常具体。对写作来讲,我们的看法是直接和作家交流,放开的话,是对写作有好处。

阅读上,工作要看稿,另外的阅读是个人的阅读。我写作也不用读更多中国当代作品。工作时已经读了很多。

三明治:比如卡夫卡,他一直都是个小职员,很多作家成名前做的事情和文学没关系。有人都觉得,这种方式会更好。

王咸:每个人对写作追求不一样。我不一定要去做著名作家,写出大量好作品。写作,即是我的追求,但是到后来写作不是要成为什么,只是表达对现实看法。我的看法也不是很多,可写东西没那么多,我不需要那么多时间。很多人立志做个大作家,当编辑阅读稿子,不好的稿子可能会让他产生厌倦心理。

三明治:不过,你进入《收获》后写作中断了差不多十年。

王咸:进入《收获》后,写作上就放松了,反而不着急。在去学佛那段时间,就基本放弃了。

三明治:这有很大关系吗?

王咸:它跟文学有冲突,佛教是一个出世间的学问,文学是个世间的学问。宗教比文学关心的东西要大,真正地给你一个世界感,文学对人类、世界的关心经常停留在想法上。那个时候,我跟另一些朋友相处,跟文学朋友往来比较少。

三明治:后来你重新写作,也和学佛也有关吧。

王咸:发生了一些事,精神有些变化,学佛比较淡了。同事们知道我不学佛后,都很高兴,因为佛教跟文学有点对立,工作受影响,我很不热心。在我和佛教疏远后,工作兴致就高起来了。在2010年时,又想写点东西。我年纪大了后,就觉得很多事情做不成就是做不成。但写作相对来讲,是可以做成的事情。

皇帝新衣里面,最有价值是孩子说的话。

三明治:你有什么样的写作习惯?

王咸:一年估计一篇、两篇。有的可能一个星期写好。《回乡记》《拍卖会》花了一个月。基本都是晚上写,有时间时就会写。开始写的时候,就两个小时左右。有时可能坐着没写出来。有的是,慢慢写,主要可能是不着急。有时候可能觉得前面没写好,然后想到有新的东西。

我用台式电脑写,写的时候还是很认真的。总要一点点写下去,不是呼呼往下写。从表达意思到用词用句,比较完美时,写下去。但回头还是要删掉一些。我现在觉得一气写下去,回头再改可能更好一点。

三明治:台湾作家王文兴业写得很慢,后来到了一天只写35个字。他说写作就是失败,落笔那一刻就失败了,只能去减少失败。你有没这种感觉?

王咸:他那个状态,有非常完美的幻想,认为自己可以写出更好的作品。但本身写下来后,又会有局限性,有这个想法很正常。我的写作就是尽量写得小一点。对自己要求写得小一点,有意思一点,我的小说还算比较好读。通俗易懂的。这样的想法,就没有很失败的感觉。他有一个对写作有个完美的想象,一旦写下来就有失败感觉。我相反,要把具体写的东西,写得小小的。

三明治:作为读者,比起第一人称,我觉得后面的两篇第三人称更好看些。因为文中的“我”太温和了。

王咸:不温和。它是很不温和的。比如《回乡记》,当时黄德海老师讲,我写得很温和。你这里面有愤怒。你要慢慢看,才能感受出来温和里面不温和的东西。我背后有个东西,我争取写的东西很有意思,这些意思后面还有些意思。比如像盲道里的小安,主题很直路。小安有点走火入魔状态对文学。里面那个“我”,其实跟小安没什么差别,生存状态。这个编辑好像很平静。一个层面,我们生活都像影子。他为什么要温和,不仅是同情他。换一个角度,命运是不一样的。那就说,如果这样理解的话,他对小安温和,不仅仅只是他的心好,他也觉得自己并不小安更高明,他们是差不多的人。

三明治:你的朋友项静觉得你的小说有散文化倾向,一些媒体和你访谈也会提到这个问题。外界认为你的小说是故事性不强那种,你怎么看?

