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这些从古至今好地名 浓缩五千年文明精华

2020-11-24 05:35:01
相关推荐

最近,很多地方都开始了洋洋洒洒的整治不规范地名运动。于是每天都有新地名闯入我们的视线,比如:

“欧洲城”将改名“矮凳桥小区”;

“曼哈顿”将改名“曼哈屯”;

“加州海岸”将改名“沧湖东二里”;

等等。

人们这才关注到,原来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不规范地名啊!

在遵守法规要求,整治“大、洋、怪、重”的同时,人们积极掀起了一股“改名”风潮,纷纷自发为生活中的不规范地名琢磨更好的名字。

那么,什么样才算好地名?

来看看这些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出的名字吧!低调、优雅、有内涵!

说到兰陵,除了集花样美男和传奇将军于一身的兰陵王高长恭,还有兰陵萧氏。

据说,兰陵萧氏的起源是刘邦的宰相萧何,那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家伙。

他的孙子萧彪率家人迁居兰陵,到了东晋,已成为门阀大家,延绵千年。用欧阳修的话来说:

“名德相望,与唐盛衰。世家之盛,古未有之”。

事实比欧阳修说的,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统计,萧氏在历朝历代中,共出了21位天子、40多位宰相!至于其他重臣和皇后贵妃啥的,咱就不数了。

“兰”、“陵”

兰陵王和萧氏都这么牛,“兰陵”这个地名,自然是跟着名扬天下。

这个古老的名字已经有两千多年历史,首次出现于公元前300年左右。

当时兰陵因筑城于高地,且周围盛开佩兰而得名。相传是战国后期屈原命名,那时是楚国的属地,置为“兰陵县”。

“兰陵”这个名字很是优雅,略一细品,便仿佛能见到兰花簇拥之中,一座高处城镇,浮现在眼前。

兰花的香味在花中被称为王者,于是在画面之外,我们又嗅到了阵阵馥郁芬芳。

孔子说“兰为王者香”;左丘明说“兰有国香”。他们通过兰花的香味,将兰比作了王者人格。

“芷兰生于深林,非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之学,非为通也,为穷而不困,忧而意不衰也。”

身为两任兰陵令的荀子又将“君子德行”比作了“兰”。他实在是太喜欢兰陵了,最后终老于此。

很多学者认为,楚人以“兰陵”命名此地,就是意在鲁南建设一片楚国的“王道乐土”、“圣者之地”。

可以说,“兰”这个字,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中,一直是优雅、高洁、神圣的代名词。

在屈原的《离骚》、《九歌》等作品中,“兰”是王者,是君子,是圣贤,也是美人。

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现在,再读一次“兰陵”这个名字,感觉如何?

这么优美,这么牛P的地名,到底在哪儿啊?

兰陵古城遗址一直到今天都在,不过古时的“兰陵”属地范围随着历史变革略有演化,大体是在古徐州范围之内。

古徐州跟今天的徐州可不是一回事。今天的徐州只是一个市,古徐州可是一个“州”,曾是九州之一。

随着不同历史时期政治版图和地域规划的演变,“兰陵”作为郡、县的地名在历史上曾经间断性地消失:

秦汉三国时期,为兰陵县;南朝时消失。

北魏时复置为兰陵郡,北齐又消失。

隋唐时置兰陵镇,贞观年间消失。

古兰陵/图源网络

到了现代更是热闹,1943年设兰陵县,2年后撤销。1949年复设,4年后复撤销。

“兰陵”这个美好的名字,差点就与我们无缘了!

好消息是,现代“兰陵”在最后一次撤销的61年后,已经于2014年再次恢复啦!最新的兰陵县在更名之前,原本叫做苍山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古城遗址就在这里。

今日兰陵在这里

咳咳,不管怎么说,这么一个风雅上档次的地名,总算是保留下来啦!

