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农家忆旧散文

2022-01-15 14:15:02
相关推荐

农家忆旧散文

我是江南土生土长的农家人,从前农人家的那些温馨往事,至今仍让我难以忘怀。农家自有农家乐,农家自有农家福,床柴、地铺、灶头,伴我度过了青少年时代。

床柴,顾名思义就是铺床的柴。旧时的冬日里,农家的床上都要铺床柴,深秋稻谷登场,农人们忙于秋收秋种。水稻脱粒后,各家各户总会忙里偷闲,挑选一些优质稻柴用来当床柴。先要晒床柴,将大捆的稻柴解开,分成一把把扎紧柴梢,把稻柴的根部散开,然后竖着立放在场上。晴好天气白天晒晚上收,一般三四个太阳稻柴也就晒干了。在我的记忆里,每年初冬天气转冷时,农人们家家铺床柴,大人忙小孩乐,铺上床柴后,床变得软乎舒适暖和。

我家人多床也多,铺床柴的活都有母亲一人担当,父母的大床是一张破旧的老式三面床,据母亲讲,她结婚时这床就是旧的。孩子们的床,都是用竹榻或木板作床板,两头用长凳一搁,床铺一面一头必须靠墙,这样安全可靠,以免孩子们晚上睡觉时滚落地下摔伤。我们全家九口人大小五张床,床柴要铺一下午,只见母亲跑前跑后,忙得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铺床柴很简单,把晒干的新稻柴铺在床板上,铺得厚厚的而且还要铺得匀称平服,若是铺得高低不平,人睡在上面就会感觉不舒服。在铺好的床柴上,如果只铺无布套的棉胎,那床柴上必须先铺张席条,然后再铺上棉胎。如是有布套的棉毯,就直接铺到床柴上即可。铺好床柴的第一晚,睡在松松软软的床上,闻着新稻柴的清香进入梦乡,那种温馨和甜蜜令人难以忘怀。寒冬腊月天,我们睡的草屋虽寒风洞穿,但有了床柴保暖,躺在被窝里也不觉得冷了。

来年春暖花开天气转暖,到春末天不冷了,农人家才撤去床柴。床柴伴我度过了一个个乡村寒冬,至今想起仍让我心里暖乎乎的。

地铺,就是直接铺在地上的床。旧时有的农人家人多,就连床板竹榻都没有,冬日屋里没有蚊子了,就可以直接打地铺。地铺的大小不受限制,人多铺大点,人少铺小点,将稻柴直接铺在地上,铺得厚厚的,人睡在地铺上,丝毫不比一些时髦今人睡的东洋榻榻米差。

从前冬天,如果家里来了客人,床上睡不下,一般都打地铺。把屋里的竹椅板凳等杂物归拢一下,腾出一块空地方,因陋就简地铺上稻柴垫上棉毯,打地铺招待客人,农人们并不觉得寒酸,客人也习以为常。打地铺待客,在我家也是常事,只要家里一来过夜客,父母就安排孩子腾出板床,让我们睡地铺。我就喜欢睡地铺,而且睡地铺的感觉确实不错,晚上睡觉睏相再差,也不用担心会掉落地上,睡前我们哥兄弟在地铺上打闹喜戏,睡地铺其乐无穷。

昔日乡间家家都有灶头,一般人家是两眼灶,即两个灶膛两口锅,外加一个汤罐。大户人家有三眼灶,即三个灶膛三口锅,还有一个汤罐。灶头的布局大致是这样的,烧火的地方叫灶窠,也有叫灶仓和柴仓的,进入灶窠的通道叫灶脚浜。灶头外侧有个灶毛洞,里面主要放火柴及一些小杂物,尤其是火柴放在里面不易受潮。灶头上方还有座灶王殿,里面放着灶王爷及冬青柏枝,灶王爷是印在花纸头上的。每年过年前都要送灶接灶,送灶让灶王爷升天,接灶把新灶王爷接回来放进灶王殿,大年三十那天,再折些冬青柏枝放进灶王殿。两眼灶一般是,一只锅做饭烧粥,一只锅炒菜,炒菜锅要略小一些。三眼灶多一口锅,那口锅就更小一些,但其功能比两眼灶略胜一筹,不影响炒菜做饭,还能煲汤烙饼。汤罐的作用也不能小覰,汤罐里放满水,利用做饭炒菜的余火烧热水,农人们洗脸洗脚都用温热的汤罐水,汤罐水渴了也能喝。灶间一角都放有一口水缸,家家户户每天一早都要到河里去挑水,挑满一缸水,然后放些生矾将水打清,河水就是饮用水,因为从前的河水无污染。

