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雅昌专稿】双面王铎:悲情人与卓绝书

2020-12-18 07:30:01
相关推荐

▲2017年9月2日—10月15日,“健笔蟠龙—王铎作品展”呈现于浙江美术馆7、8号厅内,展览以“健笔蟠龙”为名,萃自吴昌硕跋文之“眼前突兀山险巇,文安健笔蟠蛟螭”句。展览共展出王铎书画作品50余件,基本反映了王铎的艺术面貌。

“健笔蟠龙—王铎作品展”展厅内景

1645年,是王铎一生关键的转折口。

是年,清兵破了南京城,王铎在洪武门降了清,原明臣在一场雨中跪迎了侵略者。

默咽此等大辱,王铎接受了尊严扫地的现实。但这只是面上的辱,内心的悲更痛。在此之前,他的二个女儿、二个儿子、父母、妹妹、妻子相继离世,则是无人可抵挡的悲和无人可分解的忧。国破家亡,与王铎而言,是真真切切的现实人生,满腔爱恨,沧桑无言。

正因这次的倒戈,就算死去百年,王铎还是被乾隆扣上了“贰臣”的帽子,自此削了谥号,彻底身败名裂。约从那时起,“王铎”成为了一个无限悲情的名字。王铎自己,或许也觉得这一生很失败吧,否则也不会在死后立下遗嘱:用布素殓,垄上无得封树。

回溯降清后的第二年,某日,内心苦闷的王铎一口气草书了十首唐诗,长卷末端,他写下这样一段话:

丙戌三月十五日,戏书于北畿,为天政贤坦。吾书学之四十年,颇有所从来,必有深于爱吾书者。不知者则谓为高闲、张旭、怀素野道,吾不服,不服。王铎五十五。

不服,不服!是说书,亦指命,但终为纸上牢骚,清风不识,甚为奈何。

读懂了王铎悲情的人生,才会明白王铎卓绝的书艺。

王铎像

王铎 信札(一)

22.6cm×10.7cm 年代不详 广东省博物馆藏

王铎 信札(二)

24cm×11.2cm 年代不详 故宫博物院藏

王铎 信札(三)

识别此二维码直达【直播现场】开展前浙江美术馆独家解读王铎!

识别此二维码直达【直播现场】浙大教授薛龙春是如何理解王铎的?

悲情人生

早年的王铎,绝对是励志青年的好楷模。

1592年,王铎生于河南孟津县双槐村。祖父王作,终生未仕,父亲王本仁,以农耕读书为业,教子甚严。家中原有二百亩田,但在明晚期疯狂的土地兼并中缩减到十几亩,家境愈下,王铎的母亲曾变卖陪嫁之物以作周济。苦难的生活并没有压垮王铎,反而养成了其倔强又独立的性格。“余少年贫,衣食为艰,鲜有掖者。余复压然,不求人怜”。

12岁,王铎始临王羲之《圣教序》帖,三年后便字字逼真。14岁,王铎的舅舅组织办学,王铎跟随开始习文。18岁就学于山西蒲州河东书院,学业优秀。29岁中乡试,两年后殿试名列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后考入翰林院为庶吉士,一路晋升。过程当然艰辛,但足够励志。

为人,王铎绝非软弱之徒,相反,他能文能武,体格健壮。从流传下来的王铎像中清楚可见他胡须浓密。当时,王铎便以美髯著称,绰号“王胡子”。为官,王铎经历两朝,即有荣光,又有倾轧,更有乱世艰辛与怀才不遇。初涉政坛的王铎曾踌躇满志,直言劝君、弹劾权贵。如当时“东林党”与“阉党”的政治角逐日炙,他与文震孟、黄道周、倪元璐等人多次表现出鲜明“东林党”人倾向。时局动荡,他依然同情劳苦大众,主张减免赋税,并在灾荒之年开仓放粮,后来,面对阴险狡诈的内阁首辅温体仁,政见不和的王铎自请调离京师。

