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司马迁政治思想是属于儒家还是道家?

2020-12-24 23:05:01
相关推荐

从《史记》中看出,他对儒、道二家的推崇比比皆是,如果单纯地从某一方面摘取资料,证明其说,他是道家亦是儒家,这是长期以来形成他的政治思想是属于道家还是儒家之争的根源,小编本次就来解析一下司马迁。

综合分析司马迁在《史记》中的流露和反映,可以看出,他的政治思想既不属于道家,也不属于儒家,但对儒、道二家都有所继承和吸收,从而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政治思想体系。先说司马迁与道家。道家,从历史的意义说,称为“老学”;从时代的意义说,称为“黄老”;从学术的意义说,称为“道家”。我们首先要弄清楚道家的演变。在先秦时的道家,其代表者是老子、庄子。

其思想核心是:“老子修道德,其学以无为自隐无名为务”;“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老子所贵道,虚无,因应变化于无为”:而庄子“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散道德,放论,要亦归之自然。”这时的道家是狭义的道学,其要是取法自然,无为而治。其中老子亦谈自然无为,亦谈政治:而庄子只谈自然无为,不谈政治。到了汉初,道家学说成了治政的主导思想,称之为“黄老道学”。

这种黄老道学,因推崇黄帝和老子而得名,其内核是老子的清静无为但就其全部内容来说,则是吸取了其他各种学说中有益于治的成分,成为一种以道家为主体,兼容并包的“新道学”,其代表之言要算是可能作于汉景帝末、汉武帝即位初的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其中说:“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

这种新道学由老子的清静无为转而强调因循为用,无所不为,采百家之长以经世致用、治国安邦。对于治政,比老庄道学更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么,司马迁对这两种道学的态度是什么呢?可以说,他都是比较赞成的。但推崇的程度则于新道学胜于老庄道学。对于新道学,司马迁对汉初实行黄老政治的高祖、惠帝、高后文帝、景帝都十分称道;对积极推行黄老政治的汉初辅臣萧何、曹参陈平、张良以及汉武帝时的汲黯等都极为赞赏,流露出敬仰之情。

汉兴七十余年中实行黄老政治所取得的政绩,在《平准书》等篇中啧啧称赞,认为是国家无事,人给家足,财货丰余,等等。而对先秦时的老庄道学,司马迁取其积极的一面,批判其消极的一面。他在《曹相国世家》《伯夷列传》《管晏列传》《扁鹊苍公列传》《酷吏列传》《刘敬叔孙通列传》等篇中引用老子之言或是运用老子道学之精神来评论世事人物;在《齐卓惠王世家》《魏世家》《五帝本纪》

《韩长孺列传》《准南衡山列传》《张仪列传》《孟尝君列传》《齐太公世家》《儒林列传》等篇中比较重视自然、客观、地理的力量,有时甚至认为这种力量是不可抗拒的,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对一些有悖于老子之道的思想进行一定程度的抨击,如对汉武帝的多欲政治,对方土迷信神仙之说

对“天雨粟,马生角”、“罪地脉”、“天亡我”,“昆仓之体泉瑶台”等,都是持批判态度的。对先秦老子道学中的消极成分,司马迁给予严厉的批评。在《货殖列传》中,他开宗明义地说:“《老子》日:‘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挽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对老子的这种小国寡民、“孤岛”而治的消极治世的论调,他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

综上可见,司马迁对道学,有继承吸取,有批判,其继承的成分多,批判的成分少。于先秦道学与汉初道学,尤其推崇汉初道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作文春天 家风家训作文400 我最爱的朋友作文 写母爱的作文结尾 写四季的作文800字 写校园人物的作文 17年山东卷语文作文 小学生优秀作文在线听 读书作文400字 作文400字 写同学的作文350字 新加坡旅游作文 关于友情的作文记叙文 作文下象棋300字 与文明有关的作文 化妆与本色的作文 我的乐园作文700字 关于献爱心的作文 放学路上作文800字 亲情类作文片段 写华山的作文300字 各地语文高考作文 爱是无形的作文 铭记作文600字 我穿越到了古代作文 八年级下第二单元作文 母爱的作文300字 秋天作文200 有关朋友的作文题目 介绍菏泽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