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体制内新人怎么快速去掉学生气

2020-11-24 14:40:01
相关推荐

为什么要讲学生思维这个话题?因为我们大部分人,我们的认知、我们的思维,一般来讲,两个来源,一个是原生家庭,一个是学校的教育。原生家庭可能每个人都不一样,如果家庭条件好一点的话,父母也比较有文化,可能对孩子的教育还比较到位。如果父母没什么文化,基本上出生以后,只要你能够吃饱穿暖就行了,谈不上什么教育,甚至是父母的言谈举止,一些不太正确的价值观念,还会影响到你。所以很多人尤其是我们我们一代的,父母都是经过文革,读书的时候又遇到上山下乡,所以基本上就没有读多少书啊。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很多人的认知其实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学校的教育。大家想一想,假如你22岁大学毕业的话,6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4年大学。22年当中,你有16年的时间都是在学校里面,如果还读了研究生的话,你在学校呆的时间就更长,这样的话就会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么长时间的学生身份,你的思考方式很可能被潜移默化成了学生思维。学生时代十五六年的这种教育和形成的思维方式,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进入社会以后,我们带着学生时代形成的这种惯性思维,去面对复杂的社会,我们进入体制内以后经常头破血流,这个社会的运行规则,对我们内心的价值观发起了一个剧烈的冲突,冲击。我们进入社会,进入职场以后,我们的任务不是把我们学到的东西应用到职场中去,更多的呢是怎么样把学生时代形成的这种思维方式破除掉,然后去形成一套新的适应社会规则的这样一种思维方式。

我一直以来有一个观点就是说,人跟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呢?不是高矮胖瘦,也不是颜值高低,更不是财富的多跟少,而在于人的思维。人和人之间最大的不同在于思维的不同,行为只是一个人的外在表现,而思维才是一个人的真正决定性的因素,也就是说是思维决定了我们的行为。

很多人在体制内过得很纠结、很郁闷,遇到很多问题,其实从根子上来找原因,都是学生思维在作怪。所以如果你想要实现逆袭,首先我觉得我们每一个人要做的第1件事情就是要升级你的思维,打破学生思维的过程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而且呢是一个相当长时间的过程,有的人要花三五年的时间,有的人甚至要花一辈子的时间。那么学生思维与社会思维有什么具体表现呢?

第1个叫做学历崇拜与综合衡量。什么叫做学历崇拜呢?在我们很多人的眼里面,遇到了什么问题?比如说单位里面人际关系很复杂了,领导不好相处了,工作当中遇到的挫折遇到了困难,工资待遇比较低,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提升一下自己的学历,尤其是喜欢读研究生,工作了两三年了,遇到了一点挫折,就想回到学校的象牙塔里面去,寄希望于通过读一个研究生,所有的问题,所有的一切都会得到改变。包括我们有很多本科生,毕业了以后不好就业,于是就去读一个研究生。

研究生毕业了以后发现就业形势又变了,于是就打算去读一个博士生。读完博士发现好的大学已经要招海归了,或者说要招清华北大的博士生。所以一些博士只能去三线城市的二本高校,所以他又去读,又去做一个博士后的研究啊。我们很多人遇到问题,解决方法好像永远只有一个,去提升学历。其实我认为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学生思维。

很多人读研究生、读博士,不是出于对学术研究的热爱,也不是出于对自身的专业实际,社会的需求、家庭情况的深入分析,而是盲目的学历崇拜,甚至有些同学进入体制内以后,已经工作了三五年了,还整天把自己的学历挂在嘴上,比如说我们平时啊大家在聊天的时候,有的人动不动就喜欢说啊,我当时在某某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怎么样?我不知道大家单位里面有没有这样的人,如果一个人工作了三五年了,还老是把自己毕业的学校学历挂在嘴上,说明这个人是不成熟的,也说明他在职场混得很失败。 除了学校和学历以外,没有什么拿得出手了。包括很多体制内的同学也经常问我一个问题,进入体制内以后有没有必要去读一个研究生?说实在的,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的话呢,体制内的晋升、提拔,是一个综合的衡量体系,他不是看单一的指标,他跟我们在学校的时候不一样,我们在做学生的时候,我们在学生时期只有一个衡量标准,学习成绩好,只要你学习成绩好,你就是一个好学生。但是体制内的晋升提拔,他跟你的关系背景、工作能力、学历、跟领导的关系、跟同事的关系、机遇、运气等等都有关系。

