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青花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2021-08-15 16:40:01
相关推荐

青花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青花,一种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其瓷,胎骨细腻,晶莹柔润;其花,清新明丽,幽静雅致;其釉,光亮洁净,白中泛青;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课堂实录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一起来看看吧!

一、 图片导入,初读感受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第一次见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精美的图片,作为礼物送给你们欣赏请看大屏幕(老师随图片文字朗读:青花,一种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

师:这些图片美吗?

生:美

师:是的,这就是青花(板书课题:青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图片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老师的解说词?其实老师说的内容全部出自你们课后的学习链接,请看大屏幕

老师要提醒大家,我们在学习一篇文章的时候,不但要注意课文,还要注意课后的思考题、练习题,以及学习链接获取了这些信息,可以让我们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更深一步下面,让我们走进“青花”,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放开声音多读几遍,听清要求了吗?开始(生读课文,老师巡视)

师:读完的同学可以坐好,给老师示意一下刚才同学们读书的时候都很认真这位同学读书的时候有一个特别好的习惯:一边读,一边拿着笔批批画画,我觉得每位同学都应该向他学习好,下面老师要考考大家,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老师用红色标出来的,都是本课的生字,(出示生字)希望你们能读正确同桌先读一读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小老师领读)

二、 学法指导,理清脉络

师:读得真不错,类似这样的好词文章里还有很多,大家要一边学习一边积累这篇文章很长,接近1500字大家不要害怕,长文章有长文章的读法老师觉得这篇文章并不难学,因为这篇文章的结构很有特点读长文章有一个方法:先理清脉络,然后从重点段入手,抓住重点语句去突破,一定能迎刃而解好,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青花》,请同学们读一读这一段:“什么样的瓷片才配得上这样的青花?……”(生读书)

师:看一看这是课文的第几自然段?这一段在全文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生:这是课文的第5自然段,在课文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师:说得真棒这一段是全文的过渡段,它把课文分成了两个部分老师想知道,“承上”讲了什么,“启下”又讲了什么?

生:“承上”讲的是父亲交给了我一块残缺的青花,让我去找寻那一片残缺的部分“启下”是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青花

三、 重点突破,品读感悟

1. 扣住“企盼”,品味“寻觅”的意义

师:好的,我听懂了“承上”,讲父亲对我的一份期盼;“启下”,是我开始了苦苦的寻觅(板书:企盼、寻觅)看,文章的脉络就出来了课文写了作者寻找青花秘方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下面,我们来进一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的第14自然段,想一想:“我”为什么要苦苦地寻觅呢?(学生默读思考)

师:想好的同学可以举手

生:父亲想给他一个考验,必须先修复残缺的青花,才能得到祖传的配方

师:你一下子就找准了原因,还有谁想练一练自己的口才?

生:因为父亲知道这个青花有一种独特的祖传配方,这种祖传的配方使它独树一帜,我非常想知道,而父亲又给了我这个考验,所以我苦苦寻觅

师:来看一看这句话,一起读:“两鬓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充满了企盼,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生读)

师:谁能抓住这段话的重点语句,谈一谈父亲到底企盼什么?

生:我认为父亲想让儿子找到祖传秘方,继承他独树一帜的东西

师:完全正确,谁还想说一说?

生:他想让儿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师:让“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青花的祖传配方好,我们再读读这句话

2. 围绕“态度”,把握“寻觅”的经过

师:在寻找青花的过程中,作者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的第516自然段(学生浏览课文)

生:作者先是在一些青花的书籍上寻找青花的残缺部分,接着在废墟上寻找,最后找到了,完全吻合,但是父亲却不满意然后,作者通过一些祖传的青花来弥补这破损的一片,但也遭到了父亲的冷眼最后,作者恍然大悟,通过自己制作的青花,把它放到了残缺的部分上,完全吻合,得到了父亲的认可

师:我听出来了,你是根据父亲对作者寻找完美青花的态度来谈的,是吗?请注意,父亲对我第一次呈现的作品态度是怎样的?那样的青花怎么得来的?

生:那样的青花是通过祖传的青花留下来的碎片得到的

师:他找这些碎片的目的是什么呀?

生:是为了修补残缺的青花

师:对呀,作者找到古堆中的青花,他认为这样就可以修复青花父亲的态度怎么样?

