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引导学生走进精神家园高中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2021-06-07 09:00:03
相关推荐

引导学生走进精神家园高中第五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就“人文性来说,增加了“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等要求。对于大纲的这一目标的实现,新教材的安排体例非常合理,编书者有意将一类的作品按照由浅入深的程序进行编排,使学生对同一问题的认识系统化、明晰化。在教学中应紧扣教材,注重作品中思想理念的系列归纳,使学生对一些思想的认识形成整体,不是支离破碎的,这便于他们对某一思想由浅入深的认识。

高中语文第五册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人生境界》、《人是什么》、《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孔孟》,属哲学论文和随笔,单元的要求是要善于质疑思辨。哲学论文的特点是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哲学是研究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宇宙观的理论形式。设计本单元的教学,要做到质疑思辨,首先要引导学生对人生哲学的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为着几篇课文都涉及到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因此我把这个单元教学的理念定位在“引导学生走进精神的家园”这个主题上,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去营造精神的家园,“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明确这几篇课文的连贯性,在教学中注意将这几篇课文的主题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融会贯通,形成一个主题链。《人生的境界》把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功利、道德和天地;《人是什么》探讨了伟人大家们对“人是什么”的回答,最后落脚在怎样“回忆往事、把握现时、瞻望未来”的问题上;《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探讨了庄子哲学中“出世”的问题;《孔孟》则把两位儒家的至圣与亚圣的思想放到一起比较,说明同一学派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化。突破这些主题的入口是,要设计好导入新课的开场白,这样很容易把学生由上一课的主题引入对下一课的学习,并把每一篇的主题有机的串联结合起来。这几篇课文的导入语我是这样设计的:1、在中国古诗中有这样的诗句:“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这当然属于一种自然的境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当然属于功利境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当然属于道德境界。庄子说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是所谓的天地境界。在《人生的境界》这课中,作者从人们觉解程度的高低,也把人生的境界分为四个层次,人的内涵是异常丰富的,那么人生究竟有怎样的境界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一起来探讨关于“人生的境界”。2、冯友兰先生说:“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那么我国道家学派的代表庄子为什么不想入世,只想出世呢?庄子又是用什么方式表示自己与世道的对立呢?我们可以从《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中找出答案。3、庄子的哲学是主张出世的`,而孔孟之道则是主张入世的,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呢,同是孔孟之道对人生的认识也有差异,今天我们阅读《孔孟》,来探讨孔孟之道的差异。

第二,引导学生将四篇文章所论证的主题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走进精神的家园。特别是讲《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这一课时,我把前后有关庄子的几篇课文都结合起来,如《逍遥游》、《庖丁解牛》、《秋水》,包括《语文读本》上有关本单元的几篇哲学论文及有关对解读“庄子”的论文,抓住作者鲍鹏山对庄子的一段评论进行解读——“庄子是一

棵孤独的树,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引导学生通过文本认识庄子所处的社会,也就是庄子哲学思想形成的客观现实,又联系现今的社会,怎样保持清洁的精神,即洁身自好,保持人格的独立及自由的精神,使自己的精神境界高尚起来,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起来。还结合《孔孟》这一课,将孔孟入世的人生哲学同庄子出世哲学进行比较,从中认识中国传统哲学的内涵,使学生从中国的传统哲学中领悟文化内涵,以丰富心灵的世界,敢于走进人生的旅途,但又不会被世俗所玷污,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要保留人性的纯真与洁净,保留那一块美好的精神家园。

第三,设计以探讨人生问题的语文大型活动,使探讨深入化,把学生引入更广阔的学习天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为了把四篇课文的内容连贯起来,在上完了本单元的课文后,设计了一次大型的语文课外活动,以追忆往事,把握现时,憧憬未来为主题,拟订了以下几项活动:1、主持人以阐述三方面的关系为主题进行演讲;2、“追忆往事”的名人名言联句;3、用一段最形象的语言来说明“把握现时”的意义,如课文中作者将把握现时比作小学算术中的“1”,而未来是后面的零;4、“我的未来不是梦”的即兴演讲;5、小型的辩论赛:将道家学派、儒家学派的思想及有关人生的问题进行比较,那么在现实的社会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你赞成哪位哲学家的说法呢?既“出世”与“入世”的辩论。5、最后语文教师做演讲总结,主要是将四篇课文所展示的文化内涵进行归纳总结,启发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断营造精神的家园,清洁自己的精神,从哲学家那里得到人生的启示等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摔了一跤漫画作文 借秋景抒情的作文 微笑作文题目 经历是一种收获的作文 也是一种幸福作文 一件事的作文600字 我爱母校作文600字 打屁股作文女贝网 让座作文500字 人蚁大战作文 我的同学作文外貌描写 桃花作文200字 别了我的童年作文 关于教师节的作文300字 全国学生作文大赛 秋作文100字 我喜欢这样的生活作文600字 生活中发生的事的作文300字 必修一语文作文 记事文作文600字 数学老师的作文 关于打扫卫生的作文 我最喜爱的玩具积木作文 关于文明出行的作文 小学开运动会的作文 三年级的作文书 写景游记作文500字 我梦想的学校英语作文 关于关爱的作文结尾 我就要毕业了作文