后清兵大举攻明,内部李自成起军,明朝风雨飘摇。此时兵部尚书杨嗣昌主张议和,王铎极力反对,使主和派大怒,要求施以“廷杖”。当时的廷杖等同死刑,但王铎毫不畏惧,好在皇上未加追究,但数日后王铎又直言朝廷赋税太重,清军入侵,致使白骨满野、民不堪命等,再次触怒皇帝。于是这份刚直,换来的了政治上的失意及生活上的流离。伴随战事紧张,京师开始戒严,王铎受命守护大明门,但幼女与次女在此时相继离世。深受打击的王铎上疏乞归省亲,皇帝准,遂返孟津。随后,王铎老父、老母亦病故,加上孟津一带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王铎不得不率家人流落各地。然而二年后,结发妻子马氏病故。次年,三妹和幼子无争、四子无技先后死于逃难途中。

此时的王铎,可谓贫困潦倒、漂泊无依。然而此时,一个“意外”的任命降临了。

1644年,崇祯帝自缢身亡,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王铎昔日曾对朱由崧有救助之恩,因此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入阁为次辅。作为一名“以天下为己任”的儒士,王铎一定是愿意最后一搏的。钱谦益所作墓志铭这样称赞王铎:“事弘光皇帝于南,奖护忠直,疏解禁锢,侃侃有以自处”。王铎对福王真的赤胆忠心,但没过多久,南明还是被清军攻破,明朝终灭。

生活在王朝更替时期的王铎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死,要么降。

王铎选了后者。

王铎书法作品局部 摄于“健笔蟠龙—王铎作品展”现场

需知,“忠臣不事二主”是封建政治伦理纲常的底线,“舍生取义”更是孔孟教义的要旨。王铎背叛了这两个信条,以中国传统对官员的评价标准来看,“一臣事过二主”是不可原谅的污点,而好友黄道周、倪元璐的“殉国”更将其推上风口浪尖。先是倪元璐自缢,为国殉节,而后黄道周被俘,从容赴难。或许,当时境遇里,死易,而活着更难?

故国楼台在,无奈朱颜改。仕清后的王铎悲情更甚,不仅政治上几乎无所作为,精神世界地震般的巨变更是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钱谦益作《墓志铭》中清楚记载了此时王铎的状态:“既入北廷,颓然自放,粉黛横陈,二八递代。按旧曲、度新歌,宵旦不分,悲欢间作。”王铎内心的矛盾与纠结难以排遣,便醉情酗酒,“居常垢衣跣足,不浣不饰,病亦不肯服药,久之更得愈,则纵饮,颓堕益甚”。晚年更是到了几乎自残的境地:“吾自知寿命不长,出则召歌童数十人为曼声歌娱取醉或宵夜不分以为常,间召青楼姬奏琵琶月下,其声噪泣凉蜿辄凄凄以悲。居常垢衣跣足,不浣不饰,病亦不愿服药,久之更得愈,愈则纵饮,颓堕益甚!”降清七年,身为“贰臣”的他已无任何政治前途而言。顺治九年,王铎在乡里病逝,至此走完悲剧一生。

沉寂许久后,一位日本老人助力了王铎的再次“兴起”。1981年,年近七旬的村上三岛带领弟子以朝圣之心来到了破败不堪的孟津,在王家祠堂中找到了堆放着的《琅华馆帖》。村上三岛是日本书法界大神级人物,在他的大力助推下,王铎在日本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不仅与王羲之并列,甚至有“后王胜先王”之说。随后,此风尚逐渐传入国内。2010年,北京匡时秋季拍卖会上,村上三岛旧藏王铎《雒州香山作》以4536万元(人民币)成交,创造王铎书法作品的世界拍卖纪录。

