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硬核科普:印度弹道导弹发展史话

2020-11-26 07:35:01
相关推荐

友情提示:本文11000字,阅读全文用时较长;

写在文章之前的一些话;

这是一篇来之不易的文章,也是航天兔有史以来创作最为困难的文章,由于国内研究印度弹道导弹发展的文章少之又少,对详述印度弹道导弹发展史和性能分析的文献资料几乎空白,所以航天兔翻阅了大量的印度航天和国防发展机构有关于有弹道导弹发展的文献、数据和人物传记,结果发现印度弹道导弹的发展和其他国家平缓、连续的发展脉络完全不同,无论是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还是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甚至是印度国防部,对印度弹道导弹的发展都有各自侧重点不同的表述,更不要说那些以夸张和矛盾著称的印度媒体的报道了,所以想做一个印度导弹工业比较完善的发展脉络和技术分析还是相当不容易的,这也是国内有关于此的文献资料少之又少的原因,所以航天兔希望各位看官老爷,能在了解印度弹道导弹发展的同时,动动您那发财的小手,点个关注,顺道再转发一下,也算您对我这个作者的一番鼓励了。

起源

印度导弹工业的起源和发展离不开两个关键行业的支持,那就是印度的核能研究与航天事业的发展,而在之前有关于印度核武技术的文章中航天兔曾介绍过印度的核能研究之早,甚至还要始于印度独立之前,不过在印度总理尼赫鲁相对“矛盾”的核政策下,印度的核研究在后来的实用化进程中相对滞缓。

▲作为印度首位总理,尼赫鲁对印度国防工业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但作为大国安全的基石,核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尼赫鲁却一直表现出一种相对“矛盾”的状态。

这种状态主要体现在国内与国外的两面性上;

在国内:尼赫鲁始终强调国防自主,印度要拥有自己可靠的反击手段,所以在尼赫鲁的任期内,大力推动印度的国防建设,建立了包括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在内的一系列重要的军事研究机构,而为了凸显核研究在印度军事领域的重要性,印度在1948年就成立了由总理直接领导的印度原子能委员会(IACE)

但是在国外:作为第三世界与不结盟运动的领导人,尼赫鲁又多次倡议国际社会要加强核军控与核裁军,并通过缔结全面性的国际协议,来最终禁止拥核国家的核试验。

这种看似“矛盾”的核政策,被日后印度的国防战略研究学者们总结为“保留的核选择政策”,这种政策的特点,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在战略武器的开发上相对谨慎,在鼓励本国拥有尖端核武技术的同时,又要明确反对将其实用化。

而这种“矛盾”的核政策,在日后长时间存在于国大党执政的早期,也间接影响到了印度弹道导弹的研发进程。

▲印度的航天发展并没有像其它航天强国一样,选择先研制远程导弹,再通过改进导弹发展运载火箭这种连续、平缓发展思路。而是选择了先研制运载火箭,再通过火箭技术发展远程导弹的逆向路线。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印度这种“谨慎”的国防政策所导致的。

1954年,印度原子能部(DAE)成立,在原子能部的隶属下有一个名为“印度物理研究实验室”(PRL)的组织,看过航天兔有关于印度航天事业发展文章的朋友,一定知道这个组织就是日后被称为“印度空间科学摇篮”的印度航天起源机构。

而这个机构的负责人,就是日后印度鼎鼎大名的航天之父“维克拉姆·萨拉巴伊(印地语:Vikram Sarabha)博士;

▲维克拉姆博士,他是印度早期的航天科学倡议者,在他的建议下印度建立了最早的航天发射机构,并研制发射了自己的探空火箭,同时为印度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航天科学人才,为日后的印度的航天事业和弹道导弹研究都打下了基础。

1957年10月4日,当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后维克拉姆博士直接面见了尼赫鲁,提出了建设印度航天专业研究机构的设想,但当时的尼赫鲁并没有立刻同意维克拉姆博士的建议,而是将这一设想延后了几年。

