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王学东:“海洋”与现代诗歌的突围——论冰心

2020-12-21 15:20:01
相关推荐

國際漢詩研究專刊

國際當代華文詩歌研究會 主办

【(2020)第019期·001】

荣誉顾问:张诗剑 蔡丽双 峭岩桑恒昌 傅天虹 盼耕 非马 萨仁图娅 洪三泰 绿岛 杨四平庄伟杰 陆萍 桂清扬 董培伦 蔡宗周 蔡旭 张立中 陶发美 蓝海文 周荣 林峰 唐大进 施学概 许连进 唐刚 林静助 文爱艺 无名 陈麟

文/王学东

1923年,冰心诗集《繁星》作为文学研究会丛书之一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收录小诗164篇;同年,冰心的另一部小诗集《春水》作为新潮社文艺丛书之一由北新书局出版,包括小诗182篇。正是这两本小诗集,奠定了冰心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当然也引出了颇有争议的话题。

在冰心登上诗坛之时,诗歌界就出现了批评的“两极现象”,赞誉的人很多,贬低她的也不乏其人,誉之者与贬之者可以说是旗鼓相当。而且即使到了今天,很多人依然认为,冰心不仅无法与鲁迅等男性作家抗衡,也难以与张爱玲等女作家匹敌。在我看来,冰心研究中所存在的“贬低的一极”,其实质是由于不同的视野造成的,也由此影响到了冰心的在思想史中定位。也就是说,在不同的视野框架中,我们会对冰心的诗歌有着不同的认识。本文正是从“海洋文化”这一角度入手,试图重新审视冰心的诗歌创作及其意义,进一步呈现“海洋文化”在重审现代文学的过程中所蕴涵的独特价值。

01

冰心的《繁星》《春水》一出版,首先就引来了梁实秋的否定之声,他从多方面对于冰心的诗歌创作予以严厉的批判。他认为冰心的创作,“然而在诗的一方面,截至现在为止,没有成就过什么比较成功的作品,并且没有显露过什么将要成功的朕兆。她的诗,在量上讲不为不多,专集行世已有《繁星》和《春水》两种,在质上讲比她自己的小说逊色多了,比起当代的诗家,也不免要退避三舍。”其原因在于,“表现力强而想象力弱”、“散文优而韵文技术拙”、“理智高而情感分子薄”【1】。这里,梁实秋将表现力强、散文优、理智高当看做冰心诗歌失败的原因,就忽视掉了冰心诗歌重要的文化生态。之后蒋光慈对于冰心创作的否定,则带着浓厚的“现代——非现代”的思维视野。他说,“冰心女士博得不少人们的喝采!我真是对不起,我是一个不知趣的人,在万人的喝采的声中,我要嗤一声扫兴。……若说冰心女士是女性的代表,则所代表的只是市侩式的女性,只是贵族式的女性。什么国家,社会,政治,……与伊没有关系,伊本来也不需要这些东西,伊只要弟弟,妹妹,母亲,或者花香还笑就够了。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文学家不是这样的。”【2】他指责冰心的“市侩”、“贵族”,正是以“现代”的眼光,认为冰心诗歌中缺少人性追求、平民意识等“现代价值”。

“新文学——旧文学”的思维视野也是对于冰心创作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维度。陈源在他书中,虽然只有简短的评论,就特别指出了冰心创作中的“旧”的指向,“冰心女士是一个诗人,可是她已出版的两本小诗里,却没有多少晶莹的宝石。在她的小说里,倒常常有优美的散文诗。所以我还是选她的小说集《超人》。《超人》里大部分的小说,一望而知是一个没有出过学校门的聪明女子的作品,人物和情节都离实际太远了。”【3】贺玉波的批评更为具体地分析了冰心作品中的“旧”,以及在这种“旧”体系之下的“非现代”。“不论诗歌、散文和小说,她所吟咏所描写的终不出于有闲阶级安逸生活的赞美;于是自然的美和父母家人的爱成了她每篇作品的要素。所描写的题材几乎完全取自于她安逸的家庭,而军人的父亲、慈爱的母亲和聪明的弟弟们便成了她屡描而不倦的人物。她对于社会太盲目了,感不到分毫的兴趣;以至所描写的事件大半是一些家庭日常生活的片断。她不明了社会的组织和历史,而且不曾经过现社会的痛苦,所以主张用由母爱而发展的博爱来解除社会上的罪恶,来拯救苦难的众生。在她的作品里只充满了耶教式的博爱和空虚的同情。”【4】在“新文学——旧文学”的研究模式之下,冰心的作品就呈现出了严重的问题,一是远离现实,没有现实关怀,只展示狭小的家庭生活题材。二同样是由于远离现实,其作品主题只能使是抽象的、空洞的爱。