王铎 杜甫诗《空囊》

227cm×53.4cm 1650 年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翠柏苦犹食,明霞高可餐,世人共卤莽,吾道属艰难,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囊空恐羞涩,留得一钱看。杜作《空囊》一首。庚寅九月初五日为鲁老道盟书,孟津王铎。

王铎 临张芝《冠军帖》

223cm×52cm 1650 年 广东省博物馆藏

释文:知汝殊愁且得还为佳也冠军暂畅释当不得极踪 / 可恨吾病来不辨行动潜不可耳终年缠此当治何 / 理耶方有诸分张不知以去复得一会不汝还当思就理 / 庚寅八月王铎

王铎 自作文“吾洛与津为寇破”

224cm×50cm 1643 年 广东省博物馆藏

释文:吾洛与津为寇破,幸在山岩,渡河南行,雪冰涩粳。及至白门,乱寝复逮。 中琴书如蜗牛角。丈夫何地不可栖,龙湫雁宕可为莬裘之处。癸未二月至燕矶书事。孟津王铎。

王铎 自作诗《问点平彭子作》

236.5cm×53cm 1651 年 西泠印社藏

释文:正是怜才日,如何独不容。身将书一卷,门对两千峰。健翮嫌天窄,雄心向海浓。最怜无可妒,约子种鳞松。问点平彭子作,铎书。辛卯二月奉自玉贤宗侄吟坛。

王铎 自作诗《送友》

180cm×58cm 1636 年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已觉鸿声至,那堪秋叶稀。一年频送客,千里尔言归。驿路烽常报,江帆雨又飞。谁知惆怅处,还掩旧荆扉。丙子送友俚作,浴老张先生正,王铎。

王铎 临《汝帖》

245cm×53cm 1646 年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吾夜中便如动劳体无处痛旦来得住顿惙耳汝寻 / 热甚汝习读为功吾疾劣遣不一一仆不想欻尔转赤 / 狻其力甚于虎报我三日 / 丙戌八月书汝帖魏晋诸人体,初二日喜无俗事来扰,遂书十五帧。王铎。

卓绝书艺

2017年9月2日—10月15日,“健笔蟠龙——王铎作品展”呈现于浙江美术馆7、8号厅内,展览以“健笔蟠龙”为名,萃自吴昌硕跋文之“眼前突兀山险巇,文安健笔蟠蛟螭”句。此跋附于王铎所作草书卷后,已然点明王铎草书之“险”“健”势态。展览共展出王铎书画作品50余件,基本反映了王铎的艺术面貌。展品则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学院、广东省博物馆、西泠印社、天一阁博物馆、温州博物馆、绍兴博物馆等,以书法为多数,草书又居多。

虽世人多知王铎书法,但他也作画,清人张庚称王铎山水“沉沉丰蔚,意趣自别”,又褒其花草“超脱名贵”。此次展览,山水、花卉亦在列。展览分三版块:一是王铎的临帖,有轴、卷、扇面形制;二是王铎的创作,内容上涵盖了自作诗、他人诗、手札;三是其绘画,山水、花卉等题材皆备。

这是一个全面认识王铎的上佳机会。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又字觉之,号嵩樵、石樵、十樵、痴樵、雪山,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神笔”之誉。抓住《阁帖》中“二王”这一文人书法流派的源头,王铎深人钻研,再广博历代诸家法书并刻意求新。沙孟海风趣地称其“一生吃着‘二王’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结果居然能够得其正传,矫正赵孟颇、董其昌的末流之失,于明季书坛可谓中兴之主”。无论是伟岸豪遒的大楷阁书、高古朴厚的小楷书,还是飞腾跳跃的行草书,置之于晚明清初的书苑中,王铎的书法都是当仁不让的精品。