王咸:我们现在没有那么魔幻,看上去很魔幻,好像现实很复杂,微博上有各种奇妙、奇葩的事情在发生。但从人类大一点角度来说,其实这些事情很简单。这种奇葩像一个泡沫,并没有真正地让人变化。经常有人说,文学赶不上变化,但这种变化像泡沫。一个有价值的时代,它对语言会产生影响,会对文学产生有价值影响,但泡沫不会。

散文相对比较“平庸”,我觉得时代需要朴实的东西表达。反过来皇帝的新衣一样,他不需要变化各种方式来戳破谎言,它只需要一个真实的话。现在就是一个好多泡沫一样,皇帝新衣里面,最有价值是孩子说的话。这个时代,朴实的话是最有价值的。从这里开始才能谈得上深邃的思想,不从这里开始,深邃的思想也可能是泡沫。

三明治: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写散文?

王咸:小说还是有一点点虚构上的方便。散文就是如果写真实的东西的话,相对来说也可以。但是,散文有局限性,它的真实性会涉及到具体的人和事,小说可以披着虚构的幌子。

三明治:写作能为讲真话带来什么可能性?

王咸:每个人变得越来越孤立,通信方式很发达,也属于通讯方面发达。他在社会中要有联系的感觉,需要要有公共平台,缺乏的话每个人会觉得很孤独。包括我们同事,哪怕在外面开会,也感觉与世隔绝,哪怕我们有微信。

文学还是公共流通的,人也算进入了社会里面。写作,可以作为文学作品,也能够用隐晦方法表达对社会的看法。做其他有意思的事,更不可能。比如你做编辑编稿子,发表一个真实性作品很难,它要符合标准。生活中,你发表自己看法,可能性很小。

三明治:小说在保护你。

王咸: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但我的还是有一些小说性,可能是自己功力不够才需要小说性。废名就说不写小说了,以后写散文。这是年龄上的变化,也是思想上的变化。他前面学文学,后来关心哲学,包括儒家和佛教,他领悟的时候觉得很丰富,觉得自己不太喜欢小说。我现在能理解一点他的这种“不喜欢”。

很多东西散文就可以表现了,用小说是有一点被迫性的选择,虚构还有点自由度。像黄永远,他真实的经历很有价值。不过,他用小说的形式写了《无愁河的浪荡汉子》,他可能觉得有些东西用散文说不方便。我们看到一些故事会特意申明纯属虚构,其实很多都是真实的。

三明治:你有没理想读者?

王咸:可能没有。没有理想的读者。说有读者的话,我的小说其实通俗易懂,所有人读时都能笑一笑。但会有文本参照者,哪种好我就希望能达到这种程度。我很喜欢夏目漱石的小说。

三明治:为什么现在喜欢他?

王咸:他在表述他们当时生存,那些人的生活时,它能够表现很自然、很真实的生活。那时的日本人怎么生活,在这种生活中怎么形成自我,有什么可能性,能达到什么程度。夏目漱石的文学对我们更有益处。

严肃文学很难通过互联网成功

三明治:现在的《收获》和以前很不同,路内在三明治访谈时,开玩笑说,2006 年在上面发长篇也做不了科长。同过去相比,好像文学没那么精英和话语权了。

王咸:那个时候是文学很狂热的时代,当时最时尚的东西,像现在的计算器、网络。一个人在《收获》发表作品,尤其是边远地区,对他影响非常大。现在话语权下降非常厉害。那时整个时代思潮是这样,文学现在没过去前沿,相对来说到了正常的状态。

王咸在《收获》的书桌。摄影:赵景宜

三明治:那现在的作者有哪些新变化?

王咸:原来总是突然出来一个作家,他们有不同的自身教育、修养。现在的写作,专业化比以前要强。很多人可以通过学习,写出很多文学作品。模仿是必须的,但最后要形成自己的风格。你说 70、80 后在语言上没有自由感,是因为整个生活没有自由感,没有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写作也是我们感受到生活。没有新奇的东西,这和我们现在生存状态有关系。

三明治:现在有了互联网,微博、微信很活跃,每个人都能自己发表作品,这是一个机会吗?

