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九下第一单元作文点拨与欣赏

2023-12-02 03:04:02
相关推荐

人教版九下第一单元作文点拨与范文欣赏

单元写作目标

1、通过写作活动,多层面地认识土地母亲,了解现实层面(历史、现状)的土地,了解意义层面的土地(文学作品、人的文化心理)。

2、能够围绕土地为话题,展开诗意的想象,写一片抒情性的文章或一首小诗。

3、培养用多种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

写作技能讲解

土地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命脉。人类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文明,演绎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信你对这片土地也充满了深情。你可以用优美的语言抒写对这片土地的一往深情的挚爱和眷恋。也可以关注眼前土地的变化,写一写对生存环境的担忧。更可以畅想未来,让我们头顶的这一片天,脚踏的这一方土,更加迷人。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状物写景绘人,都要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可适当借鉴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手法。若写成诗歌,可以选取一组与土地有关的,寄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具体物象,缩小范围,抓住细节,采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写。

土地的话题很宽泛,可以写人们对土地的眷念,写土地的有关传说,写土地的文化意义,写土地保护的严峻现实。题目要求写成抒情性的文章或一首小诗,这就要在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 一线串珠。无论是叙述、议论还是抒情,都要一以贯之,以对土地的情感变化为为线索串起全文。

二、情感要真诚。无论是热爱,还是担忧,无论是反思,还是回忆,都要有自己的真情,情真方能动人。

三、语言要有文采。要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让文章荡漾在诗意的氛围中。“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巴乌斯托夫斯基《散文的诗意》)散文的真情实感、灵活的表达方式,需要优美的语言才能相称。我们往往在散文中读到让人一见不忘的语言。

四、表达要灵活。散文在选材上可以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在结构上也可以几放几收、舒卷自如。对叙述、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几种表达方式也一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有时突出其一,作为重点加以运用;有时几种方式熔为一炉。因为散文总是有抒情性的特点,抒情方式尤其丰富多样。

五、情理要相透。散文是忠于生活反映生活的一种文学作品,它强调生活真实,而不仰仗于虚构,表现作者对生活的真情实感。大凡优秀的散文,往往有深邃的思想内容,而这种深刻寓意又饱含诗情,因为散文具有情理相透的特点。它的思想内容往往不是直接表露的,而是常常寓于“物”或“景”之中,以强烈的感性形象激发读者的理性思考。“土地”的话题具有很强的思辨性,要把这种理性通过感性形象来展开。

创新作文训练

1、开放五官,写出几种感觉器官的感受,这时描写就将带给读者立体的感受,表达效果就会非同一般。

2.情理结合,在写出自己所见所闻的同时,写出所思所感,做到“物皆著我之色彩”,这样才能动人心弦,感人肺腑。

3.提炼警语,振起全篇,既显气势,又给人深刻的启示。

4.引用名句,包装思想,文章顿时露出浓浓的书卷气。

5. 在思维方法上创新。比如逆向构思法,别人都肯定家乡,表达热爱家乡之情,你却反弹琵琶,不满家乡的落后,在不满中希望家乡前进,这样就会给人耳目一新的启示。

[创新佳作]

土地情思

朗朗青天,长鹰搏击之处;地接穹庐,负载千古旧梦。脚踏之处,是地;心系所在,是地。

思绪翻飞,我的眼前似乎闪过无数画面,那都是土地的情思。

从纷纷战国到大唐盛世,从百年元朝到耻辱清末,足下的土地负载了太多的悲喜哀乐。当我手触黄土的瞬间,一种使命,一种责任,一种感慨不禁纷至沓来。

土地,生我养我的土地,奉献得太多,太多了,却永无停止。而我们的索取却也永无止境。龙的国度,黄土淡淡是他的本色,渲染了黄河,点染了黄海,浸透了每一个中国人。

黄土,深厚。

上下五千年的光辉与灿烂筑就了不朽的国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是其气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是其不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其坚毅。“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其关切……沧海桑田,世世变迁,但黄土之上矗立的终究是不屈不倒不偏不倚的脊梁。

