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微信的话题作文1000字

2023-06-29 03:26:03
相关推荐

关于微信的话题作文1000字

导语:微信是对熟人社会与个人情感的回归,而微博则是对开放社会与多元思想的追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关于微信的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微信时代之我之见

随着手机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有了手机。手机从稀奇玩意儿到飞入寻常百姓家,自然也促进了交流软件的兴起和发展。从以色列的ICQ到现在的腾讯QQ,微信,这些软件在带来便利里的同时也带来了坏处。

也许你会认为微信是个好东西。不可否认的是:微信可以说开启了给人与人之间的新时代,二维码扫描,视屏沟通,语音交流,微信上爆料,微信上公布最新的政策,最准的路况。这些方面可以说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除此之外微信还可以监督政府官员规范行政维护我们的权益。

但是,我认为微信时代实际上是弊大于利的。

对于学生来说:微信时代的来临会让他们痴迷于刷朋友圈,痴迷于微新创造出的虚拟世界。在课堂上,“两耳不闻老师声,一心只管刷微信,”这样的学生往往会从一个可教之才成为以给不可雕的朽木。到最后什么也没有学到反而学到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惯,甚至为这个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一个个栋梁之才因为微信而消失。这难道不是我们该警醒的吗?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微信的发展也有坏处。一:微信为犯罪份子提供了新的作案工具。记得以前看过一个一千万的诈骗案。犯罪分子正是利用微信传播了虚假的投资信息。据受害人说,犯罪分子自称是一位公司高管,想向他推销一个包赚不赔的项目。我们现在看来这个骗局实在是太幼稚。但是因为是在微信上,因为和自己谈的很投机,就因为他是自己的好友受害人竟没有任何警觉稀里糊涂的将卡里的钱全部打给了犯罪分子,现在只追回了100万,给她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们除了说,受害人的不明智和犯罪分子的狡猾以外,是否还应该反省微信的对用户的身份不查或者是对微信言论管理的不当。微信虽然不断在提不要听信网上的任何打款的信息,但监管是否到位我们不得而知。

二:微信为一些虚假的谣言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因为微信在传播一些信息的同时也传播了一些虚假的谣言,像“朋友捡到一个高考准考证,有认识的通知一下,别耽误了高考大事。考点:一中考场;013座号:11姓名:白娅倩联系电话:159****8941请大家转发寻找失主等等”。这些所谓的丢失准考证的谣言其目的不是找什么准考而是他是为了找到你包里的钱。在你转发的时候你很有可能就给别人带来了损失。

三:微信时代个人的隐私也无法有确切的保障。即使你做了一件微小的不能再小坏事,只要你的事迹有人知道第二天朋友圈里绝对充满了你的名字。也许是传统,有些人就喜欢看别人出丑,接着就是询问你的名字,住址,紧跟着就是有熟人贴出信息。然后就是转发和修改。经过一晚的传播,一件小事就会成为一件大事。而你则会受到莫名的指责,丢掉工作甚至是亲爱的人。

所以我们应该两面的看待微信,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它,我们既要跟上潮流,也要有一颗理智的心,甄别微信上的"信息,获得利于我们发展信息,健康快乐的成长。

2微信与微博的比较

微信用户在朋友圈发布消息后,可获得来自家人好友的点评,或肯定,或鼓励;微博用户在公众页面上发布内容后,可接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回应,或研讨,或纠正。两种不同的交流平台,导致了两种相异的评论回应。两种相异的回应,造就两股截然相反的平台风气。

社会体系的形成与人民群众的思维方式有重要的联系。在几乎家家户户都能联网的当今,网络已成一个虚拟社会,更有甚者将其形容为“二次元”,即一种与现实分隔开却又存在的生活环境。微信和微博作为拥有数亿使用者的交流平台,亦成为了这虚拟社会中的两处聚居群落,依据定居者的思维方式,凸显出各异的体系。犹如人们常听见“我不喜欢那座城市,我们之间的节奏不合拍。”之类的言语,网民们亦有对微信和微博的不同感情色彩及感情浓度。渐渐的,两个平台因自身特色同使用者的思维差异,而出现风气分化。

