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快来看!名师解读2018年高考各科考试大纲

2020-11-23 00:55:01
相关推荐

今天,教育部发布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是名校名师对2018年高考各科考试大纲的解读,希望对高考生们有所帮助。

适应新变化 高考更从容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长 曹文辉

从《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来看,相较去年考纲无论是考核目标与要求,还是考试范围与要求等方面,都没怎么变化,所以可以认为明年全国卷语文命题将整体保持稳定,个别地方可能微调。比如:在能力层次要求上,(2017年考试大纲)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归纳整合相关现象和问题。 (2018年考试大纲)C.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将归纳整合,提出来,有强化的作用,根据往年经验在考题的要求中可能会突出这一点。在论述类文本阅读和逻辑推断题中可能表现的更突出。

但是对于山东考生来说,一切都是新的,就考试范围看,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考试的各部分内容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在参照往年全国卷的基础上,可以看到,全国卷考查的范围更广更深,对能力的要求更大,试卷的容量也更大。所以在熟悉往年全国卷的基础上还应该做好迎接变化的挑战。

针对新考纲和全国卷,山东考生接下来具体应该了解全国卷的不同要求。做好准备。

1.适当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速度。全国卷阅读量增大,论述类、文学类、实用文、古诗文……可谓量大卷满。对山东的学生的阅读速度、阅读方法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学生应该在普通提高阅读速度和处理信息的速度的基础上,根据材料的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高效处理文章信息。所以考生一定要在平时锻炼阅读方法,做到“速度”和“信息量”的最大化平衡 。

2.试卷选考模块、试卷样式不同。全国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块,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这也就意味着学生在“文学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不能有偏向,两种文体都需要熟悉,两种文体的题目都需要能够对付,考生不能再像往常一样专攻一种,不及其余。为了考试的稳定性,明年小说和非连续性文本继续考察的可能向很大,但是 “文学类”文本中的散文、记叙文等文体和“实用类文本”中的传记、新闻通讯、人物访谈、科普文等文体,保险起见都需要进行练习。另外就题型来说,可能会根据能力层级有所微调,增加评价类和应用类题目。比如:论述类文本新增“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考点。而且试卷主观题和客观题可能交叉出现,分值不一。即使是客观题也会出现多选和单选混杂,这都要求山东考生高度注意,平时要做好适应性训练。

3.熟悉文化常识。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2018年考试中,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将更加突出。有可能还会增加题目。文化常识庞杂,考生应该根据古诗文的文体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积累。除了熟悉课本和练习中的文化常识外,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可以推荐给各位作为参考材料。

所以接下来,根据新的考试大纲我们建议:

阅读模块主抓知识与方法的梳理,抓好知识的灵活迁移与运用。

读懂文本是关键,先沉下心来,读进文章,裸读很重要,能够找到关键语句,读懂读透,再去做题就简单了。要有文本意识。

再是审题意识,它是一种能主动、全面地攫取试题所包含的提示性信息的心理倾向。高考阅读试题的题干,如简答题的题干,一般包含着命题角度、阅读范围、答题方式三方面的提示性信息。为此,重视审题训练,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使之养成主动、全面审题的习惯,实在是十分必要的。

三是“原文意识”,它指的是凡解题必定仔细推敲上下文,在原文中寻找答案。可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架空讲析和只重答案的弊端,致使学生缺乏必备的原文意识,这是要引以为戒的。例如论述类文本阅读, 整体读懂文本、读懂每层次的意思;比对选项和原文,既咬文嚼字,又不拘泥,重在领会意思,“还是这个意思吗?”适当归纳错误类型 更重要的,是在误选项上下功夫,优化思维,由“判正为误” 到“知正之所以正” 。

阅读鉴赏评价,采取开放性评价……再结合人物生平,做到历史、文学性评价,最好选取历年高考题加以训练规范。

作文审题、合情合理地看待材料和问题,有层次有深度的看问题,不钻牛角尖。看到不好的不能只是一味的批判,看的好现象也不能一味褒扬,要有理性思辨。

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提升人文素养,这对强化作文训练十分有效。我们研究近几年的作文试题,便可发现高考作文命题具有试题的开放性,更加关注生活,提倡张扬个性,强调理性思辨,追求真知灼见,因此平时的作文教学要加强审题训练,要坚持培养学生阅读书报、积累材料的良好习惯,如指导学生阅读精美散文、《读者》杂志、书屋、南方周末、人民网、新浪时评等,并坚持写作训练。做到“有练必评、有评必改、有改必有提升”,切实抓好作文的升格训练,尤其要求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身边热点的人和事,增加材料的积累。

