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百个精彩的提案故事 从这里读懂

2020-12-21 21:25:01
相关推荐

■编者按:

提案伴随着人民政协的诞生而产生。2019年11月1日,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表彰全国政协成立70年来100件有影响力重要提案。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对100件提案的形成过程以及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的独特作用认真编辑整理,并编纂成书,将于9月份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全国政协副主席张庆黎表示,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全局性工作,是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把100件有影响力重要提案背后的故事整理成书很有意义。

8月19日,人民政协报刊登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刘佳义对提案和提案工作的认识理解,同时也作为此书出版前的预热,以飨读者。

什么是提案?这是由提案人向政协全体会议或常务委员会提出,经过审查立案后交承办单位办理并作出答复的一种书面意见和建议。这似乎是从政协工作的角度下定义。如果从一门学问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策论,一种提出意见和策略的公文。在古代,朝廷开科选士,向来以策论作为主攻。策论文采飞逸者固好,但你的见解独到,确有价值,才是上上之选。决策者就时政、农事、民风等问题出题,由考生对答,分条折理、解纷排难,于论述之中说出自己的观点,一事一议,简洁而有力,犀利而练达。《过秦论》《论贵粟疏》《谏太宗十思疏》以及《战国策》中的文章都是策论。苏洵、苏辙父子的《六国论》,站在传统文化“势”的角度,以兵家之要,从战略层面纵横捭阖,谈古论今,使这篇策论“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

由此看来,作为策论的提案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它不同于学术论文,不同于心得体会,不同于领导讲话,不同于随笔漫谈,不同于工作总结,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以论证为中心,提出相应对策的文体。这样解释,我们对提案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基本要求,就容易理解和把握了,这也是我们开始讲故事之前要说明的。

政协提案有故事

提案是伴随人民政协成立而产生的。70年来,提案工作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期间共收到提案193件,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实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活跃国家政治生活、调整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等发挥了特殊重要作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广大政协委员围绕工业、农业、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政法、民族、统一战线等国计民生的问题提出提案,许多意见建议被党和国家决策时所采纳。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各专门委员会紧扣经济社会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提出提案11万多件,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提案工作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重大问题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特殊贡献。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国政协共收到提案15万多件,办理提案13.58万件。

面对庞大的提案数量,面对错综复杂的提案工作,要厘清历史脉络,让提案从故纸堆里鲜活起来、明亮起来,最佳方法,大概就是采用人们想传达大量复杂信息时的一贯做法,那就是讲故事。故事不规定原则,不作出最后结论,也并不自称道出了全部真实,但其中往往包含着真实。想象人类围着篝火讲故事的历史,就会觉得我们做这样的工作,十分在理。

要构成提案故事,就要从大量的事实中去挖掘。这里有各行各业的风云人物,也有默默无闻的实干者;有提案提出和办理的曲折情节,也有一些偶然的惊奇发现;有一些看似不可能成功的胜利,也有一些至今还在坚持的探索。但是,这一切当中,本书最关注的是:提案者的言论,以及他们对其认为正确的观点而提出的理由。你将看到一些提案者的事迹,但本书是想通过它反映提案者的思想,因为思想才是提案的真谛。

马克思说过:“叙述方法必须与研究方法不同。研究必须充分地占有材料,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只有这项工作完成以后,现实的运动才能适当地叙述出来。”(《马克思全集》第23卷第23页)马克思这里说了叙述方法与研究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样,我们讲故事,也不是随意的构想,而是建立在对万万千千提案的整理、研究之上。首先,我们编写了两本书:《人民政协提案工作70年》《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提案工作》,总结了提案工作的特点、规律和方法。然后,我们在理论指导下评选了100件全国政协成立以来有影响力的重要提案。在这些基础上,我们才开始编写这本提案的故事。为的是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求证提案工作的逻辑和道理。禅宗有个故事说:“俱胝和尚,凡有诘问,惟举一指。后有童子,因外人问:“‘和尚说法要?’童子亦竖起一指。胝闻,遂以刃断其指,童子号哭而去。胝复召子,童子回首,胝却竖其指,童子忽然领悟。”如果我们只是像小和尚,简单模仿老和尚的竖手指的做法,可能永远也无法掌握事物的“法要”。这也是老和尚要砍掉小和尚一个手指的原因,目的是让他记住:只有深悟,才能领悟到真谛。100个提案故事背后反映了许多提案工作的规律,我们只有“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才能认识提案、把握提案、写好提案。

