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林奕含去世一周年|世界发生了什么改变?

2020-11-21 12:00:01
相关推荐

今天是4月27日,台湾作家林奕含逝世一周年的日子。

有一封信要与大家共享。

这封信来自台湾,是奕含最好的朋友写的。

分享这封信,也分享一分忧郁的心情。

这个美丽的女孩,如果她的去世,给这个世界,给其他女孩儿们带来了安全和自信,以及健康无忧,那她的死,不只是壮丽的,甚至是伟大的。

可这个世界,真的变好了吗?

江慧君的信

江慧君是林奕含在高中时代的挚友。

尽管分开多年,她们在社交网络上一直有亲密的互动。

高中毕业后,江慧君考入台大医学系,如今是台大医院牙医部的医生。

她度过的人生,也是林奕含在少女时代为自己规划的人生。

林奕含在日记中常常提起,高中所在的资优班,三分之二的同学就读医学系。

生病的日子,她想着同学们的生活:

「大一圣诞舞会、大四毕业典礼、大五进医院实习、大七授袍典礼……

再简单的事情,我也很想经历。

那是我应该要去的地方,本来的归属,可是因为我的病,没办法抵达。」

正值奕含去世一年,好友江慧君在某媒体的约请下,写下了这封信。

我们一起来看看。

周末愉快!很抱歉沉默这么久,工作上忙,生活也不是很在轨道上,但我也不想匆匆回您讯息。我想这时间回您,大概也赶不上您正在写的文章,不过诚实说,我不知道我有什么值得被阅读的话可以被说出来。我是奕含的朋友,是爱她也被她爱着的朋友。正因为如此,她的经历、疾病、离开等种种,对我来说真的不是一个社会事件、一本高艺术价值的小说这样。十多年以来,各种变化一直发生,然而从书或从新闻、从访谈认识奕含的人只认识了后面那一段的她,我实在很难启齿我们一起走过了什么样的时光(而记忆也一直在消逝)。我非常感动,也非常感谢关注与奕含、与房思琪们、与女性、与性暴力受害者相关议题的你们,特别因为我无法坐在那样的高度上看事情。我没有办法主动去对抗社会──为此我很抱歉,我没有一天不觉得抱歉。这么多年来与奕含一起度过的日子,我可以做得更多、可以做得更好,然而在她离开之后我还是没办法,我来不及,我太难过了,我很抱歉。在奕含离开以后,除了法律以外,在网路(络)上或是生活中偶然听到人谈论,也知道家长们开始更加会警戒自己小孩所接触的长辈。但您问说,一切真的变好了吗?我想不会那么快看得到结果。另一方面,性暴力造成的悲剧有许多面向。就施暴者方面,教育、法律也许是努力的方向;而就受害者的部分,教育(关于性、关于平等、关于爱、关于如何求救、关于法律常识)、家庭关系、社会压力、好的医疗及社工资源等等都会影响受害者的行为。改变了一两件事情还不足以「变好」,也不足以拯救谁。然而,我认为平等还有教育孩子正确的性与爱的知识,是现在社会的趋势。这是好事,教育是所有事情的基石,但成效得拉长个五年十年来看。很抱歉我说不了太多关于我或奕含家人朋友的事情。悲伤、愤怒、自责、想念,我想我们都是有的吧。我们也有好长一段路要走,和这个社会一样。再次感谢您的来信,也祝福大陆在你们的努力之下越来越好,不要放弃,也不要心急。

回溯:奕含自杀

一年前的4月27日,台北豪雨。

凌晨3点,26岁的作家林奕含在松山区家中自缢身亡。

自杀前,她给大学好友发去信息,「I wish so much that I was killed the first time I got raped」。

「我多希望,在我第一次被强奸的时候,我就已经死了。」

后来人们从刚出版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读到了她的经历,这本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小说,是一个关于女孩子爱上诱奸犯的故事。