这里面其中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没钱。

二是:军事优先的国防发展原则。

▲1947年印度独立后,尼赫鲁对过去印度的国防建设曾有过一番思考,最后得出了结论:“技术上的落后和军事上的弱小是历史上印度被殖民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在印度独立后,印度就确立了以采购为主,自研为辅,军事优先的发展战略,而这种国防发展战略一直影响了印度几十年。

而当时刚刚建国的印度,如果想要发展航天科学必然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这样势必会挤压到印度有限的国防经费支出,所以当时的尼赫鲁并没有同意维克拉姆博士建立印度专业航天研究机构的建议,反而是快速组建了印度专业的国防研究机构——印度国防研究发展组织(DORO)

▲1958年1月,印度国防部将印度科技研发生产委员会、印度科技发展机构和印度国防科学组织等多个大型科技与军事组织,合并而成了印度成立了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OO),此后这个组织成为了印度最大的国防研究机构。

目前这个机构已经发展成为拥有52个专业研究所、2.5万名科研人员、涵盖几乎所有关键国防科技领域的超大型国防研究综合体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机构在印度著名的座右铭:科学是力量之母

而这个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中涉及到弹道导弹研制的,主要有这么几个机构;

▲国防研究与发展实验室(DRDL)

印度导弹武器系统的总负责机构。

负责印度有关导弹武器的系统/技术的设计、开发和生产工作 。

▲伊玛拉特研究中心(RCI)

印度导弹武器系统的预研和制导控制系统的生产机构。

负责印度导弹武器关键技术的预研设计,培养印度专业的导弹技术人才,同时负责研发/生产印度导弹的制导、控制系统。

▲先进系统实验室(ASL)

印度导弹武器系统的设计机构。

负责印度导弹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工作。

▲终端弹道研究实验室(TBRL)

印度导弹系统弹头设备的开发研制机构。

负责印度导弹武器中弹头设备的设计、开发与研制工作。

▲综合测试中心(ITR)

印度导弹武器系统的测试评估机构。

负责印度导弹、火箭及机载武器系统的测试评估工作。

▲我们目前所熟知的印度“大地”系列弹道导弹与“烈火”系列弹道导弹,都是这些机构的研究成果。

但是以上这些机构在成立初期,并没有迅速在导弹工业上为印度取得成果,但这也是正常的,因为以当时印度手工作坊式的军工技术水平来说,想要迅速研制导弹并不现实。

印度最早的轻兵器制造厂伊沙波雷兵器厂

▲根据1947年印巴分治的安排,印度陆军分配到了17家规模很小的兵工厂,均以生产轻兵器和配套弹药为主,并不具备大型武器的研发生产能力,同时这17家兵工厂里还有一家私营被服厂,所以以当时印度的军事工业能力来说,想发展导弹尤其是弹道导弹并不是一件现实的事情。

同时,当时印度的国防战略还是以进口为主,所以当时印度的导弹工业均是依赖于国外,其中主要以苏联萨姆2(SA-2)防空导弹为代表;

▲1962年8月,印度与苏联签署了首批12架米格-21(MiG-21)战斗机的引进协议,印度第一次引进苏式高技术装备、1963年印度国防部长“查万”(YB Chavan)率代表团访问苏联,两国签署了更进一步引进大规模武器装备的贸易协定,其中就包括萨姆2地空导弹武器系统。

▲1971年8月8日,苏联外交部长安德烈·格罗米科(Andrei Gromyko)和印度外交部长斯瓦兰·辛格(Swaran Singh)又签署了苏印战略协议:《印苏和平友谊与合作条约》,这为印度后续继续大规模引进苏联武器装备提供了法理依据,同时也正式开启了印度几十年的苏/俄制武器进口史。

而印度一直要到1961年,才同意维克拉姆博士组建印度国家太空研究委员会(INCOSPAR)的要求。

▲印度国家太空研究委员会(INCOSPAR)是印度第一个正式的航天研究机构,不过这个机构当时并不受重视,前身就是前文中提到的印度物理研究实验室(PRL),本身还是隶属于印度原子能部的研究机构。

