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张爱玲继母孙用蕃:民国七小姐 晚年面对刻毒后母骂名回复很禅意

2020-11-26 01:10:01
相关推荐

曾经名垂青史的上海滩七小姐中有两位,一位是晚清富商盛宣怀家的七小姐盛爱颐,另一位是民国总理孙宝琦家的孙七小姐孙用蕃。

另一位七小姐孙用蕃,就是张爱玲笔下的“刻毒”继母。

在张爱玲的笔下,继母孙用蕃是个吸鸦片的毒舌恶妇,她还在书中说自己逃离家是因为:她先因姑姑留宿与继母发生冲突,后因继母扇她耳光导致她还手而引发更大的冲突,在继母的挑唆下,父亲对她拳打脚踢,将她囚禁。

在自杀身亡的原因中,张爱玲是一个狠心而又机智的继母,她还形容自己在被父亲软禁半死之后,还得了痢疾,若不是自己自杀,她很可能就这样死去。

读者们从来没有怀疑过张爱玲的话,多年以后,有两个当事人跳出来说:张爱玲说谎了。

首先跳出来质问张爱玲的当事人是她的亲兄弟张子静,他斩钉截铁地说:“姐姐得痢疾后,父亲曾经为她打针,是因为打针她才脱离困境的。”张子静的话外之意是:张爱玲说父母要让她死是不真实的。

张爱玲和张子静兄弟

几年后,张爱玲生母孙用蕃看了继女的文章后非常不满地说:“我们让她另住,不是把她关起来,是她得了传染性痢疾需要隔离。”

一出家门,张爱玲成名后当时在家里的仆人就证实:张爱玲和继母冲突的那一天并不像她所描述的那么激烈,也不存在拳打脚踢要她们劝架的情况。

现在问题来了,张爱玲是不是说谎?但答案也是否定的:张爱玲并没有说谎,她只是把一些事实丢在一边。而且她的堕落,是由于她内心的偏见所致。

事实上,张爱玲对继母产生偏见的种子是在她还没有开始学习的时候产生的。

一九三四年,三十六岁的孙用蕃还没到正式的张家门口,闻到消息的张爱玲就对她怀有敌意,于是她说:“我父亲就要结婚了,如果那个女人在眼前,伏在铁栏杆上,我一定会把她推下阳台,一死一伤。”

以前,张爱玲甚至不知道这位七小姐要给她当继母会是什么样子,什么品性,什么脾气。从心理上讲,这种完全没有根源的喜恶被称为“偏见”。一旦成见形成,持有成见的人就再也看不见真相了。因此,张爱玲看不到孙用蕃的真面目。

真的孙用蕃是一位饱经风霜的女子,虽然是总理家的七位小姐,但由于出身高贵,在娘家却不受宠爱。

年轻的时候,孙用蕃爱上了穷苦的表哥,可堂堂首相家的千金怎么会允许嫁给穷苦人呢?于是,孙家棒打鸳鸯。在父母反对下,孙用蕃决定与表弟私奔,计划泡汤后将表弟抓获。

从此,心灰意冷的孙用蕃决定与表哥双双殉情,可她服下药后表哥却反悔了。

孙用蕃被救回来不久,她心里想着的表哥竟转眼就嫁了人。从此,孙家七小姐就成了笑话中的常客。又因这次出游,又没有人上门提亲。

在这样的打击面前,孙用蕃自是苦不堪言。事后她竟对鸦片上瘾,也只是在烟灰缸里吞云吐雾,她能感觉到世间似乎还有那么一丝暖意。自从她对鸦片上瘾之后,她的婚姻自然也变得更遥远了。

左七小姐盛爱颐中七小姐孙用蕃右七奶袁世凯

好吧,孙用蕃毕竟有一个好大哥孙用时。孙用时眼看着姐姐成了老姑娘心中也是焦急万分,于是,1931年,为了救姐姐于水火之中,他把自己的同事,即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介绍给她。

起初,他们都知道张志沂是个烟鬼,已经离了婚,带着两个孩子,可谁让妹妹也吸鸦片,还叫她名声不好,又是个老姑娘呢。经过再三考虑,孙宝琦勉强点头同意这一亲事。

据今日说法,孙用蕃嫁给张志沂多少是下嫁,因为她毕竟是孙家未娶的七女。就这样,为了给孙家添砖加瓦,张志沂在礼查饭店举行了隆重的订婚仪式,准备择日结束婚礼。

可想而知,两人刚订婚不久,孙宝琦竟突然离世。依照古守孝的礼节,孙用蕃要过了三年才能真正过门。

对孙用蕃来说,与张志沂这桩婚事多少有些难堪。因此,在订婚的三年中,她常常在想怎样才能把自己未来的婚姻经营好。在未来的婚姻生活中,张爱玲和张子静这两个继子女自然是不可避免的。