青年时代的王铎受到明末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很早就表露出惊世骇俗的审美意识。其美学著作《文丹》虽非专门探讨书风的著作,然提出作字的审美标准在当时则是最有个性的。他认为创新应立足于继承古法,否则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后作《险王羲之修载帖》,仍以学习博览为主。40岁书写《手启》时已稍有个人面目,后行书《郑谷华山作》条幅则锋芒毕露。正如傅山谓“王铎四十年前,字极力造怅四十年后,无意合拍,遂成大家。”正是在此基础上,王铎方能完成“五十自化”(黄道周语),铸成自己面貌。54岁降清后,虽被世人轻视,但王铎书誉未减。清吴德旋《初月楼论书随笔》云“王觉斯人品颓丧,而作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此为中肯之词。政治上的无所作为与物质条件的改善,伴随七年余生,使王铎得以有充裕的时间精力投入书法中,一系列气吞千里、前无古人的巨幅立轴产生于此时,优秀的横卷也不乏,并更酣畅、自如、精粹、超拔。王铎用墨也具开拓性,浓、淡甚至宿墨灵活交错,大胆制造线条与块面的强烈对比,形成一种强烈的节奏,这类有意或无意的创举是对书法形式夸张对比的一大功绩。在他以前,还没有人如此般主动地追求“涨墨”效果。

王铎 临褚遂良书杜甫诗《曲江对雨》

17.5cm×52.5cm 1634 年 天一阁博物馆藏

释文:城下春雪覆 / 苑墻江亭 / 晚色静年芳 / 林华著 / 雨胭脂湿水荇 / 牵风翠带 / 长龙武新军 / 深驻辇芙 / 蓉别殿漫焚 / 香何时置 / 此金钱会暂 / 醉佳人锦 / 瑟傍 / 子美先生作,甲戌为雨恭老年兄。王铎用褚河南枯树皇帝册二帖。

王铎 临王操之等帖

17cm×53cm 1650 年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教王操之帖 / 操之等白得 / 识婢 / 书慰意知年光 / 数问可 / 不姜顺消息悬心 / 操之顿首教凝之帖 / 八月廿九日告庾氏女 / 明便授 / 衣感叹念增远思 / 得郗中 / 书书说汝勉难安/ 隐深慰 / 悬心微冷产后何似宜佳消息吾并更不佳 / 忧之遣 / 不次凝之等书教坦之帖 / 坦之惶 / 恐言不知已与谢郎 / 事虑 / 日多以来忧怀实 / 已万端 /庚寅十月王铎与三弟。

17cm×51cm 1649 年 温州博物馆藏

释文:终年缠此当 / 治何 / 理耶方且有诸 / 分张 / 不知以去复得一会 / 不讲 / 意不意可恨汝 / 还当 / 思更就理所游 / 悉谁 / 同故数往虎丘 / 不此甚 / 萧索祖希 / 时面 / 因行药欲数 / 处 / 乙丑六月初七日临,王铎。

王铎 临褚遂良《潭府帖》

51.5cm×16.5cm 年代不详 广东省博物馆藏

释文:中书令褚遂良帖 /潭府下湿不可多 / 时深 / 益愦悴况兼 / 年自离 / 王畿亲故阻越 / 每思宿 / 曩宁喻于心 / 承汝立 / 行可謩出言成轨 /迁居要 / 职擢任雄台 / 声增以 / 羡慕更汝诚 / 因奏事 / 方便徙居深成 / 要佳汝悉 / 王铎,半老亲翁词坛。

王铎 临柳公权《辱问帖》李邕《晴热帖》

16.4cm×52cm 年代不详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辱问却送及 / 碑本 / 兼虚奖逾涯 / 但深 / 反侧因见赵张 / 如虚 / 奖之说为缘饰 / 也幸 / 甚不具公权呈 / 三数日 / 晴顿热若为 / 自适 / 也仆少理欲使入 / 京当 / 从沣州去有书公 / 欲赛 / 九百之事当不复 / 爽也 / 故使弛问不具李 / 邕白十二日差无多事 / 三弟子陶观,兄觉斯。

