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仁学的政治化与政治化的仁学

2021-01-04 10:50:01
相关推荐

仁学的政治化与政治化的仁学-荀子仁义思想发微之二

梁 涛

【摘要】在仁、礼关系上,孔子存在以仁释礼与以礼成仁的不同进路。荀子虽然形式上视仁为最高的德,并提出了由“爱人”到“自爱”的仁学理论,但不是将仁落实在心性上,而是体现在制度中,是以礼成仁,发展的是政治化的仁学。荀子的仁义偏重于义,主张“处仁以义”,通过义来成就仁。荀子以差等为正义,为儒家礼学奠定了基础,但他突出等级、差等,缺乏平等精神,是其思想的不足。今日儒学应发展出寓差等于平等的正义观,而要做到这点,就要将儒家的忠恕之道由道德原则上升为政治原则,使其成为礼的原理、法则,这样仁的内在原则与礼的外在原则才可以真正得以贯通。

【关键词】荀子 以仁释礼 以礼成仁 爱人 自爱

二、荀子“处仁以义”的仁义说

荀子释仁主要有二:一是“爱人”(《荀子·议兵》),二是“自爱”(《子道》),荀子的仁包括了从爱人到自爱的过程。其中,爱人是孔子以来仁的基本含义,但荀子论仁不是落在心性上,而是体现在礼义上,走了一条与孟子不同的道路。《荀子·大略》论仁、义、礼的关系云:

仁,爱也,故亲。义,理也,故行。礼,节也,故成。仁有里(注:居处),义有门。仁非其里而虚(注:当为“处”之误,指居住)之,非仁也;义非其门而由之,非义也。推恩而不理,不成仁;遂(注:成)理而不敢,不成义;审(注:明白)节而不知(注:当为“和”之误),不成礼;和而不发,不成乐。故曰:仁、义、礼、乐,其致一也。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制礼反本成末,然后礼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

仁是爱人,有了爱才会与人亲近。义是道理,指爱的道理,有此道理方可践行仁。礼是礼节,有此礼节抽象的义方可实现。可见,仁、义、礼是密切相关的,用比喻的说法,仁需要有居处,义需要有门户。钟泰曰:“仁有里,谓义也。义有门,谓礼也。”

[ 钟泰:《荀注订补》,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191页。]

甚是。所以仁如果不是居于义之中,就不是真正的仁;义如果不是通过礼而践行,就不是真正的义。在三者关系中,义的地位无疑特殊而关键。仁虽然是理想、目标,但爱人、推恩如果不符合理也就是义,就不成其为仁;掌握了理而不果敢决断,就不成其为义。因为义不仅仅在于知,更在于行。明白了礼节却不能与人和谐相处,就不成其为礼。虽然仁、义、礼的目标是一致的,但彼此的关系又有所不同。“处仁以义”,也就是以义处仁,“行义以礼”,即以礼行义。“反本成末”,“反”,通“返”。“本”,根本原则。“末”,具体规定。以上三句是说,君子要通过义来成就仁,通过礼来实践义,而制定礼则要根据根本原则来规定礼节条文。那么什么是根本原则呢?显然就是义了,所以要根据义来制定具体的礼。不论是仁和礼,都需要通过义来实现、完成,义起着沟通、联系仁与礼的作用。所以,虽然表面上荀子以仁为更高的原则,以义为实现仁的途经,但其思想实际是以义为核心的,其仁义偏重于义,指仁之义,指爱人的道理。礼义亦是如此,韦政通说:“荀子礼义连称,是欲以义来规定礼,限定礼的。荀书凡言义者,多属客观义,与孔孟就理性之当然表现处言义者异。荀子即以客观义之‘义’,规定其所隆之礼。”

[ 韦政通:《荀子与古代哲学》,第8页。]故荀子所言礼义,若偏于礼,是指符合义之礼;若偏于义,是指礼之义,指礼之道理,谈论礼不能离开义。义在荀子思想中的地位,确乎特殊和重要。

荀子既言仁,也谈义,但他不是以仁而是以义为人之为人者,这同样反映了义在其思想中的特殊地位。关于仁,学术界的看法是,“荀子的仁与孟子所说不同,不是人自然而有的本性”。[ 刘家和:《先秦儒家仁礼学说新探》,《孔子研究》1990年1期。]从荀子的一些表述来看,仁应是心的能力,如“仁心设焉”(《大略》)、“以仁心说”(《正名》)、“无爱人之心”(《强国》)等。不过荀子虽认为仁是心的能力,但不强调其本有意,而重视其成就意,仁德主要来自后天的塑造和培养。荀子论义,同样没有明确说明其属于心或性,但肯定其是人人生而具有者,而且是人之为人的族类规定。《王制》篇云: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分何以能行?曰:义。