可孙用蕃毕竟是个千金小姐,她对事物的认识,注定了她会把一切都想得过于简单,偏偏,她面对的情况又极其复杂,她即将面对的继女是一个天才少女。

作为天才,思想自然会和平常不一样。这种感觉,从她进张家的第一天起,就有了。

初进门,孙用蕃以十分友好的方式与张爱玲说话,她那身形和她已相当高大的继女竟冷冷地对她说:“你说好话,就是违心讨好,说坏话,就是真心。只是我一眼就看透了你的虚情假意,你用不着费什么脑筋。”

爱玲不能粗鲁。”张爱玲话音刚落,旁边的张廷重忙着严肃地喝道。看到这一幕,孙用蕃忙打圆场道:“你女儿真是伶牙俐齿。”张爱玲听完这番话,斜视后母一眼,转身离去。

天分果然是天分,只一句话,无任何污言秽语,便让孙用蕃整个人都感到寒心。张爱玲并不只是说说而已,她确实做到了。

但让张爱玲这样做的,正是她心中早有的成见。正如张爱玲自己所言,只要还有偏见,孙用蕃无论说的是“好”还是“坏”,都会被她视为“坏”,甚至“坏”。

张爱玲对后母这一偏见的起源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于她小时候看过的许多关于邪恶后母的故事,比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她的生母黄逸樊有意无意的影响。

而且张爱玲这种对后母的偏爱,放在心理上也完全可以用情感 ABC理论来解释。

情感 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 Ellis创立的一种理论,其最简单的解释是: A代表事实本身, B代表我们对事物产生的判断, C代表因为有了 B判断而形成的结果。

首先,张爱玲对继母有偏见,也就是说,她有一个不理性的 B,而这个 B几乎是不可改变的 B,这样,无论 A,即事实本身如何,其结果 C都一定是 A。

因此,情绪 ABC理论放在张爱玲和继母身上就有了超越原来事实的截然不同的结果。这种不同结果的呈现,在孙用蕃为后妃送礼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进门的时候,由于一心想经营好一个小家庭,所以孙用蕃在娘家的时候就开始考虑送什么礼物给张爱玲了。想了很久,孙用蕃决定把自己的旧衣服送给他的继女。

孙用蕃虽然是个大家庭的小姐,可由于家里有很多孩子,所以她在家里一直面临着如何尽可能多抢东西的问题。在妹妹们的旧衣服中长大的她,自然也觉得旧衣服特别是布料精美的旧衣服是好东西。

就这样,孙用蕃便开始为继女收集旧衣服,这些衣服虽已破旧,但分明也是她千挑万选的,基本都是料子好、款式等都过得去的。

孙用蕃以一种有意识的爱的方式把这些旧衣服送给了张爱玲,由于偏见,加上青春期敏感等因素,张爱玲直接将这一盒旧衣服定义为“侮辱”!

孙用蕃送张爱玲旧衣服是这件事 A,张爱玲的偏见是 B,经过 B造成的结果 C是:张爱玲觉得继母侮辱她。

对此,张爱玲第一时间向姨妈抱怨道:“怎么才能轮到我来周济呢?”于是,她满肚子委屈地说。

一个多么清高的女人张爱玲,对继母送来的这箱旧衣服有多么的抵触。她甚至认为这是人生中一次极其严重的伤害,她在后来的文章中,把继母送给她的一件薄旗袍描述成“碎牛肉色”。具体地说,参照张爱玲本人的《对照记》:

他曾在继母的统治下生活过一段时间,穿着她剩下的衣服。别忘了,一件暗红的薄棉袄,碎牛肉的颜色,穿在身上穿不完的衣服,都像是生了冻疮;冬天已过,冻疮仍留有疤痕,那就是那种憎恨和羞愧。”

这张照片是张爱玲和她姨妈合照,照片中的张爱玲穿着一件薄薄的旗袍,那时候,她的脸色苍白、呆板、面目全非,看上去比姨妈还老。

张阿姨和张爱玲合照(牛仔旗袍)

说起来,那件衣服也的确和张爱玲的年龄不符。更重要的是,张爱玲正是爱美的年纪,上了贵族学校,面对满是洋装的淑女,穿着旧衣服的她怎能不感到羞耻呢?特别是,张爱玲在学校里被公认为名人。