基础知识的夯实,知识框架的形成,阅读和答题习惯的养成,写作素材的积累,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发散性思维的养成,培养人文情怀和家国意识(着眼于时代所缺失的,社会所需要的,人类发展之必然),语文不再是独抒性灵的表达,还要强化文以载道的普世价值的弘扬。

针对新题型要整理修正:针对新题型一定会进行适量试题的输出练习,对出错的重难点试题一定要整理在错题本上,如果是知识点的缺失,就再强调一遍知识点,如果是解题步骤的遗漏,那么就再强化一遍解题的步骤。

书面表达的提升:书面表达是语文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想的和说的不一样,说的和写出来的又不一样,所以务必不要在分析语文主观题的时候只想想或者只是说说而不真正的动笔,书面表达的最高要求是“言简意赅”,就是语言精练还得意思完备。那么语言精练就需要同学们长期扎实的笔头训练,不是答的多就得分多,按照之前整理的知识点笔记,按照解题步骤精细化作答就可以啦。最后再特别提醒一下,字的好坏在语文试卷中挺重要的,属于书面表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字写得不好的同学最起码要写的清楚明白。

数学考试大纲的解读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数学备课组长 张永花

今年山东省高考数学将采用全国卷,与往年的山东卷在某些方面有些不同。

从试卷结构上,全国卷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包括12个选择题,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选考部分包括选修系列4的“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1个解答题,考生从2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

从内容上来看,全国课标卷对在最后一道选做题中增加了选修系列4的一些内容,分别是: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从其中2道题中选作1道.

从试卷风格上来看,数学全国卷不仅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更考查基本思想和基本技能,其中与山东卷最根本的区别就是更加强调“能力立意”,文、理科数学均以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侧重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来检测 考生将知识迁移到不同中去的能力。

全国课标卷和山东卷比较起来,主体内容没有大的变化,在备考过程中建议首先重视基础的考查,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复习时要在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上下功夫,以达到在综合题目中能迅速准确的认识,判断和应用的目的。

其次,加强各部分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注重知识网络的交汇处题目的训练。

再次,加强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加大解决应用问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有,加强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合理分配时间,规范作答,以积极心态备考,以平和的心态考试。

找准方向,抓落实;科学训练,提能力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英语备课组长 朱崇军

一、瞄准方向,不跑偏

1、牢牢抓住 “稳中有变,重在稳” 的特点

纵观近几年全国卷英语试题,皆基于英语学科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及核心价值命制,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选材难度水平呈阶梯分布,题目类型多样且难易搭配合理,考查要点覆盖面广,但难度基本保持一致,试题不偏不倚,不奇不怪,考查英语核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平时一些模棱两可或较难的语言现象不要纠结,坚决抛弃,如behavior是可数还是不可数名词; 是in a condition还是in condition等。 一些偏难、偏怪、生词量较大、话题太偏离学生太远的阅读训练都不是正确的训练路子。

2、把 “宝” 牢牢押在核心话题和核心素养上

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话题;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题;了解科学知识,养成科学精神和人怀关怀的话题都是英语全国卷考查的核心话题。

所选阅读和写作话题将基于英语学科的“载体功能”进行命题,体现英语的能力载体功能、思维载体功能、文化载体功能、视野载体功能,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命题总立意,立体浸透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二、打牢基础,抓落实

语法和词汇是英语学科核心基础知识,但决不是孤立的,所以在基础知识的把握上要以普遍联系的方式去学习和巩固,不可孤立在词汇和语法上下太大功夫。

1、词汇分级,以篇章为载体,“多轮回” 复现

(1)核心词汇,全方位掌握

在全国高考试卷的篇章和写作中常考到的词汇为1000个左右,大都是大家熟悉甚至在初中就学过的词汇,对于这些词汇要求听说读写译都得会,掌握其搭配、结构、习惯表达,如对于admit这个词汇,可以通过下几个句子训练的形式全面掌握:(1)Jenny admitted__________(hurt) Philip, but she meant no harm. (2) Only ticket-holders will_________(admit) into the stadium. (3) Drake was admitted into Cambridge University in his teens. (4) The hall can admit/seat/hold/contain over 500 people.