黄土,宽广。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望无际的黄土拥有最博大的胸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贵之盛”,环视苍穹,笑看是是非非,赤壁往舟,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东篱赏菊,元稹“此生为何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宽广之心,亦于赞人之中。这样的人,这样的民族,渗透黄土之色,饱览世间风云。

黄土,抗争。

炮声隆隆,“铁骑突出刀枪鸣”,重压之下,武力之中,天朝上国的迷梦碎了,但,再碎也碎不了四万万生于长于黄土之上的人们。爆发了,辛亥的旗帜,五四的呐喊,抗日的决心,三大战役的辉煌。黄土之上的人们用其无穷的力量让曙光重现,今天地恸容。尘埃落定。

这就是土地 , 我所触到的土地,抹去了虚华与哀怨,真实地被我感知。一抔黄土,有多少希冀,离情,怀念;一盈黄土,又有多少盼望,艰辛与承载。这就是土地,我所触到的土地。

[点评]:本文化实为虚,从象征的意义上抒写了对黄土地的至爱之情。文章以对土地的情感为线索,巧设排比段,妙引大量的诗词名句,赞美中国民族的精神,诗情与哲理俱佳。

哦,那片黑土地

烈日,炎热,透不过气,汗浸透了整个身子,脸充当了散热工具,任它红得发烫,烫得发紫。天空没有一件东西可以阻挡直刺的阳光,大地祼露在肆虐的火球下,河边有几棵树可以乘凉或歇息。忍!还是得忍!不乘这个时候抢时间,到天黑就不好做了。还是直一下身子,喘口气吧,随便撸一把,手掌上全是汗,撩起衣角来擦一下,手也趁势在衣服上磨一下,深吸一口气,握紧镰刀,还是叉开两腿猫下腰去,任稻穗在头顶跳动,草帽上簌簌地响。

“现在至少连割二十把再直起来!”我下定了决心。左手的虎口张得不能再大,粗糙的手已在与稻秆的摩擦中变得麻木,两株一割,两排12株稻,我能在右手镰刀的移动中六下便收入虎口,再用左手的余力顺势一甩,将稻齐整地放在身后。一口气完成了自己的计划再努力地直起腰板,望望身后“开辟”出来的近六七米长的“跑道”煞有成就感。一丝凉风轻得不易让人察觉,但汗湿的衣背、脸颊立刻如沐冰雨,深深地吸气,似乎空气中充满了清凉,但吸入胸中,依然是那么燥热,口干得不行,虽然肚里已被水灌得“泛滥成灾”,不住地要溢出来,但嘴巴还是想喝。

望着长达百米以上的目标,总觉得在煎熬一般,更觉得漫漫无期的是每一块田都会有这样的十条“稻路”。父亲决定在一天半割完,他是中午从工厂里下班扒一口饭后开始到晚上七八点,天完全黑了,这样算是半天。一天呢,早上看不见五指的时候他的小船开始动了,我和母亲在小船上吃早饭,父亲划大半小时的船到达田边,我们便乘着曙光开始劳作,中饭在铝锅里,铝锅用好几层破衣服包裹着,等到中午吃的时候还会有一点热气。这样三人到傍晚基本能割完了,因为有三亩多地嘛。我和母亲虽然很努力,但总没有父亲割得多。

母亲以前只是在家绣花,从未下过地,也从未干过农活,嫁给父亲后,什么累活苦活都学会了,都承受了,都精通了,一个清瘦的女子便变得粗黑而虚胖了。每每想到母亲坚忍的样子,痛苦而强颜的表情,我忍不住想哭。泪水湿透了我的心脏,浸润了我的灵魂。