生:不认可

师:对呀,那紧接着作者又怎么做的?

生:作者用了复制的青花

师:那这次父亲的态度又是怎样?

生:遭到了父亲的冷眼

师:的确是这样,那作者找到完美的青花了吗?

生:找到了第三次作者把自己制作的青花放到了破损的青花上

师:这个青花来自什么?

生:来自于作者自己的创作

师:这个词用得好创作、创新,(板书:创新)父亲这时的态度怎么样?大声的说一说

生:欣慰

师:谁能根据板书说一说,作者寻觅青花的艰苦历程

生:作者在寻觅青花的过程中,先是翻阅关于青花的书籍,想在书中找到那一片补上去,但是父亲不满意;第二次作者又复制祖传的那一片来弥补残缺的部分,可是又一次遭到了父亲的冷眼;第三次作者用自己的灵感,创作了自己的青花,这次父亲很欣慰

3. 玩味“心机”,体悟“配方”的内涵

师:你的思路是那么清晰,你的表达是那么流畅!到底是历史文化名城的学生,就是不一样好,下面大家看一看,作者寻觅祖传秘方的结果,怎么样?把相关的语句读给大家听一听我要听到不同的声音,还有谁没发言?

生:“我也终于窥破了父亲当初故意打破那尊青花的心机,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我没有再问父亲,我想,这也许就是父亲给我的祖传配方吧!”

师:大家都发现了,他找的正好是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句话相当重要,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

师:你能不能联系上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没关系,同桌先议一议

生:我认为,如果只是修复和复制的话,也许作者永远都不知道父亲的秘诀是什么如果作者能够推陈出新,在古人的基础上,能发明自己的青花,让自己的青花有不同的花色,这样就能体现在超越中得到传承

师:你理解得非常到位我听出了你话中的意思:在超越中传承,在传承中超越,是这样的吗?还有谁想说?注意结合上面的两段内容谈一谈,不要脱离课文的句子

生:我从这句话得出:我们不应该循规蹈矩,要超越自我,从以前的传承中找到新的方法和新的制作方法

师:你想的和老师想的一样这儿有个句子:“这是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寻找到的青花,是属于自己的青花”我想听大家的理解,“古人的肩膀”怎么理解?

生:在古人留给我们的青花当中,寻找它的不足,并且加上自己的创新,更多的幻想,创造属于自己的青花

师:也就是说不是单纯地克隆,不是单纯的复制,而是要——

生:创新

师:对,不但要创新,还要继承古人的精华这个句子理解得太好了请大家放声读

生:“这是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寻找到的青花,是属于自己的青花”

师:作者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怎么没有一点底气呢?我感觉作者还没有找到自己的方向,再读一下

生:“这是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寻找到的青花,是属于自己的青花”

师:是啊,经历了这么艰难的一个历程,才找到了秘诀,作者的心里多高兴呀,再读一下

生:“这是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寻找到的青花,是属于自己的青花”

师:还有谁想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也就是传承,我传承了古人所拥有的技术,这是古人的精华,而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意思是我找寻到了自己的青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

师:你终于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你们明白了吗?好,这篇文章中的句子都很美,请大家课后多读一读,好的句子要背下来,记住,再读到长文章的时候,要学会运用老师教给大家的办法好吗?我相信大家是最棒的!再见!

(本课教学实录由李惠玲根据录像整理)

品读王红老师《青花》一课的实录,我仿佛置身于课堂,与孩子一起走进课文,走进青花,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孩子一起阅读思考,感悟体会,找寻属于自己的“青花”细细揣摩,觉得本节课思路清晰,简洁朴实,精致实用,深感王红老师文本解读的功底与驾驭课堂的大气

一、 利用课本资源,领悟编者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在修订意见稿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过去,我们比较关注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往往忽略了与教科书编者的对话,对课文以外的资源不够关注,很难把握编者的意图我们说,教科书编者往往把学段目标、教学思路渗透在课后的思考题与练习题中,如果把编者的意图解读到位,不仅能够很好地把握教学目标,而且巧妙地进行教学设计王红老师显然非常注重这个方面的意识,她的导入语就是利用了课后的“学习链接”:“青花,一种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其瓷,胎骨细腻,晶莹柔润;其花,清新明丽,幽静雅致;其釉,光亮洁净,白中泛青;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青花瓷一向被誉为‘人间瑰宝’,居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再配上恰当的图片,课堂开始就把学生带入青花的世界,也让学生对青花充满赞赏与期待王红老师还引导学生去注意课后的思考题与练习题,告诉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了解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阅读课文如课后的第2小题:默读课文,想一想:“我”是怎样寻找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的?你是怎样理解“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这句话的?这个思考题就是一个很好的阅读话题,前一个问题很好地解决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后一个问题便是对课文主旨的追问与领悟这个思考题不仅要让学生注意,我们老师更要利用好,这不就是我们设计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吗?

