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其实 带孩子朗诵古诗其实也有很大的学问!

2020-12-02 19:05:01
相关推荐

在孩子语言发育的过程中,或者孩子的语言发育稍稍落后于同龄正常的孩子时,或者当孩子出现生理性口吃现象时,多带孩子朗诵古诗是个很好的、促进语言发展的方法。

古诗到底有哪些“魔力”可以帮助孩子增强语言能力,在选择什么样的古诗更合适,除了古诗还有哪些比较好的方式?我们一起探索一下这其中奥秘吧!

一、首先说一下古诗的“魔力”。

其实古诗这个说法还是比较笼统的,我们小时候学到的古诗大多数是格律诗,又叫近体诗。这个近体诗里的“近”可不是相对我们来说的“近代”的诗体,而是唐代区别于之前的被总结为“古体诗”的诗体。

实际上在唐代之前也包括很多种诗体,如“乐府”、“民歌”等。这里就不详细介绍诗体了,开始说重点——格律。

其实格律诗要的求并不仅仅在于“押韵”,其实所有诗歌形式都要要押韵的,这是让诗歌之所以称为诗歌的音乐性基础。

格律诗更重要的是声调的错落变化规律,这就是平仄,再加上常常用到的对仗。对仗不仅仅是平仄相对,还有词性、词义、语法结构等方面的相对,都非常有利于孩子对语音和语义的理解和掌握。

举个例子,《咏鹅》其实算是个特例,因为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能算是唐代的“近体诗”,首先是第一句的格式,其次是第二句与第三句之间的“粘”没粘上(这个知识点以及更多格律诗更多的知识点就不详细介绍了,和本文无关,有兴趣的我们私下交流,互相学习),我们只看后两句“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中古汉语的发音和我们不同,平仄是根据声调确定的,古汉语的声调我们这里就不研究了,只说现代汉语,一二声属于古汉语中的平声,三四声属于古汉语仄声的范围,一般来说,格律诗的基础规则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即每一句中的第二字和第四字以及第六字的平仄是有要求的。

基本的平仄要求就是:第二字和第四字平仄不同,第四字与第六字平仄不同,同一联中(如第一句和第二句为一联,第三句和第四句为一联以此类推……即奇数句和奇数加一句为一联)上句和下句相对应的“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同。

比如“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毛”为第二字是平声,那么第四字“绿”就是仄声,对句中“掌”为第二字,前句的第二字“毛”平仄相对。

这是基本规律,更多的变化就不详细介绍了。

至于押韵,也简单说一下,格律诗除了首句可押韵可不押韵,奇数句是不押韵的。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些规则是一种限制或者制约,其实不然,因为诗歌虽然属于文学,却是一种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艺术的形式,如果连韵都不押,那可能就称不上诗歌了。

另外,如何保证写出来的诗歌可以朗朗上口、读上去错落有致,有音韵之美,而不像顺口溜,在这方面格律起了很大的作用,只要按照格律来写,不用懂音律,也可以保证朗读起来的音乐性,假如没有格律,写出诗来还要斟酌读起来如何,能不能算是诗,或者分行写的散文。(当然,古代是不分行写的,而在格律诗之前,有人总结出来声律要求其实更加复杂繁琐,而近体格律诗的格律要求是简单而且更实用的把握声律的方式)

可见为了在朗诵或演唱过程中达到一定的音乐性(因为不仅民歌,宋词,乐府等题材要唱,诗也可以唱,而且在唱的过程中对字的声调,押韵要求是很严格的,不像现在的流行歌曲,大多听不清唱的内容是什么),唐人的诗词格律是“精心打造”的,也许正是因此,才有唐诗的鼎盛时代。

实际上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远不是1+1那么简单,而是发生了“化学反应”,会对艺术的受众产生超出1+1的感染力,特别是感受力强的孩子,正因如此,带孩子朗诵古诗,才会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

二、下面来说一下要怎样选择古诗。

其实我们学古诗时往往觉得有些地方不押韵,有些地方读着别扭,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是古汉语和现代普通话读音有变化的原因,有些字音之间在古代时是互相押韵的,但由于读音变化了,在现代汉语中就不押韵了,或者有些字在古代是仄声,到了现代变成了平声。

那么,对于这样的古诗,最好就不要带着孩子朗读了。

实际上家长可以完全从语感上去判断,对于不押韵,读着别扭的古诗不建议选择带孩子朗诵。

另外,比较小的孩子,对很多古诗所表达的意思的理解能力可能还不足,因此要尽量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的古诗。

三、虽然古诗有这么多的好处,但古今汉语语法上的变化也比较大,在语法上的变化也较大,在理解上还是会有很大的障碍,而现代人写的格律诗,却又有些不自觉受古人的影响,连语法习惯都要模仿,一来质量堪忧,二来并不见得比古诗更容易理解。

那么除了带孩子朗诵古诗外,还可以带孩子朗诵什么呢?

其实最适合的就是儿歌了,虽然在声律上,没有古代近体格律诗那样“精雕细琢”,但在语义和语法习惯上却是为孩子量身打造的。

小黑板,四方方,拿起粉笔画太阳。红黄粉笔我都用,画个太阳放光芒。

而且有些儿歌还可以针对某些发音进行编排的,如:

紫色树,紫色花,紫花开了结紫瓜。紫瓜柄上长小刺,紫瓜里面装芝麻。

这个儿歌设计得很非常好,主要针对j、q、x、z、c、s、zh、ch、sh等音素设计的,而且还是个谜语。

亲,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初心的作文 写苏轼的作文 写人作文700字 把握当下 作文 邻居作文600字 写滑雪的作文 跳绳作文300字 关于青春的作文素材 乡村风光作文 旅行的意义作文 五年级英语小作文 品味作文600字 全家福英语作文 青春的力量作文 破茧成蝶作文 仓鼠作文300字 云南旅游作文 同舟共济作文 赏梅作文 写绿萝的作文 写好朋友的作文 期待的作文600字 温暖的陪伴 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400字 读书经历作文 身边的美作文 拼搏奋斗的作文 挫折作文500字 桂花作文300字 团结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