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构建论文

2021-04-16 04:20:03
相关推荐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构建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全日制专业型硕士的培养得到了加强,其规模也在持续不断增长,这就给高校研究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新的特点。通过较为全面地分析论证,提出了构建“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以增加就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

为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要,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结构,教育部做出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战略决策。2009年“在已下达的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5万名”,之后逐年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人数和领域,2011年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比例达到30%,专业学位类别38种,比2009年增加25个。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和培养,也给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促进专业学位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针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特点,构建完善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一种学位类别,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重视实践和应用。教学上要求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为辅,实践上要求在学期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的实践教学。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定位偏差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定位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培养单位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偏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自2009年才开始实施,虽然培养目标非常明确,但具体培养模式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修正。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否符合培养要求、达到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质量是否满足社会需求,都将影响到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和就业质量。

二是毕业生本人对个人职业发展的定位偏差。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为应用型、专业型、技术型人才,从事的工作领域应为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实践和应用类工作。因而毕业生如果不了解专业学位教育的特点,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混淆,不能找准个人定位和职业发展方向,自我期望值过高,就业方向将出现偏差,错失就业机会。

2、就业前景不乐观

首先,总体上研究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研究生供需比逐年下降,研究生就业形势由易转难,未就业研究生总数的不断增加又加重了这一形势。其次,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还面临着用人单位的质疑。2012年全日制专业硕士第一届毕业生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毕业人数较少,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培养情况还不够了解,可能存在质疑,甚至不认可。这些都增加了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就业难度。

3、就业指导体系不健全

当前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主要体现在:组织机构不健全,人员配置不足,缺乏专职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缺乏专业知识背景和正规培训;资金投入不足,缺乏经费保障;信息化建设水平不高等,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就业指导内容过于狭窄,仅仅停留在高就业率上,简单地进行发布招聘信息、组织招聘会、召开就业指导讲座、办理就业派遣、统计就业数据等工作,缺乏职业规划、就业观指导、职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等内容。另外,就业指导一般局限在应届毕业生,缺乏研究生在校期间全过程的就业指导统筹安排。

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的构建

1、专业化、全员化就业指导队伍

就业指导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是成功开展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基础,因此要从人员结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等多方面对就业指导队伍进行优化配置,并规范管理和加强建设,制定完善的学习和培训机制,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

就业指导还需要积极动员社会、家庭、学校、学生本人等各方面力量的参与、配合与支持,将校友资源、各界专业人士、学生家长、授课教师、导师、辅导员、图书馆、后勤服务部门、学生干部、学生社团等纳入就业指导的兼职队伍,达到研究生就业指导的全员化。 2、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

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就是贯彻职业生涯指导理念,将就业指导贯穿于研究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1)加强职业认识教育。研究生入学的第一学年,应重视和引导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探索和定位,加强职业认识教育,包括专业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知、社会需求认知等。通过专门课程讲授、专业课灌输、导师引导、专家讲座等多种教育形式,指导和帮助研究生进一步加深对所学专业特点以及专业发展前景、应用领域等的认识,增强专业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树立专业自豪感;指导研究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的测试,帮助他们分析自我特长、优势和局限,了解自己的心理和性格特征;引导研究生了解专业学位教育特色,社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趋势,初步定位个人职业发展方向,拟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以满足和适应社会需求,并且进一步指导制定学习生涯规划。

(2)加强职业能力培养。职业能力是研究生从事某种职业工作所必须具有的个性特征,包括专业能力、协调能力、身体能力、发展能力四个层面,其中专业能力是核心。

对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一是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培养专业素质,提高专业能力;二是加强研究生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项目建设,鼓励和完善研究生校内外实习机制,促进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以突显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核心竞争力;三是完善双导师制度,发挥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指导作用,提升科研能力。

对于非专业能力的培养,一是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疏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二是动员研究生参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深化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三是优化研究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创新思维;四是鼓励研究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旺盛的精力。研究生职业能力培养应贯穿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但核心内容应在研究生第一、二学年完成。

(3)加强就业政策指导。第三学年是研究生就业实践的重要阶段,应着重加强就业政策指导。比如国家部委或地方规范就业市场的政策法规,北京、上海等特殊城市或地区的就业准入政策,政府宏观就业调控政策,毕业派遣政策,创业扶持政策,权利维护政策,国家或地方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支持等等。毕业生通过法规和政策学习,可充分发挥政策鼓励优势,进一步明确就业方向和就业程序。

(4)加强就业渠道拓展。研究生就业主管部门要积极开拓研究生就业市场,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加强与优势行业和企业的联系,组织高层次、大规模的专场校园招聘会,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准确详实的就业岗位信息。鼓励和动员专业学位研究生积极参与就业应聘,汇集研究生应用型、实践类岗位需求信息,组织专业学位研究生专场推介会。

3、信息化就业指导平台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建立和完善研究生就业指导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政策发布、网上招聘、远程面试、指导咨询、职业测评与生涯设计六位一体的功能整合。

4、社会化就业指导实践

就业指导的社会化实践,是在就业指导中引入“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增强高校和社会的联系与合作。研究生走出校园参与社会实践,感受真实的职业环境和岗位,获得直接职业经验。将社会资源如专业人士、专业组织和专门机构请进校园开展研究生就业指导,进行专业化服务和专门性咨询,使研究生获得实时的职业界资讯。

四、结语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做好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工作,必须根据其教育特点和目前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针对性较强的“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社会化”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拓展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劳动的作文800字 美丽的校园600字作文 有关文化自信的作文 醒来作文600字 作文题目空几个格 散步作文600字初中 关于扫雪的作文 雅思大作文字数 身边风景也动人作文 一次旅行作文300字 几分甜蜜在心头作文 人与自然作文800字 我的家乡哈尔滨作文 英语四级作文真题范文 关于事的作文300字 有关师生情的作文 抓娃娃作文400字 关于做家务的英语作文 春到校园作文 保护环境作文200字 介绍自己家人的英语作文 吃火锅的作文400字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600字 河南省中招作文 父亲节作文300 打屁股沟作文 我最崇拜的人英语作文 打羽毛球作文600字 温暖的阳光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