有时候,一个名字,就能表达出一个地方蕴含的所有美好。

(当代也有以花命名的美丽城镇:攀枝花、牡丹江、花都)

古代好名字还有许多,比如:

汝南——今驻马店

永嘉——今温州

朝(zhāo)歌——今淇县。(商朝首都,《封神榜》电影中误读为“cháogē”)

等等。

遗憾的是,许多好名字随着历史的变迁都已不复存在了。

最近风风火火的地名整治活动,主要是街道名和小区名。那么接下来,咱们来看看几个有文化的街道名。

子午路在我们国家几个城市都有,不过这里要说的是西安子午路。

子午,即南北。古人以“子”为正北,以“午”为正南。

因此,连接南北两极的经线,也叫子午线。

据《战国策》鲍彪的注解记载:

“长安有子午谷,北山是子,南山是午。”

这子午谷就在长安西南的秦岭山中。公元5年,王莽通子午道。

子午道既是子午谷中的峡谷要道,又是一条南北走向、从长安通往川地的唯一通道。

《三国志》中,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前,大将魏延曾提出子午谷之计:

“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于潼关,如韩信故事。”

魏延的意思是:咱们应该效仿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老子亲自率领五千精兵走子午路,穿过子午谷快速赶到长安,一举拿下长安和潼关。而诸葛亮大爷,您带大军出斜谷进兵长安、潼关。咱们两军走不一样的两条路,会师于潼关。

“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

图源网络

但是,谨慎的诸葛亮认为子午谷地势险恶、气候多变,此计太过冒险,最终拒绝。

这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直到今天,仍有人认为诸葛亮过于谨慎,不用魏延的计谋简直是大大地失策,错过了绝好时机,否则历史就要被改写了!

历史无法假设。不过呢,后来曹魏大将曹真伐蜀时,就反向采用了此计,取子午谷、斜谷等道向南进军,但却在途中遇上阴雨连绵,栈道断绝,曹真用了一个月才走了一半路程,最终被迫撤退。

后来东晋的桓温北伐前秦,也想借用此计,偷渡子午谷,结果还没出谷,就中了秦军的埋伏。

都说英雄所见略同,为啥这么些大将都看上了这条路,却没人成功?“子午谷奇谋”被足足讨论了将近两千年,不能不说是一大千古之谜啊!

子午古道是秦岭的六条古道中,唯一“一直被偷渡,从未能成功”的路。所以有“秦岭六道,子午为王”一说。

斗转星移,时间到了唐朝。

据史料记载,公元742年,唐玄宗颁布了那道为杨贵妃运荔枝的圣旨。

根据皇帝旨意,在涪州(今重庆涪陵,对,就是出榨菜那地儿)建造优质荔枝园,修整涪州到西安的道路,在整条路上设置专驿,建起来一条全程1000多公里、专供荔枝运输的驿道。

于是,难以通行的子午古道被修整成了一条“唐朝高速路”!

有多高速呢?

答案是:在当时从重庆至西安,只需7天。这在古代简直就是神速!

《大唐久典》记载:唐代动用上万人力,驿道每隔20里设置1个驿站,然后把采摘下来的荔枝经过土法保鲜后装笼上马(比如将荔枝带叶密封在竹筒中)。采用接力的方式快速传送,换人换马不换物。每隔二十里换一个人,六十里换一匹马,日夜兼程,保证在七天七夜的时间内把鲜荔枝送到长安。

以致于子午路在唐代有了“荔枝古道”之称。

不过,这个速度可是劳动人民用命赶出来的。为了那笼鲜荔枝,常常"人马毙于路者"。

直到现在,秦岭大山中还能见到许多当年运荔枝的遗存,比如拦马墙、饮马槽、关墙、营盘等。石板铺就的道路,早已被打磨得斑驳嶙峋,满是历史的厚重与沧凉。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今天的子午路呢?

直到今天,西安南北向中轴路朱雀大街的最南一段,仍然被人叫作子午路。不过据说在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了,只能在公交站牌附近的店家招牌上看到。

此外,现在西安还有一条正经的“子午大道”。

虽然已经不是子午古道,不过,这个充满古意、见证过无数沧桑的名字勉强也算是传承下来啦!