喜欢使用微信的拥护者在接受调查时往往表现出一个共通点,即依赖于评论言语的支持性质。这种性质塑造出朋友圈一种近乎“温馨”的气氛,令使用者倍感安心以及在得到肯定态度后的心里膨胀所带来的舒心。人类有趋于安乐的本性,因而此现象不足为奇。相反,微博上的气氛没有这般友好。它既是热烈的,也是冷静的。热于言讨声伐之烈,冷于生人客观中肯情绪之静。微博中的评论用词大多是不带偏颇,因此总显得“带刺儿”,却让阅读者感到真实。微博的拥护者未必不享安乐,只是更明白“死于安乐”一意吧。

作为在两个平台皆有所涉迹的本人,有愿在此略表感想:每逢打开微信,似能感受到一股沉淀不去的“低龄风”,过于安逸,无忧无虑。然而这却易造成人们思维上的“孩童式轻信”,这对于我们青少年而言,弊大于利;反观微博,点开“新评论”,看到的不少是来自陌生人的回应,有鼓励也不乏批评,风气显得冗杂许多,我们所能获得的信息也全面客观许多。这种区别大抵源于“流言止于智者”,而智者之智受制于情。面对亲友,我们只愿表达自身亲善性,思维受到固定化。唯有面对陌生人时,才能不受拘束的绽放思维火花。

百家争鸣是我国历史上最灿烂的文化,其光亮在于思想的碰撞。微信并非不好,只是屈于安逸者易沉沦不劳,久而久之,逐渐麻木。我建议,有空上上微博,那里可以发掘我们人类的大智慧,并让你的思想在碰撞中成长。

3微博比微信更理性

余秋雨在《借我一生》中说:“人生的路,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人格选择和文化选择。那么反过来,能伤害你的,也是自己的选择。”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路,而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许多人选择了微信、微博这两大社交软件。同样选择多样,我却更钟情微博。

微信用户永远只能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兜兜转转,而微博用户却可以在万千人海中收到各色评论,看到更真实的世界。因此,在我看来,微博的运营方式比微信更真实、更理性,而我们的生活也正是需要这些出现在微博里的不同的声音。

微信正悄无声息地拉低现代人的智商。微信由于自身设计,圈子小、传播快,令朋友圈的每个人都毫不怀疑、毫无顾虑地传播一条不知真假的消息。法国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社会学名著《乌合之众》中说:“群体永远漫游在无意识的领地,会随时听命于一切暗示,表现出对理性的影响无动于衷的生物所特有的激情,他们失去了一切批判能力,除了极端轻信外再无别的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脱离当今这个互联网社群,但也绝不能在其中随波逐流。正是因为“朋友圈”这个暗示,正是因为消息传播的快捷,正是因为“社群”洪流的裹挟,我们自以为尊重信任了朋友,但却偏偏遗忘了思考的力度,质疑的分量,就这样渐渐失去理性,仅剩满地荒唐无力的点赞与片面肯定的评论疯狂滋长。

微博由于平台的更加广大,尽管不安全性增加,但也是为理性的种子提供了沃土。不同于微信的“朋友陷阱”,微博上占多数的是自己不认识的人,摒除了朋友的主观性,反而更能用客观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因此说出的话会更加理性。在二十世纪初,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大洋两岸的国家对彼此认识不清,所以此时外国影片中的中国人永远是尖下巴、八字胡、细长眼的“溥满洲”形象。直到二战后,外国人却开始塑造正面积极的形象。正是由于认识的局限,外国人囿于自己的主观判断,就如微信的小圈子一般。直到国家间交往加深,西方才开始理性审视中国,并树立正面形象。而我们依靠微博的广大的平台,扩大认识的范围,才能收获充分的理性的能量。

的确,只有如微博这种范围广阔的方式,我们才能培养理性,不能像受制于“微商”的人们那样,陷进“朋友怪圈”。这不仅是为了个人智商的提高,更是为了这个社会能更理性的认识自己。

李叔同说:“明镜止水以澄心,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我期待借助微博这个平台,避开微信的不理智性,提高这个社会的理性程度。

【关于微信的话题作文1000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的风景作文400字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 同学我想对你说 作文 以书为主题的作文 爱的故事作文600字 童年趣事作文五百字 我的同学作文350字 教师节作文五年级 关于春节的作文三年级 不一样的美作文 执着作文600字 网络的利与弊英语作文 今年全国高考作文 感谢老师作文400字 mymother英语作文 雅思作文真题范文 快乐的一天400字作文 我的目标作文600字 人物描写作文600字 我很感激她作文 植树节作文300字 自由与束缚作文 我的假期作文300字 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中考满分作文亲情类 短作文50字 自然感悟类作文 家里来了客人作文 元宵节的作文500字 以创新为主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