学历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且只是众多因素当中的其中一个,并且它是一个重要性并不是很大的因素,它并不能够起到一个决定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连前三的重要性都排不上。我经常说,如果你还没有进入体制内的话,你是什么学历很重要。如果你是研究生,一年以后初次转正定级的时候啊,你可以定为副主任科员。如果你是博士生的话,可以定主任科员。当然前提是在单位编制不紧张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有编制的情况下,但是你工作了以后读的在职研究生,在升迁、提拔的时候作用并不是很大。

这是我们说的学生思维的第1个表现,就是盲目的学历崇拜。虽然我自己也是985高校的全日制研究生的,但是我想说的是硕士也好,博士也好,只是表明一个人在某一个很小的领域里面,懂得的东西比我们多。大家不要一说到研究生、博士生,感觉好像特别神圣,特别厉害那种感觉。学历啊在我们个人的成长和成功当中起的作用并不是那么大。当然大学毕业是一个门槛,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本科毕业基本上就够了。人的成长和成熟必须靠后天的学习,靠后天的实践,不要盲目的崇拜学历,其实不光是学历崇拜,在我看来,我们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的人,作为一个成熟的人,对任何人都不要崇拜,我们可以欣赏一个人,可以佩服一个人,但是,最好不要用崇拜这个词

第2个方面叫做被动等待与主动出击啊。学生时代,我们每天学习各种知识啊,都有老师在黑板上给我们讲解,比如说每天该做多少题目啊,该复习什么内容,该完成什么作业,都有老师给我们安排,遇到不会做的题,我们还可以问老师,所以说一切都是按部就班的,我们被动等待就好了。

几年前,有一位体制内的学员给我们给我发来了这么一个问题,他说我所在的事业单位要转为公,事业编制是走职称路线的,他之前是单位里面的工程师,按照转制的方案规定,单位的工程师可以在转制的时候转为行政编制的主任科员。单位里面符合条件的一共就三个人,而且他也打听到单位的主任科员的编制还有剩余,但是转制已经过去半年了,组织人事部门也没有提这个事情,他就问我,说要不要主动去找领导来提一下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其实涉及到一个问题,我们在体制内到底要不要主动向领导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在学生时代,我们最重要的一个品质就是要听话。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这个孩子很听话,听话就是好学生,就是好孩子,如果你不听话,你就不是好学生。 在进入职场之前,我们的家长也会教育我们,到了单位一定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要听领导的话,要听同事的话,不要给领导董事添麻烦,在书本上,我们也听过太多的这种大道理,什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什么为了集体利益,要随时准备牺牲掉个人利益了。我们听过太多这种道德上无比正确的大道理啊,所以我们带着这种思维进入职场,进入体制内,也坚持这种做人的原则。

领导没有给我们的东西,我们不能主动去要,组织没有考虑的事情,主动去向组织提要求,我们会有一种顾虑,如果我们向领导提了要求,领导会不会对我们有什么看法?会不会认为我们没有大局观念的?在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真相,体制内往往是爱哭的孩子有糖吃,不哭的孩子没有人理。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有技巧的提要求,否则的话没有人会在乎你的利益。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单位的领导每天都很忙,要开各种会,务虚的会、务实的会,每天要阅读和签约各种文,要研究部署工作,还有免不了各种什么接待、会见、应酬,我们说即使大领导是一个非常公平公正的人,他也想照顾到每一个人的利益,但是他的时间和精力也不可能关注到每个人,尤其是当你是一个小科员的时候,领导是不会主动去关注你的,因为整个单位那么多人,所以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啊,如果跑到领导那里去说一说,甚至脸皮厚一点,三番五次的去提一提、闹一闹,有时候领导也害怕你遇到问题,走极端,比如说去上访,或者是写信到上级去反映情况。 因为现在每个单位都有一个信访和综治维稳的任务,万一你心里愤愤不平,把单位里面的一些不合规矩的事情捅到上级单位去,领导也吃不了兜着走。所以为了减少麻烦,领导一般都会答应你的要求。而且我们说只要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职位,比如说在一个厅级单位,一个主任科员的位置给谁都一样,其实在领导眼里,不到处级干部根本都不算什么,当然我们说向领导提要求是要讲究技巧的,什么时候该主动提要求?什么时候不能提要求?什么时候该怂恿别人去提要求,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我看来,首先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主动去提要求,尤其是涉及到这种升迁提拔的时候啊,如果你符合提拔的条件,你工作干得很好,而且单位里面好几年的提拔都把你忽略了。那么下次你听到单位里面有提拔的消息的时候,你就可以适当的时候向领导去提要求,这是第1个。