提案的故事很感人

政协提案不仅有故事,而且很感人。之所以感人,就在于我们能从中感受到政协委员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政协委员作为各界的代表人士,知识分子居多,具有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中国历史上讲“士农工商”,虽不能完全类比,但政协委员某种意义上可算作当代“士”阶层。政协委员从来就有一种使命感、责任感,他们涵养着知识分子的学养风骨、底蕴气质,怀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在考察调研、提出提案的工作中,履行职能责任,弘扬德治传统,助力国家发展。

早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期间,会议代表就以提案的方式提出了对新中国各项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其中,郭沫若等60人提出的《请以大会名义急电联合国大会否认国民党反动政府代表案》、中国致公党提出的《由中央人民政府研究和实行护侨政策案》、许广平委员代表因病请假的马叙伦委员提出的《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分别成为人民政协历史上的第一件提案、第一件党派提案、第一件建议案,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政治影响。

再让我们看看改革开放之后。“二胡一响,必有戏唱”,讲的是民建中央主委胡厥文、全国工商联主委胡子昂的故事。1979年,历经文化大革命10年浩劫,我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劳动就业渠道狭窄。当时,包括回城知青、留城待业青年在内的全国待业青年有2000多万。“二胡”等82位全国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联名提出关于广开就业路的提案,得到有关部门高度肯定,有关政策和办法相继出台,各地采取多种措施,广开就业门路,1979年当年全国就安排就业人数达900多万人。到1982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就把以前积累下来的待业青年基本安排完毕。这“二胡”还是邓小平请“五老吃火锅”的成员。“五老”是:“机械大王”胡厥文、“钢铁大王”胡子昂、“纺织大王”荣毅仁、“猪鬃大王”古耕虞,还有时任天津市工商联主委的“水泥大王”周叔弢。邓小平正是认真听取了“五老”的意见,提出要落实原工商业者的政策,现代化建设“钱要用起来,人也要用起来”。

“给知识分子摘帽加冕”。1978年底,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他们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这是党中央对我国知识分子定位的重新评估,是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新发展,极大鼓舞了广大知识分子和各民主党派成员。九三学社作为一个以科技界高中级知识分子为主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千方百计为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鼓与呼。1979年6月,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九三学社李毅等4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第282号提案《请求党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关于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若干问题的意见报请中央批准后下达案》。其中,特别建议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纳入宪法,很快得到采纳。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彭真同志在修宪草案的说明中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是三支基本的社会力量。因为知识分子不是工农之外的另一个阶级,而是包含在工人阶级内部……知识分子同工农并列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提案的故事之所以感人,就在于我们能从中感受到政协委员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精神。让我们来看孙越崎与三峡工程的故事。三峡工程自提出之日起,就与各种争议相伴,支持者众多,反对声音也不小。有人问,谁对三峡工程贡献最大?著名水利工程学家潘家铮回答:“那些反对三峡工程的人对三峡工程的贡献最大。”三峡总工程师张超也说:“这些反对意见对于三峡工程的建设也是十分有益的,它使我们的施工更注重科学论证、更加完善。重大工程建设需要兼听则明,三峡工程在建设中充分考虑了他们的许多意见。”正是吸收了不同的意见,克服了反对意见中所提出的问题,三峡工程才保证了质量。这其中就有,1985年3月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期间,167位全国政协委员对三峡工程问题单独或联合提出17件提案,建议缓上三峡工程。为此,全国政协专门成立了三峡工程调查组,由因房顶被箱子支撑而在唐山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自嘲“出土文物”的孙越崎为组长,组织各方面专家赴长江中游地区进一步调研。年届92岁高龄的孙越崎率领调查组,历时38天考察,开了40多次座谈会,写下了一个总报告和投资、防洪、航行、发电等6份专题报告。后来,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召开了一系列会议。笔者清楚地记得,在我作为湖南省政府工作人员参加的一次论证会上,就有一些代表议论:“孙越崎是国民党资源委员会的委员,能提出什么好意见?”孙越崎不管这些,亲自撰写16000余字的发言稿。在发言的最后,老人语重心长地说,我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本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并响应“知情出力”,争取做好党的诤友的号召,以93岁老人,一颗赤子之心,率直发言。如有不妥之处,恳切地欢迎批评。老人滚烫的赤子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深深地感动了每一位与会者。