即使到了当代,“新文学——旧文学”、“现代——非现代”模式仍是我们解读冰心的一个重要的维度,我们的研究范式也仍旧没有超越这一框架。首先,从五四、从民国走过来的丁玲,也不例外。她说,“冰心在‘五四’时代,本来不过是一个在狭小而较优越的生活圈子里的女学生,但她因为文笔的流丽,情致的幽婉,所以很突出。她的散文和诗都写得很好,她虽然是那样一种出身,不能对社会有所批判,但是她在‘五四’时代,也感受了影响,她提笔为文之时,也仍然是因为有些受了新思想的感召……冰心本是受了‘五四’运动的影响而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但她只感染了一点点气氛,正如她自己所说是早春的淡弱的花朵,不能真真有‘五四’的精神,所以她只得也如她自己所说‘歇担在中途’。她的爱的哲学,是不能做多少文章的,但冰心的文章的确是流丽的,而她的生活趣味也很符合小资产阶级所谓优雅的幻想。她实在拥有过一些绅士式的读者,和不少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少男少女。”【5】丁玲在她的评论中,仍继续述说着冰心“远离现实”、“空洞”、“幻想”等结论。

这样结论一直持续到新时期,甚至把冰心的思想说看做消极、反动的哲学。“那时,在暗夜茫茫的中国大地上,已经燃起了照耀人们走向新世界的爝火,但是冰心还没有看到。相反,由于她较深地受了基督教教义和托尔斯泰、泰戈尔等人的思想影响,却试图用一种抽象的‘爱的哲学’来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药方,并排遣自己精神上的苦痛。”【6】由此,冰心远离现实的“爱”,不仅是抽象、空洞和幻想的爱,而且是消极的、逆时代而动的思想,“一种唯心的去理解整个的社会组织,是想加以幻想的改造。”“‘爱的哲学’是玄学的,神秘主义的,有点唯心论的调子的。”“是消极的思想面,是博爱、超阶级的同情心。……是想安抚反抗,逆时代而动的哲学。”【7】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这些研究模式只能带来冰心研究中的“否定”。如阿英认为冰心作品,一方面“从思想一直到文字记述,她是无往不表示了她的独特的倾向,她这样的获得了存在。”,“青年的读者,有不受鲁迅影响的,可是,不受冰心文字影响的,那是很少。”另一方面:“这样的存在是不会长久的,她的影响必然的要因为社会的发展而逐渐的丧蚀,所以,到了进来,她的影响虽然依旧存在,可是力量,是被削弱得不知到怎样的程度了。”【8】

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如果没有研究视角的转换,重新审视冰心的地位,那么冰心创作中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将成为冰心思想的致命之处。由此,从以上的冰心研究史的“反面”可以看出,如果我们仅从“新文学——旧文学”、“现代——非现代”模式,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甚至删除冰心独特的诗学特性和本质,由此我们需要回到冰心作品背后的“海洋”。

02

在此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民国时期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海洋文明的凸显,或者说是“海洋文明”与“内陆文明”的冲突。

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一部海洋史,或者而说是一部海洋文明凸显的历史。李约瑟曾说:“中国人被称为不善于航海的民族,那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在航海技术上的发明随处可见。”【9】不过,在此之前的历史,尽管秦有徐福,汉有孙权,唐有鉴真,明有郑和,清有郑成功,但海洋文明并未突出,并不足以与“内陆文明”抗衡。可以说在晚清之前,海洋文明并没有强大对中国固有的内陆文明的构成冲击的地步。明朝虽有郑和的七次下西洋的壮举,但实际上在有明一代,海禁政策一直是政府的基本国策之一。出于政治的考虑,1371年洪武四年就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即使是在郑和开始下西洋这样的壮举之时,永乐年间也诏令:“不许军民人等私通外境,私自下海贩鬻番货,依律治罪。”1523年嘉靖罢市舶司,1525年颁布禁令“查海船但双桅者即捕之”,1533年又再次颁布禁令“一切违禁之船,尽数毁之”……辉煌的郑和下西洋,并未让此时的中国接触和感受到真正的海洋文明。清朝从一开始就面临着复杂的政治问题,特别是以郑成功为代表的海外反清势力,使得清政府改朝换代之际就执行了严厉的“禁海”、“迁海”等政策,使我们失去了与海洋文明进一步交流的机会。早在清初,1656年顺治就颁发《禁海令》,严禁政府之外的船只下海。之后,康熙也多次下达禁海令,直到1684收复台湾。在“禁海令”的同时,清朝还执行“迁海令”,更为严重地阻碍了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1661年顺治十八年,朝廷正式下达《迁海令》。政府为了断绝沿海城市对于反清势力的支持,强制山东到广东沿海城市的居民向内地迁移。并设立界碑,令沿海居民不得逾越。1716年康熙朝再次提出禁海问题,正式实行禁海。1757年,乾隆下令关闭江、浙、闽三地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从康熙的禁海到乾隆的“一口通商”,正式隔绝了我们与“海洋”深层联系。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锁国政策,也改变了中国对于海洋的认识。中国对于西方的认识是从军事开始的,向海洋文化敞开怀抱也首先是向西方先进的海洋军事技术敞开的。以林则徐为代表一批知识分子,就着力引进西方海洋文明的先进军事技术。1862年,清政府在恭亲王奕和湘军统帅曾国藩的支持下,就试图建立一只中国自己的海军。1874年李鸿章以鸦片战争中的惨痛教训,在《海防筹议折》中向清政府提出了“暂弃塞防,专营海防”的建议,引出了著名的“海防”与“塞防”之争。虽然此次论争的结果是“海防”与“塞防”并重,但实际上我们看到,通过这次讨论,我们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与“陆地”并重的地位。海洋已经不可避免的进入到了中国人的生活中,甚至深入到中国人的世界观、思维方式之中。之后,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系列的洋务运动,已展现了西方海洋文明在中国的蓬勃发展。江南制造局的创办、北洋海军的组建、大规模地派遣留学生、招商局、煤矿、金矿、铁路、电报、西医等的出现,就展示出了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大陆性的国家,也不再是一个可以固守内陆文明的国家。此时,中国已经是一个内陆和海洋兼备的新型国家,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兼有内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国家,而这正是李鸿章所谓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重要表现。