第二,有政策规定的时候,比如我前面提到的单位转制,文件里面有规定,方案里面有规定,工程师可以转为主任科员,而且单位里面编制有空缺,而且涉及的人呢也不多,你就可以去提。 再比如啊。单位里面要选派干部去下乡扶贫挂职,一般来讲时间是三年,按照以前的惯例的话,为了鼓励干部到艰苦的地方去工作,下去挂职扶贫之前一般都会提一级,比如你原来是科员,给你提拔一个副科再下去挂职,但是如果轮到你的时候呢,单位里面闭口不提,提拔的事情,就欺负你是一个老实人。这个时候你是装作不知道,还是主动去向组织提要求?当然是要主动的去提。因为以前有过这样的惯例,你不能当老好人,单位不给你提拔,你就老老实实下去挂职扶贫了。

那么什么时候不能跟领导提要求? 第一,涉及大多数人的利益的时候,你不要做出头鸟,比如单位过节以前都会发一点东西,每个人都有,今年过节的时间到了,单位没有发,别人就去怂恿你,说你是我们单位的大学生,有知识、有文化、口才又好,你去跟领导提一下,你被别人这样一夸,你就跑去跟领导提要求,你就被别人当枪使了。这种情况损害的利益又不是你一个人,对吧?如果你挑头去闹事,领导就会把你当做刺头,杀鸡儆猴。这个时候你可以怂恿别人去踢啊,你自己渔翁得利。

第2种情况,会得罪人的时候,尤其是会得罪领导的时候,不要去提要求。比如说当这件事情涉及到钱的时候,尤其是钱不多的时候,没有必要去提。比如你参加一个什么比赛获奖了,上级单位讲了2000块钱,这2000块钱打到了单位的账户上面,单位的分管领导呢就认为这笔钱是你代表单位去参赛获得的奖励,应该放在单位的账户上,不能发给你个人,这个时候你就没有必要去要。因为你如果因为这个事情去找更大的一把手,把分管的副局长得罪了,你就得不偿失。因为2000块钱也不是什么大数目。

我们总结一下,在体制内,领导不是你的父母,他们永远不会主动为你的利益考虑。你的那点利益也许在你看来是很大的事情,但是领导可能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他也不记得,他也没有精力,他们关注不到。所以大家记住一句话,体制内会哭的孩子有糖吃,不会哭的孩子只能受委屈。涉及到自己切身利益的时候,大家千万不能发扬风格,要大胆的、主动的、有技巧的去争取属于自己的利益。这是我们说的学生思维的第2种表现,被动等待、脸皮薄,不敢主动的去争取自己的利益。

第3点学生思维的表现,单一评价思维与多元评价思维。我们说学生时代,我们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那就是学习成绩好,学生时代你不需要考虑,怎么样去搞人际关系,你不用去想怎么样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你可以性格内向一点,这可能是一个很大的优点,因为这样可以让你静下心来学习,你可以有点清高,只要你学习成绩比别人好,所以只要有学习好这么一个优点,你就是一个好学生,你就能够得到所有的鲜花和掌声。

所以我们说学生时代的评价方式和衡量标准都是非常单一的,但是到了体制内,体制内的晋升、提拔,各有各的方法,各有各的招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人是做事能力比较强,领导的赏识,有的人呢是因为有很强的背景,有的人是左右逢源,会搞人际关系,有的人是会琢磨领导的心思,会替领导办事,甚至是办领导的私事。很多人到了体制内还是固守一个标准,认为拼命工作才是对的。就像我们在学生时代一样啊,考个好成绩,就是对的。 其他所有的方式都是错误的,看不起别人,通过搞关系送礼,替领导办事来获得提拔。他就不理解体制内的评价方式是多元的,其实这也是学生思维的重要表现。

比如我原来所在的单位有一位同志,他是属于接他父亲的班,进入体制内,它的文化程度也不高。读到初中,然后出去入伍、当兵,当兵退伍以后进入了体制内的单位,你要他写材料,搞业务他都不会,他也不太愿意去学。他入伍当兵的时候学会了一些电工的知识,单位里哪里灯泡坏了,去换一换的。 开会的时候,音响话筒出问题了,就修一修,每天的工作量比较小,比较闲,但是他很会服务领导。单位里面有一个分管后勤保障的副局长姓刘,刘副局长每次去食堂吃饭,都去的比较晚,而且每次都是固定坐在一张桌子上。去的晚了,就吃不到热的饭菜,所以他就每天中午都提前到食堂,给刘副局长先打一盘,饭菜,然后用另外一个餐盒盖住。一年365天,每天坚持,他也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而且他觉得承担的任务非常光荣。

