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六年《桥》 看资深教师手写笔记 学生:这笔记对学习很有帮助!

2020-12-17 14:25:01
相关推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第12课《桥》,这篇文章是一篇微型小说。

《桥》叙述了一位村里的老党支部书记,面对山洪的爆发,以自己的威信、忠于职守的信念、沉稳、果断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在党性面前,他一视同仁,要求同是党员的儿子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在人性面前,他又推着儿子先走,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他用共产党员的信念和一个父亲的爱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

让我们跟着杜du老师的脚步,一起走进这篇小说。

一、学习目标

1.会写“咆、哮”等八个字,会写“咆哮、惊慌”等11个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能读好文中的短句。

3.通过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形象。

4.能找出环境描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

二、作者介绍

谈歌,1954年出生,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1977年开始发表作品,文学成就:曾获《人民文学》《十月》《当代》等期刊文学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家园笔记》,中篇小说《大厂》,短篇小说集《人间笔记》《绝唱》等。

三、字词学习

1.生字组词

课后一共有八个生字,组成词语分别是“咆哮、咆哮如雷、哮喘、黄河咆哮、嗓子、嗓音、嗓门、流淌、淌汗、沙哑、哑口无言、揪心、揪耳朵、呻吟、无病呻吟、废除、半途而废”。

其中“废”的写法,一定要注意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发字。

2.近义词

咆哮——怒吼,惊慌——惊惶(惊恐),放肆——放纵,势不可当——势如破竹。

3.反义词

惊慌——镇定,沙哑——清脆,放肆——约束,势不可当——强弩之末。

4.多音字

见书上老师手写笔记。

5.词语解释

势不可当:当是抵挡,来势凶猛,不可抵挡。

狞笑:凶恶的笑,本课形容洪水的凶猛、可憎。

放肆:(言行)轻率任意,毫无顾忌。

呻吟:指人因痛苦而发出声音,本课指木桥在洪水的冲击下发出响声。(这个词也暗示着人物的命运。)

祭奠:为死去的人举行仪式,表示追念和哀思。

四、课文分析

本课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到6自然段):主要写了黎明时候,山洪暴发,全村100多人惊慌失措,奔向北边那座窄的木桥。

第二部分(7到23自然段):写了德高望重的老支书临危不乱,指挥大家安全过桥。

第三部分(24到27自然段):写了老支书和他儿子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五、中心思想

本文写了一位老共产党员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的事。赞扬了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在危难面前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六、写作手法

本文运用意外法来构思、安排故事情节。

意外法,就是让故事的发展和结局出乎人们的意料。

意外法是小说写作中构建故事情节的重要技法之一,在运用意外法时,一定要注意任何意外都要有逻辑的合理性和现实的依据。

千万不能胡编乱造、无中生有,一般来说,意外前面都会有伏笔,使读者感到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最终获得审美满足。

七、文学体裁——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八、课后问题

本课课后一共有四个问题,在语文书中,老师有详细的解答。

另外:大家注意一下第一题,读短句的时候要读出顿挫、紧迫之感。

最后一道题,小说最后才点明了老支书和小伙子关系,让读者恍然大悟,虽然很意外,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这样安排结构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以上就是第12课的学习,觉得杜du老师的文章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点赞,转发,谢谢。

关注我,收看更多精彩内容。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杜du老师说教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赞颂老师的作文 勤劳的作文 我与谁的亲密接触作文 新概念作文大赛作品集 活到老学到老英语作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 初二作文评语 描写雨的作文800字 描写家乡的变化的作文 读后感三年级作文 描写仙人掌的作文 关于爱作文开头 塑造人物形象的作文 兰州白塔山作文 作文精选片段 2006高考作文 我原谅了他作文 捉迷藏的作文四百字 网络安全作文800字 秋雨中的校园作文 爱情作文400字 别开错了窗户 作文 蜻蜓作文 我最怀念的人作文500字 我爱我的母亲作文 向生命鞠躬作文 关于充电的作文 描写植物生长的作文 作文《我的妈妈》 艺术作文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