二、 注重学法指导,培养阅读能力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统一,这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大亮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对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把握得比较到位,但是对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把握起来不是很到位有的课堂学生都是在老师的要求下做这做那,一节课下来好像没有什么收获王红老师在教学中就非常重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王红老师教会学生如何阅读篇幅较长的文章:先理清脉络,然后从重点段入手,抓住重点语句去突破这既是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又是本课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在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时,王红老师抓住过渡段,让学生学会利用过渡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时,王红老师又扣住寻找青花秘方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抓住一些重点语句让学生主动思考,如在品味“寻觅祖传配方”的起因时,王红老师就抓住“两鬓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充满了企盼,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这句话,扣住“企盼”一词,让学生体悟“寻觅配方”的意义这样的课,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一些重要的学习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梳理脉络、概括大意、品词析句、瞻前顾后等重要的阅读能力

三、 顺应文章思路,设计教学环节王红老师之所以有驾驭课堂的大气,是因为她对文本解读非常到位她从文章主旨、表达方式、结构脉络等多方面进行深入解读,对文本有着更加真切、深刻的体会,从而读出自己独到的感受作为教师要善于把解读的思路转化为教学的思路,把自己的感悟历程转化为引领学生感悟的过程本节课教学思路清晰,简洁明了,精致实用,就是王红老师找准了课堂结构的抓手,构成课堂结构主线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基本的一点是从课文内容特征和结构形式出发本节课王红老师根据文章的特点,文路即教路,抓住事情发展的过程,精心设计:扣住“企盼”,品味“寻觅”的意义;围绕“态度”,把握“寻觅”的经过;玩味“心机”,体悟“配方”的内涵前面是后面的基础,后面是前面的升华,层层提升,步步深入,一气呵成

四、 抓住重点语段,寻觅文本深意言语作品追求蕴藉,讲究含蓄,往往“看似容易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其中蕴含的意味不是一览无余的,只有反复咀嚼品赏,才能得其真谛当阅读一篇课文引起强烈共鸣时,学生情不自禁地沉浸在作者的内心世界、生活命运及美妙的意境之中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的重点语段,通过对重点语段进行熟读精思,潜思体会,切己体察,含英咀华,自主领悟话题的外延和内涵,产生个性化的感悟,从而寻觅文本的深意本节课,王红老师在理清文章脉络,概括课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文路进行教学,重点抓住了课文中的三句话进行深入品味通过对“企盼”的体会,让学生领会父亲的用心与寻觅的意义;通过对“心机”的玩味,让学生感悟创新的真谛与青花的真意;通过对“这是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寻找到的青花,是属于自己的青花”的追问,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与生命的顿悟学生的各种人生经历和阅读经验都被调动起来,一些新的思维通道突然之间被打通了,一种从来没有经历或思索过的人生感受突然生发于脑际,“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学生进入“入迷”“忘我”的境地,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找到属于自己的“青花” 。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青春我做主作文600字 春天来了作文400字左右 新学期新计划作文500字 一次难忘的旅行作文400字 生活需要勇气作文600字 给自己的一封信600字作文 一句话的力量作文600字 伴我成长半命题作文600字 我为自己点赞作文600字 除夕作文开头结尾摘抄 微笑面对生活作文600字 坚持就是胜利作文600字 书香伴我成长作文800字 知心的话儿告诉你作文 快乐的春节作文500字 20年后的我作文400字 吃团圆饭作文300字 六年级下册英语第一单元作文 弘扬传统文化作文800字 多彩的活动作文300字 寒假我学会了什么作文 欢欢喜喜过春节作文 走亲访友作文300字 400格作文纸打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人生处处有风景作文 身边的温暖作文600字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 洗碗作文300字三年级 关于春节的英语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