王咸:它在类型文学有优势。严肃文学没有,它还是需要鉴赏力。我们做编辑,你的鉴赏力,一定很快判断出好的作品。不是说看不起大众,大多数人是没有鉴赏力。你在网络上发表了,只有那些喜闻乐见的作品,大家容易接受。严肃的作品很难口耳相传,它需要有人判断,有人跟随。

凡是严肃作品,都是带着学习态度看,随便给你一个严肃作品很多人看不下去,但你觉得他有价值你会看。网络发表很自由,没人说好,也没人看。想成为严肃文学创作,还是要走期刊,世界都是这样。原来是小论坛,大家相互鼓励下,还可以。纯文学作品,在大的文学论坛最不受欢迎。

三明治:小说中写了小安。你对这些来自民间的文学爱好者怎么看?

王咸:文学和喝茶一样,有的人喝好茶,有的人喝普通茶。不是说喝不到好茶,就不喝茶了。我们每天接到稿子,来自各个地方,有些是有钱人退休了写作,有些像是穷人改变命运。每个人在不同层次表达自己,和人交流。有的写得好,进入公共平台,写得不好也有私人文学交流,都是有意义的。

三明治:你对非虚构写作有什么看法?

王咸:我关注得比较少。卡波特写的《冷血》,我当虚构在看。这本书传到我们这里,现场感现实感没了,看起来就像虚构故事。我觉得非虚构很好,但更难,很难写,更直接,触及东西更麻烦。

相对来讲,做一下非虚构蛮好的。自由的时代,自由的想象时代,需要虚构给生活带来更丰富的意蕴。现在,虚构有点无力量。非虚构是现实摆在你面前的东西。对生活会更冲击,传达具体的人具体的事具体的结果,大家会更关注这个东西。

三明治:按照你以往的写作速度,等你下一本书,需要很漫长的时间吧。

王咸:目前没写东西了。有可能下一本书,要等很久,也有可能突然间多写几个,挣稿费嘛。这也蛮重要的,现在收入没原来高。写作也是一个谋生的手段。有时候生活压力有一点,可能会强迫自己写,至少有个外因了。

(文中图片如无特别标识,均由受访者提供)

三明治创作者访谈系列点击标题阅读对应访谈寂地:我想创作治愈故事,因为很多伤心的人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鱼山饭宽:喜欢园林和山水的难道就不是年轻人了吗?易小荷:写作延缓了我人生的衰败云也退:一个书评家逃离到以色列写非虚构岑骏:这个打入纽约主流插画圈的中国画家,曾经高考复读考美术杨潇:写字的人一定要靠写作养活自己吗?陈思呈:一个写作者常有脆弱时刻,但她偏要选择自由撰稿这种hard模式……关注中国三明治(china30s),可以阅读更多创作者访谈。三明治将持续推出创作者访谈系列文章,欢迎关注。你也可以在后台给我们留言,告诉我们你还想看到哪位创作者的访谈。

3月11日,三明治短故事学院再度启程,用十二天时间给你定制一趟讲故事的旅程。每位学员都将拥有一位尽职的“编辑”、“老师”的陪伴,一对一地和你保持沟通,指导你写下生命中的短故事。

▽ 点击进入“写作灵感铺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朋友作文提纲 诚信材料作文 名胜古迹作文500字 爱国作文小学 晚起不如早起作文 我的大学作文500字 介绍黑龙江作文 我的爸爸作文怎么写 描写蟹爪兰的作文 我的家乡作文450字 默默无闻的清洁工作文 人生不设限作文素材 遇见作文600字 600字高中作文 作文遇见 乡下风景作文400字 400字写人的作文 英语万能作文素材 寻觅春天的踪迹作文600字 陪伴 作文 游济南趵突泉作文 书我的朋友作文800字 生活中的烦恼作文400字 晚归作文 我所期待的班级作文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文 欣赏什么的我们作文 什么的手作文500字 我爱什么作文350字 父母的爱5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