(2)阅读词汇,“多轮回” 复现

常考1000词汇以外的2000多词汇可视作阅读词汇,做到在语境中认识即可,大可不必会写,可以通过“多轮回”方式巩固,即每次记忆量要大,比如每天100个,结合联想、顺口溜、图片等智慧方法,强化记忆,然后几天后再轮回复习,以增加复现次数,强化记忆效果。

(3)阅读篇章,提高语境识别词汇的能力

平时在训练的过程中,会读到很多阅读理解、完形填空的篇章,在这些文章中对自己不熟悉的词汇有意识地进行归纳、梳理和总结,甚至用小本子记录下来,最后标明出处,带上完整的句子,时常查看,提高语境识别词汇的能力。

2、核心语法,构建网络,不纠缠“偏难怪”

词法、句法、章法是语法的灵魂,对于这三个要素要形成体系,不要支离破碎地学习,尽量掌握核心内容,不要把重心放在“偏难怪”且有争议的语法现象上。可以制作一个语法知识本,以梳理核心语法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进而提升借助语法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如牢记常见的不可数名词,如advice, equipment, evidence, fun, furniture, information, luck, news, luggage/baggage, progress等

牢记核心的词形变化,如warm—warmth, argue—argument, strong—strength, just—justice, unjust—injustice, explain—explanation等。

三、科学训练,提能力

1、模拟训练

每次训练,无论专项还是综合模拟训练,都要 “真练”(限时、投入、核对、总结),坚决杜绝 “假练”(不限时,做后只对答案不总结)。训练后要认真核对答案,并认真梳理总结自己的做题情况,每考一次试之后要进行全面总结,包括经验和教训总结,也要对篇章中出现的重难点词汇、句式、话题等进行详细梳理,三分测试,七分总结,提高快慢关键在于总结是否充分。

2、用好真题

真题是模拟题无法比拟的,在命题思维、命题方式和选材具有极强的规律性,做好近几年高考全国卷真题,总结做题规律和方法,寻找命题思维,有利于更好地把握考试方向,少走弯路。高考前至少要做3-5遍高考真题,要对每一套真题的内容熟谙于心,有的篇目甚至要背下来,反复琢磨,找到高考“味道”。

3、动耳动口

很多高三的孩子只动眼和手,只顾做题,而缺少了动耳动口,所谓动耳就是要多听,多听英语材料,时间不允许的话,多听、会听高考真题听力,对于应试听力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动口朗读也非常关键。做过的模拟试题或高考真题中的语篇做完后,要大声朗读出来,并仔细体味其语篇内涵。完形填空做完题后,要将正确的答案复原后进行大声朗读,这对完形填空的语篇构建能力很有帮助。听力做完后,要大声朗读听力原文,甚至要模仿录音。听和说的训练在高考备考中切不可小视其潜在的巨大“威力”。

4、规范书写

书写是面子,一定要留好面子。整份试卷中的书写主要集中在语篇填空、短文改错和写作上,书写一定要清晰,不要勾、涂、抹、划,当然,写的字要尽量美观、大方。英语的书写30分钟就能见成效,2天就能成习惯,凡写字“不雅”的同学,可以让老师或写字好的同学帮助训练,相信会为你的试卷“锦上添花”的。

明确考纲指向 把握备考趋向

——2018年《全国高考统一考试大纲》历史学科解读

山东省实验中学历史教研组长 魏 明

■明确考纲指向

对照2017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历史),2018年考试大纲没有任何修改和变化。新考试大纲仍然分“Ⅰ.考核目标与要求”、“Ⅱ.考试范围与要求”两大部分,在考纲的考试内容依据、命题要求依据以及考核目标与要求的表述、考试内容(必修、选考)范围上都与去年保持一致。这说明在2017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历史)全面修订的基础上,2018年全国高考考试大纲(历史)保持了相对的稳定性;同时指明2018年全国高考考试(历史)试题要继续落实考试大纲理念,持续稳妥地推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相信2018年全国高考考试历史学科定会继续贯彻“一点四面”(一点:在高考中要体现立德树人,四面:在高考中要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依法治国、创新精神)考查原则,坚持从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出发,通过优化历史试题素材选取和情境设置,加强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的考查,强化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

■把握备考趋向

1.考试大纲强调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高考大纲强调通史体系。复习备考要按照从古代、近代、现代的通史思路对教材内容加以必要整合,强调知识的内在关系,强化历史线索和阶段特征,构架较为完整、系统的历史知识结构。复习备考要注意选修内容,因为选修内容是必修内容的有益补充,加入选修内容后的必修内容才会使通史复习更为完整。历史学科主干知识的落实要强化对学科基本概念、技能和思维方法的理解和内化。