后来经过刘副局长的推荐,他就当上了后勤部部长,负责基建和维修这一块工作的负责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很多人都想去的岗位,很多人都愤愤不平,甚至说起来的时候还有点鄙视的感觉。

我自己的观点就是体制内我们不要看不起那些拍领导马屁,在领导身边鞍前马后为领导服务的人,其实这样的人付出的东西比我们认真工作的人少不了多少,甚至比我们更辛苦,有的时候还得牺牲自己的尊严。其实也挺不容易的,你可以不去做这样的人,我也不是鼓励每个人都要这样去做,但是你必须理解,社会或者说体制内,人的成功是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的,有的方式甚至不是那么光彩,不是那么正规。但是这个社会只看结果,很少会去在乎你的手段和过程,包括我们说领导在用人的时候也不会说只用一种人,他要用正直的人,就是要用正人君子,也用小人,要用会干工作的人,也要用会搞关系、会办事的人,这是我们说的学生思维的第3种表现,单一评价思维。

第4种表现,埋头拉车与抬头吆喝。体制内学生思维的第4种表现叫做只会埋头拉车,不会抬头吆喝。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体制内有一种人啊,做一分说9分,做了一点工作,生怕别人不知道,生怕领导不知道,事情还没有什么进展,工作还没有什么思路,频频跑到领导那里去请示汇报。这种人我们不提倡,我们批评这种人,他们太浮躁了,不实事求是,好大喜功,但是,还有另外一种人,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只知道埋头工作,从来不向领导汇报,有了工作成绩,别人也不知道是他做的,他们在单位里面默默无闻,而且这样的同志往往有一个称号,叫做老黄牛。 平时他做的工作最多,但是年底评先评优,跟干部提拔的时候,大家都不记得有这他这个人。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们还是从学生时代开始说起,学生时代我们说了,最重要的任务只有一个,学习成绩好,学生时代你是不需要宣传自己的,而且有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还喜欢掩饰自己呢,不承认自己刻苦努力这样一个事实。平时在学校里面的时候都装作不怎么听课,也没有怎么认真看书做作业,实际上在家里默默看书、做题,做到晚上12点,所以在学校里面你越低调越好,你学习成绩好,你也不需要刻意去宣传自己,老师会到处去表扬你,亲戚朋友会拿你做榜样,教育他们的小孩,说你要向谁学习,你看人家学习多刻苦,学习成绩多好,对吧? 所以我们经过10多年的学校教育,学校里面的教育以后,脑子里面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默默的努力工作就好了,不需要刻意的去宣传自己做的工作。我们说做一分说9分,这样肯定不好。因为体制内虽然没有绩效考核,毕竟还是要出政绩的,有很多工作需要靠人去完成。 在说和做的比例上,我想起码应该是6分做。四分说。我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啊,大家就比较容易理解。比如说我所在的单位有一项工作任务,就是负责单位的微信公众号的运营,一开始公众号的运营是交给单位里面一个刚进来的小姑娘去负责运营,他非常努力,也非常认真。单位里面有什么亮点工作,重点工作他第一时间就编辑成微信了,他的文字功底,编辑技术应该说都非常不错,公众号说实话质量也比较高,但是运营了半年,公众号的阅读量非常低啊,单位里面也没有几个人清楚到底是谁在运营这个公司,上级单位就更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公众号。 后来这个小姑娘就被调整到了别的工作部门,从基层借调了一个小伙子来负责公众号的运营,这个小伙子文字功底和编辑能力都比较一般啊,编辑出来的公众号文章没有原来小姑娘好,但是他每一次发一篇公众号文章,他就把这篇文章的链接也发到单位内部的微信群里面,微信群里面就一片这种点赞的声音,夸他做的好。而且小伙子还想了办法,就是他加了局长的微信,每次局长下去基层视察工作,做出什么重要指示,都会编辑一条鳌头文并茂的这种微信,把局长的这种光辉形象放上去,然后把这篇微信文章也同时发到局长的手机里面。局长看了以后就很满意。对他也有比较深的印象,觉得这个小伙子能力很强,不错啊。