“生态学的追梦人”,讲的一群环境科研工作者的故事。云南林学院教授赵丛礼是其中一位。他1980年加入九三学社,成为九三学社昆明分社恢复活动后首批入社人员之一。当时九三学社昆明分社就有一大批从事环境教学和研究的社员。在改革开放之初,他们较早地开启了环境保护的思考和研究,组织和参与了云南省关于生态农业发展、滇池保护、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保护、大西南岩溶地区脱贫与经济振兴的调研等科研和建言献策活动。1986年3月,在全国政协六届四次全会上,赵丛礼提交了《关于加强生态环境监测》提案,在世界范围内都还没有生态环境监测明确定义和指标体系的情况下率先在环境监督方面提出建议,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当时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在复文中表示,在“七五”计划期间,将在全国逐步设立若干环境监测站,进一步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监测方法和指标体系等。这以后经过了30多年发展,截至2018年底,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已包括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覆盖全国31个省份2583个县城。美丽中国过去是、将来都是赵丛礼这批知识分子的“追梦”。

提案故事之所以感人,还在于我们能从中感受到政协委员心系民生、情暖民心的赤子之情。在人民政协成立之初,就有政协委员提出关于维护海外华侨权益、慰问解放军、扫除文盲、增产节约等提案,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党和政府也及时采纳。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广开就业门路、建立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加强基础教育、尽快颁布体育法、尽快实行每周5天工作制、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度、解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加快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职业宗教人士纳入社会保障、促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应对区域灰霾污染、推进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城市困难职工帮扶解困力度等提案。

“关于扫除文盲的提案”,理由简明扼要有三条:一是要扫除全国百分之八十的文盲,非有强有力的组织主持推动不可;二是教材教法必须适合社会主义教育的教学政策、政治要求以及成人心理和生活需要;三是对于扫盲运动,我们必须向苏联学习。苏联为了扫除70%的成年文盲,组织了全俄扫除文盲非常委员会。我们要动员全国知识分子,成立200万的文化军。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各方推动下,到1964年,我国15岁以上人口的文盲率,由建国初期的80%下降到52%。扫盲运动的开展,对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关于建立草原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的提案》,提案人是董恒宇委员。他生在草原、长在草原,对广袤草原无比眷恋。在牧区调研时,他问老牧民:“你们为什么不定居在一个地方?”牧民庄重地告诉他:“如果在一个地方定居,地母神额托格会很疼的。只有我们游牧和迁徙时,额托格身上的血液才畅流,她才浑身舒爽。”然而,董恒宇了解到,长期以来我国90%左右的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净化空气、防污固碳等生态服务功能衰退,区域沙尘暴频发,不仅威胁着草原牧民,也影响周边广大人民群众安全。从2005年开始,在民盟中央支持下,董恒宇先后在多地主持“民盟北方生态论坛”,向全国政协多次提出提案,希望保护草原生态,建立保护长效机制。在各方努力下,2010年10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草原生态保护补偿奖励”政策,从2011年起每年拨付143亿元补偿我国六大牧区,2016年第二轮补偿增加到每年200亿元。

