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上海探索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 让每个学生在劳动中成长

2021-01-03 06:05:01
相关推荐

央广网上海8月27日消息(记者吴善阳)近日,上海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上海劳动教育传统优势,在教育内容、实践活动、支撑保障等方面推出系列举措,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和城市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

系统设计规划劳动教育工作新格局

中央劳动文件出台后,上海更加凸显劳动教育的重要位置,整体设计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内容,集中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规划本市学生实践基地资源图谱……“一揽子”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从中心城区到郊区,从充满童真的幼儿园到千家万户,从基地到社区,都是上海市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生动诠释。

上海印发的《实施意见》,结合作为超大城市开展劳动教育的实际情况,结合上海作为超大城市开展劳动教育的实际情况,立足大中小幼一体化建设等工作基础,瞄准解决学生不想劳动不会劳动、专任教师匮乏、社会合力不足等瓶颈短板,在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资源整合保障等方面拿出实招硬招,明确了上海市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下一步“怎么干”。

据悉,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正在研究制定劳动教育“十四五”规划、劳动教育教学指南、劳动实践基地资源图谱作为配套文件,构建“1+3”的劳动教育制度体系,计划推进“多元并举”劳动教育课程、“知行合一”劳动实践活动、“整合共享”劳动实践基地、“精神涵育”劳动文化等“六大行动计划”,推动新时代上海劳动教育各项举措落地见效。

重构融合打造劳动教育教学新课堂

学打行李结、做美味菜饭、制作创意卡套、改造打蛋器……上海“空中课堂”的劳动技术课程,从一个个有趣的日常生活情境出发,引导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居家劳动及生产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掌握运用动手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点通创新灵感。

上海聚焦课堂实效和学生实际获得,着力建设实践导向、理论支撑、五育融合的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在劳动课程建设上探索形成了“上海经验”。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是上海学校德育工作的传统优势。在劳动教育内容架构上,上海传承这一经验,根据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年龄特点和接受意趣,按照螺旋上升、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整体设计了各学段的劳动教育内容。

按照劳动教育目标、内容、课时等要求,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在一二期课改率先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基础上,研究重构中小学生劳动技术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体系、实施方式及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调整,力图通过个体劳动与团队劳动的结合,教室内外劳动、长短周期劳动的互补,更加贴合时代性;通过引导学生运用工程与技术的思维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完成技术支持下的劳动,提升课程的实践性;通过学科内的整合、学科间的整合及学科与社会领域的整合,引导学生经历相对完整的劳动过程,并根据学校情况与学生兴趣爱好,增加课程选择性。上海各级各类学校结合办学特色和课程优势,打造劳动教育校本特色课程。金山区朱泾第二小学将劳动教育纳入学校育人总体目标,以实践项目为载体,家校共育开发“自理小能手”课程群,与学校已有校本课程资源作统整,形成七彩苗菜、朱泾花灯等课程群。

所有课程都有育人作用。上海进一步探索劳动教育与中小学语文、历史、物理、信息科技等学科课程有机融合,在梳理和分析学科核心内容和教学方式中,找到可行的渗透切入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深化经验。在上海市第一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信息科技课上,同学们综合运用搜索信息、筛选信息、制作和美化表格等技能,设计和制作一张张独特的植物名片,学生经历了制作作品的生产劳动全过程,体验了信息技术带来的创新,也感知到了信息技术工具对劳动效率提高的重要作用。

上海推动高校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打造适合大学生的劳动课程天地。上海财经大学将劳动教育新要求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劳动实践课程的实施与考核方案,通过思政课和通识课,安排总学时不少于2学时的劳动理论教育专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和《经济中国》等思政课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劳动安全和劳动法规等内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

升级赋能 拓展劳动实践活动新载体

上海市实验学校附属小学范臻尧同学妙用水果网套制作便捷生活小工具,复兴实验中学王懿文制作清新养眼的抹茶雪崩蛋糕,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前滩学校罗芯悦同学利用废旧物品DIY小吸尘器……这个暑假,上海的孩子们撸起袖子干起了家务,纷纷当起了“劳动小能手”:一个拖把、一道美味、整洁的房间,成为爸妈朋友圈的一道道风景线!在亲历劳动中,孩子们出力流汗、接受锻炼,也初步理解了平凡劳动中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除了暑假,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活动,早已融入上海大中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劳动教育老师。上海不断深化家校互动机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懂得劳动在孩子学习、生活和未来长远发展中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安排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在今年疫情期间,市教委推出了“班主任支招——特殊时期的劳动教育”,鼓励激励孩子们积极参加家务劳动,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华东师范大学依托叶林娟劳育工作室,面向全校学生开展“物的创造味的传承”居家劳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家里“不出户、严防守”,主动以“家人”为师,学习家乡特色手艺和文化传统,了解传统文化,传承劳动文化,并通过短视频、照片、绘画等形式分享劳动成果,与家人在特殊时期共同“战疫”。

上海将每年五月第二周设为全市“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定期开展大中小学“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劳动能手评选、劳动发明比赛、劳动微作品创作等活动,让学生能设计、会动手、爱劳动。今年五月启动的“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实践活动,全市累计有12416名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很多劳动小达人身体力行创造生活“小精彩”,用视频的形式展示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可口的美食、劳动金点子等等,也有很多家长图文并茂地展现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的过程和体会,记录培育劳动家风的“小智慧”。上海市松江区第六中学陈秀玲家长感慨,“家务劳动是孩子学习的生活基本技能之一,它和文化学习一样重要。一个优秀的孩子不仅能把学习上的事做好,也能在生活中把自己照顾好。我为我的女儿感到骄傲!”