这个故事折磨、摧毁了她的一生。

宝岛随即掀起巨浪,民众使用最广的论坛PTT上,满屏是相关讨论。

书早已卖脱销,人们从大陆网购影印盗版书,见面先交换读书心得,如蚂蚁相见,先以触须互碰,看对方是否为同类。

林奕含去世后,改变既在民间,也在庙堂。

对补习教师陈星的调查开始了,不利于性侵受害者的法条废除了,防狼师的新制度制定了。

像是某种暗合,一场轰轰烈烈的#MeToo运动,从西到东,唤醒无数行走于幽暗岁月的女性。

亲历者受到舔舐与安慰,围观者长出理解与宽情。

谁害死了林奕含

以下文字是奕含死后,我的一点思考。

意图通过这个美丽女孩短暂悲凉的一生,给更多的女孩、女孩的家长提供一些思考,让她的死从不值而变得有价值。

在林奕含死后,林家父母说出真相,直言女儿的死因并非抑郁症,而是被补习老师性侵后的创伤,并称女儿写《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的目的,是希望社会上不再有第二个房思琪。

但看过林奕含死前访谈的人,会发现林奕含之死并非归结给老师的罪恶之手就可了结。

在这个悲剧中,性侵只是不幸的起点。

如果在悲剧发生后有父母介入,事情并不会是今天的走向。

但遗憾的是,在林奕含遭遇性侵后的成长过程中,对于她所受的身心伤害,父母的反应是忽略甚至回避。

譬如,林奕含曾向母亲求助:“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但母亲只是很诧异地回复:“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的。”

此后,林奕含又曾委婉地向家人求助过,但母亲却说,师生恋是“女生自己发骚”。

中国式教育中确实存在性教育缺失的情况,但当孩子提出问题后依旧无视,致使孩子选择用“自己爱老师”进行自我麻痹,这样的家长已经失职。

而林母对“师生恋”的错误表述,更是将“受害者”林奕含,说成了过错的“参与者”。

这样的扭曲,对林奕含而言无疑是更深层的伤害。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她患上抑郁症后,即便定期看精神科医生,医生对她心理状况的评估却一次比一次更严重——从“你是经历过越战的人”,到“你是经历过集中营的人”,以至“你是经历过核爆的人”。

按理说,有专业人员的介入,她的情况应该向好,但没有亲人的理解,没有情感的交流,加上施暴者逍遥法外,是非观长期扭曲,她的痛苦根本不可能消减。

父母之爱该是什么样?

父母是保护者,更是教育者。

但可惜,林家父母的这两重身份都是缺失的——从13岁至自杀前的那么多年,林母一直把“被性侵”视为女生的奇耻大辱,暗示女儿“说出来就没有自尊”。

可以说,林奕含的心理重压,很大一部分也来自这种扭曲的价值观。

人的一生中都难免遭遇不幸和痛苦,也会本能地向周围的人寻求帮助。

“求助”的意义,除了通过外力帮助自己从具体经历的事件中解脱出来,更在于建立重新看待世界的方式。

但在林奕含那里,她因为遭受性侵得了抑郁症,因为抑郁症两次辍学,“失去了健康、亲情、友情、爱情以及自己想要的大学文凭”,这一切对于一个从小就优秀的孩子而言,已经是很大的痛苦。

而她的求助,又一直不曾获得回应,到最后抓住了文学创作这根“救命稻草”。

只可惜,痛苦已然太深,哪怕她把自身的“煎熬”分散到了小说中4个不同的角色身上,她还是没能走出阴影。

只能说,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里,她早已在默默的精神纠结中千疮百孔。

高岩与林奕含

在林奕含去世一年后的今天,又有一个几乎同样的事件爆了出来。

4月5日,朋友圈刷屏的《北京大学李悠悠实名揭发长江学者沈阳教授》一文,掀开一起尘封20年的往事。

文中,高岩的大学同学、闺蜜李悠悠提到,20年前,一位名叫高岩的北大中文系女生,“因为遭受沈阳教授的性侵和污蔑”,最终选择自杀。

组织者之一王敖(系当年高岩的大学同学)提到,“在权力、掌握的资源、心理成熟度不对等的情况下,师生之间的浪漫、性关系直接指向的是腐败和潜规则,造成强势一方对弱势一方身体和情感的剥削。”

