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三大最终需求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论文

2021-03-17 01:40:02
相关推荐

三大最终需求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论文

内容提要:投资、消费、出口三大最终需求的变动是促进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的直接推动力。模型测算发现,投资对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消费是拉动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其中服务性消费对第三产业增长的作用尤为明显。出口的增长加快了我国工业化进程,并促进了我国服务贸易的增长,无论对轻工业、重工业,还是高技术制造业,出口都是我国生产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我国长期保持“世界工厂”地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需求,产业结构,分析,政策建议

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结构不断变化。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是指各产业协调发展,能够满足不断增长和升级的社会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而旺盛的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的居民消费以及蓬勃发展的对外贸易则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最重要动力。有什么样的需求结构,就有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分析三大需求对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结构的影响,有助于把握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可以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供方向和思路。

一、投资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系

1990年以来,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年均增速为18.8%,比同期费年均增速高出4个百分点。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54%超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10个百分点。在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1.投资对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最为明显

在我国资本形成的过程中,有90%以上的投入需要由第二产业提供,而由于制造业内部存在着较强的产业关联效应,投资的变动会对第二产业的.总量和结构产生较大影响。

根据最新公布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投资每增加100亿元,会带动社会各产业部门总产值增加348.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7.8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295.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44.96亿元,投资增长对总产值的带动影响有85%体现在第二产业的增长上。

2.投资与建筑业的关联度最高

在高强度投资的刺激下,1990年以来我国建筑业的增加值平均增速为11.5%,超过同期GDP的平均增速。同时,建筑业的较快增长又带动了建材、钢铁等原材料行业的快速增长。

测算结果表明,建筑业对于投资的依赖度(由投资拉动所产生的建筑业增加值占建筑业总增加值的比例)最高达到96%。与建筑业相关的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非金属矿及其他矿采选业也有较高的投资依赖度。这说明,投资对第二产业的最直接带动作用就是促进了建筑业的增长,并间接影响到与建筑相关的其他产业的增长。

3.投资强化了对能源矿产的依赖程度

据测算,投资增长1%,分别拉动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和石油及天然气采选业总产出增长1.16%、0.74%和0.75%,这些产业的投资增长弹性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投资对能源原材料行业有重要影响,金属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矿采选业对投资的依赖度达到了40%-50%。在资源短缺和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投资快速增长将加剧能源原材料供应的紧张,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

4.投资促进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据测算,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投资增长弹性分别为0.83、0.65、0.68和0.55,弹性系数高于第二产业平均水平。从投资依赖度看,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以及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依赖度分别达到59%、53%和41%,远高于大多数工业行业。

二、消费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系

消费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消费总量的增长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消费结构的升级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新的市场空间。由于重积累、轻消费,我国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长期低于第二产业,1990年以来,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速为10.3%,低于第二产业1.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相对缓慢,与消费增速低于投资增速直接相关。

1.消费是促进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与投资相比,消费增长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据测算,消费每增加100亿元,能拉动全社会总产值增加262.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24.68亿元,是投资拉动作用的3倍,第二产业增加143.63亿元,是投资拉动作用的一半,第三产业增加94.09亿元,是投资拉动作用的2倍。

服务业对消费需求的依赖度最高。在统计局的42个部门分类口径中,有18个产业部门对消费需求的依赖度超过40%,其中除了食品、水、燃气以及纺织业以外,其余14个部门均属于服务业,说明消费需求是促进第三产业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2.服务性消费的兴起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

人均收入的变动会引起消费结构的变动,并最终导致产业结构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主要表现在多元化特征日益明显,食品、衣着等传统消费支出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而居住、文化、医疗、通信等消费所占比重不断上升,这些消费支出尽管也包含物质消费,但大部分内容属于服务范畴,从而提高了服务性消费在居民消费中的占比。

1990年以来,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多元化指数(即:信息熵值,该指数越高,表明消费结构越多元)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从1990年的1.4075上升到2010年的1.8544。1990-2001年,伴随着消费多元化指数的显著上升,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提高了不到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则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2001年以来,由于服务性消费所占比重没有明显上升,消费结构升级遭遇瓶颈,消费多元化指数呈现横向波动状态,进一时期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则长期偏低。

促进服务性消费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据测算,服务性消费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会使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0.39个百分点。要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必须提高服务性消费在总消费中的比重,通过消费结构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三、出口与产业结构演变的关系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出口的高速增长和出口结构的不断改善。1990-2009年,我国产品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9%,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从74.4%上升到94.7%,在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中国经济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也相应进行着调整与升级,一方面,对外贸易直接拉动了第二产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又通过第二产业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整个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四、政策建议

把握好宏观调控的总体方向,改善和调整三大需求结构,是实现产业结构合理转换和顺利升级的重要抓手。

1.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民间投资占比

一是继续扩大投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民生投资为重点,改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带动当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以高科技投资为支点,增加国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初始投入,降低进入风险,撬动社会资本,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二是改善投资环境,有效启动民间投资。坚持政府投资有所为和有所不为,限制部分区域的过度投资,提高政府投资效率,控制地方债务风险;坚持民间资本是投资主体的发展理念,扭转民间投资在准入条件、融资环境、运营环境上的不利地位,实现民富国强。三是控制过剩产能,改善产业组织。增强产业政策的权威性,加快落后产能和落后工艺的淘汰步伐,尽快建立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三方利益的产业退出机制;坚持效率优先、主体多元,鼓励和推进重化工业的兼并重组,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都可主专兼并主体,探索区域利益协调机制,破除跨区兼并重组的行政障碍。

2.多管齐下培育服务性

消费市场

一是深化服务业综合配套改革。支持鼓励政策创新和改革精神,优先发展服务业,打造服务业产业集群;紧抓“让利”二字,从国家、地方两个层面给予服务业税收优惠,实现让利于民和放水养鱼;二是重整行业格局。在铁路、民航、通信、文化、教育、金融等领域逐步落实民营企业在准入、运营方面的非歧视待遇,实现公平竞争,打破行业垄断;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投资运营,将文化创意产业打造成为具有长远生命力和群众基础的又一支柱性服务行业。三是提高全社会信息化水平。降低信息化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促进信息技术在服务业中的应用面和应用深度;加快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引进,以三网融合、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等重点领域为突破口,促进产业融合。

3.稳定出口政策和外资政策,逐步调整出口结构

一是继续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出口。坚持以出口促就业,稳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政策;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上下游拓展,提高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二是限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适应资源环境约束,逐步取消“两高一资”产品出口退税:创新调控手段和产业政策,降低“两高一资”产品的出口配额,提高其出口的技术门槛。三是提高外资利用水平。立足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全球经济格局的新变化,研究、调整和完善外资政策,综合利用土地、税收手段,鼓励外资投资高技术行业和服务贸易领域,鼓励外资在中国建立区域性研发中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人作文初一 平凡作文800字 英语导游作文 春游作文400 美景的作文300字 感谢朋友作文 800字满分作文 自我评价作文 怎么写议论文作文 宽容作文素材 疫情中考作文 干家务作文 初中精选作文 田园生活作文 幸福的作文800字 小学生600字作文 关于礼物作文 我的家园作文 感谢朋友 作文 写情感的作文 一节课的作文 春节的作文300 蝌蚪的作文 我的妈妈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写事500字 高中作文金句 勇敢面对作文 九年级上册作文 疫情作文高考 那一次我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