2.考试大纲强化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复习备考要通过优化历史试题素材选取和情境设置,强化从历史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把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要求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四个方面十二个层次的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真正贯穿于备考复习当中。复习备考一定要细化能力目标,从2017年高考全国历史卷考查来看,2018年学科复习备考更要注重“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说明历史现象与历史观点”的训练与提升。

3.考试大纲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问题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这就要求复习备考无论到哪一阶段都要紧紧围绕“问题意识”这一核心,特别注重“发现问题”能力训练与培养。要突出问题意识,强化“唯物史观”在历史认识方面的指导作用,注意把问题意识与理论指导相结合。

另外,近年来历史学科开始注重“创新精神”的考查。近几年全国卷历史试题通过创新设计,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考生对同一问题或现象从多角度思考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就需要在复习备考中特别注重“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观点”能力素养的培养。

把脉考纲 精准备考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地理备课组长 郭文莉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鲜出炉,《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与2017年相比,地理学科2018年的考试大纲说明从能力要求、考试范围、试卷结构等方面来看均无任何变化。预计 2018 年高考地理试题难度、知识点布局、命题特点等会延续往年的风格,重点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突出对地理学科素养的考查。研究近几年全国卷试题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1、小切口、大纵深——考查对细节知识、原理的理解

2、创设新情境——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图文信息、运用 信息解答问题的能力——贯穿全卷 4、要求答题规范,注意地理术语地运用

5、地理素养、地理思维考查贯穿始终

地理学科是文科学生感觉难度比较大的科目。一方面自然地理部分知识思维难度大需要学生思维清晰,而人文地理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需要学生具备生活常识、了解时事热点;另一方面知识点细小、琐碎,系统性差,不便掌握。

地理全国卷的突出特点是“小切口、大纵深”,出题往往围绕一个具体的知识点,层层深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是否准确,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原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学生感觉高考难度大的原因。

针对地理学科特点、高考考试动向,我们给出的备考建议如下:

1、系统地进行两轮复习——重视一轮复习的系统性、以及基础知识落实;

二轮专题复习,注意知识的提升、融会贯通。

2、抓主干知识、核心理论——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理解规律理论的精髓。注意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运动、地质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文地理的区位理论(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

3、关注每个知识细节——精讲精练,真正弄懂弄通细小知识点。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政治备课组长 李青青

政治:★坚持“十九大”精神引领 稳定灵活高效备考

从《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思想政治)》来看,今年的政治命题将保持基本稳定。从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结构到赋分比例,均没有明显变化。

政治学科与地理、历史学科组成文科综合科目,总的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其中政治答题时间一般为50分钟左右,分值为100分。其中第Ⅰ卷为客观题,12个选择题(均为单选),共48分;第Ⅱ卷为主观题,共52分。

在备考过程中,给考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紧跟“十九大”,深刻领会会议精神。

政治学科的时代特征鲜明,要求学生对于十九大会议主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等重要、核心内容,必须做到熟知、领会。具体到每一模块来说,《经济生活》需重点关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内容的新拓展,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乡村振兴战略、对外开放新格局等;《政治生活》要重点关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的领导和执政方式的完善”和“政党制度”等相关内容的新表述;《文化生活》需重点关注“文化强国与文化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的新提法。

二、灵活备考,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

(一)知识理解灵活透彻,避免出现死记硬背的误区。备考过程中,应在对每一知识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构建知识体系,寻找前后联系,并能结合时政热点进行知识整合与深化。

(二)题型把握灵活有度,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误区。全国卷的考试虽然灵活,但绝对是有规律可寻、有方法可依的。平时应善于总结共性,学会举一反三。当然,也要避免僵化思维,比如2017年的政治主观题就改变了以往的模式,出现了三个大题,将经济与政治分开、文化与哲学组题的情况。

三、夯实基础,答题做到准确与高效相结合。

文综考试时间较为紧张,要求学生能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之外,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更加熟练精准,答题时的知识输出也需更有针对性。

那么作为现在处于一轮复习的学生来说,夯实基础必定是现阶段的首要任务,希望学生能将基础知识的疑难问题各个击破,从而为二轮、三轮的专题复习打好基础。

2018年高考全国考试大纲解析与对策

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化学备课组长 韩正翔

一、2018考试大纲解析

2018大纲相对于2017年大纲无明显变化,这也符合我们的预期,因为2017相对于2016年考试大纲已经加大幅度调整,今年大纲保持稳定,在情理之中。 结合近几年考试大纲调整情况,关注主干知识的同时,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对化学实验与实验探究能力要求提高: 实验装置的选用 、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预测或描述实验现象

