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二月二 龙抬头 中国邮票上的龙文化

2021-01-03 19:40:01
相关推荐

今天是2018年3月18日,农历二月初二。民间称这一天“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中国古代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和判断季节。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的角。每到二月春风以后,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据易经中的说法,这一天之前,虽然已属春天,但还蛰伏着,称之为“潜龙在渊”。这一天之后,阳气上升,春意隐约可见,故曰“见龙在田”。顾名思义,龙出现了,一切都开始崭露头角。

天上“龙抬头”的同时,春天也慢慢来到了人间,雨水也会多起来。此时节,大地返青,春耕从南到北陆续开始。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强烈愿望。

龙,是我国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在的动物,它的产生源于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百姓对它非常熟悉,形成了一系列的龙文化。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龙文化的重要内涵是其融合、团结、协作的精神。龙的形象已随着华人的足迹影响着世界,成为公认的民族精神象征、感情纽带和文化标志。

1988年1月5日我国发行《戊辰年》生肖龙邮票,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生肖龙邮票,这枚龙票图案综合了木版年画、剪纸、刺绣等几种民间艺术的特长,票面为正黄色,该龙色彩绚丽,雅致可爱。

第二套生肖龙邮票是于2000年1月5日发行的《庚辰年》特种邮票,一套共二枚,第一枚生肖图案“祥龙腾飞”中的龙形象取自汉代瓦当,背景为水波纹,黑龙、金底、“庚辰”红印章表现了中国艺术中最典型的三种色彩。第二枚文字“旭日东升”主图为在旭日、海浪衬托下的“龙”字草书。

2012年1月5日我国进入壬辰年,这一天我国邮政发行了第三组生肖邮票的龙票。

1878年我国发行了第一套邮票就是中国大龙邮票,这是清朝政府在上海海关造册处印制以龙为图案的一套3枚邮票,邮票图案正中绘一条五爪金龙,衬以云彩水浪,邮票的颜色和面值不同,面值用银两计算:一分银(绿色,寄印刷品邮资)、三分银(红色.寄普通信函邮资)、五分银(桔黄色,寄挂号邮资).这是我国首次发行的邮票,集邮界习惯简称“大龙邮票。清代邮票多用“龙“做图案,这是由于“龙“呈现至高无上的巨头,是最高统治者的象征。大龙邮票在中国邮票刊行史上具有重要位置,因而非常珍贵。

为纪念大龙邮票刊行110周年,中国邮政于1988年7月20日发行了《中国大龙邮票发行一百一十周年》纪念邮票小型张一枚,以全套3枚大龙邮票为主图,采取票中票的式样印制。小型张的画面以蓝色为底色,画面正中并列着3枚清代发行的大龙邮票。龙票之上,一团熊熊火苗簇拥着 一颗金色宝珠。龙票之下,是明清时期常用的“海水江牙”装饰图案。作者采用了中国古代装饰绘画中的技法,追求古典、庄重、和谐、富有时代感的艺术风格,这些风格及色彩的运用,都极好地表现了主题。在色彩上,作者采用了蓝色。蓝色为天空的颜色,而天是中国古人所崇拜的对象,皇帝被认为是真命天子。传说蓝色在清代代表苍穹,如清朝帝王前去祭天和祈祷丰年的名胜古迹天坛,其中的祈年殿、皇穹宇都是用蓝色琉璃装饰其顶的。

新中国邮票中也经常出现龙的形象,1949年10月8日新中国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纪1和建国初期多次发行的天安门图普通邮票,天安门前华表柱上就雕有盘蜒的巨龙;其华表柱的含义是:为道路的标志,树立在通衢大道。直立于地面,用以测量日影的标杆。柱上雕刻巨龙是图腾,表示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竖立在显著的地方,按时朝拜。是古代君主纳谏的用具。

在雕塑、绘画、陶瓷、青铜器以及生活接触到的事物,随时可见龙的形象,构成一个博大精深龙的造型艺术体系。如1953年12月4日发行的特7《伟大祖国-古代发明》特种邮票中的第二枚“地动仪-东汉”和第四枚“浑仪-明”邮票图案中的仪器都饰有雕刻的各种姿势的龙。