王铎 临王献之《小行书帖》

17cm×53cm 年代不详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摹吾家献之小行帖雨后新爽偶为之 / 忽动小行多 / 昼夜今十三四起所去多/ 又风不至差脚更肿转 / 欲书疏 / 唯绝叹于人 / 理耳二妹 / 平平昨来山下差 / 静岐当 / 还委屈前书 / 具想胜 / 常也诸人悉何 / 如承冠 / 军定入计今 /向达都 / 汝奉见欣庆 / 恐停日 / 不多耳庆等 / 已至也 / 王铎。

明清之交,社会剧烈动荡、江山易帜。这个时代毁了王铎,却也造就了王铎。仕清后,书画诗文成为王铎排遣内心纠结和压抑的最好手段,特别是风行雨驰的狂草。他“每与诗友酒徒,招歌僮、设果饵,酒酣歌吴骚,按节迭和,每至鸡鸣不寐,宾客潜散亦不顾……辄醉,取大笔迅扫千尺绫素,不复知世间有是非荣辱事”,如他所言“字画诗文,吾辈之寄耶、爱耶、憎耶”。王铎的人生浮沉,在狂草粗头乱服、淋漓痛快的面貌中获得映照,其“一笔书”往往缠绵十数字、尺幅长达两三米,线条盘桓,连绵奔腾,左冲右突,气势豪放,犹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不可遏制。如作于五十五岁的《唐诗十首》草书卷,笔力厚拙稳健,点画遒劲婉转,古意甚浓。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相互参差,书风奇崛,运锋抑扬顿挫且极富变化。墨色浓淡多变,起伏跌宕,有很强的韵律感。明末清初的草书大都纵笔以取势,可王铎运笔却纵而能敛。他的草书既痛快又沉着,以排山倒海之力、横扫千军之势、雄强豪迈之书风,恣肆狂野,挥洒自如,用笔沉着痛快,纵横跌宕,自然出奇,表现了撼人心魄的雄浑气势,极富感染力。马宗霍称“明人草,无不纵笔以取势者,觉斯则拟而能敛,故不极势而势如不尽,非力有余者未易语此。”

王铎一生艰险动荡,阅历非常人可比,而明亡仕清的巨大变革,更是刺激了其拓落不羁、狂放恣肆的性格特征。另外,他强大的朋友圈也出力不少。王铎生平交游广泛,特别是书画交游,董其昌、黄道周、倪元璐、钱谦益、周亮工、孙承泽、郭宗昌等书画、收藏界的精英都是王铎的好友。这不仅扩大了王铎的视野,同时也扩大了其书法的影响力。正如倪后瞻在《倪氏杂著笔法》中云:“其字以力为主,淋漓满志,所谓能解章法者是也。北京及山东、西、秦、豫五省,凡学书者以为宗主。”这是王铎同时代书论家的客观记录。此外,从明天启到明崇祯初年,王铎任职翰林院,有机会看到皇家内府的庋藏,大量的晋唐真本书画大大提高了他的艺术视野和鉴赏水平。这种博览和鉴赏的机会是其他艺术家不可企求的,也是攀登艺术制高点的必不可缺的条件之一。此后,他遍游中原和苏、杭、南京等地,留心书艺,见闻增长。“予迹江南北,几遍天下!”游历与博览,再次助力了王铎格局的展开。

王铎亦擅画,山水宗荆(浩)、关(仝),丘壑伟俊,皴擦不多,以晕染作气,傅以淡色,沉沉丰蕴,意趣自别。现关于王铎的绘画可见的有山水、兰草、竹石诸类作品,既能从中汲取古人优长,又能不拘泥于前贤绳墨,敢于突破“形似”的羁绊,强调藉简括朴拙的笔墨表现雄强高阔的万千气象。