我家的灶头是两眼灶,母亲不干田里农活,是名副其实的家庭主妇,她几乎成天围着锅台转,一大家子人的吃喝全靠她,除此她还要管家禽鸡鸭鹅,家畜猪羊兔。冬日里母亲在灶前做饭炒菜,我们都抢着到灶窠里去烧火,灶膛里火焰熊熊,灶窠里暖意融融,在灶膛的`热火灰里煨上几只山芋,想吃时扒开灶膛里的灰,取出热乎乎的煨山芋,撕开外皮香气扑鼻,与烘山芋比毫不逊色。天气冷时家猫也成了“煨灶猫”,成天躺在灶窠里的柴堆上不肯动弹。灶头的记忆令人刻骨铭心,是它给我们带来了一日三餐温饱。困难时期,无论锅里煮的是山芋南瓜还是珍珠米,只要能填饱肚子都是美食。

从前灶间里最让人难忘的时刻,是每年的端午煮粽子,中秋烙麦饼,大年三十烧年夜饭。每年端午节前一天晚饭后,母亲将灶上的两口大锅刷洗干净,把包好的粽子放满两锅,然后再把洗干净的鹅蛋鸭蛋鸡蛋放在粽子上面,盖上锅盖后,再在两锅盖一圈的锅沿上围上湿抹布,这样能防止锅里烧开后漏气。此时我们兄弟姐妹都挤在灶脚浜里,踮起脚尖伸长脖子,馋涎欲滴地看着母亲做烧粽子前的准备工作。母亲离开锅台走进灶窠,坐下点然灶膛里的木柴,只见火苗呼呼作响,终于等到开锅了,灶间里粽香四溢时,我们才恋恋不舍地离开灶脚浜。我们梦里都惦记着锅里的粽子和蛋,尤其是那粽子锅里煮出的蛋的美味,至今仍让人齿颊留香。年年中秋节那天下午,烙麦饼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午饭后家家户户做麦饼烙麦饼,乡村里处处麦饼飘香。麦饼的馅芯有糖、糖芝麻、糖猪油、咸猪油等。我家开始烙麦饼时,我们又都挤到灶脚浜里,姐在灶窠里烧火,母亲在灶上烙饼,第一批麦饼出锅后,母亲赏我们每人一个,让我们出去玩,省得在那里碰手碍脚,我们啃着香喷喷的麦饼,自然就欢天喜地跑开了。每年的大年三十,是灶间里最忙食品最丰富的一天,平时少见的已宰杀好了的鸡鸭鹅,还有鲜鱼肥肉等都出现了,农人们辛苦了一年,孩子们巴望了一年,就等着这一天。父母在灶间里忙这忙那,哥姐在灶下烧火,我们人小不会做什么,只会站在灶脚浜里,等到荤汤老卜烧好,母亲盛给我们每人一碗解馋,父亲将煮熟的“元宝头”(猪头)拆好,给我们每人一块大骨头,让我们啃骨头上剩下的那一点点肉,最后我们不仅啃光了剩肉,还把骨头上的那点油水都舔得一干二净,才心满意足地离开灶头,就等着吃年夜饭了。

星移斗转,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从农村走进都市,窝居在水泥森林中,但我的根在乡村,乡村情结自然就难舍难分。昔日农人家的点点滴滴,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公益活动作文300字 关于成长的作文450字 开心的一天作文450字 成长因挫折而精彩作文 今天我当家作文400字 与什么相遇作文600字 假盲人作文400字 心存感激作文600字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作文四百字 以爱为主题的作文600字 从此改变作文600字 与春节有关的英语作文 抽打阴部作文 动物园一日游作文400字 总有属于我的春天作文 为六一做准备 作文 大爱无声作文600字 珍贵的礼物作文450字 成长中的美丽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600字作文 今年高考安徽作文题目 以礼物为题写一篇作文 我的引路人作文600字 关于写事的作文300字 题目自拟的作文500字 我最尊敬的人作文400字 文明城市从我做起作文 关于孤独的作文800字 妈妈真辛苦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