这篇揭发原北大教授沈阳性侵至其学生高岩自杀的帖子,重又将二十年前自杀身亡的北大学子高岩,与其老师沈阳的关系,推到了舆论风口。

此时,离高岩去世已有二十年,当年正值风华正茂,妙龄芳华的高岩,如在人世,已是中年,以她的学识和能力,可能“学术颇丰”。

事件经过十分相似。

单纯的学霸在被“恩师”性侵后,用“爱上”老师这一强迫行为来逃避和掩藏内心的恶心与不安。

结果,花心的老师却一再伤害她的善良与天真。

最后,女孩只能以死解脱。

只是奕含经历了长达十年的阴影和折磨,最终没能走出来。

而高岩,却在北大学习不到两年的痛苦中,结束了生命。

同样美好的年龄,同样不逊于男孩儿的才情,却因了女儿身,因了那“伪君子”一样的老师,身陷苦海。

这个事件一出,人们开始重读林奕含。

人们反复引用她书中的片段,来说明某些矛盾与复杂的事实。

围观者长出理解与宽情,亲历者受到舔舐与安慰。

一位大陆的心理咨询师在微博上提到,她常接触一些被性侵者。

林奕含的书出版后,他们会说「我是房思琪」或者「我老师是李国华」,会用这两个名字诉说自己身上的事。

这比他们原本直接说自己的创伤经历要容易一些。

「真的非常、非常感谢她。」

关于一个女孩子在不平等的权力结构下经历的种种,她早就书写过了——「李国华发现世界有的是漂亮的女生拥护他,爱戴他。

他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

罪恶感是古老而血统纯正的牧羊犬。

一个个小女生是在学会走稳之前就被逼着跑起来的犊羊。

那他是什么?他是最受欢迎又最欢迎的悬崖。」

但她也许并不愿意人们这样提起自己。

生前的一次采访里,她一再说明,害怕人们从父权、体制、结构的角度去思考。

「在谈结构时,一个一个的房思琪,是不是就从大网子漏下去了?

所以为什么我要写思琪的事,甚至细到有点恶心、情色变态。

我要用非常细的工笔,去刻画他们之间很恶心色情很不伦的。

大家都看到统计数字,所以我不想谈结构,大家都忘了,那是一个一个人。」

众人皆为她加冕。

去年台湾的Openbook年度好书奖肯定了这本书的文学价值。

作家詹宏志这样评价:《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其实是一部优美、准确而深刻的文学作品。

它值得我们抛开一切杂音予以肯定。

这也许是林奕含或许比高岩多了一点不一样的地方。

她受的伤更重。

所以,也更愿意把苦写出来,以飨更多的美丽女孩儿。

为的不重蹈覆辙。

可惜那个时候,高岩已经去世近十年。

再次思考性侵

李银河老师在文章里写道:

在我们这个持续了几千年的男权制社会中,在性规范上盛行男女的双重标准。

这个双重标准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就是:

男人的性活动越多越好,女人的性活动越少越好。

更重要的是,与“贞操观”牢牢绑定在一起的,就是对“不贞洁”女性的“荡妇”歧视。

而这就是性侵受害者不敢反抗,不敢追责,不敢公开受害经历的根源。

她们是受害者,却要为受害埋单。

而父母,甚至不小心成为了“帮凶”,加重了孩子内心的伤痛。

高岩的父母都是优秀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母亲在响当当的重点名校——北京育才学校担任班主任,父亲在北京市教研中心负责全市的语文考题。

这样的父母,在清明节写给女儿的信里,反复描述:

“天真无邪的你”“善良的白雪公主”“历年都是三好学生”“以187分的高分考入北师大附中”“老师给你的评语是热爱集体,遵守规章制度”。

一个完美的好学生乖乖女,但你能看出父母有多了解孩子的内心吗?