2. 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部分,适当关注以下几个部分教学:

电子式、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活化能及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催化剂选择性、各种化学平衡常数进行判断和计算并学会从化学平衡角度理解和解释有关反应现象

3.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部分,适当关注常见金属、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4.有机化学部分:根据信息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增加“了解合成高分子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及在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中的贡献。

二、对策

复习中除抓好主干知识的复习外、关注考察一下几个细节:

1.注意较重点知识的考查频率:全国卷出题特点就是关注题目对能力的考察,思维深度、难度较大,但不过分强调知识记忆、知识覆盖面;所以一套卷子不会覆盖所有的重点或主干知识,但是多年题目统计是有些规律的,重要的知识内容不会遗漏的,不要以为多年不考就放松警惕,如:电子式、定量实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溶液配制、中和滴定、反应热测定)、活化能、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等等。

2.关注一些经验规律的局限性、认识的误区、高中知识的自然增长点:如原电池设计原理、温度对速率的影响、催化剂的选择性、平衡移动的外部特征、速率方程、从水解平衡常数角度认识水解、新信息

3.关注经典题型:经典题型不会每年都用、但不是不用,如阿伏伽德罗常数、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无机框图题等

4.关注人教版、鲁科版教材的差异,复习取最好并集,关注教材的各种板块:如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科学探究、实验,与教材具有同等命题效力

5.注意对工业流程题的训练

6.关注初中化学学习内容:溶液配制、过滤操作、CO2、H2制备

7.注意训练学生在陌生背景中,应用已有经验处理问题的能力

2018高考《考试大纲》解读

山东省实验中学生物教研组长 宋菁

一、2018年考试大纲解读

与2017年比,2018年的考试大纲生物部分在“考试目标与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两方面没有任何变化,体现了考纲制定的稳定性。考纲是命题的依据,预计 2018 年全国卷生物试题在知识广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会继续充分体现考试目标和要求,重点考查考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生物学实践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况,引导高中教学全面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方向。

二、备考建议

1.对照考纲,全面复习。对考纲列出的知识内容及要求掌握的程度考生必须心中有数,复习才有针对性。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的建立非常有必要,这也是进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习必备的能力。画概念图是很好的建立网络的方法,将错题整理到概念图的相应概念处,会在最后一轮复习前清晰得看到自己薄弱的知识点,以便最后利用有限的时间查缺补漏。

2.充分重视教材,深化对知识的理解。练习固然重要,但教材才是考生掌握概念、原理、过程、规律的根本。在没有充分理解原理的情况下去刷题,是舍本逐末的行为。从“问题探究”到“资料分析”、“思考与讨论”,从“相关信息”到“科学前沿”,从“本节聚焦”到“本章小结”,每个细节都体现了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教材对知识的内容、知识的来源、知识的应用等的表述科学而准确,能用教材语言描述的应尽量用科学规范的教材语言描述。

3.既要充分练习,也要反思总结。一定要做往届全国卷的真题,风格与山东卷有所不同。选择题往往只考查相关的一个知识点,综合性不强。非选择题问题少,但主观性强。全卷图表题3-4个,不会太多。试题用的语言往往是教授的语言,专业术语往往也是将来做科研的术语,考生必须能从中获取与解决问题相关的信息,有些知识往往需要现学现用。复习时必须加强主观表述题的训练,对生物学原理的解释、对实验的分析和设计等, 以不断提高理性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

4.重难点知识专项训练。建议对生物膜系统、光合和呼吸、细胞分裂、遗传规律、变异与人类健康和生物育种、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等必修的重点知识进行专题复习、专项强化训练。选修一的难度低于选修三,选修一的微生物分离和培养、选修三的基因工程往往都是考查重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九年级语文作文 冬天景色的作文 简爱作文 99作文 七下语文作文 窗花作文 勤俭节约作文 关于国家的作文 成长的作文800字 童趣作文 我喜欢的动物作文 争论的作文 500字的优秀作文 关于过年作文 李清照作文 作文风景 家的作文600字 梦想的作文600字 面对挫折作文 作文除夕夜 藏语作文 作文难忘的一天 关于自然的作文 200个字的作文 英语作文5句话 人物作文400字 小仓鼠的作文 心中的英雄作文 牡丹花作文 脚印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