这是我从提案百花园中,随手采摘的几朵鲜花。每当我读到这些故事时,总觉得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政协委员的品质是那样地纯洁和高尚,他们的精神是那样地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地淳朴和谦逊。提案工作的实践证明:以委员为主体的人民政协,确实是处在凝心聚力的第一线、决策咨询的第一线、协商民主的第一线、国家治理的第一线。

从讲好提案故事到讲好政协故事

提案工作是政协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讲提案故事就是讲政协故事。所谓“一滴水能见太阳的光辉”,就是要通过讲提案故事,总结提案工作经验体会,进而探求这项工作的规律和方法。那么,70年来,提案工作有哪些经验体会呢?这就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提案工作各环节全过程,切实落实中共中央对人民政协和提案工作的各项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提案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坚持深学笃用党的创新理论,切实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提案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必须坚持人民政协性质定位,发挥好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必须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落实到提案工作各个环节,切实做到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本方针,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履职方向,以促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为工作重点,聚焦关键问题、重大问题建言资政;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提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促进民生改善,协助党和政府增进人民福祉;必须坚持把协商民主贯穿提案工作始终,切实把协商作为基本方法和必备技能,体现到提案提出、立案、交办、办理、督办、反馈各个环节,努力在沟通交流中增进理解、凝聚共识、推动工作;必须坚持提高质量,不断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必须坚持完善制度机制,健全以政协章程为根本、提案工作条例为基础,相互配套、有效衔接的制度体系;必须坚持加强履职能力建设,教育引导政协委员懂政协、会协商、善议政,守纪律、讲规矩、重品行,不断增强政治把握能力、调查研究能力、联系群众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些经验,不仅对提案工作,而且对整个政协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必须要坚持好、继承好、发展好。

讲好提案故事,只是我们一种追求。我们还有更高层次的追求,那就是要通过讲好提案故事,进一步讲好人民政协的故事。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民政协制度将迎来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新时期。人民政协如何把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专门协商机构、国家治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如何通过人民政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制度安排的有效运作、彰显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如何使人民政协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科学社会主义和人类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法,这些都是我们面对国内国际要讲好的中国故事。通过讲好提案故事和政协故事,弄清楚人民政协从哪里来、现在何处、到哪里去,弄清楚新时代人建设什么样的人民政协、怎样建设人民政协等重大问题,从而切实担负起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各项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

看来,我们讲故事的任务还很重,提案的故事和政协的故事还要讲下去。

作者:刘佳义

编辑:黄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4)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9-08 02:53shari1988[贵州省网友]IP:3406948819
    一百个提案故事,每一个都让我对创意和激情充满了期待,真是精彩纷呈!
    顶5踩0
  2. 2021-12-31 20:45隼&喙落[上海市网友]IP:3407440502
    从这些提案故事里真的读懂了不少关于创意和创新的奥秘,值得深思和学习。
    顶6踩0
  3. 2021-04-25 14:38落。[广西网友]IP:3407168685
    读完这些精彩的提案故事,感觉灵感涌现,对创意产生了新的认识。
    顶0踩0
  4. 2020-08-18 08:30寂寞的鱼儿[广东省网友]IP:1744555143
    这些提案故事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每一个都充满了创意和激情!
    顶9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苦作文 生病作文 星星作文 海南作文 假如我是作文 微笑的作文 彩虹作文 西瓜作文 英语作文图片 老家作文 道德 作文 作文万能素材 三篇作文 作文的格式 享受作文 一句话作文 书包作文 作文大全小学 警察作文 作文下雪 怀念 作文 作文续写 苏州作文 写故事的作文 作文课 怀念 作文 杭州作文 海作文 作文900字 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