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重磅!京杭大运河文化带苏州段规划文件曝光 附效果图

2020-12-01 13:25:01
相关推荐

01

城市设计范围

本次城市设计范围为北起相城区望虞河,南至吴中区吴淞江,东至宝带桥约40公里沿岸地区,涵盖相城、高新、姑苏、吴中四区,占地面积48平方公里。

02

项目愿景

打造京杭大运河文化带上具有苏式韵味的运河文化段落,构建“国际视野的遗产水岸、江南特色的文旅水岸、苏州个性的创新水岸和自我更新的宜居水岸”。

01.国际视野的遗产水岸

响应运河文化带建设号召,梳理并保护运河沿线历史文化资源,在保障大运河历史文化节点及周边风貌特征的基础上,提升运河沿线城市空间的整体性与统一性。在强调大运河沿岸地区历史延续性的同时,满足国际化都市的城市功能诉求。

02. 江南特色的文旅水岸

运河沿线增设文化展示、文化体验、文化博览等文化设施节点,塑造沿岸特色文化主题段落,丰富沿河文旅活动,增加市民、游客文化参与度,构建大运河文化旅游脉络,彰显文旅水岸的江南特色。

03.苏州个性的创新水岸

提升运河沿线城市功能,完善城市支撑体系。丰富运河沿线公共要素与创新要素,围绕文化创意、商业服务、商务办公等功能,打造多个沿运河创新、创智功能组团,构建创新水岸。

04. 自我更新的宜居水岸

强调沿运河生态人文要素、慢行体系、休闲与服务配套,打造环境优美、设施齐全、通行顺畅、品质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保障运河周边水绿交织的生态格局,塑造沿运河舒适便捷的慢行网络,提升沿运河地区的宜居程度。

03

实施策略

01. 生态修复,添绿通廊

修复京杭大运河的生态功能,增加沿河绿地空间,打通运河至周边地区的生态通廊,保障苏州水绿交织的生态格局。

02. 协调功能,完善交通

协调运河功能布局,提升岸线公共性,完善城市交通支撑体系,增强运河两岸空间联系。

03. 传承文化,增补设施

挖掘保护运河两岸文化要素,分段布局特色文化主题,增加文化设施节点,丰富运河文化活动。

04. 地标统领,管控分区

以文化地标为统领,分区引导控制建筑风貌,对滨河界面和背景空间风貌进行差异化管控。

05. 以人为本,慢行提升

以水绿交织的廊道为载体,贯通滨河慢行通道,增补慢行设施,创造便捷、舒适的运河慢行网络。

04

整体城市设计

01.规划空间结构

“一带功能复合、两核区域中心、七廊生态织补、七彩运河生活”的空间结构。

一带:京杭运河复合功能带。

两核:两大区域城市副中心。

七廊:七条运河两岸大型生态廊道。

七彩运河生活:包括现代住区、郊野公园、智慧工业、保税物流、文化科创、商业金融、城市综合体在内的七类功能组团。

02.交通系统规划

道路等级:打造由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支路构成的车行交通体系,原工业地段改造提升后,适度增加路网密度,优化交通组织。

静态交通:满足商业商务活动、游憩活动和交通集散功能需求,重点配建区域增设社会停车场。

慢行交通:沿运河两岸布局慢行通道,补充慢行设施,增加跨河慢行桥,促使慢行系统成网成环,提升慢行空间景观品质,增强步行的舒适性与可达性。

03.文化设施布点规划

依托现有的文化自然资源,打造“一带十一段” 特色运河文化布局。

沿岸根据分段文化主题,布置特色文化设施,如主题公园、文化街区、博物馆、文化广场等,体现苏州运河文化特征。

04.空间风貌规划

风貌分区:将运河沿线分为历史文化风貌段、现代商业与商务风貌段、SOHO小密活力街区风貌段、郊野自然主题风貌段、现代化产业风貌段、滨水特色居住主题风貌段等6大类景观风貌段落。依据不同段落的风貌需求,确定建筑风格、建筑色彩。

