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形象在民间被神话的过程

2021-01-06 19:40:01
相关推荐

要说历史当中忠志之士的代表,诸葛亮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人选之一,除了一首《出师表》永留世间,其中一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千古绝唱外,其运筹帷幄、神机妙算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但我相信其实很多人都是从元代小说《三国演义》这本书中或是其翻拍的影视剧作品中了解的诸葛亮吧,但你有想过小说之中对于诸葛亮的描述就一定是真实的么?

一、小说题材的《三国演义》其中大部分内容皆为杜撰

1.《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一生

提起诸葛亮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从生活中到课本里处处都有他的身影,他的一生也是颇为的传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自从其父诸葛玄死后,他就一直隐居隆中,过上了不问世事闲云野鹤的生活,但他的大名在民间依旧十分响彻,更有得孔明者得天下的说头。

这也吸引了刘备的注意,在其三顾茅庐之下,诸葛亮也被刘备的执着所感动,出山替刘备出谋划策,助其夺得汉中,建立蜀国,自己也被刘备封为宰相,后来刘备去世,诸葛亮也担当起了辅佐刘婵的重任,并在死前上奏《出师表》以示忠心,在这之后不久诸葛亮就与世长辞了。

这段故事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看过《三国演义》或者是电视剧的读者应该都有所了解,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其中可是有很多虚构的部分。

2.正史上所记诸葛亮的形象

其实对于诸葛亮就是怎样的一个人,我们即使从正史上也很难分辨的出来,其主要原因,也是因为三国时期的三个政权再后来并没有全部覆灭,魏国在司马懿的带领下逐渐吞并了蜀国和吴国,后来又被司马家族谋权篡位建立西晋,所以对于西晋时期编撰的三国史书肯定是要有一些偏袒的。

在西晋时期所编撰的《三国志》一书中,蜀国和吴国只是乱世之中汉朝分裂出来的两个国家,而曹操所建立的魏国才是正统,所以对于诸葛亮的评价还算是比较中肯的,书中提及诸葛亮在朝廷内政方面确实实力超群,但在军事计谋上就要逊色了不少。

这与大家所了解的神机妙算、运筹帷幄的诸葛亮的形象也有很大的出去,那么诸葛亮的形象又是怎样演变成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的呢?

二、小说美化加之各朝代对历史认知不同使诸葛亮逐渐神话

1.取材于生活却有高于生活的小说题材

《三国演义》产自于元代末期,是很多人了解到三国历史的主要途径,但不要忘了它在本质上只是一本历史题材的小说,小说在根本上就是取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所以在情节上也只能说是借鉴了历史,但要达到严禁是压根就不可能的。

所以就其中诸葛亮这一角色,《三国演义》当中也是润色了不少。就拿草船借箭来说,其实出谋划策的一直都是周瑜,在正史之中诸葛亮只起到了执行的作用,并没有在计谋上做出什么贡献。

而且两人的年龄对照历史而言也有很大的出入,按照《三国志》当中描述,当时的诸葛亮应该才是个年纪不大的小伙子,而周瑜也是个大叔,两人之间相差了六岁,当时他们一个27岁一个33岁,而书中对诸葛亮的美化其实也正是诸葛亮走向神话的一个过程。

2.历朝历代对于历史认知的不同

其实书中对于诸葛亮的美化,也是来自于每个朝代对于历史认知的不同。上文中也有所提及,西晋由于是三国时期的魏国所演变而来的,所以对魏国来说也有一定的偏袒,对其的评价也算是比较的中肯,但等到隋唐时期这一情况就出现了转变。

《资治通鉴》当中记载:由于当时文化的高速发展,诸葛亮忠、勇的性格被当时的文人不断的追捧升华,开始大规模的出现于诗歌之中,成为人们赞颂的对象。

但诸葛亮的形象发生彻底转变的时间出现于宋代时期,由于赵匡胤黄袍加身的历史背景与曹操当时的情形大致相似,所以史书中对于蜀、吴的态度也出了偏袒,诸葛亮的形象在这时也出现了转变,他不善军事的事实也逐渐被人们淡忘,形象也开始走向神话。

三、民间故事的渲染以及各个阶层精神上的需求

1.元曲、小说中诸葛亮仙风道骨的形象

所以在前朝的铺垫之下,《三国演义》一书中,其形象才有了如此之大的转变,我们在书中也不难看出对诸葛亮衣着的描述上已经出现了仙风道骨的模样,再加上当时元曲盛行,这些小说被改编为剧本搬上戏台人们对诸葛亮的这种仙人之姿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

所以等到后来的一些民间小说以及戏剧当中,诸葛亮的形象就已经成为了成为一位神仙了,甚至可以使用仙术无所不能,也就是这样诸葛亮在形象之上彻底完成了在百姓心目中的神话,这主要也来自于文化艺术上对于百姓的影响,小说之中将一些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无限的放大,从而制造出一个完美的忠臣形象,在不脱离史实的范畴没让诸葛亮趋近于完美,是诸葛亮在人民心目中不断升华的主要原因。

2.各阶级精神层面上对于诸葛亮一形象的需求

但其神话的过程其实离不开政府以及社会的推动,这也是因为诸葛亮在根本上拥有一个忠臣所拥有的全部品行。他一生效力于刘备,即使是在他死后面对软弱无能的刘禅他都没有想过自立为王,而是一心进行辅佐,这样的良臣可以说是自古少有,如此一来他也就成为了朝廷教化朝中文武百官的一个工具,当朝政府自然要把他在社会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

而这样的行为也在间接的影响着社会中的老百姓,毕竟大家都想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特别是在战乱频发的年代,人们也希望能有一位像诸葛亮一样的能臣横空出世解救他们于水火之中。

就此而言,诸葛亮不仅是君主帝王心目中理想大臣的模样,也是百姓心中的精神寄托,在此情形下诸葛亮的形象才一步一步的完成了神话。

结语: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形象在历史的演变之中也在不断的被百姓们所神话,并在最终逐渐脱离了历史的本质,但这其实也是当时各个阶级精神上的需求,他也是人们内心对于完美人格的一种追求和渴望。但就算是如此诸葛亮在历史当中所做出的贡献还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是他虽被不断美化但依旧经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出师表》

《三国演义》

《三国志》

《资治通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2014年英语一作文 国庆公园作文 作文模式 冬天的树林作文 关于天空的作文 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作文 妈妈你辛苦了的作文 我不任性作文 成长的足迹作文600字 五一劳动节小作文 鸳鸯湖公园作文 心中的涟漪作文 作文我的新同学 二年级作文起步 六年级上册园地四作文 写信的英语作文 2017专八作文 学会感恩800字作文 不成曲调也是歌作文 英语六级万能作文模板 去北京的英语作文 三年级传统文化作文 家乡作文400字 难忘什么的作文 值得铭记的作文 哆啦a梦作文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我身上的闪光点作文 拜年作文200字 写人的作文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