社会是最好的劳动教育课堂,真实的国情民情是最好的劳动课程内容。目前,上海已有2015家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提供了81万余志愿服务、公益劳动岗位,其中占比达60%是社区垃圾分类、卫生保洁、绿化美化、节粮节电节水节能、助老扶幼、场馆医院讲解引导、田园劳动等岗位,让中小学生学生在出力流汗中经历平凡劳动的艰辛与不易。曹杨第二中学精心设计农村劳动实践,开设了“重走大师路”之江村三农田野调查、“博雅西部行”之甘肃深度学农和“兰考精准扶贫”之格莱珉银行跟岗实习,让学生通过参与真实的劳动和扶贫服务,带着问题行走和分析,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精神信仰,形成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创新能力搭建了真实而生动的舞台。

各高校大学生结合学科专业开展实习实训、专业服务、社会实践、勤工助学,每年寒暑假均组织上万支社会实践团队,深入企业、社区、乡村等基层单位,积极参加就业实践、技能实训、环境治理、惠农服务等活动,构建了一条大中小纵向衔接的实践链。东华大学立足“现代纺织”特色,积极对接国家战略特需和国际时尚创意,组织开展创业项目路演。今年寒假,以“爱国爱家爱劳动”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们在践行传统习俗的过程中感受劳动的魅力,打造劳动教育的生动课堂。

兼容聚力开启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新篇章

疫情期间,市区劳动教育教研员和骨干教师积极推进劳动课程线上教学,研究劳动课程在线教学基本规范和质量标准,每一节劳动技术在线课程录制前都要经历“撰写教学设计-做课件-拍示范视频—写脚本—准备材料”等环节,坚持把培养学生的素养和能力的理念落实到每一节劳动课的录制中。

开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近期,上海摸排了中小学劳动技术学科和各区劳技教育中心专任教师配备底数,研究劳动教育专任教师培养方案。教人者先受教。上海聚焦强化劳动教育专业化素养,从经费、学时、职称和名师评定都有一揽子的制度安排,不断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努力打造劳动教育“名师”,让劳动教育有了最坚实的保障。华东师大二附中娄维义老师是正高级教师、生物学博士,他的劳动课,是带着一群具有奇思妙想精神的孩子们在研究中学习研究,在劳动中学习劳动,在创新中学习创新,让科技创新劳动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自2008年创立科技创新班探索科技创新教育模式以来,培养了一群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学子。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有香精香料专业等多个专业名扬全国乃至世界,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特色,鼓励教师分类发展,注重技术实践动手能力,引导教师向“双师型”发展,如今“双师型”专任教师占比已近50%,为突出“应用”的劳动教育全面开展奠定厚实基础。

兼职教师是劳动教育教师队伍的重要力量。上海探索建立劳动教育教师特聘制度,鼓励各条战线优秀人物、各行各业专业人士和能工巧匠进校园上一堂劳动课。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上海市园林学校)特聘了中国插花大师项一鸣、梁胜芳、王志东几位行业著名专家承担学校插花艺术课程教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特聘全国劳模包起帆,每年为全体新生讲授“明天你也是劳模”的生动一课,用过去几十年的克服技术难题的创新经历告诉大学生们“什么是劳模精神”。

开门办教育建立劳动实践基地新矩阵

上海坚持“开门办劳动教育”,广泛建设劳动教育场所基地,搭建“市、区、校、班”四级活动载体和平台,统筹全市优质资源形成劳动教育合力。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构筑了上海劳动教育的社会大课堂。

上海将在近两三年通过市区共建、政府购买服务等举措,重点建设3-5家市级综合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满足学生对于农业劳作、加工制造、服务体验、创新实验的系统化劳动实践需求。其中,上海市青少年实践活动金山基地项目已经启动,它以金山现代农业园区为核心,秉承“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理念,以“生态、生产、生活”为劳动实践内容,将研学实践与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创意劳动结合,与红色教育、高新科技、非遗文化等相结合,打造适合不同学段学生的实践课程,充分引导学生会动手、能操作、爱劳动。

今年,上海不断拓展社会劳动实践基地,市教委通过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制度联动各委办局,进一步整合农场、企业、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社区街道等资源,建设都市农业、先进制造、现代服务、文化创意等系列劳动实践基地。在市教委和市科委的联动下,全市大多数科普场馆已成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另外,还依托本市高校、科研院所等优质资源,建设25家青少年科学创新实践工作站等,通过设立基础性和研究性课程,提高学生创新实践操作能力。市教委会同市商务委联动老字号企业,组织学生到老字号企业博物馆、企业文化展示中心或者生产车间参观,了解老字号文化和生产工艺,学做老字号产品。

自1988年,上海就推动各区建设劳动技术教育中心。上海《实施意见》明确推动区劳技中心升级改造,努力打造集劳动课程教学、基础生产劳动实践、教师教研培训、工作研究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劳动教育平台,为学生开展生产性劳动教学、实践等提供丰富的选择空间,增强学生在真实情景下学习和动手实践的经历。黄浦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构建“传统工艺区、创意设计区、数字传媒区、工程结构区、智能控制区” 五大系列的“智造工坊”等,为区域内不同需求、不同能力的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体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初中作文800字 家务作文 海边作文 风筝作文 感谢的作文 面对 作文 作文心愿 找作文 350字的作文 感人作文 平凡作文 足球作文 诗词作文 长大 作文 长大 作文 作文赏析 上海作文 作文积累 手机作文 作文软件 作文英语翻译 体育作文 人物的作文 名人作文 二年级的作文 作文记叙文 青年作文 作文250 未来的 作文 新 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