沿河标志:围绕寒山寺古塔等历史文化地标,苏州市体育中心足球场等当代地标,打造沿河标志体系,通过十组历史、文化、商务地标,提升区域识别度。

景观廊道:在《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的基础上,细化规划片区景观廊道沿线建筑的退让、贴线、高度控制,采用“阶梯式”退让方式,保障城市空间廊道的通透性。

建筑高度:规划区分沿河“第一界面”与背景建筑区,在上位规划的基础上,基于人的视线感受,考虑运河宽度、建筑退让岸线距离对空间感受的影响,形成第一界面高度控制梯度线,保障沿河空间尺度。同时,基于高度变化的连贯性与焦点建筑的突出性要求,控制背景建筑的建筑高度,构建顺畅的城市天际轮廓。

05. 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打造“一带统领,七廊织布”的生态格局,保护运河文化带及与其相交的七条生态廊道太湖望虞河生态廊道、绕城高速生态廊道、白荡港三角咀生态廊道、上塘河生态廊道、胥江石湖生态廊道、斜港生态廊道、太湖吴淞江生态廊道。

通过“一带多点”的公园体系、沿河慢行系统,实现运河两岸“400米见园”的规划目标。

06.岸线形式规划

结合沿线功能,规划历史风貌型、现代居住型、工业仓储型、城市公园型、郊野休闲型文化创意型和城市中心型等7类典型岸线,采用新增挡浪板、新增灌注桩、驳岸加固、新建挡墙和新筑土堤等5类防洪加固方式。

将防洪加固与景观风貌岸线打造统筹考虑,定制不同类型的运河水岸空间。

05

分区城市设计

金筑街——北环路段:

打造“物流产业文化活力街区”整体形象,构建高新区保税区的重要物流服务配套区。

依托产业功能转型升级,完善运河两岸道路交通体系,打通沿岸公共空间,增设产业主题文化设施,改造现有工业厂房,突出片区产业文化特征。

北环路——金门路段:

突出“苏式运河历史文脉传承核心街区”整体形象,打造承接苏式运河文化的城市片区。

围绕寒山寺、枫桥历史风貌片区的保护与传承,优化片区文化旅游功能,完善车行交通体系,构建运河两岸慢行交通网络,控制沿河地块建筑高度、色彩、形式,突出片区历史文化特征。

金石街——宝带路段:

以“漕运文化传承的新地标”为形象要求,打造具有漕运历史文化的文创生活片区。

通过对沿河工业、横塘驿站厂房等废旧设施的改造与更新,围绕漕运文化导入文化创意产业、特色商业,优化片区公共服务设施,重塑片区空间形象。

南环路——斜港河段:

构建“城市东南入口的产业文化长廊”的整体形象,围绕沿河产业基础打造商贸服务片区。

以汽车贸易功能为基础,展览销售产业为方向,工业空间为载体,构建商贸服务片区。围绕功能更新,优化片区交通组织,在保留片区历史文化记忆的同时,升级片区城市功能。

斜港河——南湖路段:

以“城市更新背景下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形象定位,围绕产城融合要求优化片区功能。

逐步更新沿运河地块用地功能,增强跨运河慢行联系,布局滨河文化、娱乐设施,提高沿河空间的开放度与参与感。

来源:苏州规划公示网

原标题:新规划公示|大运河苏州段文艺大片,来哉!

【关注百家号乐居买房,掌握购房好时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愉快的一天作文500字 爱为主题的作文400字 写物的作文600字初中 25篇中考满分作文 暑假趣事作文300字三年级 三年级作文童话300字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500字 共度好时光作文500字 这也是课堂作文600字 有趣的一天作文600字 最懂我的人作文600字 榜样的力量作文500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作文 五年级下册第2单元作文 平凡也是一种美作文 写人记事的作文500字 防震演习作文 不一样的爱作文600字 我的成长故事作文500字 优势与成败作文 偶尔停一下真好作文 我在学校的一天英语作文 新学期计划作文600字 人生的旅途作文800字 逛庙会的作文400字 暑假生活作文300字三年级 写事的作文300字左右 快乐的新年作文300字 幸福的滋味作文500字 感谢你给了我更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