即使没有张爱玲本人在文章中的描写,读者也可以想象到她身着继母过世时那副老态龙钟、灰白相间的衣衫,在急切想要溜出校园的情景。

孙用蕃毕竟好心做了坏事,这样一来,张爱玲对她的不满和怨怼自然就越来越多。

后母是很难做的,遇上天才少女孙用蕃的后母自然更难做。可是偏偏,孙用蕃这位曾经养尊处优的大小姐,还是有点任性。

在与张家结婚后,孙用蕃第一时间就想到要消灭女主人黄逸梵留下的遗物。当“消灭”的时候,她甚至给家里的仆人换了新衣服。

这样,本来很敏感的张爱玲自然会生出“这个家已经不是自己家了”的忧伤。特别是后来,当她看到父亲对继母的言听计从,她更是感到失落。可偏偏,本应和自己站在同一阵线的弟弟张子静竟也和继母走得很近。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爱玲怎能不为自己的失去而心怀怨恨。

张爱玲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也不知道这个女人到底用了什么法术,父亲竟那样对她言听计从!”显然,使用法术的人多半是巫婆或妖精。张爱玲骂人,真是够艺术的。

重要的是,张爱玲还惊讶地发现,这位后母竟用棍棒下出孝子的想法挑拨父亲教训弟弟。张爱玲总是很敏感,所以,每一次给弟弟上课,她心里都会有一阵疼痛。

所以,每一次张子静被教训一次,张爱玲都恨恨的甚至发誓要报仇,可她的弟弟居然转身就忘了,还和继母非常亲热。那当然是让张爱玲怎么也不能接受的。

很明显,张爱玲和他弟弟对待继母的方式完全不同,张子静逆来顺受,对继母的到来没有多少判断。但张爱玲却相反,她一早就认定继母是大敌,这大敌以恶为善,随时准备伤害她…

在心理上,张爱玲多少是带有一种受害者意识的。有这种想法的人会本能地感觉到身边的人欠她的钱,对她有恶意。这些受害者的想法一旦上瘾,拥有这些想法的人就很容易陷入被伤害的假想之中。

许多伤害,也是由这种受害者思想的拥有者挑拨出来的。后来孙用蕃打张爱玲那记耳光就是这样。

一九三七年,十七岁那年,张爱玲突然去世,生母黄逸梵突然回来,表示要带女儿出国留学。

这时,一直想着灾祸的张爱玲竟第一时间挽起父亲的手对孙用蕃说:“爹爹,妈妈回来了,我们全家可以重聚了。”说话时,张爱玲还不忘用余光瞥了继母一眼,俨然一副冷若冰霜的样子。

这时,孙用蕃和张志沂自然不情愿了。她们不高兴的背后自然有多层考虑,张爱玲却一口咬定:这一切都是继母挑三拣四的结果,另外,她还觉得她们不同意自己出国留学是因为她们不想花钱。

而且据孙用蕃后来说,她更多的考虑是:张爱玲既然已经离过婚,就不应该再干涉家庭私事了。也就是,孙用蕃认为:留学可以,但黄逸梵提议和直接参与不行。

事件还在僵持之中,张爱玲又因为晚上没回家,和她的继母发生了争吵,因为她的姑妈不在家。

本来,张爱玲去姑妈家的时候,只是简单地跟爸爸打了声招呼,在烟塌上的爸爸没有听清楚。因此,当两天来心烦意乱的孙用蕃再次见到女儿回来时,她自然语调中充满了责备。

本来对孙用蕃多种多样不满的张爱玲,听到继母责难自己,自然气不打一处来,于是伶牙俐齿的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论据。争论中,过于激动的孙用蕃竟然没能控制住情绪,给了张爱玲一个耳光。

因为从来没有这样侮辱过张爱玲,所以当时她本能地扬起手来要打继母的巴掌,如果不是两个老妈子拉住,那巴掌就会打到孙用蕃的脸上。争论中,张爱玲也推了孙用蕃一把,孙用蕃因此腰受了伤。

可孙用蕃受了伤这一细节,在她后来记载这一事件的《私语》中没有提到。而且她在书中提到的“辱骂”“拳打脚踢”以及后来她被关起来的情况也都不是事实。

本书中,张爱玲自然也不会提及她曾激起继母感情的这些事情。

在17岁时,张爱玲并非一个普通的孩子,这一点,许多人忽视了。尽管比孙用蕃小22岁,但在人性控制方面,她比孙用蕃甚至老道。因此,她可以轻松地抓住父亲的死穴,也可以轻松地激发继母的情感。