王铎 仿董源山水 186.8cm×51.2cm 1651年 故宫博物院藏

王铎 山水 189cm×53cm 1651年 故宫博物院藏

▲ 王铎 四季花卉 26.9cm×350cm 1649年 故宫博物院藏

王铎 西山紫翠 95cm×36.4cm 1649年 故宫博物院藏

王铎 仿古山水 17cm×51cm 年代不详 温州博物馆藏

王铎 仿古山水 17cm×51cm 1649年 故宫博物院藏

王铎 仿王维雪景山水 17cm×51cm 1649年 故宫博物院藏

王铎 墨兰 17cm×51cm 1641年 温州博物馆藏

王铎 墨竹图 150.6cm×38.6cm 1643年 故宫博物院藏

作为书法史上杰出的革新人物,王铎对中国书法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对日本书坛影响颇深。他靠自己天才的能力,扭转董其昌以来帖学衰微的状况。吴昌硕说王铎:有明书法推第一;林散之评价其曰:觉斯书法,出于大王,而浸淫李北海,自唐怀素后第一人,非思翁、枝山辈所能抗手;近代启功也曾用七言绝句盛赞王铎:“笔阵声威四海闻,敢移旧句策殊勋。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

书法,其实是一个民族的乡愁,而书者往往积聚了太深的情绪与感怀。明清易鼎的特殊背景造就了王铎辉煌的书法世界,而那无处安放的焦灼笔触,或许正是他心底欲罢不能的一曲悲歌罢了。

王铎 自作诗《游旷园席上》

206cm×53.2cm 年代不详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芙蓉楼陷色,为助菊花阴。好友一朝至,馀烟几许深。园图点水石,竹意静心身。先料驱车去,回头限郁林。同梁眉居游旷园席上七首。葆老乡翁词宗正。王铎。

王铎 自作诗《更寒》

238cm×54.4cm 1649 年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春气寒无已,即戎虑益深。城池多断骨,林麓少闲禽。五载离家客,孤灯静夜心。琮山泷水在,聊且缓幽寻。旧作《更寒》一首,己丑四月始书。西美年亲丈正之,王铎。

王铎 自作诗“每每遇烟霏”

187cm×52cm 1648 年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每每遇烟霏,江枫坠客衣。乡音随地改,龙影入云微。樵爨仓皇了,菱歌隐约归。吁嗟鵽(鸟)翼,(得意)向南飞。壬午嘉兴作。戊子寒食后一日书于琅华馆。王铎。落鸟字、得意字共三字。

王铎 自作诗“乱后难为见”

173cm×52.4cm 1646 年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乱后真难为见,寻思损性灵。旧山猿与狎,真诰鬼来听。日月无停辔,金戈各老龄。绵田不得耨,云肆怅青青。念擢秀年丈、漱六社友,葆光张老乡翁正之。难下落为字。丙戌十二月,洪洞王铎。

王铎 自作诗稿

36.5cm×189cm 1643 年 中国美术学院藏

释文:过黎阳 / 曾吾贤侯 / 邀饮浮丘山 / 房雨来有闻 / 旅怀虽对 / 酒那有不愁 / 颜感此游前 / 意相怜物外 / 闲人归尧甸 / 稼公开荒田逃亡集雨过 /(雨)禹图山边事闻新法 / 果能障九 / 关其二 / 暂借山中县 / 开罇菴老 / 罗频年 / 虞寇盗斯 / 地一弦歌荒 / 疃蒙宽税 / 阳陵得解 / 戈终然惩 / 毖在失喜 / 问如何 / 舟中如甑倚 / 床书草求正 / 癸未秋夜,孟津王铎。

王铎 自作诗《舟中望黄鹤楼》

315cm×48cm 1643 年 广东省博物馆藏

释文:武昌城下汉江流,城外人传黄鹤楼。古事古人不可见,江云江草自生愁。珠帘卷尽潇湘雨,锦砌吹开菡萏秋。铁笛仙风劳寐想,涛声山色满孤舟。《舟中望黄鹤楼》十八年旧作之一粲。癸未冬夜。王铎。