上文“气”之于“水火”、“生”之于“草木”、“知”之于“禽兽”,都是生而具有的,故“义”之于“人”也应是生而具有,是人生而具有的理性能力。笔者曾经指出,荀子人性论虽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但从一开始就肯定人有情性、知性,并以前者说明冲突、混乱也就是恶的来源,又用后者肯定人可以做出抉择判断,制作礼义,形成秩序也就是善。后荀子又提出自己特有的概念伪,以伪说明心的思虑、认知能力。《王制》包括《非相》篇延续了以往的思想又有所发展,提出了情性-义/辩说。

[ 参见拙文:《荀子人性论的历时性发展——论〈富国〉〈荣辱〉的情性-知性说》,《哲学研究》2016年11期。《荀子人性论的历时性发展——论〈王制〉〈非相〉的情性-辨/义说》,《中国哲学史》2017年1期。]

一方面认为人有性情,“埶(注:势)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王制》),顺从欲望则导致争夺、混乱。另一方面又将知性、伪具体化为义,认为人有思考义的能力,不仅仅有功利的计算,更有是对公正、正义的追求。“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正名》)正,定也,考定之意。考虑了利而为称为事,考虑了义而为称为行,所以人的行为既出自利,也有对义的考虑,是在利与义之间进行判断和抉择。当人们一味顺从欲望追逐利益时,必然导致争夺、混乱和贫穷、匮乏。这时理智开始发生作用,“人们意识到这是不宜、不当的,应该建立某种秩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所谓‘正义感’,其理性化的表达就是正义原则(义);根据正义原则,人们对人群加以有序化的别异(分),由此建立系统化的制度规范(礼),这就形成了和谐的社会共同体(群),人们在这种社会秩序中各得其养、各遂其欲”。

[ 黄玉顺:《荀子的社会正义理论》,《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3期。]

所以在荀子看来,人优于其他物类的地方在于“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但人的“群”不是散漫、无差别的聚合,而首先要进行别异和区分,使每个人在群之中有相应的职位、名分,而人与人之间的别异、区分必须要符合义。这一过程可以概括为:义→分→群。人之可贵在于其能群,而人之所以能群,乃是建立在义的基础之上。此义与仁一样,显然也是心的一种能力,只不过仁是一种情感能力,而义是理性能力。虽然人生而有义,并不表示其已理解什么是义,懂得了义的具体内容,相反还需要经过后天探究、学习的过程。但正是这种能力,使人优于他物,“最为天下贵”。所以是义而不是仁,才是人之为人者,才是人的族类规定。

以往学者或指责荀子背离了儒家仁学,或认为荀子的仁具有与孔孟同样的地位,都忽略了孔子的仁学具有“以仁释礼”与“以礼成仁”的不同面向,既以成己爱人、推己及人为仁,也以克己复礼为仁,而仅仅以前者为儒家仁学的唯一标准,这样便无法对荀子的仁学做出客观评价。

其实孔子之后,孟荀各取孔子仁学之一面,孟子将仁落实到心,提出“仁,人心也”(《孟子·告子上》),又认为“恭敬之心,礼也”(《告子上》),故是“以仁释礼”。其所谓仁义重点在于仁,是“居仁由义”(《孟子·尽心上》),是由仁而达至义,其所言之仁乃道德化、心性化的仁。

荀子言仁则着眼于政治秩序的建构,虽然也讲爱人,但爱人需要符合义,义是爱的道理,其所谓仁义实际偏重于义,是“处仁以义”(《荀子·大略》),是由义而达至仁,义是公正、正义,所以是一种政治化的仁。学者往往责备荀子没有突出仁,尤其是没有像孟子一样去理解仁,不仅忽略了儒家仁学的不同向度,而且混淆了道德与政治的差别,误以道德代替政治。

