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考题速递」命运共同体《流浪地球》和故宫上元夜呈现的家国情怀

2020-11-26 07:50:02
相关推荐

公众号回复“押题课”,免费获取!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8年3月,“人类命运共同体”入宪。“命运共同体”成为年度流行语。

2019年2月,电影《流浪地球》讲述在人类共同家园——地球的生命危在旦夕时,中国人民团结协作,用智慧和生命守护地球的故事。影片以科幻形式展现家国情怀,引发数亿观众共鸣。

元宵节之际,故宫举办“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热情的游客不但“秒光”预约门票,还挤“瘫痪”了门票预售系统。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和思考呢?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要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本题为编者原创。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

命题方向

责任担当:国家认同、国际理解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人文积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

审题

限制性

1.写作切入点的限制性。“以上材料,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和思考”,以上三则材料的内容分别是“命运共同体”入宪、《流浪地球》以科幻形式表现家国情怀,“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动门票预售系统被挤瘫痪,分别从政治、科技、文化角度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表现了新时期国人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意识。考生的“联想和思考”不能脱离“以上材料”,要从现象深挖本质,若只抓住关键词“命运共同体”“家国情怀”“传统文化活动热”来谈,则可能偏离题意甚至陷入话题作文的写作误区。

2.价值取向限制。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新时期国人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感,考生对此要有正向的评价,任何负面的认识均违背命题人的意图。

3.思维层面的限制。考生要能抓住三者材料的内在联系,并进行深度思考,深度挖掘其与传统文化的关联,思考背后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意识,切不可断章取义。

4.文体的限制性。引导语要求考生“联想和思考”,表达“看法和思考”。“联想”偏感性,“看法”和“思考”偏理性,文体指令更偏向理性思维,如果要表现思考的深度,则更适合写议论文。

开放性

1.写作角度的开放性。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表现了新时期国人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感,三个角度各是一个切入点和侧重点。针对传统文化热,可以分析形成此现象的原因,如大国的崛起,让我们找到了文化自信;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浸润国人的灵魂,成为我们共同守护精神家园的强大力量;中国传统文化热,是因为中国文化中和衷共济、互利共赢的理念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也可以谈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蓝图时,应如何弘扬传统文化,如何让世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思考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要如何通过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际认同。亦可以理性分析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热现象背后的深层问题,如何让传统文化热不成为哗众取宠、附庸风雅的作秀,而成为国人真正的精神支撑。总之,只要不离开命题指向,考生可以见仁见智。

2.联想和思考的开放性。在具体写作时,可以联系经典中和衷共济、互利共赢、开放包容、仁者爱人的思想;也可以联系社会现实,如《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等文化类节目的火爆状况;中国传统节日及习俗的兴起;中国优秀电影如《战狼》《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等的高票房和好口碑;中国风的歌曲、中国元素的设计风靡一时的现状。只要切合材料,思考深入,这些选材都符合题目要求。

解题

本题是社会热点类多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要求考生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思考,考查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意识、社会参与意识、国家认同意识和理性思维能力。从立德树人层面看,本题考查考生的人文情怀、人文积淀,家国担当、国际认同,引导考生关注时事,勇于担当,做有文化自信的新青年,能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思维上看,考查考生对时事热点的理性思考,引导考生深入全面地认识社会时事。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扬“家国情怀”之帆,渡“命运共同体”之船。

2.大国崛起,撑起了文化自信。

3.传统文化,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4.以文化凝民族魂,以情怀立世界威。

5.展中国魅力,促世界发展。

6.新时代如何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7.传承文化,更传承精神。

偏题立意:

1.人类命运共同体,让命运紧密相连。

2.科幻片的里程碑。

3.传统文化热,元宵佳节闹元宵。

4.拯救地球家园。

范文展示

弘扬传统文化,构建命运共同体

韩凤娟下水文

日前,《流浪地球》刷爆朋友圈,迎来票房、口碑双丰收。电影中的家国情怀以及团结合作、勇于献身的精神,让数亿中国人为之点赞。元宵佳节,故宫文化活动一票难求。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为何备受欢迎?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它已融入每个炎黄子孙的血液,成为每个华夏儿女的心灵归属,展现为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诗词大会中,不论是明目皓齿的儿童,还是白发朱颜的老人;不论是学富五车的才子佳人,还是走街串巷的外卖小哥,都展现着他们对古典诗歌的热爱。他们喜欢的不仅仅是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诗词,更是诗词中所展现的美妙意境,所传达的喜怒哀乐、家国情思,所传递的人生哲理、处世之道。《国家宝藏》中,每件国宝都让人叹为观止,我们崇尚的不是文物价值几何,而是每个国之重器背后的民族信仰、国家精神和文化灵魂。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也让世界更加认同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自带优秀基因。以和为贵,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各国人民和衷共济,互利共赢,开放包容的心态、仁者爱人的风范,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同。《流浪地球》中,当人类共同的家园遭遇危机时,中国人民没有采用诺亚方舟的方式独善其身,而是勇于担当,不抛弃,不放弃,精诚合作,不畏牺牲,救各国人民于水火。此种家国情怀,展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大同的梦想,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了最好的诠释。

中国传统文化富有生命力。任时移世易、沧海桑田、历史沉淀,五千年文明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历经磨难而愈发璀璨夺目,在世界文化长廊中熠熠生辉。如今,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召唤下,中国传统文化再次焕发出生机。“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是先祖描绘的天下大同的美好情景,也是我们这个时代追求的共同目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达而达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蓝图中,发挥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文明不灭,精神不老,中国传统文化正星火燎原。

叩问心灵,我们对自己文化的珍视和热爱也将由己及人,那就是理解并尊重各国的优秀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沐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春风,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生机勃勃;而中国传统文化也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家园温暖如春,鸟语花香,清风怡人。

公众号回复“课件2018”下载本文PDF教学课件,查看后续更多相关链接内容。

声明:以上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编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立意 作文指导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450字四年级 传承优良家风争做时代新人作文 任何题目都可以套的万能作文 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 这才是少年应有的模样作文 让自己奔跑起来作文 校园新变化作文 美丽的秋天作文300字 以阳光为话题的作文 童年趣事作文800字 关于端午节的英语作文 以书为话题的作文 让我感动的一件事作文 最有趣的一件事作文 我的老师作文350字 22年高考作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作文 欧阳修论作文 雪中情作文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 这样做值得作文 400字优秀作文大全 给父母的一封信作文 自我介绍作文500字 写作文的好词好句 我的座右铭作文 我的老师作文800字 你在我心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