“海洋文明”的高歌猛进,是近现代文化的历史语境。诗歌史是一种历史学,需要寻找的是诗歌自身生长的根基。如果回到冰心创作的历史语境,在由内陆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冰心无疑是其中最有代表性,而且也是最重要的一位作家。冰心曾感慨地写道:“也许是我看的书太少了,中国诗里,咏海的真是不多;可惜这么一个古国,上下数千年,竟没有一个‘海化’的诗人!”“我希望做一个‘海化’的青年”【10】。冰心期待着做一个“海化诗人”,而且也成为了一个“海化诗人”。在民国文学中,说冰心是一个“海洋之子”,是海洋文明在中国的化身,应该一点也不过分。

冰心所经历的“民国”就是一个海洋事业不断发展的民国,是一个海洋文明不断凸显的时代。对于冰心来说,“海洋”是她时代运行的核心点。“冰心女士作品中喜用的一个背景便是‘海’,因为她深受海的威化,这是环境的关系。”【11】冰心的出生地福州,正好与中国近代海洋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近代海军的发展紧密联系的。福州马尾港是近代中国海军基地之一。1866年,洋务派领袖之一的左宗棠在福州主办了福州船政局,之后由沈葆桢主持。这里不仅建立了海军基地,而且还营造舰船、派遣留学生学习海运和军事,成为一个海洋氛围极为浓厚之地。同时,冰心的海军家庭身份,也时刻影响着冰心的成长。特别是冰心的父亲谢葆璋,作为终身从事海洋事业的中国第一代海军军人,也造就了冰心的“海洋意识”。谢葆璋是一个一生与海洋打交道的人。早年就读于天津水师学堂,其后参加了中日甲午海战。战后,因其海洋军事才能,在上海担任巡洋舰副舰长。不久他被调往烟台,担任海军训练营长和海军军官学校校长,至1911年主动辞职。1913年他又被聘到北京,担任中华民国海军军部学司司长。在此过程中,冰心一直追随着她的父亲。正如冰心的《繁星·一一三》,“父亲呵! /我怎样的爱你/也怎样爱你的海”以及《繁星·七五》中,“父亲呵 !/出来坐在月明里/我要听你说你的海。”正是她父亲的海军生涯,使得冰心与“海洋”有了紧密的联系。

对于冰心自身来说,她不仅与她父亲一同见证和经历了“海洋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她的灵魂也完全融入到海洋,进一步凸显了海洋在她生命中的重要意义。从1901年移居上海,到1904年在移居烟台,冰心的童年都是在海边度过的,海成为她童年的一个重要朋友。“我从小是个孤寂的孩子,住在芝罘东山的海边上。三四岁刚懂事的时候,整年整月所看见的:只是青郁的山,无边的海,蓝衣的水兵,灰白的军舰 。所听见的,只是:山风,海涛,嘹亮的口号,清晨深夜的喇叭。生活的单调,使我的思想的发展,不和常态的小女孩,同其径路。我终日在海隅山陬奔游,和水兵们做朋友”【12】。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冰心对于“海”的爱就慢慢地累计起来的。在《往事》中,冰心记述了这样一件事:“曾有人问冰心‘为何爱海?如何爱海?”“并非喜欢这问题,是喜欢我这心身上直接自海得来的感觉”。对此,她的回答是:“爱海是这么一点一分的积渐的爱起来的。”【13】

在爱海的基础上,冰心对“海”有了深刻的感受。“海”在冰心心中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山也是可爱的,但和海比,的确比不起,我有我的理由!”《山中杂记》。那“海”有什么魅力呢?“海”有美丽的风景,让冰心着迷:“海呢,你看她没有一刻静止,从天边微波粼粼的直卷到岸边,触着崖石,更欣然的溅跃了起来,开了灿然万朵的银花!”海还有神奇的、神秘的力量,赋予冰心无限的想象:“在海上又使人有透视的能力,这句话天然是真的!你倚阑俯视,你不由自主的要想起这万顷碧琉璃之下,有什么明珠,什么珊瑚,什么龙女,什么鲛纱”【14】更重要的而是,“海”成为一种精神的象征,让生命得以升华。最终,“海”给了冰心的生命以“无限的欢畅与自由”【15】,“海”成为了她生命力量的彰显。