如果放在现在,恐怕没有人会相信一个国家的最高航天机构,不仅不是独立发展的全权组织,竟然会是另一个完全不同行业的附属机构,但这就是当时印度航天的现状。

这个机构成立后,首先在印度喀拉拉邦首府提鲁瓦南塔普拉姆(Thiruvananthapuram)附近一个叫顿巴(Thumba)的小渔村成立了火箭发射站。

▲印度航天事业的起源其实是个很艰难的故事,除了不被重视外,最重要的就是缺乏资金,当时顿巴发射站的火箭组装车间和办公室只是当地的一间教堂,航天指挥中心则是一个牛棚,至于发射工位根本一片平整过的棕榈地而已。大家看一下航天兔做的这张合成图,就明白当时印度航天事业的艰难了。

虽然起步艰难,但在印度众多航天科学家的努力下,印度航天事业还是取得了快速进步,1967年11月20日,印度发射了本土制造的第一枚探空火箭“RH-75”。

▲这枚以法国半人马座探空火箭上面级为基础研制的探空火箭,是印度第一枚探空火箭,尽管它只有1.5米高、10千克重,直径也仅才75毫米、最大射高不超过10千米,但它却是印度现代火箭的起源,印度自此掌握了固体推进剂技术,日后印度空间发展组织又以它为蓝本,发展出了RH系列探空火箭。

但最为重要的是,印度在组建顿巴发射站和研制RH-75探空火箭的过程中,想方设法培养了大量航天科学人才,这为日后印度航天事业与弹道导弹的发展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而在这些航天科学家中有很多人对印度弹道导弹的发展至关重要;

其中一个就是印度前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总干事、印度国防部首席科学顾问:维杰·库玛·萨拉斯瓦特(Vijay Kumar Saraswat)博士。

▲萨拉斯瓦特博士在七十年代力主开发了印度最早的两个弹道导弹研制计划:魔鬼计划(Devil)计划与勇敢计划(Valiant)

其中魔鬼计划诞生于1972年,计划是以萨姆2为技术蓝本,进行印度本土改进的近程弹道导弹研制项目。

▲由于是以萨姆2为蓝本的仿制项目,所以国内很多人就认为它是一个地空导弹项目,但其实在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实验室中的说明中,将其归类于近程地地导弹项目。

魔鬼计划现在看来应该是印度早期探索弹道导弹的一次实验,本质是为了熟悉整个弹道导弹的研制过程,至1980年魔鬼计划完全终止,该计划都没能按预期研制出一枚近程地地导弹。

不过虽然没能按预期研制出一枚近程地地导弹,但是它衍生出来的很多关键技术,后来都应用在了印度Prithvi项目上,也就是后来我们所熟知的大地系列近程弹道导弹。

▲魔鬼计划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开发了海平面比冲200秒的双基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第二阶段开发使用50%二甲代苯二烯+50%三乙胺混合物推挤剂、红色发烟硝酸作为氧化剂的液体火箭发动机(这种液体火箭发动机后来应用在大地系列导弹上)

而勇敢计划则是一个远程弹道导弹项目,不过主要是以探索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为主,萨拉斯瓦特博士就是这个项目的火箭发动机研制负责人之一,但这个计划停止的更快,1974年就完全停止了。

▲勇敢计划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本质上是以魔鬼计划开发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放大而来的,原计划是采用4+2+1的三级布局使用在勇敢计划开发的远程弹道导弹上,但是这个计划刚开始就被印度政府放弃了,主要资金都被放在了研制印度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SLV上。

其实魔鬼计划也好、勇敢计划也好,停止很快的根本原因,是当时都没有得到印度政府的大力支持,这始终与国大党早期“保留的核选择”政策有关;

▲1964年尼赫鲁去世后,继任的英吉拉.甘地对印度的核计划开发虽然保持了肯定态度,甚至在1972年同意了印度首枚核装置的实验,但本质上还是想通过核技术来证明印度的大国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并不是想利用核技术来制造真正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所以印度早期的弹道导弹研制都是随着印度核技术的开发而上马的,而在1974年印度首次核实验后,印度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英吉拉.甘地转变了对印度核政策的倾向,印度不论是核技术开发还是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就又都陷入了停滞状态。

不过,印度弹道导弹的研制工作虽然在七十年代陷入了停滞,但这并不代表印度航天机构的火箭项目没有发展;