高某的妈妈说:在女儿自杀身亡之前,她已经有过自杀未遂的行为。

“有一次我下班回来,她不开门,我就把门踹开,发现她在睡觉,不正常地睡觉,就叫车送到复兴医院,后来就知道她是吃安眠药了。

孩子说,活着没意思。

结果母亲的回答是什么?

“怎么没意思?理想的学校北大中文系都保送了,你多顺啊!干吗这么想?”

女儿曾隐晦地对母亲说,沈阳课上得挺好,也挺喜欢他的。

后来,她又曾表示讨厌沈阳,“因为一天到晚让我干事,让我收钱。”

妈妈想都没想就站在了老师的一边,

“妈妈也是当老师的,别这么大怨气。”

女儿回答说,“算了,不跟你说了。”

父母觉得女儿很顺很完美,然而此时女儿已经在一步一步往悬崖走。

她发射了无数个求救的信号,都被父母一一熄灭。

这样“良好、清洁、纯良、正统”的家教氛围里,如果孩子坦诚地向父母说出实情,会不会有用呢?

同样, 林奕含家境优渥。

上高中时,她是唯一满分毕业的学生,后来考进台北医学大学和政大中文系,都因重度抑郁症没能完成学业。

所有学习好的乖女孩,小时候接受的教育都差不多。

精致的瓷娃娃最容易被摧毁。

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描写第一次被补习老师侵犯时是这样写的:

我下楼拿作文给李老师改,他掏出来(下体),我被逼倒在墙上。

老师说了九个字:“不行的话,嘴巴可以吧。”

我说了五个字:“不行,我不会。”他就塞进来。那感觉像是溺水。

可以说话之后,我对老师说:“对不起”。有一种功课做不好的感觉。

学习好的乖女孩被老师侵害时,最强烈的居然是“一种功课做不好的感觉”。

林奕含的爸爸不仅是名医,口才还超好,病人去问诊都要先听他的演讲。就是这样一个聪颖又有说服力的人,却没有和女儿有过多的、关心功课之外的交流。

书里房思琪向父母含蓄地暗示及试探时:

刚在饭桌上,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

「我们的家敎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敎育。」

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

「什么性敎育?性敎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敎育不就是这样吗?」

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矿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思琪她们在暑假期间南来北往探视亲戚、采购生活用品。

思琪在家一面整理行李,一面用一种天真的口吻对妈妈说:

「听说学挟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

「谁?」「不认识。」「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

思琪不说话了……

她一瞬间决定从此一辈子不说话了。

她脸上挂着天真的表情把桌上的点心叉斓,妈妈背过去的时候把渣子倒进皮扶手椅的隙缝里。

当书中的房思琪终于向父母坦白并求助时:

“郭爸爸的声音如泥石流,淹没了整个家:你以为做这种事还嫁的出去?”

“妈妈把喉咙都吼了出来,你跑去伤害别人的家庭,我没有你这种女儿。”

而真实的情况也确实是:

诱奸发生了好几年,父母却一点端倪都没发现,是不是父母没那么关心林奕含?

林奕含向父母说出被侵犯的经历后,他们居然没有选择报警,虽然最初打算提起诉讼,但但因林奕含当时已经16岁了,但父母觉得容易被对方反告妨碍家庭,甚至对方进行恐吓“事情闹上法院,吃亏的还是林奕含。“

之后还是选择了让女儿压抑、忍耐并隐藏。

即使最后通过写小说来解压,即使遇到好男孩还订了婚,她始终没能走出来,最终自杀。

当林奕含自杀,当高岩性侵事件重新浮出水面 ,当人们慢慢开始思考性侵的土壤,痛恨性侵者,同情被害者,那么,作为孩子们最重要依靠的家长,应该有些什么样的思考和行动呢?