正是“海”迷人的风景,以及所蕴含的精神力量,“海”成为了冰心生命的寄托。“海”首先给予了冰心对于生命的新的感受和体验,“从这一天起,大海就在我的思想感情上占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我常常心里想着它,嘴里谈着它,笔下写着它;尤其是三年前的几十年里,当我忧从中来,无可告语的时候,我一想到大海,我的心胸就开阔了起来宁静了下去!”【16】冰心也又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了“海”中,融入到海的世界。她再《往事·一》中,首先忆起的就是海:“海的西边,山的东边,我的生命树在那里萌芽生长,吸收着山风海涛。”她说自己生命的方向,就是流入海,“我的生命的道路,如同一道小溪,从长长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人‘不择细流’的大海。”【18】甚至冰心说自己的终极归宿,也是海。在《山中杂记》中她说,“说句极端的话,假如我犯了天条,赐我自杀,我也愿投海,不愿坠崖!”。总而言之,由于冰心特殊的海洋家庭的经历,以及在这样的生命历程中对于海的独特感受,让冰心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海化之人”。

所以,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民国时期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海洋文明的凸显,或者说是“海洋文明”与“内陆文明”的交融。在民国文学中,冰心正是作为她在《往事》中所要寻求的“海化诗人”,成为海洋文明在中国的化身。她的作品不仅彰显出“海”的魅力,而且也由此展示了她在民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03

1944年,废名在他的新诗讲稿中,将冰心和郭沫若作为新诗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来介绍,已显示了冰心在新诗史上的独特地位。他说,“我们在以前所讲的,可以说是初期新诗。现在我们讲到了冰心女士的诗,接着还要讲几个作家,新诗算是做到第二个阶段来了,可以称之曰第二期的新诗。”如果我们这里不是从“新诗——旧诗”出发探讨,而是从民国文化出发,我们可以看到郭沫若和冰心两位诗歌都是以“海洋”为主题的诗人。不过,在一定程度上,也正是由于“海洋”的介入,对于传统“内陆文化”的冲击之大,郭沫若和冰心的诗歌也饱受争议。但是,郭沫若和冰心之所以能成为新诗第二个阶段的代表,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诗歌中所展现出来的民国氛围,即是对“海洋”的展示。

在民国文学中,对于“海洋文化”的展示,郭沫若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诗人。当郭沫若初到日本时,一个一直在“内路”成长起来的人,一接触到“海洋”,其新奇、新鲜和激动之情是完全可见的。一方面,郭沫若的居住地博多湾有着风景迷人的海洋景观,另一方面,海洋自身的激情和雄浑又时时感染他。由此,郭沫若在接触“海洋文明”过程中,感受到了海洋的魅力,最终也投入到海洋文明的怀抱。在他诗歌中,特别是在《女神》中,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海洋”、“海洋文化”的介入,处处闪现着海洋的影子。特别是在《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笔立山头展望》等诗歌中,海洋意象充满了郭沫若的主观情绪色彩,海洋成为了郭沫若情绪的宣泄口。正如梁启超所说,“试一观海,忽觉超然万累之表,而行为思想,皆得无限自由。彼航海者,其然万累之表,而行为思想,皆得无限自由。彼航海者,所求固在利也。然求利之始,却不可不先置利害于度外,所求固在利也。然求利之始,却不可不先置利害于度外,以性命财产为孤注,冒万险而一掷之。故久于海上者,以性命财产为孤注,冒万险而一掷之。故久于海上者,能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使其精神日以勇猛,日以高尚。此古来濒海之民,所以比陆居者活气较胜,进取较锐。”【19】在郭沫若的一些诗歌中,海洋更多的体现为郭沫若自我内在的狂暴情绪,体现为男性的狂暴,情感的洪流。正是“海洋”为郭沫若诗歌带来的这样一个“动”的精神,不但为民国诗歌注入了独特的因子,而且使郭沫若立于时代的潮头,成为时代精神的象征。

同样,冰心的诗歌由于海洋的介入,不仅仅是为民国时期的诗歌呈现出了一种海洋意象系统,展现为一种新的语言表现方式,更重要的是呈现出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我们只有从这里出发,才能体会到冰心诗歌中单纯、童心、爱、抽象、哲理、时空等范畴的独特价值所在。

首先,冰心诗歌中,“人——海”并列,是世界存在的基本模式,也是冰心诗思和诗学的起点。也就是说,在冰心的诗歌里,“人”与“海”关系,并不是交汇、融合和统一在一起的,而是并列地存在着。如《繁星·一九》,“我的心/孤舟似的/穿过了起伏不定的时间的海”,以及《繁星·六七》,“渔娃!/可知道人羡慕你/终身的生涯/是在万顷柔波之上”中,“人”与“海”是一种并列的存在模式。“人的心”如孤舟,穿过“时间的海”,并没有交融与“海”;“人的终身”,在海之上,也并非回归于海、终结于海。所以,冰心诗歌的“人——海”并列世界存在,展现出这样一个世界模式,人不能统一于海,海也不能归并于人,人与海是并列存在的。