1974年4月24日印度RH-560探空火箭试射成功。

▲RH-560是在法国Sud Aviation探空火箭的基础上,借鉴Stromboli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发而来的二级固体探空火箭,属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罗希尼”系列探空火箭的一种(RH是罗西尼(Rohini)的缩写,后面的数字表示火箭芯级直径)

这种火箭高8.40米、芯级直径0.56米、重1300千克,采用总推力75千牛的聚氨酯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后期根据上面级的不同还有多种发展型号,目前在印度空间发展组织中还在使用的型号为RH-560MKII/MKIII,2016年印度进行超燃冲压发动机实验的就是型号MKII型。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2016年年8月28日试验超燃冲压实验时,所使用的RH-560MKII型探空火箭。

这种探空火箭本质上跟弹道导弹已经非常接近了,其搭载90千克探测载荷的话,弹道最高点可以达到近320千米。

不过这时候印度国防研究发展组织还没有新的弹道导弹研制计划,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也没有将其改装成弹道导弹的需求,所以这时候印度弹道导弹的发展还是一片平和状态。

但是这种平和的现象,很快就在八十年代就被打破了;

1980年7月18日,印度成功发射了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Satellite Launch Vehicle”——SLV-3

▲这枚编号为SLV-3 E2的火箭,是印度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它高22米、芯级直径1米、重17吨,近地轨道(LEO)有效载荷40千克,采用了很少见的四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布局。

SLV-3采用四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布局,航天兔推测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是:印度落后的火箭发动机技术所导致的;

SLV-3的四级火箭发动机推力分别为:第一级502.6千牛、第二级267千牛、第三级90.7千牛、第四级26.83千牛。

这不要说与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就连中国1970年发射的长征1号三级运载火箭都要比其强的多。

▲长征1号运载火箭的三级推力分别为:第一级1020千牛、第二级320千牛、第三级118千牛。

所以受制于落后的火箭发动机技术,印度就自然只能选择通过多级加载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是:为印度发展远程弹道导弹考虑;

尽管印度火箭采用固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是源自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RH系列探空火箭的历史传承,同时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和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也是两个从属不同的研究机构,但是作为同一个国家两个类型几乎一样的行业,是不可能不考虑将来火箭应用技术的一致性,所以航天兔认为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在研制SLV-3的时候,就已经在考虑未来印度远程弹道导弹的设想了。

▲后来在印度中远程弹道导弹计划“烈火”项目中也证明了这一点:烈火项目首次试飞的TD型,所采用的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实际上就是SLV-3第一级所采用的羟基封端的聚丁二烯固体火箭发动机。

而这时印度其实已经具备了研制弹道导弹的现实条件,是否决定研制弹道导弹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而已。

不久后的1983年,这个决定印度弹道导弹未来走向的关键时刻到了,印度政府得到了巴基斯坦正在研制核武器的消息,同年7月26日,印度政府批准了印度综合制导导弹研制计划;

▲印度综合制导导弹研制计划诞生于1983年,由时任国防部长:拉马斯瓦米·文卡塔拉曼(Ramaswamy Venkataraman)博士和国防部首席科学家:萨拉斯瓦特博士提出,印度总理英吉拉.甘地的批准在大型综合导弹研制计划(图:时任印度国防部长文卡塔拉曼博士,他在1987年还担任过印度第八任总统)

整个计划由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和印度弹药武器制造商:巴拉特动力有限公司(BDL)组织和实施,具体研制领导工作由SLV-3项目总监:阿卜杜尔.卡拉姆(Abdul Kalam)博士负责。

▲卡拉姆博士是印度弹道导弹之父,他在1983年调任到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后就任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实验室主任,具体领导印度综合制导导弹的设计研发工作。

整个计划在综合考虑印度海陆空三军对制导导弹的需求后,具体分为五个项目;

一 “大地”近程地地弹道导弹计划(PRITHVI)

二 “烈火”中远程弹道导弹计划(IAST)

三 “特里舒尔”低空近程地对空导弹计划(TRISHUL)

四,"阿卡什"中高空中远程地对空导弹计划(AKASH)

五 “毒蛇”反坦克导弹计划(NAG)