在1958年10月1日发行的纪55《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纪念邮票中“力争上游”的邮票画面上,是高举红旗的工农群众驾驭着在云海间腾飞的一条巨龙,这说明龙成为中华民族腾飞,朝气蓬勃的象征。

1979年3月29日发行的《中国绘画-长沙楚幕帛画》T33特种邮票,全套两枚,第一枚为“龙凤引魂升仙帛画”和第二枚“人物驭龙帛画”均有龙的画面。

1981年4月15日发行的T62《中国陶瓷-磁州窑系》特种邮票,其中第五枚“元代-龙凤纹扁壶”,1982年12月25日发行的T75《西周青铜器》特种邮票,其中第4枚“牛首雙龙纹鼎”和第6枚“蟠龙兽面纹罍”,1987年4月1日发行的T115《风筝》特种邮票,其中第2枚“龙头蜈蚣”等等,均有龙的形象。

2000年3月7日发行的龙(文物)邮票。邮票依序自古到今分别为新石器时代的玉龙,战国的龙形玉饰,汉时青龙瓦当,唐朝盘龙纹铜镜,金国坐式铜龙与清朝紫檀宝座嵌螺钿云龙。依序排列,见其图腾演变由简入繁,反映出中国龙文化的根深叶茂与历久弥新。

龙文化和我国的历史、思想、哲学、文学艺术、神话、宗教、建筑、民俗、服饰及书法等诸多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百姓最喜爱、最重要,也是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泛的文学艺术提材。

如2001年6月25日发行的《端午节》特种邮票,其中第1枚“赛龙舟”,2003年12月13日发行的《东周青铜器》特种邮票,其中第8枚“龙兽提梁盉”,2004年4月2日发行的《成语典故》(一)特种邮票,其中第2枚“叶公好龙”,2006年6月20日中国和波兰双方在各自国家同步发行一套《金银器》邮票第一枚为中国的“金瓯永固杯”,2007年4月13日发行的《舞龙舞狮》特种邮票,其中第1枚“舞龙”,2009年4月10日发行的《中国2009世界集邮展览》纪念邮票,其中第1枚“胭脂红彩龙凤穿牡丹纹罐”等等,均有龙的形象。

龙的形象又代表皇权,象征祥瑞,表示尊贵,神圣不可侵犯。如1992年8月25日发行的《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第三组)特种邮票,其中第2枚“智激孙权”图案中孙权宫内屏风上绘有一条巨龙;1992年9月15日发行的《敦煌壁画》(第四组)特种邮票,其中第3枚“唐-乘龙升天”图案中一个贵人乘着一条巨龙飞向天空;2010年5月10日我国邮政发行《云锦》邮票全套三枚,其中第一枚为南京云锦《真金团龙》。

1998年10月28日发行的《炎帝陵》(小全张)特种邮票,其图案中有两条巨龙;1999年8月21日发行的《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纪念邮票小型张,图案为北京北海九龙壁,九条不同体态的蛟龙,显示出皇家的气魄与尊荣。1999年12月20日发行的《澳门回归祖国》(金箔小型张),澳门与祖国分离400多年,终于回到祖国怀抱。这一天,无数彩龙在华夏大地飞舞。

| 乐享集藏 |整理 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潍水渔翁

资料来源:网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人间真情作文450 我越来越坚强 作文 喜欢的动物作文 怎样学好英语作文80词 生活原来如此美好作文 我未来的初三生活作文 描写春雨的作文400字 脚踏实地的作文素材 今年云南高考作文 反对校园欺凌作文 便秘作文 我要为自己领跑作文 洛阳游记作文 打屁股实践作文 描写自己的作文英语 我眼中的彩色作文 去游乐场坐小火车作文 双湖公园作文 趣事作文450字 描写庐山瀑布的作文 关于答谢中书书的作文 一年四季的作文300 生活中的风景作文 一节难忘的体育课作文 勇气的故事作文 四年级上册作文童话故事 做糍粑的作文 我的礼物作文400字 什么的魅力作文 有你就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