在冰心的诗集《繁星》和《春水》中,她对“海”的认知和理解,其实也就是冰心对于命运、生命、时间、世界、宇宙等思考的基点。他们都是与“人”并列着的存在,人无法去认识和洞察命运、生命、时间、世界和宇宙本身,人只能孤独地去感受到这种“并列”模式之下存在的分裂感。如《繁星·九一》中,“命运! /难道聪明也抵抗不了你/生——死/都挟带着你的权威”这里,命运是与人的存在并列着的,人无法用自己的“思”抵达,当然更无法抵挡“命运”的进攻。同样,在这个茫然的宇宙中,人如一个孤星一样,与孤独地与宇宙并列存在。《春水·六五》“只是—颗孤星罢了!/在无边的黑暗里/已写尽了宇宙的寂寞”。因此,冰心诗歌中人与世界相遇,并不是在“天人合一”的内陆文明上相遇,而是在“天人两分”,“天人并列”的“海洋文明”的路途上相遇,这既是冰心诗歌中沉迷与时空等宏大问题追问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冰心诗歌主题的独特性所在。

其次,在“天人两分”的思维视野中,冰心诗歌进一步思考了“天人两分”之下“人”的存在方式。正是在“人与海”的并列、对峙中,在“天人两分”的情况下,有灵性的“人”,在无限、永恒、终结的“天”的面前,只会感到“人”的渺小和有限,只会产生一种本能的“微小”的体验,“倘若我能以达到/上帝呵! /何处是你心的尽头/可能容我知道/远了! /远了!/我真是太微小了呵! ”(《春水·九》)。正是由于人的这种“微小感”,“人”作为与天并列的“婴儿”,成为人的宿命,此时“人”的存在就是“婴孩”。由此,对于“宇宙”中人的“儿童性”呈现,即展现一个孤独的、弱小的个体面对着无垠的、阔大的宇宙,成为冰心诗歌的另一个重要主题。如冰心的诗歌《繁星·二六》中,“高峻的山巅/深阔的海上——/是冰冷的心/是热烈的泪/可怜微小的人呵!”“人”无法与“山”、“海”相比,当然更无法与“天”相比。同时,作为与人并列而存在的“天”,也并不依附与人,把价值展现给“人”,《繁星·九九》:“我们是生在海舟上的婴儿/不知道/先从何处来/要向何处去”。所以,正是在这样一个“天人两分”的境遇中,在“天”的面前,人的存在方式而能作为一个“婴儿”。《繁星·一四》“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所以,在宇宙、“天”的面前,与“天”并列的“人”,非常的有限、短暂和弱小,人的生存状态就只是“婴孩”、“儿童”,这是冰心诗歌中“童心”主题的重要指向。

在“天人两分”的世界图景中,由于“天”的无垠和永恒,人的存在只能是“婴儿”。不过,作为能与“天”并列的“人”,其本身又包含了无穷的可能性的力量。如《繁星·三五》:“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小孩子! /他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 ,以及《春水·六四》:“婴儿/在他颤动的啼声中/有无限神秘的言语/从最初的灵魂里带来/要告诉世界” 因此,在冰心诗歌中,大量地表现“婴儿”主题,另外一层含义就是,“人”尽管是“天”笼罩之下的“婴儿”,但同时又是与“天”并列“婴儿”。正如前面所引的诗句中我们看到,即使作为追随“天”的天使,也要歌颂小孩子,首先就是应为他们”含着伟大的灵魂“。另一方面,即使是弱小的婴儿,他们也有神秘的语言。借助语言,“人”有破译“天”的绝对可能性。所以,作为“婴儿”的人,始终还是与“天”并列而存在的,有着自己存在的价值,这是为什么冰心要为婴孩唱赞歌的原因。

最后,在“天人两分”的思维视野中,冰心诗歌还重点思考与“人”并列的“天”的本真状态。“天人两分”之下的“天”,是一个没有“人”的因素的“自在之天”,是一个没有被“人”染指“本源之天”,这一种“天”本身就是超现实的、抽象的和神秘的。冰心诗歌中的有着大量的超越现实的、抽象、神秘的主题,正是在“天人两分”的视野之下重新打量“天”。所以冰心的诗歌就呈现出了一种直指向宇宙,乃至于宇宙之外的宇宙本身的终极之思。如《春水·九二》,“星儿!/世人凝注着你了/导引他们的眼光/超出太空以外罢!”对于与“人”并列的“天”的终极探析,使冰心的诗歌充满了终极追问。

