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十九大报告的十二个为什么⑤:为什么说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

2020-12-08 08:05:01
相关推荐

十九大报告的十二个为什么⑤

为什么说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潘小刚

我们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经历了三次社会主要矛盾的重新认识。1956年党的八大首次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提出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人民生活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即将实现的从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的转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要论断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之所以要修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其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从物质需要来看,我国人民正逐步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人民不再满足于低层次的“吃饱”“穿暖”,而更追求“吃好”“穿美”。在文化需要上不再满足于简单的“视觉享受”,而更追求“心灵感受”,不仅追求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传授,而且追求思想、精神方面的教育熏陶;不仅追求身体愉悦方面的文化娱乐,而且追求心智愉悦方面的文化娱乐。除了物质文化需要,人民群众的需要也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往大处说,人民希望国家安定团结、繁荣昌盛,社会文明和谐、公平公正,环境蓝天白云、绿水青山;从小了说,人民希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既要有“获得感”,还要有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幸福感”“安全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还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全面反映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要。

第二,经过近40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成为“过去时”。从发展总量看,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货物进出口和服务贸易总额均居世界第二位,制造业增加值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一位。从发展质量看,我们经历了跟跑、并跑阶段,目前有的领域处于领跑阶段,高铁和轨道交通技术、船舶制造技术、移动支付等独步全球,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工业生产,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一个举世无双、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农业生产,我国谷物、肉类、花生、茶叶等生产能力稳居世界第一位,原油和棉花、大豆、菜籽油、甘蔗等产量位居世界前列。与短缺经济时代“买肉需要肉票、买粮需要粮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一些产品产能甚至出现了大量过剩,“落后的社会生产”在中国人民的经济生活中已经成为永远的“过去时”。

第三,当前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是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从区域看,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之间,发展水平差距比较大,2016年,人均GDP排在前九位的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内蒙古、广东、山东均超过了6万元,排在后八位的甘肃、云南、贵州、山西、西藏、广西、安徽、四川均低于4万元;城乡之间的差距也非常明显,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2.72,虽较上年有所缩小,但绝对差距仍然较大;从收入分配差距看,我国城市和农村都还有很多贫困人口和困难群众,几千万人口还没有脱贫,社会上也还存在着一些弱势群体。从一些领域看,我们还存在着经济与民生发展不平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人与自然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发展不充分,主要指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方面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发展的任务仍然很重,如西部地区,发展不足仍然是主要问题;再比如相对经济发展来说,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质量等都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食品安全、网络安全等问题也使得社会安全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问题,是现阶段各种社会矛盾交织的主要根源。

总之,作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是确定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前提,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作者单位: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

十九大报告的十二个为什么⑤:为什么说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难忘的事1000字作文 改过自新的作文 介绍萝卜的作文 作文心愿500 童年趣事作文开头 关于苔的作文 小学作文类型有哪几种 英语电影作文 初中中考作文满分作文 植树节作文二年级100字 信仰作文素材 华丽转身作文 初中满分作文开头 行走在什么作文 下雪的早晨作文 绑架美女mm作文 我发现了100字作文 小学作文一封信 精彩的作文题目 我经历过这样一件事600字作文 作文《盼》600字 小学六年级作文爱 我不再怕黑作文 写事的作文题目大全 介绍贝壳的作文 以信任为话题800字作文 文明之花处处开作文 吹泡泡作文怎么写 作文提纲图片 学包粽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