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电影《教导丽塔》:教育给一个人带来的最大改变 究竟是什么?

2020-11-20 08:40:01
相关推荐

文:宿夜花

很多时候,“教育”的意义经常被误读和曲解。

一方面,民间大量盛行“读书无用论”,此种论调显而易见的缘由是:对于实用主义者而言,如果“接受教育”无法转化成显著的物质回报与眼前的丰厚成果(即生存所需的“金钱”与“地位”),那么便是没有实际用处的。

另一方面,“读书”在我们的文化传统里被过于神圣化,宋真宗赵恒《励学篇》中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黄金屋”成了古往今来众多文人墨客的精神信条,无数人把“读书”当作追名逐利、改变命运的工具。

如果因为自身视野的局限和思维的闭塞而产生的短视与功利心理,忽略了接受教育的必要性而阻碍了自我更好的发展,那无疑是遗憾的;而如果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僵化的规则与固化自我的精神桎梏,因而丧失自我、陷入另一种平庸与乏味,那也是令人惋惜的。

那么,教育给一个人带来的最大改变,究竟是什么呢?如何通过接受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认知并提升自我?

第92届奥斯卡最佳电影《寄生虫》掀起了一股“寄生虫热”,很多观众从中挖掘了教育与阶层的启示意义。而关于“教育”的功能与意义,一直英国电影所不断探索的主要话题,影片《教导丽塔》即是将教育与阶层(不同阶层的审美趣味与精神取向)、女性(教育如何引导女性精神觉醒与独立成长)等主要母题结合,继而探讨其本质所在。

01

《教导丽塔》是一部1983年的英国电影,由刘易斯·吉尔伯特导演,迈克尔·凯恩、朱丽·沃特斯主演,获得了第56届奥斯卡奖的多项提名。电影被称作是80年代版《卖花女》,因为影片从某种程度上延续了萧伯纳《卖花女》中“窈窕淑女”的故事,语言学教授希金斯通过对卖花女伊莉莎的贵族文化教导与仪态规训,渴望对其实现“麻雀变凤凰”的阶级跃迁,但最终却无法改变她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与生活习性。

电影《教导丽塔》在主题内容上更具突破性,即是说:不同阶级的精神取向、审美趣味有其固有的氛围与习惯,教育给人提供一种改善生活、改变命运、实现平等的可能途径。

女主人公丽塔,是一名工人阶级的平民女性,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她,期望通过学习文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与文化视野;男主人公弗兰克·布莱恩特,是一位文学教授,总与学者精英打交道,却深陷保守陈腐的教育形态中疲惫不堪。

影片延续了英式喜剧一贯的幽默风格:将不同阶层的生活方式与思维习惯放置到一起,制造冲突与反差效果。与此同时,又用一种诙谐与戏谑的口吻,展现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可爱与魅力:知识精英学识渊博、谈吐不凡却困顿于繁文缛节、刻板迂腐,普通劳动者缺乏知识但行为坦率、可爱富有活力。

文学教授在教学中,所接触的话题总离不开各种文艺批评、文艺巨擘们,例如:威廉·布莱克(浪漫主义天才诗人)、爱德华·摩根·福斯特(著有《霍华德庄园》)、D·H·劳伦斯(著有《儿子与情人》)等。而理发师丽塔,言语率直、举止活泼、性格可爱,生活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现实琐屑之中,充满着打闹、欢笑、嬉戏等世俗趣味。

表面上是因职业、性格的差异而带来的生活情趣之差,其内在的深层原因是不同的社会阶层、教育层次、知识水平决定了男女主角截然不同的精神追求。影片的巧妙之处,恰恰在于挖掘出两者的差异,并形成一种互补的制衡。丽塔崇拜教授的学识,希望从他身上收获知识以提升精神层次,教授对知识分子、文化精英之间的附庸风雅、争名逐利倍感疲惫,在丽塔身上看到了属于一个真诚、坦率的普通工人身上的热忱与活力。

02

丽塔渴望接受教育的心理,是女性意识觉醒的体现,她开始自发地抗拒作为家庭话语中的“他者”属性寻找真正的自我。

女主人公苏珊,作为一名理发师,将名字改为丽塔(《红宝石丛林》的作者丽塔·梅·布朗),本身即是对知识的渴望、对循规蹈矩生活的一种反抗方式。她不愿意被当作生儿育女的工具、不想被束缚于家庭做一名“无才便是德”的庸常主妇,拒绝平庸、追求自我的精神追求,使得她开始一步一步地探索起自我的价值所向。

因此,她开始主动求助于弗兰克教授,当她通过自己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养,成为可以与大学生、知识分子进行完美交流的“文化人”之后,与此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精神困惑。

他们谈文学、聊艺术、看歌剧,聊天的话题总是离不开契诃夫(俄国作家)、布莱克(英国诗人)。而当讨论文学艺术成为了一种脱离现实生活的“陈词滥调”显得华而不实,这种空洞与荒谬感加剧了她的迷惘。

丽塔处于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无所适从,是继续与朋友钻研探讨文学艺术、寻求更深的精神追求?还是回归到庸常、琐碎却踏实的世俗生活之中?