其中涉及印度弹道导弹的有两个项目,“大地”与“烈火”弹道导弹计划。

▲大地弹道导弹“prithvi”(又译:普里特维),取自梵文:(度教土地女神的名字)是一种单级液体近程地地导弹,弹长8.53米、弹径1.10米、发射重量4.405吨,采用单级液体火箭发动机,联结式惯性制导、CEP10-50米。

由于技术源自七十年代的魔鬼计划,所以大地的研制进程非常快,1983年研制工作启动后,1988年便首飞,1994年末就在印度陆军服役了。

▲1988年2月25日,大地在印度奥里萨邦昌迪普尔发射场LC-3工位首飞成功。

▲位于北纬20°58′48′′n、东经87°3′00′′e的昌迪普尔亚轨道火箭发射场,是印度最大的弹道导弹发射基地和测试中心,也是印度大地和烈火系列弹道导弹的主要发射场。

由于考虑到三军通用,所以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实验室设计了三种型号,其分别为;

▲陆军使用的大地-1型:射程150千米、有效载荷1000千克。

▲空军使用的大地-2型:射程350千米、有效载荷500千克。

▲海军使用的大地-3型:射程350千米、有效载荷1000千克。

其中大地-1和大地-2的主要区别,在于所使用的战斗部重量和燃料贮箱的长度;

▲大地-2由于更换了更长的燃料贮箱和更轻的战斗部所以射程增加明显。

▲陆军大地-1所使用的1000千克级预制破片战斗部和爆破燃烧战斗部(图:终端弹道研究实验室)

▲空军大地-2所使用的500千克级预制破片战斗部(图:终端弹道研究实验室)

▲根据目前终端弹道研究实验室公开的资料看,大地系列导弹可以选择包括核战斗部在内的9种战斗部(图:2010年印度新德里国防防卫展,所展示的几种大地系列导弹的战斗部)

而海军大地-3最大的改进:就是可以舰载发射并采用了一级固体、二级液体的多级推进设计。

由于多加装了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所以大地-3相对要更长一些(弹长12米、芯级直径1.30米、发射重量4.5吨)

▲大地-3所采用的聚丁二烯丙烯酸腈三元混合的固体发动机(推力157千牛)

同时,印度海军的大地-III主要是由舰载发射为主,所以印度海军给它取了个新名字,叫:“丹努什”(Dhanush)梵语的意思:“弓”

目前大地系列应该可以说是印度最为成熟的弹道导弹了,航天兔简单翻阅了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对大地历次试射的统计,发现大地仅从1988年到2014年就试射了近70次,成功率也是相当高的。

不过虽然大地让印度拥有了一定的核武器投送能力,但是作为一款近程弹道导弹,大地的威慑能力还是十分有限,尤其是在1989年印度政府决定在短期内研制核武器后,印度研制中远程弹道导弹的工作就变得迫切了,所以大地-1试射成功的同时,印度中远程弹道导弹计划——“烈火计划”也被提上了日程。

▲烈火弹道导弹“Agni”(又译:阿尼格),取自梵文: (印度教火神的名字)是印度综合制导导弹计划下的中远程弹道导弹项目,目前这个项目有多个型号,射程基本覆盖在700-5500千米范围内,是印度目前战略核力量的主力。

烈火导弹根据射程不同目前主要分为以下型号;

烈火-1型:单级固体近程弹道导弹,弹长14.8米、弹径1米、发射重约12吨,射程700-1250千米,有效载荷1000千克。

烈火-2型:二级固体中程弹道导弹,弹长19.5米、芯级直径约1.3米、发射重约16吨,射程2000-2500千米,有效载荷1000千克。

烈火-3型:二级固体中远程弹道导弹,弹长16.3米、芯级直径约2米、发射重约48吨,射程约3000-3500千米,有效载荷450-1500千克。

烈火-4型:二级固体远程弹道导弹,弹长19米、芯级直径约1.3米,发射重量约20吨,射程约3500-4000千米,有效载荷800-1500千克。

烈火-5型:三级固体远程弹道导弹,弹长17.5米、芯级直径约2米、发射重量约52吨,射程约5000-5500千米,有效载荷1500千克。

其实,在烈火发展的这几十年中远不止这些型号,还有一些技术演示型号和变体,这些型号对国内总结印度弹道导弹的发展往往会形成一些困扰,有些数据甚至还会产生一些混乱,比如很多国内媒体对印度烈火的试射都是援引《印度时报》的报道,但很多时候《印度时报》的报道经常会出现1+1≠2的情况,所以这里航天兔尽可能给大家讲的详细一些。