在冰心诗歌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大量的本质之追问。也就是说,冰心的诗歌主题,都是抛开了“人”之后的纯粹之问,这正是冰心诗歌中独特和重要之处。如直指追问“生”、追问“死”。如《繁星·三》:“万顷的颤动——/深黑的岛边/月儿上来了/生之源/死之所! ”;直接追问“无限”,如《繁星·一一》,“无限的神秘/何处寻他/微笑之后/言语之前/便是无限的神秘了” ;直接追问时间,《繁星·一〇三》“时间!/现在的我/太对不住你么/然而我所抛撇的是暂时的/我所寻求的是永远的”出了诗歌,冰心也多次在她的散文展现出对于生命的终极思考,“我想什么是生命!人生一世只是生老病死,便不生老病死,又怎样?浑浑噩噩,是无味的了,便流芳百世又怎样?百年之后,谁知道你?千年之后,又谁知道你?人类灭绝了,又谁知道你?”【20】正是在“天人两分”之下,“天”包括时间、空间、生死等领域自身的永恒、无比强大和充满神秘感才得以彰显,也是冰心诗歌中哲理、永恒、真理、生命、意义等终极追的真正旨趣。

在民国诗歌史上,郭沫若和冰心以“海洋”更新了诗歌的发展。但是冰心的海洋体验和感受,与郭沫若是完全不同。郭沫若作为一个海洋文明的遭遇者,他时时刻刻与海洋的遭遇过程中,都是要返回自身、返回内陆。“天人合一”,或者说“海合于人”,是郭沫若诗歌中的“海洋”所要凸显的主题。而冰心则不一样,冰心的成长一直是伴随着海洋的,她面对海洋,直接去体验海洋本身。“海人两分”,是冰心诗歌中“海洋”主题的主要体现,所以冰心的骨子里才是一个真正的“海化诗人”。而这不仅是冰心和郭沫若面对海洋时的根本不同之处,也是冰心诗歌中的“海洋”更具有“海洋性”的原因,更是冰心诗歌中的“海洋”更能为民国诗歌呈现出认识世界的新的方式和可能的原因。

04

冰心诗歌中的“海洋”,为民国诗歌注入了理解世界的新的思维方式,由此为民国诗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诗歌新质。

第一,正是由于人与世界相遇的模式是“天人两分”,人的最终的归宿便不能在“天人合一”之中寻找。冰心正是从“爱”中找到了在“天人两分”之后,“人”的归宿。正如冰心、吴文藻的求婚书所言,“爱是人格不朽生命延续的源泉,亦即是自我扩充人格发展的原动力。不朽是宗教的精神。流芳遗爱,即是一种宗教。爱的宗教,何等圣洁!何等庄严!”【21】“人”作为微弱的“儿童”,与浩渺无垠的宇宙相遇,在永恒的孤独之境中,人的终极拯救只能使宗教式的拯救,只能是爱,而且只能是完全之爱、博大之爱、永恒之爱、纯粹之爱。冰心的诗歌作品大量地彰显出了爱的价值、力量和意义,清楚地明示,“爱”是这个世界运行的中轴。

冰心的这种完全之爱、博大之爱、永恒之爱、纯粹之爱,可以说是民国文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学中都非常罕见的。在《繁星·一》中,“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赞颂了” 也就是在“天”的领域中,“爱”是他们的基本存在状态。同样,在“人”的世界里,“爱”更是“人”的归宿。如《繁星·一二》,“人类呵!/相爱罢/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正如冯骥才所说,“在与您的交往中,我懂得了什么是‘大’。大,不是目空一切,不是作宏观状,不是超然世外,或从权力的高度俯视天下。人间的事物只要富于海的境界都可以既博大又亲近,既辽阔又丰盈。那便是大智,大勇,大仁,大义,大爱,与正大光明。”【22】冰心的爱,涉及“天”、“人”,关乎宇宙的根本,因此可以说,“大爱”是冰心爱的一个特点。

张爱玲在她的小说,处处彰显出“恶”对于人的压制和摧毁,显示了她惊人的人性的洞察力。在一个正常的社会建构中,一个社会的良性发展过程中,张爱玲凌厉的批判不可或缺,但是同时,一种正常的、良性、健康的人性也绝对不能忽视。“冰心是我们社会生活文艺生活里一个清明、健康和稳定的因素。现在她去了,那么,回忆她,阅读她,这也是一个清明、健康和稳定的因素吧。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在焦躁不安的时候,在悲观失望的时候和陷入鄙俗的泥沼的时候,想想冰心,无异一剂良药。那么今后呢?今后还有这样的大气和高明,有教养和纯洁的人吗?伟大的古老的中华民族,不是应该多有几个冰心这样的人物吗?”【23】冰心与张爱玲等女作家并列,但是又完全不同。同样也可与民国大作家并列,并彰显出自己的特质。正如李泽厚说的,“鲁迅和冰心对人生都有一种真诚的关切,只是关切的形态不同。”【24】

在民国文学中,从近代的启蒙、救亡、革命到抗日等等时代宏大主题的促逼之下,“爱”这一主题的追求几乎没有真正得以展开,甚至没有得到真正的关注。“过去我们都是孤寂的孩子,从她的作品那里我们得到了不少的温暖和安慰。我们知道了爱星,爱海,而且我们从那些亲切而美丽的语句里重温了我们永久失去了的母爱。”【25】从民国文学到当下文学,只有在冰心的作品中,这一“爱”的主题才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彰显。

