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大学教授建议删除朱自清《背影》 理由:父亲违反了交通规则?

2020-12-17 20:50:01
相关推荐

“忆昔当残腊,还家雪正飞。三年无一字,不忍见鸿归。”

这是明代诗人周玉如在《忆父》一诗中所写的诗句。通篇读来,其字里行间所蕴含的父子之情令人双目盈眶。

谈起父爱这个话题,历史上有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动容,或以诗词吟咏,或以文章颂传。每每读之,便忍不住浑然落泪。而众多跟父爱有关的诗词文章之中,现代作家朱自清所作的散文《背影》更是因编入初中教材的缘故而广为人知。

《背影》这篇文章是朱自清在1925年所写的回忆性散文,而文中的内容背景,则是1917年冬季。文章通过描写父亲“背影”的平凡以及生活的清苦,在字里行间透露着父亲对儿子的宠爱。

然而,如此一篇“至真至切”彰显父爱的文章,为何被大学教授丁启阵赞同从教科书中删除呢?

从他自己的文章来看,他赞同从教科书中删除朱自清的《背影》有三个理由。

一、赞同删除《背影》的理由

2003年9月12日,中国青年报披露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并未入选粤教版中学生教材。其原因是有七成中学生认为朱自清的父亲买橘子时,没有遵守交通规则,形象也不够潇洒,没有美感。于是,为了尊重学生的意见,这篇名作落选了。

随后,孙绍振教授在自己的文章中对中学生的理由进行了反驳回应。他认为“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实乃是对儿子爱的一种体现。“父亲”越是不遵守交通规则,越是忘记自己身处险境,就越能体现对儿子的感情至深至切。

同样,“父亲”形象越是不潇洒,没有美感,越是表明“父亲”不关注自己,越能表明“父亲”是将精力放在了儿子身上,越能体现父爱。倘若“父亲”格外注意自己的仪表,潇潇洒洒的去买了橘子回来,就无法体现父爱了。

对此,丁启阵教授则予以反驳,他认为若是要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父爱,绝不单单是只能以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蹁跚步态方式表现出来。譬如说,“父亲”还可以绕远路、上下台阶来展现自己的辛苦,甚至可以累出心脏病等等,用另外的角度来表现父爱的深沉。

同理,丁启阵教授认为“父亲”买橘子时的动作不够潇洒,美感不足也不是唯一能够体现父爱的方式。他和中学生观点一致,认为“父亲”可以更潇洒、更利落的将橘子买回来,从“父亲”原本节俭清苦这个角度,用潇洒、大方这样的反差来体现父爱更有诗意一点。

除此之外,丁启阵教授认为朱自清从大学毕业之后,辗转杭州、温州、上海等地频繁找工作,有很大可能是因父亲纳妾造成家庭清贫的缘故,他认为朱自清《背影》里面所展现的父爱并不真实。

因此,丁启阵教授认为《背影》不过是小知识分子的无病呻吟,并且赞同从教科书中删除朱自清的《背影》一文。

那么,对于丁启阵教授的观点,网友们又是如何评论呢?

事实上,众多网友对此时的看法真的是褒贬不一。

二、网友评论

丁启阵教授赞同删除《背影》的理由中,认为朱自清父亲穿过铁路,攀爬月台去买橘子的行为违反了交通规则,很有可能造成火车无法正常通行。如此,在教育中学生的过程中,可能会给学生传达一些“错误”的观念。

后来,网友们对于丁启阵教授的观点,一直是争论不休。支持丁启阵教授的一方网友,认为他表达的观点很有道理,觉得违反交通规则这样的行为,在当下这个时代确实不适合展现给中学生。因为中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还未成熟完善,而《背影》这篇文章很有可能引导中学生犯错,走上“违反”交通规则的不归路。

当然,有更多网友对丁启阵的观点进行了反驳。他们认为一方面,在1917年那个时代,文章中父子惜别的南京江北浦口火车站,一天并没有多少火车出行。而且在那个年代,交通规则也极不完善,火车速度也很慢,月台上人来人往也很混乱。因此,不能用现在的交通规则往那个年代去套。

另一方面,这篇文章核心主旨是要让中学生感受到父爱的伟大,让中学生明白平凡之中能见真爱的道理。因此,这是一篇能够培养中学生爱心发育的经典散文。若单从交通规则这个角度来学习这篇文章,实在是过于“幼稚可笑”。正是因为这两方面的原因,有很多网友不赞同丁启阵教授的观点,并且认为他太矫情了。

既然双方观点不一,网友们的说法也是褒贬皆有,那么,朱自清的《背影》到底有没有从教科书中删除呢?此种传言由何而来呢?

事实上,对于此事,很多出版社都没有发出要删除《背影》的声音,这篇文章依旧是初中课文。这种传言其实一开始是媒体误传。

三、删除《背影》系误传

自丁启阵教授发文称赞同从教科书中删除朱自清散文《背影》,从而引发网友争议之后,南京大学的中文系教授王彬彬曾发出道歉信,为之前因自己的文章导致“朱自清《背影》因违反交通规则被移除脚踩”的误传而道歉。

王彬彬教授曾经在课堂上听到学生说《背影》已经不在中学教材中的事情,随后在语文研讨会上向各地的语文教师求证。其中,有些老师对此事作了正面回应。于是,王彬彬教授就直接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提及的内容是要让《背影》回归中学语文教材。

等这篇文章一出来,《背影》被中学语文教材删除的传言就传开了。于是,孙绍振教授对此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随后,丁启阵教授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然后,就是广大网友之间的争论了。

后来,北京青年报记者曾向人教社求证,被负责人明确告知“删除朱自清的《背影》”的确是误传。并且表示,像《背影》这样的经典之作,不可能因为“交通规则”就被删除的。而王彬彬教授在发文道歉之余,还表示自己的主张是希望《背影》留在中学语文教材上的。

现如今的话,若是要知道朱自清的《背影》有没有被中学语文教材删除,其实去翻一翻八年级语文上册就知道了。结果很明显,《背影》这篇课文依然在中学语文教材当中。

结语:

对于学生,尤其是中学生来说,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生活,学习做人。那么语文教育则必然离不开教生活,教做人的范畴。于是,好的语文教师和好的语文读本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语文教师在给学生讲解《背影》这篇文质兼美的名篇时,应该用自己的思维来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中学会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学会理解父母等人生道理。

就如同《背影》这篇文章一样,或许学生的阅读思维太浅,提出违反交通规则这样的观点。但作为教师而言,应该真正把握文章的核心主旨,将其中展现的做人道理教给学生,而不是跟着学生的思维来考虑它是否应该被删除。

如此一来,教师教给学生的就不只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一种体会情感的眼光和方法。便是如此,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当中,才能更好的观察和思考。而这,正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大意义。

参考资料:《背影》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贴春联英语作文 肩膀作文600字 写动物的作文200字 五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 英语作文200字左右 最好的奖赏作文 关于学习的作文题目 描写秋天的作文300字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作文 英语一大作文模板 关于传承的作文素材 写人作文300字左右 关于母爱的作文题目 骑自行车作文300字 付出与收获的作文 写西湖美景的作文 我很感激他作文 五年级下册读后感作文 跌倒作文600字 收获作文600字初中 家乡美景作文500字 写冬天的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作文开头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 那一次我流泪了作文 不一样的中秋作文 我的假期作文400字 品味遗憾作文 游记怎么写400字作文 冬景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