这些行为,比如张爱玲去刺激继母的情绪等等,实际上就是受害者思维的一个典型特征:通过被动地让自己受害,使自己能够继续陷入受伤害的上瘾状态。

许多人只知道快乐快乐能成瘾,却不知道痛苦等消极情绪其实更容易成瘾。亦因此,世间才有大把的人陷入各种不堪回首的痛苦之中,而鲜有真正的人因为太快乐而忘记了自己。

大多数人都会为一件痛苦的事情难过好几年甚至一辈子,但很少有人因为一件快乐的事情高兴好几年,事实上,他们甚至很少在几个星期内感到幸福。

半个世纪过去了,张爱玲仍然对自己与继母的冲突耿耿于怀,她笔下的母亲也大多面目全非。

《半生缘》中的张爱玲,在金钱的诱惑下,眼睁睁地看着女儿的幸福被断送。“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因其长期性压抑、贪图金钱而心理扭曲,在丈夫死后,将怨恨统统施展于儿女身上。

这一切,自然都是张爱玲对昔日继母种种无言的怨恨的发泄。

由于张爱玲的作品,孙用蕃已经忍受了尘世中“恶毒后母”的责骂。对此,孙用蕃必然感到不满。如果她真的像张爱玲写的那样恶毒,她怎么会在张家没落之后还一直守在这里呢?为什么她能陪着丈夫张志沂到老,还是成了继子晚年的唯一依靠?

真正的孙用蕃,在丈夫和继子眼中,仍然是美好的存在,只在继女张爱玲这里,她被涂成了一层暗红色。

由于张家的财产被张志沂挥霍殆尽,晚年的孙用蕃只好住在上海的一间小屋里。由于什么也做不了,所以孙用蕃只好卖了家产,赚了一点钱来维持生计。

晚辈孙用蕃一直很孤单,唯一陪伴她的除了常来探望她的继子张子静,便只剩下“恶毒后母”的骂名了。而且这骂名,孙用蕃一背上,又没能卸下。

多年以后,张爱玲本人在文章中澄清:当时和继母的种种,自己都有刻意夸大和误读的因素。很遗憾,她的这番话没有引起多少注意。说到底,以前张爱玲写的文章太火了,那个恶毒的后母孙用蕃早就成为了“深入人心”的存在。

年老时,孙用蕃走在街上,有人问他继女张爱玲对她的评价,他笑笑,说:“张爱玲成了名作家,要是是受我的刺激,倒也不错。八十几岁的我,只要是不负责任的人,愿意认出外面的恶名,什么事也不管,恶名涌上心头。”

由这一段很有禅意的回覆就可知,此时的孙用蕃已完全摆脱了最初的怨怼,她已完全看穿了这一切。俗尘中所谓的“悦纳实相”,大抵如此。

只有零零地开以后这件,没感也往也对切哀

世界上所有的事实都是 A,而解释和观察的规则都是 B,由解释的观点引起的结果是 C。若不作判断,或判断尽可能客观、地理性,则结果 C就会越接近 A,即越接近事实本身。

可世性的判断中,有多少是尽可能理性和客观的?正因如此,佛家说:凡尘要活得好,就要尽量不要去评判。

在《楞严经》中有一句名言,叫做“知见立知,即无明;在此,“无明”即是看不到事物本质真理之后所产生的种种烦恼,而“知”即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判断,它包括“我、人、众、命”。

这个段落连在一起,意味着我们今天完整地结合心理学阐述的观点:如果我们对事物本身作出各种所谓的认识判断,那么我们将会感到烦恼,并且看不到本质;如果我们对事物本身作出各种所谓的认识判断,那么我们就可以“明了”。

就这样,我们又来到了“山是山,水是水”的第三层——最后一层。

最终,还是那句话:遇见所有的人和事时,不要起心动念,以便能够看到性(本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父亲节祝福语作文 迎国庆贺中秋作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渴望什么作文500字 我心中的一幅画作文 写一篇关于新年的作文 童年的回忆作文四百字 西湖游记作文400字 新年感悟作文600字 关于写人的作文五年级 关于诚信的作文400字 我的同学作文好开头 可爱的小狗作文100字 河源的变化作文 2050年的地球作文 今年吉林高考作文 难得这样作文600字 走进大自然作文600字 成人高考专升本英语作文 我有一个梦作文600字 我爱我家作文450字 快乐春节500字作文 母亲让我自豪作文 写去哪里玩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作文 什么也是一种幸福作文 今年中考的作文是什么 关于冬的作文600字 有关科学技术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