荀子谈论的是政治化的仁,仁要符合义,需要通过礼表现出来,其仁义偏重于义。对于政治而言,仁爱、同情固然也重要,但正义才构成其真正的基础。没有仁爱、同情,对于人的政治生活固然是一种缺憾,但如果没有正义,政治秩序则会彻底毁坏。如果荀子像孟子一样,也强调以善为性,甚至寄希望于人的利他倾向,那么他就不会关注礼义法度,关注政治秩序的建构了,儒学也就失去了政治、外王这一重要面向。

综上所论,荀子言仁与孟子不同,他不是将仁落实在心性上,进而言性善,突显人的道德自主和创造,而是将仁落实在制度中,力图以礼义来成就仁;不是主张仁义内在,“居仁由义”,由此承担起对他人的责任和义务,而是主张“处仁以义”,仁要符合义,需要通过礼表现出来,实际延续的是政治化的仁。明乎此,则荀子关于仁和仁义的论述便容易理解了,以往的一些争议也可迎刃而解。

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谓中﹖曰:礼义是也。(《儒效》)

这里的“仁”指爱人,“先王之道”虽然是“仁之隆”,是对民众极大的爱,但需要根据“中”也就是恰当的原则来实行。什么是中呢?就是礼义。所以仁虽然是最终的目的和愿望,但实现这一目的和愿望则需要通过礼义来完成。仁不是直接表现为同情、恻隐之心,而是通过建构合理的政治制度来实现,这正是政治化仁学的特点所在。

今以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以相群居,以相持养,以相藩饰(注:文饰),以相安固邪。(同上)

这里的“仁义”也是针对爱人而言。先王对民众的爱护,不是发不忍人之心,而是通过“明分使群”,使民众获得相互“持养”、“藩饰”、“安固”的便利和益处。这里的“仁义”偏向于义,指仁之义,即爱人的道理,而义又要通过礼表现出来。明乎此,下面一段文字便容易理解了。

人主仁心设焉,知其役也,礼其尽也。故王者先仁而后礼,天施然也。(《大略》)

杨倞注:“人主根本所施设在仁,其役用则在智,尽善则在礼。天施,天道之所施设也。此明为国当以仁为先也。”[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下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88页。]一些学者根据这段材料认为,荀子对仁的理解与孟子并没有根本差别,都将仁放在首要位置。但根据我们的分析,孟荀的差别不在于他们都突出了仁,而在于他们是如何理解仁。荀子虽然主张“先仁而后礼”,这里的仁指爱人,爱人还需要通过知与礼来实现。其中知包括对义也就是公正、正义的思考,而礼则是根据义制定的。王者执政首先要有爱,但这种爱不是发恻隐之心,“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公孙丑上》),而是通过对义的思考、对礼的践行而实现的,是以礼成仁,是以制度成就仁。荀子在建构礼义制度上,把仁限定为“爱人”,认为要“处仁以义”,实际更重视义。但在礼义制度建构后,又认为人可以通过礼义自我完善,并提出了“自爱”的概念。

在《子道》篇中,对于孔子“仁者若何”的问题,三位弟子给出了不同的回答。其中,子路的“使人爱己”是对尊严、荣誉的渴求,还处于自然情感的阶段。子贡的“爱人”则已上升到道德情感的高度,君子是通过爱人、敬人以获得他人的亲近和信任。但在荀子那里,爱人只是动机和愿望,还不是最高的德,还需要践行礼义,“处仁以义”,在实现爱人的同时也成就自我,赢得他人的尊敬和爱,这样便达到颜回所说的“自爱”。所以荀子的自爱并非如有些学者所理解的是指自利,而是自觉地完善自我,成就自我,是自尊自爱,所追求的是“义荣”,而不仅仅是“势荣”(《荣辱》),是高于爱人的更高的德。这种德当然是后天获得的,是通过意志抉择、实践仁义实现的。

仁学的政治化与政治化的仁学-荀子仁义思想发微之一

覆舟载舟-荀子四字成语荀卿庠读书会整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的作文800字 作文铭 高中生作文600字 春天的作文开头 5年级英语作文 阳光生活作文 三段式作文 写猫咪的作文 作文感动800字 实验作文300 登山的作文 四年级作文写信 序作文 叙事作文题目 奋斗的作文题目 人物篇作文 作文写事400字 日记100字作文 成长历程作文 英语作文李华 梨花的作文 捷径作文 科幻作文素材 关于小说的作文 春游作文怎么写 懂事的作文 关于比赛的作文 小猫作文400字 作文题目写什么 三年级的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