丽塔的矛盾在于,她性格上的闪光点正是不拘小节、单纯率直的可爱,当文艺作品让她修炼出了一幅知识分子学者范儿的优雅睿智,而她原本自我的魅力,不正在丧失吗?

教育本应提升自己、坚定自我,为何丽塔反而在提升了学识后更为迷茫、丧失自我?

这种困惑现象正对应着同一时期80年代国产电影中的“文艺热”,《人到中年》达式常、《人生》周里京等文艺青年形象备受推崇,他们通常会吟诵裴多菲的诗、懂得现代乐器、诗画乐无所不通。这种对精英文化的崇拜与向往的心理,随着90年代冯小刚贺岁片等更符合大众文化的审美产物诞生,开始消退。观众更喜欢葛优、梁天等年轻演员诠释的更具烟火气的普通人形象。

这其中所揭示的问题是相似的,教育启迪心智、使人感受到更深层面的精神陶冶,但如果脱离了现实的土壤与自我生活的切实感受变成了另一种“枷锁”限制并压抑了内心的自由,那是十分值得警惕的。

03

如果说教育开拓了丽塔的视野,使她走出家庭、实现自由,那么丽塔的迷茫则引发了对教育实质的反思:教育究竟该让人学会的是什么?

两种阶层的审美趣味并无高下之分,他们用各自的生活方式觅得精神食粮。而教育所能做的是在获得更广阔的视野后,获得更多的选择权、从而获取更多的人生可能。

如果说《死亡诗社》中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基丁船长,所代表的是一种反传统的现代教育引航者形象——他一反保守贵族精英话语下的刻板、腐朽、愚昧,让学生们感受到了自由思想、灵魂碰撞、激情飞扬、活力四射的力量;那么《教导丽塔》里,迈克尔·凯恩塑造的弗兰克教授一角,呈现出了更强的反叛性与突破意义。

弗兰克教授总是处在一种醉生梦死的迷醉状态,并非是思想糊涂与自我放逐的颓废之态,而是用自己的玩世不恭来宣泄他内心的愤世嫉俗、来反抗僵化的刻板公式与条条框框的枷锁。

弗兰克教授的教学观念,不仅仅在于对刻板教育方式的抵触,更是一种对文艺的反思与批判态度。只有极少数知识精英、文化人视角才可以理解的“夫子自道”式的晦涩典故,自我标榜、一厢情愿、自说自话、矫揉造作、毫无生气的文艺表达,究竟是不是有价值的呢?

他一方面教授丽塔学会欣赏文学艺术,一方面又珍视丽塔身上毫无文人酸腐气的清新质朴与活力、时刻提醒她坚持自我的个性与魅力。

影片的结尾采取了开放式结局,丽塔送别了弗兰克教授,迈出了前进的步伐。纵然她并不清楚她的生活要回归到以往的市井琐屑、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还是继续通过接受更高的教育、寻求更充实的精神追求?而无论怎样,丽塔总归是对世界、对自我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深刻认知,学习知识并做出更广的选择,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这正是影片在一种困惑中所引发的思考:

教育给一个人带来的最大改变,首先是开拓认识世界的视野,而不是停留在一种安逸的、封闭的生活模式丧失进取心与开拓心;其次是完善认知自我的方式、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价值所在,而非生硬地模仿一种与现实生活相悖的精英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趣味。

教育应当释放个体的自由意志与开放思想、从而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人生,避免陷入一种僵化、迂腐的禁锢桎梏之中丧失自我。尽管伴随视野的开阔,必将面临更多的选择、更深的精神困惑,但生命的美好恰恰在于不断刷新自我的思维高度、体验提升自己过程中那独一份的快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谢阅读600字作文 微信怎么制作文件 火烧云作文800字 英语作文myfriend 玩具水枪作文 作文成长中的故事 如何成功英语作文 校园里的趣事作文400字 紫罗兰作文500字 在新的起跑线上作文 初中生活作文400字 最美的瞬间作文500字 好书伴我成长作文结尾 可爱的松鼠作文 勋章作文 亲身经历的作文 描写景象的作文400字 综合实践作文 美丽小区作文 关于努力的作文记叙文 做仰卧起坐的作文 以价值为题的作文 长城作文100字 我的视线作文600字 以心为主题的作文 写一篇秋游的作文 奋斗作文题目 平安家书600字作文 天凉了作文 背景资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