同时小伙子还跟上级单位负责微信运营的负责人建立了联系,每次单位里面有微信文章发布的时候,他就把这条微信也推送给上级单位,有的时候上级单位也会发一些系统内单位的工作动态、工作亮点、之类的这种微信文章,所以小伙子他发的微信文章有好几次都被上级单位的微信转载了。在年底组织的这种微信影响力评比上,单位还被评为了系统的新媒体运营先进单位。

这样的话小伙子在单位一下子就出名了。大家都知道单位里面有一个心理的小伙子,宣传工作干得非常好,而且局长也觉得很有面子。大家想一想,同样是两个人,在运营单位的微信,一个人写文章的能力和编辑微信的能力都很强,但是做的工作却没有几个人知道,也得不到认可。

另一个人因为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成绩展现出来,让大家知道小伙子比小姑娘到底强在哪里呢?第一,他知道自己做的工作要使劲的吆喝,知道把工作成绩发到单位的微信群里面去广而告之,更重要的是他懂得体制内搞宣传工作,领导是第1位的,宣传工作也是为了宣传领导。另外,他还懂得把工作成绩让上级单位知道,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的影响力。

所以两个人做同一件事情,总结一下,体制内做工作啊,我们比的不仅仅是谁工作能力强,谁做的多,我们要注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但是,不能迷信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你还要知道怎么样去宣传自己,把自己做的工作展示出来。

我们都说官字两张口,上面的一个宝盖头,意思是你要有人照着,下面的两张口,意思是你还要懂得宣传自己,大家在体制内千万不要做,只知道埋头拉车,不会抬头吆喝的老黄牛。

学生思维的第5种表现,非黑即白与灰色世界。我们小时候看电视、看电影的时候都喜欢问一个问题,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呢?因为在小孩子的世界里面,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这其实也是学生思维的一种体现。因为我们在学校里的时候,也是这样,一道题他要么选a要么就选b你选c他就错了,一道题的答案是5,如果你算出来是6吧,你也不能得分,但是进入职场以后可不是那么简单的,这个世界当然是有绝对的善,也有绝对的恶。比如你见义勇为,可能不是出于任何目的啊,这就是一种善。你杀人放火,这就是一种恶。 但是很多事情它不是简单的善跟恶的界限,那么他也不是绝对的对与错。这个世界它不是非黑即白的,这个世界是灰色的,包括现实社会的人,他也是很复杂的,我们不能简单的用好人还是坏人去区分一个人,你在别人眼里是好人还是坏人?取决于站的角度。如果做一件事情,让别人得到了利益,别人就认为你是好人,但是你做这件事情如果损害了另外一些人的利益,对他们来说你就是坏人了。所以有一句话说得好,小孩子才分好与坏,对与错。成年人的世界只谈利弊。

比如说我们在单位里面啊,有一些人说实话,人品是不怎么样的,拿我们的道德标准去衡量的话,他就是坏人了。但是坏人有时候他在单位里面能量特别大,他善于团结一帮人,打击另一帮人,他也善于拉帮结派,善于讨领导的喜欢,而且往往这样的人比较会办事,很多事情他都能搞得定。他们拥有很广的社会人脉,三教九流的人他都认识,一些在你看来很难搞定的事情,交给他去办,可能分分钟就帮你搞定了。因为中国社会说到底还是人情社会,包括领导也喜欢这样的人,因为领导有些时候他也需要他们去办一些事情,有些事情正人君子是办不到的,也办不好。

所以我们在体制内不要用简单的好人跟坏人去区分一个人,即使你内心有这样的区分,有这样的标准,但是你也不要因为这样来决定你跟他们关系的亲疏、远近,更不能得罪你眼里所谓的坏人了。因为好人不一定对你有用,坏人不一定对你没有用,好人有时候他确实是很好,我不知道大家单位里面有没有这样的人啊?对你很关心,

很乐意指导你,没有什么坏心眼,你甚至常常想,要是他来当我的领导,那该多好,但现实情况是什么呢?现实情况是这样的,老好人往往没有什么话语权。除了感情上的关心以外,他帮不了你什么忙。而所谓的坏人,你如果得罪了他,你可能会非常麻烦的。

他们会用各种手段来打击报复你,甚至拉上别人的打击报复你,你不一定要巴结他,但最起码你不能表现的很讨厌他,有的时候你甚至可以给他一点小恩小惠,跟他搞好一点关系,在一些生活的事情上,他们能够帮你不小的忙。比如你孩子要上幼儿园了,你要买房子了,甚至说你交通违章了,车子被扣了,你带老人去医院看病,没有单独的病房,这些事情如果你自己去办,可能会很头痛,但是交给他们去办,他们很容易就帮你搞定了。