那一天半过后,便是看老天爷的脸色了,如果脸色好,就让稻子在地里躺上一两天,如果不好,那就在第二天进行紧急的脱粒工作了。父亲准备好所有的东西,像脱粒机、电线、排风扇、长凳、竹榻(用来筛谷)、竹垫、蛇皮袋、麻袋、绳子、竹箩筐、扁担等,因此前一天晚上要到半夜才能睡,而且第二天要很早装上大水泥船(两吨半的),我们总是叮叮当当地在晨曦中提携着从家里走向河边大船。父亲也会请舅舅他们来帮忙。那时候我总以为他们这些大人的力气是用不完的,总是不会累的。

脱粒是很扎人的活,稻穗上下来的芒刺会进入全身,只要是裸露的地方总是又红又粗又痒,难受得很。不过,累的不是这个,是不停地弯腰起身脱粒、在泥泞中艰难地来回走动,拉动脱粒机、挑起沉重的"谷担、排筛、装袋、扛入船中。几个人一天下来都能倒下不动了。

等谷收了,晒谷就又得天照应了。田里的草还要晒干拿回家来烧。

又过上几天,是酷暑难当的日子,便要赶着插秧。上午是不能插秧种田的,因为怕被下午的太阳晒死,只有下午种的能在晚上的工夫活过来。所以一早拔秧、扎秧、砌成垛,下午一到一点过了,就立刻抓紧时间插秧,否则等到晚上插不完,秧就不好用了。那水高出泥土几公分,比田埂稍低一些。人一踩上去,像踩在沸腾的开水中似的,脚都要烫着,幸好泥下是凉的,所以烫红的不是脚掌,而是与水接触的脚脖子。

“汗滴禾下土”,一点也不过分。仔细点,你可以看得到水在向上蒸腾着热气,袅袅上升地泛着晕,低下头,整个脸就像在与蒸屉接触。背上是无法躲避的恶毒的太阳,地上是不断蒸发的热水,有时还有一两只蚂蟥叮住你的腿不放,非得将它扯下来不可,血便顺着伤口汩汩地流。

哦,忘不了的岁月,忘不了的黑土地,忘不了的背影!

【写作素材积累】

1在远古时代,地球就像一位年轻漂亮的女子。绿阴如盖的大地,是她美丽的肌肤;浩瀚无垠的大海,是她美丽的衣裳;交错分布在她周身的江河湖泊,是她日夜奔腾不息的血管。亿万年来,正是由于她一直用自己的乳汁滋润着人类,才让我们有了赖以生存的家园。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进入21世纪后。这一切就在悄悄地发生改变。

2是在想那曾经美丽的故乡吗?家乡多美啊,潺潺的流水叮咚响,鸟儿在枝头唱着欢乐的歌儿,花儿在风中跳着迷人的舞蹈。可是现在,展现在你眼前的却是一片片废墟,一幢幢摇摇欲坠的房子,一棵棵烧焦的树木。这还是那美丽宁静的家园吗?小鸟呢?花儿呢?溪水呢?

3这是一片自由的荒草,在它们的绿意中,没有一丝晦涩和沉重。草们凝神太阳的光芒,让那金色照耀自己幼小的身躯。它们为了活着,在风中咆哮着,抒发着阳光带给它们的快意。它们不认为自己很卑贱,无时无刻不挺直身躯,以高傲的姿态观望世界,藐视众生。它们似乎知道:展示绿色,拥有阳光,活着,就是希望!

【单元原创题目】

1、臧克家《三代》这样唱道:“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葬埋。”是啊,谁不是在大地母亲怀抱里出生、成长?谁没有承受土地的恩惠?请以“土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2.如今,中国生存条件较好的国土面积,不包括海洋的话,只占到中国国土总面积的约30%。如今,北京、天津等特大城市已处于荒漠前沿的包围之中,从来远离沙漠的中国南方也开始出现成片的沙漠,半个多世纪以来,因荒漠化及严重水土流失,中国大约有近30%的国土成为不适宜人类生存之地。而人口增加了近两倍。人口剧增和荒漠化加速恶化互为因果,形成一种恶性循环。阅读上面材料,以“我眼中的土地”为题,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3.你的家乡--它可以是指你所在的乡镇,也可以是指你所在的区县,还可以是指你所在的城市,甚至是指你所在的省份--都有哪些美丽的风景?你用心观察过吗?请以“家乡风景”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说明:文体自选,立意自定。

