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又是一年粽香时——浅淡端午节的由来

2020-12-10 01:45:01
相关推荐

端午节画报

端午节作为中国的一个悠久的传统节日,深受国人喜爱,我们可以在这一天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悬艾叶。同时人们还会在这一天深深的悼念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很多人的眼中,端午节的由来就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定的节日。其实并不其然。

屈原速化像

关于端午节来源的说法,一般有五种:

第一,纪念屈原说

关于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一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当地百姓闻讯赶来将米团,鸡蛋等物投入江中,意为鱼蟹吃饱后便不再咬屈原身体。又说屈原投江为蛟龙所困,人们又将雄黄酒倒入江中,以驱蛟龙。后来人们又竞相划般在江上来回打捞其尸体。久而久之却演变成今日的端午习俗: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

这是目前流传最广,最深得人心的一种传说。

第二,纪念伍子胥,曹娥说

这种说法源于江渐一带。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后,吴王夫差令取其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人们哀而祭之,故设端午节纪念。因为伍子胥死后化为涛神,所以也有迎涛神一说。

《后汉书·列女传》中曾记载曹娥的事迹,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后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人们感于其孝,故而在这一日纪念她。

龙图腾

第三,龙的节日说

持这种说法的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吃粽子与赛龙舟都与龙有关。

在〈端午考〉中,他列举了大量详实的史料来证明端午与龙的关联性,更是在文中指出:“然则,我们不但可以确定前面提出的假设,说端午的起源与龙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推测,说它就是古代吴越民族—一个龙图腾团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简言之,一个龙的节日。汉人记载胡、越有“请龙”的风俗。”

他在《端午的历史教育》中说:“端午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而赛龙舟便是这祭仪中半宗教,半社会性的娱乐节目。至于将粽子投到水中,本意是给蛟龙享受的,那就不用讲了。总之,端午是个龙的节日,它的起源远在屈原以前——不知道多远呢!”

第四,夏至说

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认为:《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而是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也是把竞渡把它划入夏至日的娱乐活动。

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与屈原无关。同时《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第五,恶日说

五月在古代人看来是凶月。晋董勋《问礼俗》云:“五月俗称恶月。”

这个观念源于上古,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玄戈》:“五月,东井、七星大凶,胃、参致死。”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俗称恶月,多禁忌。”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史记》记载,孟尝君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要求不要生他,认为这一日出生对父母不利。

东晋大将王镇恶之所以取此名也是因为他生于五月初五,故而用名字来镇恶。

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由此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人们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当然除了以上这五种说法还有各种说法。比如还有说是纪念介子推说,又有黄巢,勾践说等等。

实际上,端午节的由来与演变是一个非常久远与漫长的过程。后来人们又在这一日加了各种传说使这个节日进一步得到升华,也因此使得这个悠久的节日越来越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与人文思想。

其中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其诗作的深远影响,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一说也是最广为人知并被认同的说法。

但实际上,屈原其人,历史上却不一定真实存在,这点小伙伴们有没有感到吃惊?下一节我们将来探讨一下,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屈原此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向往的生活作文 关于奉献的作文 雪作文300字 冬天作文500字 初春的作文 春节作文的开头 奋斗作文800 乡村景色作文 说明文作文400字 积极向上的作文 真情流露作文 英语作文30字 杭州西湖 作文 梧桐树 作文 黄鹤楼作文 礼物作文400字 腊梅作文 醒来 作文 碰撞作文 旅行作文600字 写人叙事作文 青春作文500字 描写妈妈的作文 植物作文400字 关于想象的作文 游乐场的作文 人工智能作文 二年级作文题目 第一次作文400字 回忆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