第二,冰心诗歌中“天人两分”,确立了民国诗歌的“去抒情”、“去意境”的一种审美取向。“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天人合一”之下的审美追求就是“抒情——意境”。“抒情——意境”是中国传统诗学,以及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性概念,乃至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审美的决定性因素。本来,“抒情”在中国传统中是一个有着丰富涵义的美学概念,而且包含着较为多元的艺术精神。在传统的中国语境之下,“抒情”的阐释、认知、接受最终坐实为对“意境”的追求与迷恋,即顺应宇宙万物变化,遵从天命,与天地万物合一而并生,形成一种宁静的生命形态,达到生命与自然之间的亲密无间和谐共一。在传统的“抒情”中,追求意境,就成为了适应中国古代人生存状态的诗歌表达,并由此形成“审美——抒情——意境”这样一种美学模式。这样,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出了独特韵味的“意境”诗歌旨趣,他们陶醉于这种人与自然的“共在”关系,不以主体的世界主宰世界万物,也没有征服和去改造世界的愿望,不去打破自然界的和谐秩序,任其自在自为地演化生命。

在“天人两分”的海洋文化视域中,则是不同的主体、不同客体,乃至主客体之间的并列存在。多元、竞争、挑战成为了主体之间、或者主客体之间的存在的基本模式。“天——人”关系,也已成为一种理性交流和对话的过程。在这样思维范畴之下,中国“抒情文化”基础已经发生了改变,失去了生成意境的社会和文化基础。在这样的环境下,古典诗歌的“抒情”、“意境追求”等美学规范基本失效了。冰心诗歌在“天人两分”的思维框架中,就形成了一种“理性——宗教”式的审美属性。

一方面,冰心诗歌的审美追求是“去抒情——纯思辨”。“文学是要取材人生的;要描绘人生,就必须深知人的生活,也必须研究人的生活的意义,做他著作的标准。照此看去,哲学和社会学便是文学家在文学以外,所应该攻读的功课。”【26】冰心的诗歌中,就充满了大量的哲理。所以,在冰心的诗歌中,她并不是从日常生活出发,并不追求与“天”的合一。而是从仅从“人”出发,去通达对生命、时空、宇宙、存在等问题。同时,这不只是对爱情、亲情、友情等人事道理的简单感悟,而又是站在“天”的立场,去展现人、生命、时空、宇宙、存在等,甚至直接从“天”自身呈现开始,敏感和自觉地让诗歌直接进入到“天”本身。而这,正是在“天人合一”审美范畴之下难以触摸的诗学追求。另一方面,冰心诗歌中审美旨趣是:去意境追求,而呈现宗教体验。面对“天人两分”这一“人”与“天”对立的巨大的鸿沟,“人”绝对会产生一种比生老病死、孤独更为恐惧的体验。在冰心的诗歌中,正是展现出人在“神”的世界中得到光明、得到自由、得到爱、得到幸福。所以,充满着与神相遇的事情,展示出“人”投入神的怀抱,倾听神的声音的追求,最终呈现出神的神秘,使得冰心的诗歌具有浓烈的宗教氛围。由于“天人合一”这里已被断绝,人也无法再修复天人之间的交融,“人”更无法在天人合一的意境中安顿。但是,在我们的文学中,却并没有这样的体验。《怎样欣赏中国文学》:“中国人是非宗教的民族……宗教本来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崇拜偶像,另一个是相信来生。在儒教里这两个条件都没有。……中国人是非宗教的,这是到过中国的人都能感觉到的。”【27】而走向宗教,这不仅是“人”的必然归宿,也是冰心诗歌审美旨趣的重要呈现。

在“天人两分”的世界模式中,“人”与“天”不能合一,冰心的诗歌便呈现出了一种与“抒情——意境”不同的“理性——宗教”审美趣味。可以说,冰心的“去抒情”、“去意境”的诗学追求,与之后徐迟的“放逐抒情”、冯至的“诗是经验”、金克木的“主智诗”、袁可嘉“新诗现代化”、穆旦“新的抒情”,在“反抒情”维度上是有相同的精神取向的。“理性——宗教”的“反抒情”审美趣味,这也是冰心诗歌对于民国诗歌发展的重要启示之一。

总之,我们看到,从近代开始,中国已经不是一个大陆性的国家,也不再是一个可以固守内陆文明的国家。此时,中国已经是一个内陆和海洋兼备的新型国家,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兼有内陆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国家。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民国时期中国文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海洋文明的凸显,或者说是“海洋文明”与“内陆文明”的交融。冰心正是作为一个“海化诗人”,不仅彰显出“海”的魅力,而且也由此成就了她在民国文学中的重要地位。由于海洋的介入,冰心的诗歌呈现出了“天人两分”的世界模式和思维方式,进而显示出了她诗歌中单纯、童心、爱、抽象、哲理、终极等范畴的真正指向和独特意义所在。同时,在民国文学中,冰心作品显示出了重要的诗学价值。一方面,她诗歌中的完全之爱,让民国文学打开了一条向“爱”突进的思想甬道;另一方面,她诗歌中“理性——宗教”审美旨趣,也为民国诗歌的发展开启了一条“反抒情”的重要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梁实秋:《<繁星>与<春水>》,《创造周报》第12期,1923年7月29日。