第6个方面书生意气,与顺势而为。 我们读书的时候,书本上教给我们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比如这个人要勇敢、要诚信、要爱国、要乐于助人、要见义勇为,对吧?这些美好的品质有没有错呢?当然没有错,但是遗憾的是什么呢?遗憾的是现实社会远比书本上的世界要复杂得多。比如我们说要乐于助人,这是对的。但是马路上看到一个老人摔倒了,你扶还是不扶呢?可能就不是简单的选择题了。即使你要上去扶,可能你也要注意保护自己,在这个前提下你去帮助别人,同样的,我们的书本也交给了我们,也给我们塑造了很多英雄人物,他们往往都是完人,是道德上完美的人。

比如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比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比如我们读书的年代,还有一些英雄人物,黄继光、董存瑞啦、邱少云、雷锋、等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往往都是那种一身正气,舍身取义,敢于仗义执言,铁骨铮铮,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那种人,这样的人确实让我们非常佩服。但是如果现实社会中全部都是这样的人的话,那也很好,但是很遗憾的是什么呢?现实是很残酷的,如果你按照这个标准去做人的话,你在现实当中可能会得罪很多人,你可能会一直生活在底层,连发出自己的微弱的声音都不可能,更不要说有什么发展了。 完美的道德,在现实当中没有办法生存。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就像毛主席说的,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讲究的是灵活,是随机应变的。在体制内没有什么通用的生存法则、生存智慧。如果说有的话就是4个字,顺势而为,这个势就是趋势,就是单位的小环境和你所在的地方的大环境,甚至有的时候就是领导的性格,领导的喜好,你顺应这个趋势去做事就会很顺利。如果你违背了这个趋势,你可能就会一直过得特别郁闷,特别憋屈,甚至一直被打压。比如我的亲戚有一个小孩,他在一个街道上班,后来他通过遴选考试,考到了市里面的工商局,在遴选考试之前,他也跟街道的主任打了招呼,他说主任最近有一次遴选的机会,我想去尝试一下,主任当时也是满口答应,说这个很好,说年轻人就应该去奋斗,有更好的平台去锻炼,这是好事情,我们全力支持。但是等到他真的考上了以后,他再去找主任的时候,主任脸色就变了。这个说什么街道里面缺年轻人,而且你刚刚进来是吧?才两年就要走,这样影响不好。 区委组织部也不愿意放人,反正就是找各种借口,这个时候他没办法了,他就打电话跟我向我求助,因为他是在另外一个市,所以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但是我其实很了解主任的这种心理和想法,其实很简单的,到了关键时刻,他就是想利用手中的权力卡你一下,卡一下你,吃拿卡要,因为你马上要走了,他也不用去顾忌自己的形象了,在基层这种现象很普遍的。 我经常说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基层做事有基层的特点,如果你太书生意气,不懂得别人的暗示,你做事情就会碰壁。所以我就跟他说,我说你下班以后就给他送点礼,这个事情就能够搞定。他听了我的话,扭扭捏捏,说怕领导对他有看法,他不好意思。我说你不要怕,你只管去做。

然后他第2天就打电话给我,说他去主任家里送了一点东西,而且街道的主任对他也很客气,说他会想办法,年轻人有机会还是要大力支持,区委组织部的那边他也有熟人,他会去打个招呼,所以后来这个事情就很顺利的就办成了。如果你书呆子气,这个单位缺年轻人,又不放人,那就没办法了,很可能你就会错失这次宝贵的机会。所以我们说有时候社会不只是有明规则,还有潜规则,你可以很讨厌这种潜规则,你可以很鄙视他,但是关键时刻你不能不用它,你不要跟社会的规则去对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谁发明了作文 我的母校作文500字 原来这就是幸福作文 初一军训有感作文 读后感作文200字 意林作文素材电子版 写我的爸爸作文400字 介绍钱学森的英语作文 走铁索桥作文 议论文作文怎么写 关于亲戚的作文 初中生满分作文800字 我的愿望300字作文 描写鱼池的作文 爬泰山作文600字 游浯溪公园作文 三年级作文三十字 游日本环球影城作文 说明文作文600字写物 校园正能量作文 蒜苗的生长过程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300字 梦想700字作文 周记作文500字 被打的作文 英语作文英语作文 手机的自述作文 优势与劣势作文 人间真情作文600字 myhobbies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