4.峰壑争秀,那是高山的美;巨浪滔天,那是大海的美;鲜艳明媚,那是花儿的美;伟岸葱茏,那是树木的美……大自然的美,叫人心旷神怡,让人流连忘返。

作文练习:请以“美在大自然”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风景这边独好

月亮翻过山峰,掠过湖泊,穿过云朵,静静地划过大地,留下淡淡的,如梦如画的月光。微风轻拂,吹着软绵绵的云彩,留下一道最美的风景。

踏着晚风,伴着月光,走在路上。此时夜已深,路边的灯光黯淡。我和爸爸往家里赶着。路上的行人不多,大家的脚步匆匆,没有谁留恋这独特的夜色。(反衬归家心切,好句子。)我们走进了弄堂,到处一片漆黑,连树上的知了也睡了。我不耐烦地催促着爸爸,不觉加快了脚步。抬头向前看去,微弱的灯光在黑夜中是如此的显眼,觉得心中暖暖的。

我舒了一口气,门卫室的灯啊,到家啦。再一次加快了脚步,绕过大门,走上台阶,却看见那大楼门紧闭着,回头瞥见门卫室的门关着。我转过身,走向门卫室,却被爸爸拦住,爸爸说:“人家可能睡了,别去打扰他。”我无奈地点点头。爸爸拿出手机,叫妈妈下来开门。我望着那小小的门卫室,灯渐渐,渐渐变亮了,有一个长长的影子立了起来。我微微一愣,拉了拉爸爸。

“怎么了?”“有人。”我指了指前方。那个长长的影子,变短,变短了。眼前是一张熟悉的面孔,那熟悉的微笑和那憨厚的神情。“怎么那么晚才回来啊?”眼里没有责怪。“累了吧,早点回家休息。”他双手麻利地打开了门。微光下,他的眼圈有点黑。“您不休息吗?”我不禁有点好奇。门卫叔叔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像你们这样晚回来的人多嘞,我不能睡,要给你们开门啊!”

月亮当空照着,微风带着些凉意。我心里酸酸的,眼角有些微湿。远处灯光温暖而耀眼。门卫叔叔转身回去,打开了那扇小门,影子又变回长长的。月光散在了他的身后,风吹起了他衣袖,那背影显得如此高大。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长久以来寻找的冷漠都市的温情,却在自家门口、在自己身边不经意时找到了,我不由抬头望着星空,风景这边独好,不是吗?

评语:“风景这边独好”,这是一句很有意境的诗句,内涵丰富,可以引申出很多种写作的构思。假如我们仅仅从自然界的风景入手进行构思,就会流于肤浅。可喜的是,小作者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人和事物融进了构思之中,写出了这篇精彩的习作。

话说风景

1、 风景属于看风景的人--爱默生 2、 壮美感动着人,优美摄引着人。--康德

3、 低头走路的人,看不见沿途的风景。--几米

4、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毛泽东 5、 人不能不长大,长大就像是赶路,一路风景常换新。--佚名

6、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

7、什么季节观什么景,什么时令赏什么花,这才能使人生变得完整和自然。

--余秋雨 《人生风景》

8、人生就是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

【人教版九下第一单元作文点拨与范文欣赏】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学作文300字 制作文件 作文框架 月光作文 粽子的作文 苦的作文 我的同桌的作文 手工作文 漂流作文 公园英语作文 青春作文结尾 北京英语作文 牡丹作文 小学作文400字 爱作文500字 菜园作文 成长作文题目 小猫咪作文 作文五十字 竹作文 泉州作文 妈妈作文300字 作文素材议论文 作文模版 挑战 的作文 优秀作文小学 作文儿童节 作文在线 在线作文 笑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