烈火第一次试射是在1989年5月22日,不过当时试射的并不是那些我们所熟知的型号,而一枚代号为“烈火TD”的技术演示型号;

▲这枚被称为烈火TD的技术演示型号,采用二级助推设计,弹长21米、芯级直径1米、发射重量19吨、理论最大射程1200千米,至1994年2月19日总共制造了大约十枚左右。

作为一枚演示型号,烈火TD大量采用了当时印度现有的技术组合而成,其中第一级直接采用SLV-3火箭固体火箭推进器;

▲该推进器长十米、直径一米,采用星型结构、三段式燃烧设计,内装9吨端羟基聚丁二烯推进剂(内装率78%)推进器壳体与喷管均由15CDV6钢制成,喷管收敛段使用碳酚热保护系统(喉部上游使用高密度石墨,发散段前端和后端使用碳和二氧化硅酚醛衬里)

而烈火TD的第二级,则是直接采用了改进的大地弹道导弹的液体火箭发动机。

但由于美国的强烈反对,至1994年2月19日为止,烈火TD总共只进行了三次试射,其中两次失败,一次成功。

印度之所以将首枚烈火命名为“技术演示型号”,也是怕刺激到美国,但是在烈火TD的研制工作中还是遭到了美国的反对,尤其是导弹所采用的导航系统还遭到了美国的制裁,不得已印度在1994年之后就暂停了烈火导弹的开发工作。

一直到1998年印度沙克蒂核试验后,烈火导弹的研制工作才被重启,1999年4月11日首枚烈火-2试射成功。

▲烈火计划的发展顺序相对比较混乱,在研制完烈火TD之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实验室直接研制了烈火-2型,烈火-2型实际就是烈火TD的改进型号,具备铁路机动发射能力和精确轨道控制能力。

因为具备铁路机动能力,印度经常对外宣称印度是继苏联之后全世界第二个掌握铁路机动发射能力的国家,不过目前印度方面还没有公开任何铁路机动发射的烈火导弹影像资料。

▲印度弹道导弹铁路/公路移动发射平台与地面支持系统,主要由印度装备与战斗工程系统实验室(ACE)与印度塔塔集团共同开发,其中公路机动底盘主要由塔塔8×8底盘和沃尔沃重型拖挂卡车组成(图:印度装备与战斗工程系统实验室主任:什里·普拉文·梅塔(Shri Pravin K Mehta)博士,他负责研发了烈火1-3型的地面支持系统和潜射导弹K-4的艇内发射机构)

而烈火-2与烈火TD最大区别,就在于采用了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

其中,烈火-2与烈火TD第一级固体推进器类似,都是采用了PLV-3的固体火箭发动机,但是改进了燃烧设计和增加了推进剂的装填比。

而第二级固体推进器,采用的则是重约4.2吨,内装3.57吨端羟基聚丁二烯推进剂的新型固体火箭发动机,该发动机具备一定的精确轨道控制能力,同时将再入轨道器和上面级整合在了一起。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在烈火-2上首次采用了国产导航系统;

▲烈火-2所采用的捷联-惯导和可增加带雷达景象的GPS末制导系统,据传可让烈火-2的CEP精度达到40米左右,而这套系统是由印度国防发展实验室总干事特西·托马斯(Tessy Thomas)博士在苏制制导系统的基础上设计的,同时她也是烈火-4的项目总监,而其后所有烈火导弹的制导系统的研制工作也都是由她负责,而她也是印度中少有的能在国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女性。

后来印度又在烈火-2的基础上,改进发展了其它两个型号;