所有的父母啊,无论你多么一贫如洗、多么一无所有、多么无知粗鲁,你永远是孩子最后的避风港湾。当他在学校里遇到挫折伤害,想向你倾诉时,请千万要尽量敏感,让他充分地说出来,用最大的包容去接受。鼓励他说出所有的心事,并承诺站在孩子这一边。请关心你的孩子,从幼童到青春期以及大学,他有可能遇上各种各样你想象不到的事。每一个悲剧个案都是父母不够敏锐没有察觉到孩子情绪和心理的变化,而一旦学习成绩滑坡几名,父母的反应就截然不同。这是不对的。学习不是最重要的事,活着才是。从高岩父母的信中,你可以看到父母现在有多么懊悔当时的大意!但是如今再怎么做也无法补救了。如果你的孩子被坏人伤害,请一定要让ta受到惩罚,并被孩子看到。拿起法律的武器,让禽兽教师尝到苦果;甚至哪怕是自己上门去揍那个混蛋一顿。千万不要让孩子看到欺负他的恶人没有得到任何报应,孩子会对父母绝望、对人生绝望、会认为被侮辱被损害的自己是毫无价值、不值得被捍卫的,那么这样无足轻重的生命,我不如就自我了断了。永远不要对孩子过分灌输“童贞”“贞操”“冰清玉洁”这样的概念。《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李国文屡屡在学生身上得手后,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罪恶感是古老而血统纯正的牧羊犬。”所有被侵犯的小女孩第一时间感受到的不是愤怒而是羞耻,觉得自己被玷污、不再纯洁、不再美好、不再值得被珍视,这都是错误陈腐的教育对受害人的再次犯罪。宁可孩子做心大皮厚不好惹的小太妹,也不要她做摆在书桌上的精致的瓷娃娃,只有“坏女孩”走天下,瓷娃娃一碰就碎。告诉孩子,如果受伤,你永远是没有任何错的。不用care任何八婆的风言碎语,你就是有权利堂堂正正地正常地活下去,还应该活得比坏人好,你不会失去你的人生。告诉孩子,人生不是花团锦簇一帆风顺,磨难和意外就是人生的常态。如果遇到了挫折,你不是唯一的一个,而是人人都会遇到情况不同的痛苦。你见到所有光鲜快乐的人士,他们都不是一路顺利的,然而他们可能都曾经是痛苦的倒霉蛋。所以,不要担忧,灾难后的重建,是人生的必经之路。爸爸妈妈会陪你一起走。请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上不美好的人很多,哪怕是学识渊博的老师、对你疼爱无比的亲人,都不可以对你做出触碰底线的举止和事情。未成年人不要和某一个成年人单独呆在密闭空间,成年以后学生和老师的私生活一定要有边界。利用自己是老师或上司一切和你地位不对等的身份要求谈恋爱的人都是最无能的loser。

童话里尚且都有恶毒的反派,况且真实的生活不是童话。

永远不要做什么玻璃罩子里的小公主,拥抱生活,保持警惕。

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为什么他不找别人就找你呢?”

无论发生任何事情,请选择无条件地相信自己的孩子。

因为林奕含和高岩的死,提醒和期待这个世界悄悄发生改变,更多的女孩儿不再凄凉而孤独的面对那些身边的“君子”。

愿所有美丽的女孩儿幸福平安快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文 作文范文10篇 智能机器人英语作文 一次烧烤作文400字 学滑板作文400字 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作文 作文自强不息 白雪公主的故事作文 雾霾作文600字 提升自我的作文 美丽的景色作文400字 这也是美作文600字 关于开运动会的作文 人生路作文 我真能干作文 宿舍安全作文 感谢云台山作文 乐乐作文大全 难忘那次掌声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跟哪个老师 记叙作文500字 写兔子的作文500字 竞争使人进步作文 学会面对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最喜欢的老师 春天让我陶醉作文 秋天的枫叶作文600字 听听那冷雨作文 北京研学旅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