【2】光赤(蒋光慈):《现代中国社会与革命文学》,上海《民国日报觉悟》,1925年1月1日。

【3】陈源:《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下)》,《西滢闲话》,新月书店,1928年,第345页。

【4】贺玉波:《歌颂母爱的冰心女士》,《现代文学评论·中国现代女作家》,复兴书局,1931年5月。

【5】丁玲:《早春的淡弱的花朵》,《文艺报》第2卷第3期,1950年5月10日。

【6】王湛:《冰心的诗文与海》,《读书》,1980年,第11期。

【7】范伯群、曾华鹏:《论冰心的创作》,《冰心研究资料》范伯群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年,第277页。

【8】阿英:《<谢冰心小品>序》,《现代十六家小品》,光明书局,1935年。

【9】李约瑟:《李约瑟文集》,潘吉星主编,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258页。

【10】冰心:《往事(一)·十四》,《冰心全集》,第1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465页。

【11】草川未雨:《繁星和春水》,《冰心论》,李希同编,北新书局,1932年,第75页。

【12】冰心:《我的文学生活》,《冰心全集》,第3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4-5页。

【13】冰心:《往事(二)·五》,《冰心全集》,第2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69页。

【14】冰心:《山中杂记·(七)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第2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94页。

【15】冰心:《海恋》,《冰心全集》,第6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25页。

【16】冰心:《我的童年》,《冰心全集》,第7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68页。

【17】冰心:《<冰心文集>序》,《冰心全集》,第7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276页。

【18】废名:《冰心诗集》,《谈新诗》,北平新民印书馆,1944年。

【19】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影印本,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第110页。

【20】冰心:《“无限之生”的界限》,《冰心全集》,第1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02页。

【21】冰心、吴文藻:《求婚书》,《冰心文选——佚文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51页。

【22】冯骥才:《致大海——为冰心送行而作》,《大众文艺:上半月》,2011年,第5期。

【23】王蒙:《想念冰心》,《中国文化报》,1999年3月4日。

【24】李泽厚:《世纪新梦》,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66页。

【25】巴金:《<冰心著作集>后记》《冰心著作集》,开明书店,1943年。

【26】冰心:《文学家的造就》,《冰心全集》,第1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150页。

【27】冰心:《怎样欣赏中国文学》,《冰心全集》,第3卷,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第460页。

作者简介

王学东(1979—),教授、博士、硕导,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四川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四川省校园文联副主席、四川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成都市作家协会评论委员会主任,《蜀学》副主编。主要研究当代诗歌、巴蜀文化。出版有诗集《现代诗歌机器》,发表评论8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3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9项。

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

《国际汉诗研究专刊》

社长:周瀚博士

总编辑:沙浪(香港)

名誉社长:何佳霖 陈美慧 林凯旋 黄元元

副社长:木子 路羽 文榕 冬雪骄阳

执行总编辑:无定河 边小嵘 刘蕾

名誉编委:李远荣 唐至量 张继春 宋诒瑞 陈娟 徐国强 张继征 鸿硕 万龙生 余晓曲 芯尼 赵青山 周剑平 陈亚洲 马彦 邓瑛 陈华美 璐瑶 胡金全 知止 伊夫 曾经沧海 向云 钟晴 李育才 维港泊人 夏智定 山林 厉雄 吴燕青 陈利平 陈积民 陆千巧 陈君

主编:狂蜂

副主编:彭鸣 边海云 东方鹤

执行副主编:詹柳青 王广田 茆春香

责任编辑:章誌文 关敏仪张秋玲 程鹏霖 丰铃 冰雨 向文慧 向春宇 安之 陈如琹

团队:

国际华文诗人笔会

国际当代华文诗歌研究会

中国萧军研究会

世界华文爱情诗学会

华夏新诗研究会

《伊甸园》诗刊社

《新国风》诗刊社

华美文学社

国际福林诗社

国际新行诗社

《国际汉诗探索》

《国际汉诗研究专刊》

《五洲华人文艺》

华语诗学会

《诗殿堂》(汉英双语诗刊)

《艺文论坛》

《青溪新文艺》

中国先锋作家诗人文化艺术创作联盟

《国际诗歌文化传媒诗词方舟》

图片除署名外 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会员投稿邮箱:Guojishige168@163.com

转载请注明“國際漢詩研究專刊”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书迷作文 成长作文开头结尾 难忘的作文400字 春季的作文 奶奶作文600字 童年的作文怎么写 阳光作文800 观察日记的作文 快乐童年的作文 优秀的作文题目 编童话作文 作文第二次 人物的故事作文 作文400字写人 开心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主题 猫的作文300 观后感作文500字 纪念日作文 500字作文写人 写作文100字 全国作文大赛 小鸭子的作文 我的闺蜜作文 我明白了作文 雨 作文600字 作文照片的故事 300字想象作文 作文开头好句 感谢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