一个是2002年1月25日首次试射的烈火-1。

烈火-1可以看作是烈火-2的单级版本,它与烈火-2最大的区别就是取消了精确轨道控制的上面级。

由于是单级火箭并且没有精确轨道控制能力,所以烈火-1的射程射程只有700-1250千米左右,CPE精度也扩大到了120米范围。

另一个改进型号就是烈火-2P/AT,也就是后来的烈火-4。

▲烈火-4诞生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实验室的“导弹持续改进计划”,该计划可以看作是印度综合制导导弹计划中的弹道导弹增程方案。

▲烈火-4首次试射于2010年12月10日(那时候还叫烈火-2P)

其相对于烈火II的改进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采用了更大直径、更大推力的固体火箭发动机。

二 上面级采用了相对轻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外壳。

三 使用了全碳纤维复合材料,控制面再入飞行器。

经过这几大改进后,烈火-4的射程有了巨大的提高,尤其是2014年1月20日,烈火-4的第几次试射是一次高弹道试射,验证了4000千米射程的可能,航天兔个人认为相对于印度傻大黑粗的烈火-3与烈火-5来说,烈火-4绝对是印度目前最先进的远程弹道导弹。

而在烈火-4之前,烈火计划的终极型号——烈火-3也已经开始了试射工作;

▲2006年7月9日,格林尼治时间05时33分,烈火-3首次在昌迪普尔发射场试射,不过导弹在升空5分钟后就坠海了,印度国防部后来公布的消息声称是“部分成功”,这个说法后来也被很多国家所引用,也算是开创了宇航火箭发射失败后的一个新解释。

我们后来所熟知的印度“布朗弹”,其实就是从烈火-3开始的,这个重达48吨的大家采用两级固体设计;

▲其中第一级采用的是印度极地运载火箭PSLV所使用的S-139固体推进器的变体,而第二级采用的是长3.1米、直径2米、重约12吨的高效固体火箭发动机,并采用了缓慢燃烧设计。

而在两级之间,烈火-3还采用1.1米长的钢质网状连接段,算是程弹道导弹中比较有特点的一个设计。

2011年6月烈火-3正式在印度陆军服役,目前已经进行了7次试射,其中有两次失败。

到了这里,印度综合制导导弹计划中的烈火计划实际已经全部完成了,2008年1月8日印度国防研究组织就对外宣布综合制导导弹计划已经全部结束。

而至于我们现在最熟知的烈火-5,其实是在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主席萨西什·雷迪(Satheesh Reddy)所主持下的印度导弹持续改进计划的一部分。

▲萨西什.雷迪(Satheesh Reddy)博士,前任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主席和印度国防研发部部长,在他的任期内主持发展了印度中远程弹道导弹烈火-5与潜射弹道导弹K-4的研发工作。

至于烈火-5,大家谈论的就比较多了,实际上它就是在烈火III型上加装一个约1米长、3.3吨重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增程型号,目前射程预计在5000千米左右。

而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实验室,现在正在进行烈火-6的开发工作,据传其是一种采用四级固体设计,射程在8000-12000千米之间的路基机动洲际弹道导弹。

我们纵观印度弹道导弹的这数十年历史,不难发现印度从最早期的以引进为主、自研为辅的国防战,略逐渐发展到了今天以我为主、自力更新的新局面,而在研制弹道导弹的过程中,印度又大力发展新技术、培养新人才,为印度后续弹道导弹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目前印度弹道导弹已经形成了系列化、综合化的发展模式,未来印度弹道导弹的发展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争做好少年作文 生活需要微笑作文 什么使我快乐作文 保护地球的英语作文 什么让我着迷作文 mytrip作文 成长作文500字初中 看电影作文400字 哥哥打屁股作文 学打羽毛球作文 含泪的微笑作文 埋下一颗种子作文 最熟悉的陌生人作文 课间10分钟作文 厦门植物园作文 把握当下作文 香港迪士尼作文 中秋有感作文 辞旧迎新的作文 什么温暖了我作文 成长需要挫折作文 生活需要勇气作文 我渴望成功作文 描写汤圆的作文 我眼中的色彩作文 写妈妈的作文600字 三年级写景作文300字 坚持的作文400字 快乐的春游作文 初一优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