古代地名是不是都这么优雅有内涵啊?

其实也不完全是啦!比如宋代洛阳城里,也有东鸡儿巷、西鸡儿巷、杀猪巷这种名儿。不过这类名字大多是些小街巷,在取更“大”的地名时,一般还是会深思熟虑,取个雅名儿的。

其实现代也取了不少好地名,比如:

簋(guǐ)街,也有人叫“鬼街”。

稍微了解一点北京的人,肯定都知道这个地方。这里是京城饮食时尚的代表,全长仅1442米的路上,有饭店将近150家。对,基本就全是饭店了。

据说这条街原本就是叫鬼街,有点惊悚。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有好几个版本:

版本甲:

这附近的路在清代时通往城外坟场,加上这里的早市从后半夜就开市,摊贩们的煤油灯远远看去鬼影憧憧,所以被叫作鬼市。后来这条路就成了鬼街。

版本乙:

市场经济时期,这条街上店铺做啥亏啥,没有一家生意能做得下去,直到有一家饭店出现,人们才发现,这里只有开饭馆能做好啊!而且开一家火一家!

当时北京还没什么吃夜宵的地方,这里的饭馆为了生计,通宵营业,以致于后来全北京的人都来这儿找夜宵,白天反而冷清下来。这条夜间繁荣的餐饮街就成了人们口中的“鬼街”。

不管哪个说法,总之,这条街火起来之后,正式的名字总不能真叫“鬼街”吧!于是人们冥思苦想,最后改成了“簋街”——这个如果不是同音,好多人都不会念的名字。

何为“簋”?

簋这个字,可谓历史悠久,从甲骨文时代开始就有这个字了!

历史悠久的“簋”字演变

簋是古代中国盛食物的器具,也是重要的礼器,绵延出现于整个中国历史,但主要兴盛于商周时期。

簋是一种青铜器,形制比较丰富,不过通常都是敞口、束颈、鼓腹、双耳。

商代 青铜餮饕纹簋

簋一般用在宴会或者祭祀上,需要和象征国家权力的“鼎”配合使用。

有意思的是,据《礼记·玉藻》记载,簋常以偶数出现,而鼎则是奇数,比如四簋配五鼎、六簋配七鼎。

当然啦,具体怎么配也是有规矩的。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

用法也是讲究得很。鼎是专门用来盛肉的,下面还可以点上火,煮个肉火锅。簋呢,则是专门用来盛煮熟的饭食的。

可以说,“簋”在历史上,不但代表了丰足的饭食,更代表了高贵的身份。

到现在,珠三角地区还有“九大簋”盛宴一说。

北京簋街一侧的桥头现在有个大大的“簋”雕塑。“簋”已成为簋街的标志。

这条现代街道,因“簋”而变得有文化、有底蕴起来。

有时候,一个名字,就能赋予一个地方更深邃的内涵。

■文明探索系列:现代高考VS古代科举,历代作文哪家强?

追言情不如赏古画:国宝《洛神赋图》背后的千古虐恋

向往的生活:千古风流人物也想过这样的日子

■耶路撒冷系列:

重走耶稣受难路:「圣城耶路撒冷实拍」+「耶稣受难记的故事」

■权力的游戏实景拍摄系列:

实拍真正的弥林:追忆我们心中完美无瑕的龙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帮忙作文 什么样的一天作文 什么我的最爱作文 春节作文400字作文 六年级语文第四单元作文上册 虚掩的门作文800字 介绍草莓的作文 出乎意料的事作文 清明见闻作文600字 光阴似箭的作文 用古文写作文 作文观察事物 我的邻居作文500字 社会实践作文怎么写 密码作文600字 介绍法国的英语作文 一天的生活作文 关于诚信的作文五年级 好作文赏析 关于网络时代的作文 泼水节作文400字 二年级作文春游100字 中学作文素材 三年级作文题 消防知识的作文 等待什么作文600字 给爸爸写一封信作文 兴趣爱好作文300字 爱在家里作文 作文写风景优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