王铎 自作诗《远怀》《净业寺西洲》

258cm×52cm×2 1642 年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相识旧嵩阳,兵声未小康。性忙书里慢,体病涧边忘。披饵惊龙寝 , 考诗告雁堂。飞身凌海外,不独过潇湘。远怀。

颇定鸬鹚羽,浊烟无复生。馀情苏品物,残照下孤城。峦鼓催荷蕊,军人熹角声。低眉甘不语,石窦远琤琤。净业寺西洲。超宗郑老诗兄教之,壬午冬末,洛浦王铎。

王铎 自作诗《好懒》

298cm×52cm 1642 年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京居还好懒,惉懘是京居。何者为良策,不如读我书。猿子下潭影,桂花香草庐。等闲一百岁,将无得素虚。好懒俚作。壬午秋夜书于怀州。王铎。

王铎 自作诗《君宣年家兄判南康赠以六首》

27cm×166cm 1638 年 故宫博物院藏释文:君宣年家兄判南康赠以六首 宦间欲别去,春曙楚风和。衙内岳光重,几歬江雾多。诗吟白鹤观,吏散紫宵阿。宦况或如此,龙蛇可罢歌。 其二:可得太玄酪,北山听鹧鸪。故人逢处少,江月到来孤。彭蠡烟深远,柴桑路有无。郡庭凝望极,独眺莫踟蹰。其三:萧斋潭石旷,休暇挹清濛。民事幽香入,鹤声老木空。性情齐雪月,僮仆供樵风。愿及骚坛聚,俱成白发翁。其四:自是携仙骨,政成峭旧余。高深真意外,军旅壮心初。修己当何务,在公定不虚。诏优湓浦否,单绪相稀疏。其五:仙经无外虑,时与古人言。案事随时了,泉音入夜繁。南云疑井里,北斗味罍罇。重约隐源醉,岩花待古原。其六:衙居人事少,鸾水静能寻。即对渔舟景,犹怀人瘼心。诗书施尝小,朋友望更深。处淡贫何病,匡庐遗远音。戊寅病滞六阅月,稿竣久未脱出,而君老已荣莅已久,今始寄来,年翁观之,可发一噱也。己卯正月弟王铎具草。

王铎 临王献之《阿姑帖》《参军帖》

198cm×25cm 1643 年 绍兴博物馆藏

释文:知平安极慰人意献之遂不堪暑气恒惙 / 恐是风大都将息近似小却东家尚未欲下李参 / 军无政日有此议能自来无使闻 / 癸未王铎。

王铎 临郗愔《丞庆帖》

253cm×51cm 1646 年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九月七日愔报知弟微佳至庆想今微胜食逢不新 / 差难将适犹悬忧连日凉不及数字远近王右军 / 不首一节想亲爱如常敬豫何当来耶 / 丙戌八月十九王铎。

王铎 临王羲之《知足下帖》

229cm×49cm 年代不详 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足下行至吴会违离不可居叔当西耶∕敬和在彼尚未仪还王羲之 / 王铎。

王铎 王维诗《济州过赵叟家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

王铎 自作诗《峨嵋山记游》

(文中作品图均为 “健笔蟠龙—王铎作品展”展品,图片由浙江美术馆提供)

作者:邹萍

编辑:陶一博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公园的作文 一处风景作文 母爱作文开头 作文200字四年级 中考作文800字 600字满分作文 人生作文500字 校园美景作文 煮饭作文 风景的作文600字 优秀作文写景 介绍自己的作文英语 难忘的事情作文 什么是作文素材 作文 我的书包 作文幸福400字 小作文是什么 350个字的作文 坚持作文结尾 写叙事的作文 四年级200字作文 英语作文感谢信 中国历史作文 介绍学校的作文 新朋友作文 校园青春作文 我的一生作文 冬天600字作文 一直都在作文 坚持作文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